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未知死,焉知生──〈從臨終照顧的領域對生命時光的考察〉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未知死,焉知生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死亡離自身很遙遠,所以聚焦在眼前的事物;或認為死亡為不吉祥的概念,而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然而,從生命的終點回頭看現在的世俗煩擾(事業、感情、家庭),我們到底渴望活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所以,若將孔子的話反過來,或許能給我們新的啟發:「未知死,焉知生。」
確實,當我們直視死亡,或與即將去世者相處時,我們的日常生活突然被迫打開了一道裂縫,似乎掉入無以名之的深淵。但同時,也打開了我們的眼睛,看見平時被隱藏的生命之光。
在〈從臨終照顧的領域對生命時光的考察〉一文中,崔國瑜與余德慧從臨終病人的相處中,指出「瀕臨」──生死共在的存在狀態──能引導我們重新理解時間與死亡,幫助我們擁有「有死之生」的了然,積極地活著。

死亡到底是什麼?一個反身性的理解

死亡是什麼?我們要怎麼認識死亡?上述問題的假設是死亡可以如物體般被分析,且似乎是在某一個時間點降臨。然而,我們對生命感的時間並非用線性時間來描述,我們並不滿足於「出生─求學─工作─結婚─生育─生病─死亡」的線性模型,而是想知道死亡這個「老師」在教導我們生命什麼事情。換言之,死亡有關「意義時間」,使我們思考現在的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再者,死亡並不是一個可被分析的客體,彷彿只要有足夠的人類知識,就能將其概念化成一個邏輯體系,去「論述死亡」。事實上,這些死亡知識在病房前都不攻自破。在死亡面前,一切知識似乎都顯得突兀荒唐。
既然死亡不是某一個時刻,也不是某個概念,而且死亡始終是「自己的死亡」;那麼,我們要怎麼在活著時,藉由他人的死亡,去思考自己的死亡呢?
儘管我們與臨終之人有著不可抹滅的鴻溝(我活著,但他卻即將死去),而且我所看見的他永遠不等於「他自身」;但因著「人皆有一死」的生命共同性,我們藉由觀察他人的死亡,去看見自己未來的結局,以至於能獲得一份「反身性」(reflexive)理解,思考作為一個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作者在陪伴臨終者的過程中,發覺許多異於日常生活的感受,並從幾個面向來剖析人活著的根本性。以三個我覺得很值得思考的面向與大家分享,分別是情事時間的佔據、日常性的顯露與關係的脆弱性。

被情事時間佔據的生活

所謂的情事時間,是指我們日常的各種計劃:上班、吃飯、聚會、旅遊……等。我們不斷在為自己的人生規劃,期待能透過「做什麼」來定義自己的生命。但反過來,我們也是被「計畫佔據」。我很忙(I am occupied.)指的就是我們的時間被很多事情佔據(occupied)
然而,在臨終者的世界,情事頓時無意義,他們無須透過「做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是在身體衰敗、什麼都不能做時,感受自己的存在。
「如果說,自己活著的每個現在,是朝向與未來可能性相連的目標,因而摻雜著對未來的期待,那麼,臨終病人的現在,就是最純粹意義下的現在──不再投向未來,也不再試圖去造就什麼了。」[1]
「病人生存的靜默,使我們發現了充滿事情喧囂的『活著』,事情幾乎填滿了我們活著的時間。」[2]

日常性的顯現與珍貴

病床上無能為力的病人,喪失基本生存的能力,也顯出許多「日常」的珍貴。作者指出,在病房中看見的各樣日常性(如望著窗戶、坐輪椅、閒聊、吃飯),對我們來說是異常陌生的。我們平常不會意識到自己可以散步、洗澡、吃飯、泡咖啡、讀書有多麼特別,而以情事疏離自己的生命。直到我們漸漸喪失了這些能力、迫近死亡,才知道俯拾可得的日常性是多麼珍貴。
我們還能說話,還能去運動,還能去探索想要探索的這些事情,這都是因著世間一切對我們生命的滋養。一切都是恩典
「迫近死亡,將生命對我們的賜予一樣樣地顯露出來,使我們看見自己對世間事務的仰賴:世上的事物提供了一切我們享有的可能性……然而從還是活著的人眼中,即將去世者將這生命的不自覺一一顯露,我們蒙受重新經驗一切的恩澤。」[3]

關係的脆弱性

「在親人離去時,我們才察見自己寓居於世的根本處境──我們乃是與他人共同置身在關係網絡之中,彼此相互依屬,並共同造就了彼此的生活世界。隨著生命的流逝,彼此的關係漸趨離散,共有的世界亦逐漸瓦解。」[4]
不只親人的過世,舉凡情侶分手、家庭遭逢變故、失業、離家、天災等突然其來闖進生命的重大事件,都讓我們再次意識到關係的脆弱性。日子久了,我們會忘記關係其實會結束或破裂,我們傾向以「虛假的連續性」期待關係的永恆。
例如,交往中的情侶彼此相愛,認為關係會天長地久(「我永遠愛你」)。但總是會有那麼一些東西,一點一點的累積,漸漸造成關係的死亡。分手那天,你才赫然驚覺你們共同建築的世界正在崩陷,你發現未來再也沒有他的容身之處。這個斷裂,讓他停留在記憶中。
又或是,今年的過年,你赫然發現那位熟悉的長輩在餐桌中缺席。在家人的團圓裡,你感受到那失落的一角。眼前的這個關係再也不是從前的關係,一股悵然突然湧上心頭。原來,可以在每一年團圓,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個斷裂,猛然敲醒腦袋,彷彿告訴我們世間的無常,以及人的有限。如果我們都要走向關係的結束,那眼前的這個斷裂,這個難以忍受的脆弱,又在告訴我們什麼事情?

瀕臨的生活藝術:把生命時光無限縮短

作者指出,「瀕臨」的生活藝術能夠幫助我們打破生與死的對立,懂得「珍惜光陰」的真諦。
與臨終者的陪伴,使我們被拉進死亡的處境裡,也揭示我們最終的未來。因此,這種生死交界的瀕臨之感,讓我們不再將死亡當成與我無關的遙遠概念,而是「就在這裡」。儘管我尚未死亡,但死亡「接近」我,且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亡會奪走我的生命。[5]
於是,我突然發現,我不能再自大地以為「還有很多時間」,所以某些關係可以先逃避,家人可以少陪伴,身體可以隨意對待。相反地,瀕臨之感,讓死亡如影隨形,使我知道日常性的珍貴、關係的脆弱,於是我「活在當下」。我很喜歡作者在最後寫的這段話:
在非瀕臨狀態,我把生命時光無限延伸,乃至於我看不見『現在』;『瀕臨』的切近把生命時光無限縮短,使我只在『當下』。換言之,在『瀕臨』的切近,我的活在關係裡的『對他者的依賴』就不再是有個長遠的時間,而是當下,我只是在『延宕的死亡』(postponing death)之下與人共處……現在,我依舊外在於死亡,我仍然未死,我所切近的是『另一種死亡』(otherwise than death)──我不是在死亡當中,但我的活著是『另一種死亡』。」[6]

結語:在延宕的死亡中,積極地活著

昨天的下雨夜,阿公撐起傘並將一隻手緊抓著我的膀臂,堅定並緩慢地走向餐廳。這種再也日常不過的互動,回過頭來以「瀕臨」理解時,就顯出「當下」的意義。畢竟,能夠一起走路的時間,或許真的不多了。我不再像以前不耐煩地聽他講家族的老故事,反而期待他能說更多,甚至是期待他能寫下來。我認真聽他對我的每一句關心,儘管顯得很傳統,我都感受到那背後的愛。
瀕臨,讓我們知道時間的可貴。期待聽見或說不出口的那些感謝與抱歉,就在瀕臨中,使我們變得更柔軟。在延宕的死亡中,在生命時光的無限縮短中,我們看見每個當下都是上帝所賞賜的恩典,於是我們更積極地活著、修補關係、追尋自我。
「未知死,焉知生。」在切近死亡的過程中,我們了解純粹意義的現在,體驗日常生活的可貴,以及關係的脆弱無常。於是,我們知道時間不站在我這邊,生命不能有太多「來不及」,我的存在始終是「延宕的死亡」。
原來,以死亡來活著,我們得以多了份感恩、坦然與喜樂。
[1]崔國瑜、余德慧,〈從臨終照顧的領域對生命時光的考察〉,《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台北:心靈工坊,2006),頁25。
[2]崔國瑜、余德慧,〈從臨終照顧的領域對生命時光的考察〉,頁26。
[3]崔國瑜、余德慧,〈從臨終照顧的領域對生命時光的考察〉,頁31。
[4]崔國瑜、余德慧,〈從臨終照顧的領域對生命時光的考察〉,頁41。
[5]我很喜歡哲學家威廉.白瑞德(William Barrett)在《非理性的人》一書所講的一段話,他是從社會的大變動來看人的脆弱:「一個分崩離析或正在轉型的社會所能啟示的,跟一個沿著軌道順利前進的社會所能啟示的,毫不遜色。個人從社會避難所中被摔了出來。他不能再用舊有的偽裝來掩飾他的赤裸。他領悟到自己過去視為當然的事物,有多少在本質上既非永恆也非必然,而完全是短暫而偶然的。他領悟到,自身的孤獨乃是人類生活無法減免的一面,無論那個自我在表面上如何完全被他的社會環境所包容。到最後,他看見每個人在自己的死亡面前孤零零、赤裸裸。不錯,這些都是痛苦的事實;然而最重要的事物總是痛苦中學得的,因為除非把它們強加在我們身上,我們的惰性和好逸之心不會讓我們去學習。看來人類只有經過某種大災大難才肯去學習了解他自己;等戰爭、經濟危機,還有政治的混亂使他明白,他自以為穩若泰山的那個人類世界,竟如此不堪一擊。他領悟到的事物,其實一直都存在那裏,隱藏在甚至最健全的社會底下;它的真實性並不因為出現在一個混亂而不幸的時代而稍減。但是不到必要面對這麼一個真理的時刻,人是不會去面對它的。」(William Barrett,《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新北:立緒,2013]。)
[6]崔國瑜、余德慧,〈從臨終照顧的領域對生命時光的考察〉,頁48。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是有選擇與沒選擇,而是照護與漠不關心 在傳統的醫病關係中,醫師是主動治療的一方,病人則是被動接受治療的一方;病人毫無選擇的權利,只能服從醫師的權威。然而,在西方理性主義崇尚「個人選擇」的潮流之下,病人的選擇權開始被重視。病人能夠也應該要表達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證明病人的自主權。 例如
只要你的童年長期暴露於這個毒素,長大後就有更高的機率得糖尿病、哮喘、中風、心臟病、肥胖、憂鬱症、藥物成癮、酒精成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癌症。這些毒素蔓延於各個族群、階級與社區,強烈地改變孩童的生理構造,造成一輩子的影響。這個毒素不是鉛、汞或戴奧辛,而是「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
本文重點 當我們以「改善存有」作為生命最高的價值,願意以信仰的精神獻身給存有良善的本質,就會尋得意義。 指責這個世界很糟糕以前,先讓自己成為「不要製造問題」的人。畢竟,厭惡生命的人無法創造生命。 把話講清楚,把思緒理清,聚焦問題,才能繼續向前走,看見新的可能。 人生而受苦,我們無須懷疑苦難的真實性與
《禁止黑暗的國王》與《黑色斑點》讀後心得 最近看到了兩本有關「黑色」的繪本,非常值得一讀。 黑色一直都不是個討喜的顏色,尤其是給孩童看的繪本。但只要有關黑色的主題,我都會想要一探究竟,看看作者可以從如此深沉單調的顏色中,創造出什麼新穎的題材。 《禁止黑暗的國王》:黑暗,遺忘的力量 第一本是英國作家愛
享負盛名的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以他精采絕倫的「正義」課程與其書籍《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為名,擅長以精闢簡潔的論證回應當代的政治難題,並邀請讀者深入思辨、尋找共善(common good)。 桑德爾對市場扭曲人性價值的批判可說是毫不餘力,他的新書T
本文重點 你是否常上班忙到懷疑人生,覺得自己沒辦法貢獻什麼價值?總是被成千上萬的待辦事項追著跑,而無法靜下心來完成眼前的任務?或拚了命做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只為了討好別人? 這次介紹的這本書《少,但是更好》(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
不是有選擇與沒選擇,而是照護與漠不關心 在傳統的醫病關係中,醫師是主動治療的一方,病人則是被動接受治療的一方;病人毫無選擇的權利,只能服從醫師的權威。然而,在西方理性主義崇尚「個人選擇」的潮流之下,病人的選擇權開始被重視。病人能夠也應該要表達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證明病人的自主權。 例如
只要你的童年長期暴露於這個毒素,長大後就有更高的機率得糖尿病、哮喘、中風、心臟病、肥胖、憂鬱症、藥物成癮、酒精成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癌症。這些毒素蔓延於各個族群、階級與社區,強烈地改變孩童的生理構造,造成一輩子的影響。這個毒素不是鉛、汞或戴奧辛,而是「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
本文重點 當我們以「改善存有」作為生命最高的價值,願意以信仰的精神獻身給存有良善的本質,就會尋得意義。 指責這個世界很糟糕以前,先讓自己成為「不要製造問題」的人。畢竟,厭惡生命的人無法創造生命。 把話講清楚,把思緒理清,聚焦問題,才能繼續向前走,看見新的可能。 人生而受苦,我們無須懷疑苦難的真實性與
《禁止黑暗的國王》與《黑色斑點》讀後心得 最近看到了兩本有關「黑色」的繪本,非常值得一讀。 黑色一直都不是個討喜的顏色,尤其是給孩童看的繪本。但只要有關黑色的主題,我都會想要一探究竟,看看作者可以從如此深沉單調的顏色中,創造出什麼新穎的題材。 《禁止黑暗的國王》:黑暗,遺忘的力量 第一本是英國作家愛
享負盛名的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以他精采絕倫的「正義」課程與其書籍《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為名,擅長以精闢簡潔的論證回應當代的政治難題,並邀請讀者深入思辨、尋找共善(common good)。 桑德爾對市場扭曲人性價值的批判可說是毫不餘力,他的新書T
本文重點 你是否常上班忙到懷疑人生,覺得自己沒辦法貢獻什麼價值?總是被成千上萬的待辦事項追著跑,而無法靜下心來完成眼前的任務?或拚了命做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只為了討好別人? 這次介紹的這本書《少,但是更好》(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生命飄渺如塵埃,卻也磅礡如山川。生之前未知,死後亦未知。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的時候。以什麼活著?怎麼活著的?唯有在靠近並試圖接近生命本身想帶給我的時候,我才感到生命的鮮活;感到一切非理所當然;感到生命的饋贈。明白生之流轉,死之流轉,活著的時候流轉的,生非起點;死非終點,一切都是過程
Thumbnail
年輕時或許沒有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但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問題。在文章中,一位長者分享了他對生命意義的看法,認為平靜就是人生的意義。透過思考人生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獲得內心的平靜。這種境界能夠成為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生命是很可貴的,但有些人可以提早感受到,並努力實踐讓一生變得更好。而無法提早經歷死亡的人,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體會到生命的可貴,那就是……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奧祕,以及人類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試圖理解生命的延續和意義。文章藉由情感豐富的文字,引人入勝地探討了這個永恆的議題。
         生命飄渺如塵埃,卻也磅礡如山川。生之前未知,死後亦未知。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的時候。以什麼活著?怎麼活著的?唯有在靠近並試圖接近生命本身想帶給我的時候,我才感到生命的鮮活;感到一切非理所當然;感到生命的饋贈。明白生之流轉,死之流轉,活著的時候流轉的,生非起點;死非終點,一切都是過程
Thumbnail
年輕時或許沒有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但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問題。在文章中,一位長者分享了他對生命意義的看法,認為平靜就是人生的意義。透過思考人生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獲得內心的平靜。這種境界能夠成為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