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樂聽雜感】鐵豹(Tybalt):紳士格鬥家的悲曲

Roméo & Juliette,最為人關注的自然是男女主角的感情發展主線了,然而本劇中亦不乏值得留心的綠葉人物。在膾炙人口的法語音樂劇中,由Tom Ross所詮釋的鐵豹(Tybalt)有一首〈非我之錯〉(C'est Pas ma Faute),真假音轉換穩定而細膩,偶爾略帶嘶吼展現內心糾結,極是動人。

長久暗戀的青梅竹馬(茱麗葉)愛上了羅密歐,鐵豹回首成長路,道出了深深的無奈。他自幼被訓練成復仇、暴力的工具,然而這並非他的錯,在家族義務中他沒有童年歡快,戴上了頭盔護眼後便一直在殺伐場上捍衛家族權益。

這樣的人,縱有萬千柔情,只怕也不會表述、不能表述。

為什麼呢?因為愛讓人柔軟,在那極陽剛的世界裡,如何能夠?所以當羅密歐因愛而打算與鐵豹和談時,莫枯修將此視為「可恥的屈服」。極陽剛的世界,不容談愛!

〈就是今天〉(C'est le Jour)鐵豹說了,15歲就已著迷於茱麗葉,這不可褻玩的女神。在愛人面前,卑微扭曲的性格以其他形式展現,這或許正是他所以在同年犯禁,偷嘗父親女人又放縱性生活的原因。唯有透過這種「逾越」找回一絲絲的自主權,也唯有透過「逾越」找回愛的自信,然後將那一點未曾染塵的真心,深深掩藏。2007年後第二版R&J副標題為「維洛納之子」(les enfants de Vérone),為鐵豹新增了一首人物主題曲〈鐵豹〉(Tybalt),更加凸顯了他自棄、寂寞的憂鬱氣質,歌詞裡自言「我是有兩張臉的男人,而我已沒有感覺」,這種不在乎世人誤解,而又深自掩藏本我,昭示了在暴力形象下的孤傲與脆弱。且聽Tom Ross在曲中呼喚著己名Tybalt:

Tybalt, je suis Tybalt 鐵豹,我是鐵豹

Tom Ross演繹堪稱完美,從溫柔輕聲漸次增強拔高,其心理掙扎的力度與苦楚在高音處愈顯強烈,聽眾或許可以在這幾句呼喚中瞥見鐵豹溫柔且渴求被理解的心。

讓我們借助莎翁之筆,一窺鐵豹更迷人的設定吧。

莫枯修(Mercutio)是這樣形容鐵豹的:

他可不是平常的販夫走卒;不但精節儀,懂禮數,鬥起劍來按部就班,一板一眼;不出三步,劍已穿膛而入。他是個穿著禮服的殺手,是個格鬥家。

奶媽眼見鐵豹之死後,這麼說:

我的摯友,溫文的泰伯特,他是如此正直勇敢的紳士,我為何竟會活著見你死去?

〈非我之錯〉〈鐵豹〉兩曲,著重於鐵豹的「自貶/自棄」意識,並透過其他曲目的映照,豐厚了其外陽剛內脆弱的性格。而原著中莫枯修將他形容成「穿著禮服的殺手」、奶媽稱為「正直勇敢的紳士」「摯友」「溫文」,則鐵豹更近於位文武全才的格鬥家,並非徒逞血氣之勇。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私心認為Tom Ross(2001首演)比Gregory Deck(2023,臺北)更貼合「溫文紳士」的視覺形象,而歌曲詮釋上,我也更喜歡 Tom Ross了。同時,我也不禁揣想,鐵豹所以緘口不言對茱麗葉的愛,恐怕不單單是自卑,或更是一種自制的「節儀」。只是這般自制自抑/自棄自貶,畢竟按捺不住,萬分痛苦下的他終究向「惡賊/情敵」理論去了1

故事走向,一如羅密歐的慨嘆──「造化弄人」。

莫枯修陰錯陽差死在鐵豹手中,鐵豹死在瘋魔的羅密歐手中,R&J悲劇因而無可避免。鐵豹,不免成為了命運女神/劇作家的工具人——R&J悲劇的關鍵人物。

我為這一位紳士格鬥家嘆息,在他詠嘆的悲曲中不捨。

〈鐵豹〉(Tybalt)

〈非我之錯〉C'est Pas ma Faute



註釋:

  1. 原著翻譯,鐵豹先是打算「理論」,但莫枯修卻不斷挑釁且率先拔劍,鐵豹這才拔劍「奉陪」。終在羅密歐的勸架中,刺傷莫枯修(傷重不治)。「惡賊」是鐵豹盛怒下對羅密歐的稱呼。劉清彥譯:《羅密歐與茱麗葉》(新北:新潮社,2020),p105-11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