[韓劇] 日與夜 낮과 밤 - 白晝與黑夜,表象與真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簡介

主視覺。(圖: tvN)

主視覺。(圖: tvN)

黑暗的秘密似乎讓現代連續謀殺案與28年前某個小鎮上發生的詭異事件產生連結,警方因此展開調查。(Netflix)
人物關係圖。(圖: tvN,譯名: Netflix、Wiki,重製: 河邊草)

人物關係圖。(圖: tvN,譯名: Netflix、Wiki,重製: 河邊草)


評價

多重的敘事,讓整部劇在主題上非常有深度,懸疑氛圍的營造也非常到位,但執行(結構與情節)上的缺失卻成了敗筆。

以下含有部分劇透,請斟酌閱讀。




晝夜意象的多重敘事

我獨自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太陽閃耀著,但絕不可能出錯的時鐘,卻顯示時間是午夜。我開始好奇,現在是晝...還是夜?

這段反覆出現的文字,到底隱含甚麼意思?

哲學的敘事

本體 (Noumenon)」與「現象 (phenomenon)」是哲學的重要議題。

康德認為,既然我們有理由把感官感受到的對象僅看做是「現象」,那麼我們就也由之承認了作為這些現象基礎的「物自體 (Thing in itself,即『本體』)」,雖然我們不知道「物自體」是什麼,只知道它的現象,換句話說,也就是只知道我們的感官被「這個不知道的什麼東西」影響的方式。

我們只能觀測到現象,卻不可能真正了解本質。

康德與叔本華。(圖: Wiki)

康德與叔本華。(圖: Wiki)

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將本體稱為「意志 (Will)」,現象稱為「表象 (Presentation)」,對於人而言,「意志」表現為某種欲求,是一種不能被克服的東西,我們每一行為都是「意志」的體現;

「表象」則表示人在外部世界中感覺到的物體的概念和影像,包括觀察者(主體)的身體也是「表象」。但身體雖是「表象」,卻也是「意志」,它是「意志」的客體化。

與康德不同的是,叔本華認為,我們可以獲得關於「本體」的知識。「現象」和「本體」的關係可以類比成「身體」和「人類意志」的關係。

這樣的概念,轉換到文學或藝術中,常常表現為白天與黑夜: 白晝下的表象,以及永恆真實的黑夜。華格納的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中就使用白天和黑夜隱喻崔斯坦和伊索德的世界。(音樂家的無聊人生)

白天裡,相戀的人被國王的約束,只能假裝互不關心,是個虛假的世界。夜晚的世界則是內在現實的代表,戀人可以在一起,願望得以表達並實現,屬於真理和現實的世界。

Rogelio de Egusquiza的畫作 《Tristan and Isolde (Death)》 (圖: Wiki)

Rogelio de Egusquiza的畫作 《Tristan and Isolde (Death)》 (圖: Wiki)

實現兩人「意志」的終極手段,只有死亡。因此,黑夜的國度也成為死亡的國度,即崔斯坦和伊索德可以永遠在一起的唯一世界。

社會的敘事

「雖然大眾起初會看向手指比的方向,但如果知道那裡沒有任何東西,他們會不會轉移視線?」「不,什麼都沒有也無妨。一般人是不敢轉移視線的,就算空空如也,他們還是會認為那裡有東西,或覺得只有自己看不到。人就是這樣,會看周遭群體的臉色。」(第4集 21:50)

白夜財團聚會。(圖: Netflix 第4集 21:28)

白夜財團聚會。(圖: Netflix 第4集 21:28)

資訊繁雜的現代社會,講究媒體識讀,強調眼見為憑。然而就算不說謊,給你看甚麼,不給你看甚麼,也是一種操縱。人真的有辦法穿透表象,看清真實嗎?

事件的敘事

整部戲的主線在於事件的解謎。而要聊事件,就得從人物談起。

角色海報。(圖: tvN)

角色海報。(圖: tvN)

四位重要人物: 都正宇(南宮珉 飾)、公慧園(金雪炫 飾)、潔米(李淸娥 飾)以及文在雄(尹善友 飾),在官網,文在雄只有夜版海報。似乎喻示只有他明白所有事件的「真實」,且被困於這樣的死寂黑夜之中。

人群中的背影。(圖: Netflix 第12集 02:46)

人群中的背影。(圖: Netflix 第12集 02:46)

另一方面,都正宇和公慧園之間的遺憾結局,似乎也如崔斯坦和伊索德一般,只有在現實世界裡分離,才能離苦得樂。畢竟在現實裡兩人經歷太深的傷痛。




行動缺乏鋪墊

孫旻虎(崔鎮鎬 飾)別墅縱火案中,都正宇為何毫不猶豫地衝進火場? 縱火案跟前面幾個案件的差異是什麼?

火場中的都正宇。(圖: tvN)

火場中的都正宇。(圖: tvN)

在此之前,儘管都正宇一直有各種行動,但與其說是推進劇情,不如說是第一幕的「布局」: 這些行為並不是強烈使命感的展現,而是在他的生涯裡延續許久,久到可以說是一種習慣了。

「要是不管妳,妳就會不斷試探我。所以我老實跟妳說吧,我曾經懷疑過妳。這種時候通常都會懷疑新登場的人。而我本來就屬於這裡,我只是沒採取行動而已。(第4集 45:00)

監視孫旻虎別墅時,都正宇與潔米的對峙。(圖: Netflix 第4集 44:49)

監視孫旻虎別墅時,都正宇與潔米的對峙。(圖: Netflix 第4集 44:49)

讓我困惑的是,白夜村事件對都正宇來說絕對是個縈繞在心頭的「鬼魂」,帶來的是無時不刻的煩惱,卻絕不足以刺激他做出推動劇情,向終局去的主動行動。

白夜村事件中的男孩。(圖: Netflix 第1集 61:25)

白夜村事件中的男孩。(圖: Netflix 第1集 61:25)

回到別墅縱火案,孫旻虎是造成他痛苦的元凶,而不斷殺人的兇手,彷彿是在過去某個時刻做出不同選擇的自己。如此一來,都正宇對抗的其實是心中的惡魔,那個想對著一切不公,不管不顧地釋放出業火的惡魔。

這一系列的事件,實在是缺乏爆發點,讓都正宇合理地做出改變。如果只因孫旻虎對於了解事件真相有幫助才救他,那都正宇跟預告殺人犯的差別在哪,就是最大的癥結點。

文在雄。(圖: tvN)

文在雄。(圖: tvN)

宛如都正宇鏡像一般的文在雄,在第三幕用一種非常機械式的方式轉變了性情,搖身一變正義的夥伴,非常沒有說服力,也讓人物整個扁掉,很可惜。


行動者與觀測者

劇中維持了非常長一段時間,以公慧園的視角來觀測都正宇的行動,乃至於整個世界。這樣的設計增強了懸疑感,卻同時讓我們與主角,也就是都正宇,隔了一層。或許這就是上一段所提到的違和感的根源: 視角的放置,讓我們更難體會主角的心境。

招募公慧園的回憶。(圖: Netflix 第7集 46:49)

招募公慧園的回憶。(圖: Netflix 第7集 46:49)

「一切總是很明確,明明很明確,應該要很明確的,卻變得不太明確,連我說出的話是為了誰好都不確定。」(第7集 46:33)

第一次從都正宇的視角出發,是在第七集開頭,關於公慧園的回憶,以及本應心硬如鐵的動搖,這個切入點,讓兩人的感情線增加了厚重感。


金雪炫與公慧園

金雪炫長期脫離不了演技差的標籤,然而以我看過她主演的電視劇,包括《夏天不上班》,老實說我真的分不清楚到底是我太菜,還是別人偏見太深。真的沒像他們說得那麼差啊!個別場景甚至還可以稱得上優秀。至少至少,把她分類在「變化彈性不大,但絕不會砸鍋」的組別裡,絕對稱得上公允吧。

擔憂的公慧園。(圖: Netflix 第7集 36:10)

擔憂的公慧園。(圖: Netflix 第7集 36:10)

公慧園也算是非常有魅力的角色,偶爾粗魯,但直率、毫不保留。尤其是她對於都正宇的情感,真的是蠻令人感動的。


粗糙的細節

不少非常輕易就能避免的粗糙設計,在劇中層出不窮,非常出戲,在這稍微舉幾個例子:

搶劫犯開著大型車逃竄,遭公慧園開槍射擊。(圖: Netflix 第1集 53:30)

搶劫犯開著大型車逃竄,遭公慧園開槍射擊。(圖: Netflix 第1集 53:30)

攔截開大型車的罪犯,竟然沒有先拉封鎖線封住平民的進出口,在還有充足時間的情況下,至少也得先把從建築中走出的學生攔下吧。最後竟然還開了不只一槍...

派對中看著白昇才浮在水面上的都正宇。(圖: Netflix 第1集 43:29)

派對中看著白昇才浮在水面上的都正宇。(圖: Netflix 第1集 43:29)

明明已經接到預告在派對上有人會死,但白昇才人都浮在水上了,都正宇和公慧園還在那邊慢慢看。

潔米偶遇文在雄。(圖: Netflix 第6集 27:12)

潔米偶遇文在雄。(圖: Netflix 第6集 27:12)

潔米的人設戒心非常高,卻對萍水相逢的人說出被綁架、做手術以及殺人事件的調查,實在是非常怪異。


怠惰的宣傳

圖輯截圖。(圖: tvN網站)

圖輯截圖。(圖: tvN網站)

舉例來說,這部劇的放送日期是2020年11月30日~2021年1月19日,官網上所有劇照的上傳日期都是2022年11月9日,而且下的標題完全感受不出熱情,也沒有分類整理。以我有關注的tvN電視劇,好像只有這部有如此狀況。




經典片段

公慧園看著劫後餘生的都正宇。(圖: Netflix 第5集 59:14)

公慧園看著劫後餘生的都正宇。(圖: Netflix 第5集 59:14)

火場存活scene: 都正宇從火災廢墟的金庫中走出,與公慧園對視的場景,非常動人。背景中救難人員的調度,血跡斑斑的受害者,陽光下、煙塵裡,兩位一切盡在不言中的表情,彷彿在殘忍的世界裡抓住了剎那的永恆。(第5集 59:59)

註解

  1. 資料來源: Netflix維基百科위키백과나무위키
  2. 圖片來源: tvN
  3. 時間軸標示以Netflix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邊草的沙龍
7會員
13內容數
翻譯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章,內容五花八門,端看當下對甚麼有興趣。
河邊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4
喜劇效果極佳,但漫長鬆散的布局有可能讓觀眾失去耐性,所幸進入第二幕後劇情變得緊湊很多。
Thumbnail
2023/09/04
喜劇效果極佳,但漫長鬆散的布局有可能讓觀眾失去耐性,所幸進入第二幕後劇情變得緊湊很多。
Thumbnail
2023/08/26
強大的敵對者、明快的節奏、極高的顏值、金所炫的演出、優秀的配角群是這部劇的看點。「無用的謊言」最最表面的解釋,是對主角說謊沒有用。但隨著劇情推展,另一個層面也慢慢浮現: 「出自善意的謊言,能否成就你的善意?」體貼與不信任、保護與傷害,僅一線之隔。
Thumbnail
2023/08/26
強大的敵對者、明快的節奏、極高的顏值、金所炫的演出、優秀的配角群是這部劇的看點。「無用的謊言」最最表面的解釋,是對主角說謊沒有用。但隨著劇情推展,另一個層面也慢慢浮現: 「出自善意的謊言,能否成就你的善意?」體貼與不信任、保護與傷害,僅一線之隔。
Thumbnail
2023/08/20
不穩固的結構、不吸引人的故事、缺乏魅力的角色、力有未逮的演技。平淡無味,難以看完。朴基英作為作中少數複雜的角色,值得觀察。
Thumbnail
2023/08/20
不穩固的結構、不吸引人的故事、缺乏魅力的角色、力有未逮的演技。平淡無味,難以看完。朴基英作為作中少數複雜的角色,值得觀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Thumbnail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究竟是什麼? 現有認知之外的現實本質仍是未解之謎。不過,某些理論和概念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其中一個概念是「統一場」的想法,即宇宙中所有現象都是互相連結的,源自於單一的基本實體。這個場跨越了物質、能量、空間和時間(MEST)的傳統範疇,形成了現實的統一描述。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時間與意識的關係,人們常誤解時間是線性的,但其實它並非如此。這篇文章探討時間、意識與宇宙的本質,提出人們的理解方式是如何受到頭腦的限制,指出宇宙的本質是現在的,開始與結束都在當下的這個瞬間生滅。最後呼籲人們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是一場遊戲,每個人所體驗的痛苦與快樂都是一種指引。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人類所追求的一切就是生命的意義。我不同意。我認為人們真正追求的是一種存在的體驗,因此我們的肉體才能和心底存在感與現實感產生共鳴,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存在的喜悅。《 神話的力量 / 約瑟夫・坎貝爾》 絕大多數的神話傳說中,關於創世的版本都先描繪世界之初混沌黑暗的景像。之後有一個稱之為「意識」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人類所追求的一切就是生命的意義。我不同意。我認為人們真正追求的是一種存在的體驗,因此我們的肉體才能和心底存在感與現實感產生共鳴,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存在的喜悅。《 神話的力量 / 約瑟夫・坎貝爾》 絕大多數的神話傳說中,關於創世的版本都先描繪世界之初混沌黑暗的景像。之後有一個稱之為「意識」
Thumbnail
現在的你送愛給過去時間線的你 無論你在內心發現的是何種童年枷鎖,它們是你個人經歷的一部分,它們造就出你現在這樣一個美好的人。愛自己的那個部分。此時此刻,請把你過去需要的給自己吧。你會體悟到時間的真相,原來你一直以來需要的,其實就是自己。
Thumbnail
現在的你送愛給過去時間線的你 無論你在內心發現的是何種童年枷鎖,它們是你個人經歷的一部分,它們造就出你現在這樣一個美好的人。愛自己的那個部分。此時此刻,請把你過去需要的給自己吧。你會體悟到時間的真相,原來你一直以來需要的,其實就是自己。
Thumbnail
今天的社會中,科學精英們鼓勵我們把生死這樣的大問題擱置一旁。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向哪裏去?他們説這樣的問題毫無意義。其結果就是人類總體上失去了對“活著”這件事的認知。我對此很有意見。我覺得人類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正在被扼殺。那樣的話,人類將變成有勞動能力的行尸走肉,非常容易被控制和操縱。
Thumbnail
今天的社會中,科學精英們鼓勵我們把生死這樣的大問題擱置一旁。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向哪裏去?他們説這樣的問題毫無意義。其結果就是人類總體上失去了對“活著”這件事的認知。我對此很有意見。我覺得人類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正在被扼殺。那樣的話,人類將變成有勞動能力的行尸走肉,非常容易被控制和操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