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2|閱讀時間 ‧ 約 32 分鐘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2023)— 有笑有淚,夫復何求!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

(由於片名較長,因此下文中,將片名簡稱為《鬼家人》)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無疑是今年台灣的現象級作品,票房、口碑雙收。本身即為長期關注台灣影視的觀眾,加上本片題材新穎、演員陣容豪華,自然在年初院線熱映時就衝往電影院報到。

可惜的是,相較於網路上眾多好評,我對《鬼家人》的感受卻很複雜。電影本身熱鬧逗趣,一些詼諧橋段也令我啞然失笑,結尾更成功逼出我的淚水。然而,開場飛車追逐不太自然的特效、瑣碎拼貼的敘事、欠缺多元性的角色刻劃(既定印象的同志/直男形象)、臉譜化的配角(胖子同事淪為丑角)、不懂「留白」的煽情手法(很多地方可以再收斂些,尤其末段毛爸告解的部分)…在種種缺陷干擾下,導致我情感上有些抽離,雖說觀影過程相當愉快,可看完後也沒有特別喜愛。

許光漢飾演「鋼鐵直男」刑警吳明翰

近期《鬼家人》在串流平台上架,恰好正逢農曆鬼月,憑著「應景」的念頭,重新審視這部電影,(個人認為的)缺點仍舊存在,但好感提升了不少。或許是本片較為零碎的敘事風格,更適合串流平台/電視;抑或是已知曉故事大綱,這次重溫反而能挖掘劇情中細微的部分。總而言之,我更喜歡這部片了!《鬼家人》令我想起90年代風行的香港娛樂片,即使稱不上藝術佳作,可就是有種神奇的魔力,吸引人觀看數次都不厭倦。(大概就是在電視上轉到,會默默看完的那種片吧!)

況且,台灣現階段確實需要這樣富有魅力的商業電影,吸引更多人走進電影院,並引發突破同溫層的熱烈效應。再者,就算性質是通俗的商業喜劇,《鬼家人》的尺度拿捏得宜,黃色笑料不會過度淫褻,對白流暢不尷尬,也沒有冒犯部分族群的爭議情節(以一部著重多元性別的作品而言,這點挺重要的)。《鬼家人》絕對不完美,仍然是用歡笑與淚水灌溉、毫無冷場的佳作。我想,這樣便足矣!

林柏宏飾演「同志新手鬼」毛邦羽(毛毛)

若鬼月想看點鬼片應景,又對電視上千篇一律的恐怖片感到膩煩,不妨趁此機會,看看這部話題之作吧!可以的話,最好邀請家人一同觀賞(特別是長輩),親切討喜的風格,保證能有一段愉快的時光,還能藉此推廣多元性別意識,寓教於樂呢!

接下來就分享個人這次重溫《鬼家人》的雜感。與初看時相比,發現了更多有意思的細節,以及在喧鬧表象下的設定巧思。寫這篇文章時,回想電影情節,嘴角仍忍不住上揚。日後若想在閒暇時光,看部輕鬆的喜劇調劑,《鬼家人》一定列入我的首選!




【獨特的台灣印記】

冥婚習俗的另類呈現,是本片的特色之一。

《鬼家人》題材是大雜燴,驚悚、喜劇、警匪、家庭通通有,所幸完成度不錯,將性質迥然不同的元素,揉合成完整的故事,不會令觀眾感到違和。

全片洋溢著道地的台灣氣息。除了台灣特有的宮廟文化,作為故事背景的「冥婚」,不僅彰顯東亞社會的特色,更將傳統習俗呈現出獨樹一幟的風貌,讓冥婚也能充滿笑鬧與溫馨。畢竟在人情味濃厚的台灣,民間信仰已流淌在人民的血液。信仰之於我們,是日常生活極其熟稔的存在,而非純然的敬畏與威嚇。

作為亞洲首個同婚通過的國家,《鬼家人》展現逐漸深入骨髓的「進步價值」,歧視同志可是「落伍」「老古板」的象徵;宮廟法師得為了陰陽「同」婚努力做功課;路邊的阿姨阿嬤不忌諱地將同婚掛嘴邊…當然,同志面臨的現實困境仍然存在,但是像《鬼家人》這樣美好的烏托邦,似乎也只會在台灣出現了呢!


【性格鮮明的雙男主】

本片主演林柏宏(左)與許光漢(右)

儘管覺得本片人物塑造流於刻板印象(非貶義),然而這樣鮮明的形象,對於商業類型片的確有效,短時間內就能讓觀眾記住眾多角色的特質。關於兩位男主角,毛邦羽(毛毛)頂著台大光環、重視環保議題、愛護流浪貓狗、偶爾會鬧小脾氣但基本上是個暖男…這世上怎麼可能有如此完美的人呢?果不其然,這麼可愛的男孩子不是死會就是gay;至於另一名要角吳明翰,意氣用事、愛逞英雄、熱血爽朗,是很標準的「直男」人設。

兩位主演喜感頗佳,為本就生動的人物加分不少。林柏宏近年勇於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成效也不錯。《鬼家人》的他纖細敏感、時而情緒化時而陰沉,在「暖男」框架中作出豐富的詮釋。細膩的情緒表現更是出彩,多段哭戲感染力強大,令人動容;向來給我「奶油小生」印象的許光漢,這次甩開偶像包袱,演出粗神經的鋼鐵直男,讓人津津樂道的跳艷舞橋段簡直豁出去了,犧牲極大,亦證明他是戲路廣的潛力之星。


【請給他們最佳男配角提名】

蔡振南飾演本片反派 - 毒梟老大林孝遠

幾位主演表現優異,顏值、演技兼具,其中林柏宏更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以本片的聲勢與好評,或許可以期待年底的金馬獎能有所斬獲。

不過,幾位配角的演出同樣令人難忘。蔡振南戲感喜感俱佳,演得了心狠手辣、老奸巨猾的毒梟老大,也能放下身段無厘頭搞笑。被鬼魂附身那場戲,榮獲個人心目中最爆笑橋段;庹宗華演活傳統的權威父親,嚴肅拘謹的外表下,隱藏著對兒子的無比愧疚及深沉的愛。結尾的父子和解戲碼,更是賺了無數觀眾的眼淚。

所以在此期許,兩位資深演員之後能被評審看見,順利獲得提名肯定!


【原來是本色演出的炎亞綸】

炎亞綸客串演出毛毛生前的(劈腿)男友

起初電影上映時,許多觀眾看到炎亞綸的客串演出,紛紛表示驚喜與讚賞。沒想到幾個月後,隨著台灣#MeToo運動發酵,6月中旬,炎亞綸被指控違背意願性侵、偷拍及外流性愛影片、劈腿等諸多醜聞,聲勢自此一落千丈。至於我們這類戲外的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炎亞綸在《鬼家人》的渣男形象,可能不是全憑演技,而是本色演出啊…

只能說,寫作的人總是觀察力細微,因此不得不讚賞編劇的「慧眼」,能捕捉到炎亞綸良好形象下的不堪行徑,讓他「本色演出」。雖然目前判決尚未有定論,還是感謝編劇在電影情節中,安排他被吳明翰爆打,以泄大眾心中怒火,並替受害者主持正義啊!


【「花瓶」總是深藏不露】

王淨飾演女主角林子晴

「花瓶哪是你一眼能看穿的啊?能看穿的叫做玻璃杯。」

如果是雙男主的作品,無論是僅打擦邊球的Bromance、純粹的搭檔喜劇,或是認真探討同性情愫,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女性角色的刻劃。邊緣化的模糊處理算是小事(至少這是比較「安全」的選擇,可以避免角色描寫不當招致批評),最怕就是女角塑造充斥刻板印象,以及性格平面、淪為男性角色的附庸。

幸好,《鬼家人》的處理相當精準。女主角林子晴戲份吃重,在不喧賓奪主的情況下,依然保有自己的故事線,角色塑造也討喜。不甘當虛有其表的「花瓶」,急於在陽剛氣息濃厚的警界中,證明自身能力的女警,正是反映現今社會諸多女性的處境。個人也欣賞最後的反轉,沒有如傳統架構中,讓男主角順利抱得美人歸,而是讓女主角攜帶鉅款遠走高飛,成為這個故事最大的贏家。

典型的直男吳明翰,只想著要討好、「拯救」佳人;警界當她是美美的宣傳工具;毒梟老大認為她是可利用的臥底。這些男性皆被偏見蒙蔽,只看見花瓶的美麗,看不見花瓶中盛滿的水(唯一看穿林子晴的,是同被父權社會歧視的同志),最終皆無法掌控她,她也不屬於任何男人。


【不折不扣的搭檔喜劇】

兩位男主的互動偏向攜手合作的好夥伴

縱然以「同志冥婚」為宣傳焦點,本片性質其實偏向「搭檔喜劇」 (Buddy Comedy),讓本來勢不兩立的同志與直男,因為意外的契機(冥婚)攜手合作,順利度過難關,並在過程中化解對立,成為密不可分的好夥伴。林柏宏和許光漢對戲默契佳,化學效應十足,但兩人之間的火花不是如BL劇般的粉紅氛圍,比較接近「搭檔」「家人」的感覺(當然每個人的看法、感受不同,如果堅持認定兩位主角是一對CP,也是可以的喔)。

個人很欣賞劇情沒有因為涉及酷兒(Queer)元素,便聚焦在兩位男主角的曖昧,不特意描繪性傾向及情慾的流動,反而著重不同理念、思想的交織碰撞與共存。如同片名強調的「家人」,他們是平時鬥嘴鼓、小打小鬧,關鍵時刻卻能互相扶持的“partner”。直到結尾,吳明翰還是徹徹底底的直男,但經歷種種事件後,學著拋下對同志的成見,不再輕易將「非我族類」畫上負面標記。鋼鐵直男的性向沒有突然「開竅」,只是變得更體貼、更具有同理心了!


【同志亦凡人】

《鬼家人》對同志戀情的描繪,不同於過往同類型作品。

「以前談戀愛,我們大家都只能及時行樂。但自從同婚通過之後,我就想說,『天啊!我們好像可以在一起一輩子耶!』但可能像他說的吧,結婚真的只是我一頭熱。」
 「其實我想要的真的很簡單,我只是想要有一個人,可以一起生活、照顧彼此、一起到老,直到要離開的時候,還可以陪在對方身邊。如果有一個人,我可以全然地信任他,他也可以這樣子地相信我,那我就滿足了。」

「後同婚時代」,同志漸漸撕下「異類」標籤。探討同性情愫的作品,不必總以苦情哀愁的面貌示人;毛毛的課題,不再是走出過往同志「不敢愛」、「不能愛」的困境,如同世間多數平凡男女,他終須學習面對一段戀情的觸礁與消逝。

隨著朝夕相處,原本恐同的吳明翰體悟到,同性戀與直男的情感無異,皆是懷著一顆渴求被重視、關愛的赤誠之心,並非如牛鬼蛇神般骸人。《鬼家人》沒有刻意藉角色之口,洋洋灑灑闡述「政治正確」大道理,反以人物成長為線條,將「不同族群互相理解尊重」的願景勾勒在故事中,是本作高明之處。


【賺人熱淚的父子情】

庹宗華飾演不苟言笑,實則深愛兒子的爸爸。

「如果,我還有機會再跟他說的話,我會跟他說:『對不起,其實爸爸知道,真正害死你的人是我。』」

劇情的最高潮「父子和解」令我五味雜陳,一方面無比催淚,很難不為毛爸沉痛的告白,感到遺憾及心痛;另一方面又覺得情感醞釀缺乏堆砌,僅是將煽情元素一股腦兒塞進結尾,企圖讓觀眾哭好哭滿,也不懂得適度「留白」(毛爸所做的事陳述太詳細,留下更多遐想空間會更好,觀眾只要知道父親深愛兒子就夠了),敘事上不夠精煉。

可是這次重溫,看到毛爸坦言自己才是害死兒子的罪魁禍首,卻令我對結局稍稍改觀。毛毛的慘死,不是因為感情上被渣男拋棄,也不是無故招惹到毒梟老大,而是被父權社會的框架壓迫窒息。在崇尚家庭倫理的華人社會,同志面臨的困境絕大部分來自於親人,縱使傳統社會的枷鎖不能一夕之間瓦解,無形且強大的「愛」,是鬆動偏見的最佳解方。權威式家長最終卸下面子承認錯誤,接納孩子的本質和選擇(性傾向),父子的隔空擁抱,讓新舊價值觀的衝突就此達到和解。圓滿結局雖十分理想,卻是現實中許多同志求之不得的寄託。


【所以說那個家人呢?】

吳明翰後續與毛毛家人建立深厚的情誼

《鬼家人》故事有笑有淚,只是啊!就算喜劇不用太講求邏輯,但依舊有些劇情漏洞無法忽視。其中最讓我在意的,就是吳明翰的家人,究竟跑到哪裡去啦?

相對於過世的毛毛,家庭關係、感情經歷、甚至學歷、興趣全都描繪一清二楚,吳明翰只有「警察」這個單薄的設定,其他背景全是問號,家人更全程神隱。因此,即使結局讓吳明翰延續與毛毛家人的緣分,無血緣連繫的「親情」十分動人,可我仍忍不住出戲地想,吳明翰你自己的家人呢???

而且這次重溫還發現,吳明翰的家人連他重傷住院也沒來探望(好心酸);能每個月贊助3000元拯救北極熊,一個人住得起品質不錯的公寓套房,想必家庭經濟基礎應該不錯吧?莫非就像一些早年的漫畫情節,主角的家人全都旅居國外嗎?就算是這樣,好歹簡單交代一下啦!不要讓觀眾瞎猜!




◎註記:

文章劇照取自於《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官方FB粉絲頁,以及The Movie Database網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