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邏輯投資】潛力股週報2023.09.03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 2 篇以上「潛力股」的個人研究心得分享(無推薦意圖,亦無任何目標價或買賣建議),非訂閱戶可以閱讀公司基本介紹,訂閱戶則可進一步解鎖作者深入分析的價值內容。訂閱費用每月僅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發掘有潛力的投資機會,歡迎訂閱支持。另外為避免錯過最新文章,請按下「追蹤」按鈕,並加入邏輯投資臉書按讚,作者將不定期分享市場觀點與個股看法。


★ 謝謝訂閱讀者的回饋與肯定

收到了專欄訂閱讀者的正面回饋,這真的是最近最讓人振奮的事情,儘管最近累到每天眼神都是「死魚眼」,還是有能量被加滿的感覺。另外也跟各位讀者做個說明,最新的潛力股分析已經在撰寫了,請讀者耐心等候喔!

很感謝讀者對於專欄的內容給予高度肯定,例如提到「感謝引領讀者投資正確的觀念」,但這一點我實在不敢當,實際上我絕對不會說「自己是正確的」,但無法否認的是,在投資圈裡面這是通病。有的人總是會認為:「你是錯的,我才是對的」,甚至在幾次「運氣」來臨時就整個人飄起來,覺得自己是「股神」或「老師」,而這麼多年的投資經驗告訴我:

當你覺得你是對的,你通常是錯的。

這是因為投資決策的許多判斷,往往沒有標準答案,甚至很多情況都會跟預期相反,所以不要輕易下定論。學會懷疑,面對錯誤,反而才有可能在投資過程中生存下來。

特別是在「錯誤」中學習這一點,我認為是主動投資者的必經道路,所以我看錯了,我會在專欄分享觀點的改變與自我檢討,中間過程也會主動提到對於公司經營的擔憂或變數,而「停止追蹤」我也會儘量說明原因,這也是我自己經營專欄維持的理念。

所以在「邏輯投資」這個專欄,你看不到買賣建議,也不會有常見的目標價與合理價,只會有我個人對於宏觀經濟或企業前景的分析過程、推論、思考框架與解讀,你認為有幫助就訂閱,覺得無用就看免費的部分即可,其實就是這麼單純。

過去一直都會有人質疑「專欄」訂閱是在騙錢或割韭菜,但我認為質疑者實際上沒有任何經營「專欄」的經驗,只是憑空幻想,他們不知道為了穩定提供有品質的內容,需要花上作者多少心力與時間,讀者不妨也可以自己嘗試看看,每個禮拜寫上萬字的文章,或對個股作完整分析與資料蒐集,需要花上多少時間,所以非常感謝讀者們的私訊回饋,至少讓我知道,自己每週努力經營跟撰寫的內容,有讀者細細品味,也有發揮其用途,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 如何用「邏輯」看待投資網紅公開「對帳單」這回事

最近「對帳單」的議題在投資圈燒起來,原因在於某臉書粉專的「老師」開嗆,認為所有投資網紅都有公開「對帳單」的義務。

本專欄重視投資的「邏輯性」,就讓我們理性思考投資網紅公開「對帳單」這回事吧!

  • 「對帳單」等於「誠信」?

這是這位「老師」的第一個命題,在我來看已經有「偷換概念」的嫌疑了,因為「對帳單」可以作為「誠信」的佐證,但顯然不是「誠信」的必要條件。

簡單說,你當然可以公開「對帳單」去增強自己的言論說服力與影響力,但這不代表「不公開對帳單」的投資人就沒有誠信,這是典型的邏輯錯誤。

再換個角度想,如果你單純地認為投資人公開「對帳單」就代表「可信」,那你的「韭菜率」恐怕很高,「邏輯投資」還是希望讀者都能學會「懷疑」,對本專欄的所有內容,也希望大家抱持懷疑的態度,只相信或依賴某些人或資訊,在投資市場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上面的內容你聽不太懂,建議可以觀看影片,複習一下最基本的邏輯概念。


  • 「對帳單」等於專業性

同樣的,專業性與對帳單其實沒有直接關係,這也是一種「偷換概念」。不過我自己看過不少展現個人專業的「對帳單」,那才是最有價值的內容,但如果說所有公開對帳單的人,就足以證明自己的專業性,我反而覺得這才是投資圈最常見的陷阱。


  • 思考網紅公開「對帳單」背後的想法

為什麼一個臉書粉專的「老師」會想嗆聲,甘冒大不諱,挑戰整個投資圈呢?換個問題吧!為什麼分析師郭哲榮(暱稱哲哲)當初要砸3,000萬買0050呢?


這裡不對個人行為下定論或評判,問題就留給讀者自己思考吧!也期待讀者除了學會「懷疑」外,也應該養成直覺式的「第二層思考」,因為只憑著「第一層思考」的直觀思維在股海打滾,是真的很難有機會打敗大盤的。


另外我在台北場的「價投三次方」分享會有特別提到「雜訊」「引導者偏誤」這兩個主題,如果你有參加分享會,我會建議大家利用這個案例好好思考這些問題,因為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投資人無法長期打敗大盤的原因之一,是投資人必須去認真面對的課題。



※ 「暫停升息」預期提升,但「滯脹」預期也可能回鍋,下半年宜保守思考

美國週五發布非農就業數據,非農就業人數新增18.7萬人,高於市場預期值17萬人,但普遍解讀認為勞動力市場降溫,我們可以從幾個部分來看美國就業市場。


  • 非農就業數據「校正回歸」嚴重,初始數據缺乏可信度

下圖是2023年每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的發布值與修正值整理,綠色直條圖呈現的是事後修正的幅度,可以注意到從今年3月開始,數據修正的幅度越來越劇烈,以6月為例,最初公布新增就業人數為20.9萬人,但修正後的數據僅10.5萬人,幾乎腰斬,顯示初始公布的數據誤差極大,可信度大幅降低。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為何非農數據的「校正回歸」狀況這麼嚴重呢?這是因為調查回復率僅三成而已。

所以8月公布新增18.7萬人,實際可能更低,而從今年以來的數據趨勢判斷,就業市場確實發生降溫。


  • 失業率上升/平均時薪月增率下降/勞動參與率上升

-8月公布失業率為3.8%,高於預期值與前值的3.5%

-平均時薪月率增速從0.4%降至0.2%,低於預期的0.3%

-勞動參與率上升0.2%,達到62.8%,高於預期值62.6%

這是聯準會希望看到的數據,反映工資增長遭到壓制,勞動力市場也有放緩。


  • 延伸思考

前述資訊降低了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預期,FedWatch工具顯示11月、12月升息1碼的機率都有明顯下降。

資料來源:Fed Watch Tools

資料來源:Fed Watch Tools

目前市場還是在走「軟著陸」的劇本,認為就業市場跟通膨會放緩,並同時保持微幅的經濟成長,但要注意,受到原油生產國減產、美國原油庫存數據顯示需求穩定等因素影響,油價再度攀升,並有機會挑戰90美元大關。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油價上漲可能會帶動通膨預期提升,另外如果去看美國最新公布的ISM製造業指數細項資料,也可以看到「價格」指數出現明顯攀升,一旦通膨的威脅升溫,市場經濟與就業狀況卻陷入疲軟,「滯脹」的劇本恐將再度上演,這個風險是需要注意的。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不過讀者還記得嗎?我們在專欄文章「市場觀察解讀|下半年投資題材與個人觀點」探討過原油的投資機會,現在證明油價的發展方向似乎符合預期,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囉!



※ 華為突襲發表智慧型手機 Mate 60 Pro 的意義與影響

深受美國制裁影響的華為,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8月30日結束訪華行程時,無預警開售Mate 60 Pro新機,宣告突破美國技術禁令限制之政治意味十足。

其中有幾個重點需要關注:

  • 7奈米先進製程晶片已有大規模量產能力

Mate 40使用台積電製造麒麟9000晶片,而Mate 60 Pro則搭載標註「CN」(中國製造)的麒麟9000S晶片,市場推測應該是中芯國際N+2製程,也就是透過14奈米FinFET工藝及DUV技術,做到相當於7奈米高性能版本的製程水準,這也顯示中芯國際已經掌握大規模量產7奈米先進製程晶片的能力。

  • 突破5G禁令封鎖

華為針對Mate 60 Pro機型完全沒有提到支援5G功能,但從使用者測速數據來看,該機型網速可達到800Mbps以上,符合5G網速標準。


  • 支援衛星通話

Mate 60 Pro主打支援衛星通話,可以讓手機通過衛星直接連通接聽電話,技術難度高於5G,也間接展示華為的技術實力。


  • 完成14奈米以上EDA工具國產化

華為3月披露其軟體設計工具已攻克部分自主替代關鍵環節,完成14奈米以上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國產化,並將於今年全面驗證,而麒麟9000S的晶片設計,也是華為自主設計能力的技術展現。


  • 愛國情懷、民族信心與上市熱賣:

Mate 60 Pro一上架就售罄,銷量預估可以達到600萬台,網路上好評不斷,儘管手機效能不算頂尖,售價也不便宜,但中國消費者願意買單,原因就在於背後的愛國情懷驅動,而這可能會一定程度排擠其他中國品牌如小米、OPPO的銷售,不利於目前手機晶片及零組件的庫存去化。


  • 「邏輯投資」觀點;

感覺台灣這邊比較少談華為 Mate 60 Pro 這件事情,但中國的網路社群像瘋了一樣,可見華為在中國民眾心中有其獨特地位,而這款「民族手機」如果持續熱賣,將可望從小米、OPPO手上搶回部分市佔,加上華為具有自研手機SoC晶片的能力,可能也會一定程度影響聯發科產品的需求。

根據麒麟9000S的跑分,CPU大概是驍龍870水準,GPU大概是天璣8200水準,比不上目前的旗艦手機SoC晶片表現,這大概也是目前華為與中芯國際技術上的極限,透過14奈米工藝及DUV設備,儘管能做到7奈米的製程工藝,甚至有機會達到5奈米水準,但良率偏低、成本偏高,因此華為只能透過其他功能與民族情懷來補足其規格與價格劣勢。

但這也顯示中國半導體產業國產替代方向勢不可擋,因此成熟製程、封測產業、電子零組件等,仍須關注中國同業的競爭,如果公司來自中國的營收比重偏高,且面臨中國同業競爭,長期可能仍要注意其負面影響。

但因中國仍將持續追求技術突破,對於在中國佈局的閎康、汎銓,其提供的檢測服務應該仍是一條相當好的賽道,成長動能無虞。

至於台積電,主要著重先進製程,受華為或中芯國際影響有限,且如果華為、中芯國際重新做大,不排除美國又會啟動新的禁令,這也是華為雖然突襲發表新機,卻不敢高調宣傳5G技術的原因。

另外有些中國網友宣稱中國已經發展出自己的EUV技術、先進製程、美國逼出中國自主技術云云,這種自我安慰的口號聽聽就好,不用當真。

其實美國的目標也不是要打趴中國,而是希望限制中國只在特定領域的成熟、低技術的製程中發展,但中國作為大國的尊嚴,怎麼可能讓他願意居於人後呢?大國之間的博弈還在持續當中,你我都很難置身事外。



※ 記憶體族群供需平衡時機市場有共識,股價築底反彈

雖然DRAM報價還在跌,2H23報價觸底反彈沒有發生,但美光($MU)的股價卻強勁反彈,這個「W」的股價形態述說了什麼故事呢?

因為上游持續減產,市場認為記憶體產業的供需狀況將持續改善,平衡點將落在4Q23或1Q24。

Trendforce預計2024年DRAM及NAND Flash需求位元年成長率分別較2023上半年回升至13%及16%

資料來源:Trendforce

簡單說,隨著供需狀況明朗化,記憶體明年高機率可望復甦,這促使估值提前回升,因為市場總是反映未來。

至於是否該上車,建議讀者可以多參考各股的歷史股價淨值比河流圖,如果股價已經充分反映市場預期,那進場固然有機會分到肉湯喝,但要承擔的風險也會比較高,投資景氣循環股的時機還是相對重要的,如果你沒抓到好的時機與價位,就不一定要冒險,這一點提供投資朋友自己評估。



※ 中租-KY法說會的個人解讀

投資朋友都很關心中租-KY(5871)的法說會內容,上次我們也有提到,這家公司因為有不少營收來自中國,因此中國地區的資產品質與還款延滯率,是市場觀察公司營運及中國經濟的風向標。

關於中租的營業數據,其實法說會的簡報資料與媒體報導,已經說明得很詳細,作為投資專欄,我們還是要談點不一樣的東西。


  • 中國「延滯率」攀升,資產品質轉差

首先是「延滯率」,中國地區的延滯率從上一季的3.2%提升至3.4%,雖然還不到嚴重惡化的程度,但比去年同期的2.2%,有明顯增加,但仍在可控範圍。

資料來源:中租-KY法說會簡報

不過公司說的話很有意思,董事長陳鳳龍表示,中租2Q23中國市場的新增延滯金額在2Q21以來首次減少,認為這是好消息,但是又提到中長期來看,中國延滯率應該會在3-4%之間浮動,似乎暗示延滯率仍有上升可能,也同時預告3Q23延滯率仍將上升,所以公司釋放的正面訊息是否能代表中國資產風險疑慮已消除,恐怕有待商榷。


  • 修改中國長期成長目標,但恐怕仍過於樂觀

另外中租提到,公司認為中國製造業復甦狀況不佳,因此將今年原定中國應收帳款成長的目標,從10-15%下調至5%,但台灣仍保持10-15%、東協保持15-20%的成長目標。

但我個人認為這個目標似乎有點過於樂觀,如果我們去看1Q19-2Q23中國應收帳款的變化,可以看到中國地區的應收帳款持續攀升,但年增率(YoY)卻從2Q21就開始放緩,且1Q22開始是一路下滑,2Q23的年成長率僅4.1%,創下新低。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如果改看季增率(QoQ),從3Q22以來中國地區的應收帳款季增率也開始走下坡,且衰退程度已高於2Q22年上海封城時期,也接近2020年疫情剛爆發1Q20的水準,所以中國地區的應收帳款能否保持中個位數的穩定成長目標,我抱持懷疑態度。

至於中國地區的收入狀況,2Q23營收雖年成長7%,但稅後淨利是持平,且與上季相比季減12%,顯示中國地區的利潤成長動能有急踩剎車的疑慮,因中國約佔中租整體營收三成,這一塊成長動能消退,也可能對公司評價帶來影響。

資料來源:中租-KY法說會簡報

資料來源:中租-KY法說會簡報

近期我希望在專欄針對中國經濟作比較完整的介紹與探討,根據目前我自己看到的數據,我對中國的經濟與消費展望都抱持悲觀看法,但這不代表中國或中概股不能投資,實際上在衰退的背景中,仍會有公司發展茁壯,又或者刺激政府出台更為寬鬆的政策,危機往往是轉機,但這將考驗個人選股與判斷的功力。



※ 短期與長期投資的視角差異-以長虹為例

長虹建設(5534)除息後表現一樣弱勢,股價跌到「十八年線」的位置(?),許多讀者都私訊詢問該買還是該麥,但我無法預測股價短期的變化,所以也不清楚長虹苦守寒窯「十八年」之後,能否反彈一飛沖天?

圖片來源:玩股網

如果你用短期的視角看,長虹的股價近期表現確實相當弱勢,即使拉長一點來看,也一直受限於70-80元之間的區間震盪,一直無法有效突破區間,所以這不是一檔短線操作者會有興趣的股票。

但如果你用還原月線去看,股價僅僅只跌破半年線而已,仍守在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五年所有均線以上,從長期的視角來看,股價仍是逐步緩緩往上墊高。

圖片來源:玩股網

這其實說明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為長線投資者,其實你要捕捉的,反而是這種短線投資者拋售下給予的長線投資機會,而一檔股票(或者說公司)的真正價值,是會隨時間淬鍊而逐步提升的,你其實不用擔心一家賺錢的公司股價會委屈,只要時間拉長,終究市場會還給他公道。

那你是短期視角的投資人,還是長期視角的「獵手」呢?

這是投資人必須時時思考、自我覺察的課題,惟有尋找適合自己屬性、容忍力、目標值與效率的投資標的,你才有可能抱得住,看得遠,走得更長久。



※ 房價回溫,營建股評價角度可能改變

「樂居」對於房價趨勢進行分析,建議讀者可以花點時間看看。


可以注意到在AI帶動股市反彈,以及美國QT量化緊縮程度不如預期的背景下,市場上仍然熱錢充沛,因此我們在「市場觀察解讀|平均地權條例的眉角?真能打房?房價跌多少?跌多久?對營建股影響?一口氣看完!」原本預期的「量跌價微跌」的劇本,僅僅短暫發生,剛冒出頭而已就被反轉了,取而代之的是房價反彈走強。

圖片來源:樂居

最近為了更新專欄關於冠德、亞昕的獲利分析資料(請參見「布局營建股|冠德(2520)、亞昕(5213)建案獲利再分析暨合理價值推估」),看了不少資訊,也實際到案場走了幾遭(可以參考「潛力股短評|「冠德心天匯」獲利貢獻試算與合理價值評估」),其實可以明顯感受到成交量的回溫以及案場熱度的轉變,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海悅(2348)的營收成長得到映證。

資料來源:財報狗

那這件事情有什麼重要性呢?「邏輯投資」提出幾點思考,提供讀者參考:

  1. 銷售量回溫,反而有利於餘屋多的建商(能賣的庫存變多,獲利想像空間變大),促使評價回升。
  2. 成屋銷售價格可隨市況調整,不受營建成本變動影響,以成屋銷售為主的建商評價也有可能回升。
  3. 中部、南部的建商,因市場預期買屋投資的熱情將回歸,房價相對低基期的中、南部區域,當地建商可望受惠低價土地成本及高房價,帶動獲利成長,評價可望回升。
  4. 銷售量回溫,對於代銷業者、仲介業者來說,營收將隨之成長。

所以讀者如果對營建股有興趣,除了再次確認市場熱度與行情外,也可以開始尋找低評價(例如股價跌了一大段)、有餘屋、有題材、未來獲利有想像空間、低股價淨值比的個股,或是可以先賺到「估值回升」這一段,並有機會再賺「獲利實質提升」這一段。

不過隨著總統選舉的時間接近,我想執政黨不會樂見房市熱度太高或房價漲幅過於劇烈,仍要提防政策工具出場調控帶來的壓力與波動。



※ 潛力股資訊總整理(截至20230903)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 威宏-KY終於公告2Q23季報,我們會在本週週報進行檢視,另外除了威宏-KY外,其餘追蹤的個股都已經完成除權息。
  • 目前尚無公司公告8月營收。
  • 遠雄港8月31日經董事會決議,原本預計增資28,000仟股,改為發行35,000仟股,發行價格尚未決定,本週週報接下來也會來探討這樁公告。


(歡迎付費訂閱解鎖更多深入分析與價值內容)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邏輯投資-發掘投資機會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