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重組命運DNA─袁了凡的造命工程

raw-image


擋不住的烏鴉嘴

人生於世,究竟有沒有所謂命定?

《史記.佞幸列傳》中,提及漢文帝曾為寵臣鄧通找來極為高明的相士,為鄧通一卜吉凶。結果相士只看了鄧通幾眼,便鐵口直斷:鄧通這人註定要餓死。漢文帝一聽,差點氣得七竅生煙,他可是貴為一朝的天子,怎麼可能讓他心愛的臣子餓死?為防術士的烏鴉嘴不幸成真,漢文帝除去原先就已經數倍于一般上大夫的俸祿外,趕忙又加賜鄧通以鑄造國幣的特權。防護的天羅地網布得如此嚴密,結果如何?

漢文帝駕崩之後不久,繼位的景帝逮到鄧通的把柄,鄧通最後的命運真的是餓死以終。

 


踢倒餓死的命盤

同是必然餓死的命盤,鄧通一步一步走向既定的結局,唐朝名相裴度卻在無意中踢倒。

《唐摭言》有記,裴度身形短小,相貌平平,在科考幾度失利之後,向洛陽當紅的術士請教。相士直言相告,他的相貌異于常人,命運兩極,如果不是極貴,便是餓死。不過,以現下來看,他的貴相未顯,餓死的可能性恐怕大得多。

後來裴度到香山寺遊玩,在廟裡的廊廡間走動,無意間看見一個婦人把包包放在欄杆,凝神祝禱許久後離去。又過了好一會兒,裴度忽而發現包包仍在原處,便拿在手上等在原處,直到入夜,始終不見婦人回來。第二天寺門一開,裴度就匆匆回到原地等候,果然看見婦人急急忙忙趕來,一路哀聲歎氣。裴度上前詢問,婦人告訴他,父親無故遭人陷害下獄,她好不容易找到貴人借得三條寶帶,不想昨天上香祈願,居然把寶帶弄丟。裴度耐心聽完婦人的說明,又一一問過寶帶的樣子,確定她是失主,立即取出寶帶歸還。婦人喜不自勝,趕忙抽出一條寶帶相贈,裴度微笑謝過,婉拒了她的好意。

這事過後不久,裴度又去找上回的算命先生,以神算聞名的相士細細看過他的臉,正色說:“閣下必然是積下很大的陰德,今後前途無量,早已不是我這個小小的術士所能預測的。”

他說的一點也沒錯,裴度後來高居相國,歷事四朝天子,爵封晉國公。


動搖不了的命運大山

明朝袁了凡的一生,儼然是鄧通與裴度的綜合版。

他先是在慈雲寺中遇見一位精于卜算的孔先生,為他算定一生吉凶休咎。這個批定的命盤不但毫無含糊籠統之弊,而且是精算到令人吃驚的地步,哪一年如何,哪一年又如何,一生中大小考試排名如何等等,悉數排出。袁了凡為求審慎,還一一援筆記錄。如此二十年過去,孔先生算定的命盤宛如緊箍咒,挾著他逐步走到既定的定點。其中只有一次,升等的時間意外提前,他有點疑惑,不想後來經歷了一番波折才得兌現,仔細算算,果如孔先生所言,分毫不差。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命運的大樹竟是如此盤根錯結,半點動搖不得;那同時也是一張彌天大網,窮八荒九垓而來,劈頭蓋下;癡心妄想逃開既然無益,那就趁早斷了這個傻念頭。了凡因此深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對於人生,從此淡然無求。

直到在南京棲霞山中遇見他後半生的貴人雲谷禪師。


 

重組命運DNA

對這位與他連坐三天三夜不闔眼的秀異之士,雲谷禪師展現了極大的好奇:“凡人無法成聖,多半是因為妄念糾纏不斷,怎的閣下連坐三天,卻不見起半點妄念?”

了凡把孔先生那一段細細說過,雲谷禪師聞言笑開:“我當您是豪傑呢,原來只不過是一介凡夫。

凡夫?雲谷禪師告訴袁了凡,命數只能限制一般的凡夫,對於極惡與大善之人起不了半點作用。他這二十年來,被孔先生算死,豈不是尋常凡夫?心念決定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換言之,心識是決定命運的關鍵。“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啟福造命的鑰匙,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

先改過,後行善,自有能力推倒命運這座大山,進而開通幸福的大道。雲谷禪師教給袁了凡的方法簡單不過:每日自省,如實將行事乃至起心動念的善惡記錄在功過格中。

袁了凡屈身下拜,向雲谷禪師深深禮敬,把這些直指核心的良方接過。即將平生惡行一一對佛菩薩表白懺悔,再書寫表文一通,祈求登科,並誓願以三千善行回報天地祖宗之德。

他原本以“學海”為號,自此改以“了凡”兩字,表明了悟立命的根本之後,不再重陷凡夫窠臼。此後終日戰戰兢兢,大改從前放任的習性,即便是獨處亦然。

第二年,了凡赴禮部考試,孔先生算定的名次為第三,了凡竟然一舉奪魁。到秋季大考,了凡科第光環加身。

神算孔先生排定的命運DNA,終於因為雲谷禪師的指點而得以重組。此後袁了凡續求生子,再求進士及第,原是命中所無,卻都一一如願。即連原先算定的五十三歲壽限,了凡早已無計於心,不曾發願祈求,卻因立德無數的造命工程,順利延長了命定的跑道。他輕鬆跨越五十三歲的大限,意外賺得二十一年,以七十四的高夀而終。

《了凡四訓》是袁了凡六十九歲時寫給兒子天啟的四篇家書,肯定命數終有其事,只是面對既定的命運圖譜,並不是消極的認命,而是積極行善,以換得一張全新的命運基因圖。


 

《了凡四訓》小事典

原本自認“鐵齒”的陳定南先生,因為火車上的一段奇遇,一改從前對無形世界鄙夷的態度,進而肯定傳統“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說法

他在臺灣法務部長任內,曾大力推廣《了凡四訓》為監獄教本,期待能從因果報應的根本角度教化惡質化的人心。

這本小書的作者姓袁,名黃,字坤儀,在《明史》有傳,本身多才多藝,且曾參與明朝對日戰役,絕非一般光說不練的儒生之流。

《了凡四訓》可以在一般善書流通的地方免費取得,網路上更可以輕易找到詳略不一的各式版本,單純原文或附加白話譯文與講解,隨君所好,任君選擇。

 

2006/2/21以筆名刊登臺灣《中國時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