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亮點三】the Bridge of Sighs(牛津大學嘆息橋)
牛津大學Bridge of Sighs(嘆息橋)由Sir Thomas Jackson(托馬斯·傑克遜爵士)設計,完成於1914年。
Bridge of Sighs(嘆息橋)正式名稱是Hertford Bridge(赫特福德橋),之所以被暱稱為Bridge of Sighs(嘆息橋),是因為其外型非常類似於Venice(威尼斯)的Bridge of Sighs(嘆息橋)。
牛津大學這座skyway(人行橋)位於New College Lane(新學院巷),連接Hertford College(赫特福德學院)Old and New Quadrangles(舊方庭院及新方庭院)。
筆者在遠距離參觀牛津大學嘆息橋時,感覺這座skyway(人行橋)非常類似於和義大利Florence(佛羅倫斯,又稱為翡冷翠,文藝復興運動誕生地)連接兩座神學建築(保護神職人員通行)的skyway(人行橋)。
Venice(威尼斯)的Bridge of Sighs(嘆息橋,義大利語Ponte dei Sospiri)的名稱,據說是因為當時橋的兩端連接the Doge's Palace(總督宮,在8世紀至18世紀威尼斯共和國的最高行政機關與法院)與New Prison(監獄)兩處,囚犯通過此橋時發出感嘆聲(sigh)而得名。
義大利建於十七世紀的Bridge of Sighs(嘆息橋)在1979年,由美國知名女星Diane Lane(黛安.蓮恩)主演的debut(銀幕處女作)A Little Romance《情定日落橋》是重要的電影拍攝景點。
因A Little Romance《情定日落橋》電影中兩小無猜初戀少男女,特別從美國偷跑到威尼斯搭Gondola(義大利威尼斯運河中的小划船,貢朵拉)在此橋下接吻定情,讓後來很多戀愛中男女對此橋產生很浪漫的聯想。
相較之下,牛津大學Bridge of Sighs(嘆息橋)該橋南側建築為college’s administrative office(學院的行政辦公室),而橋北的建築大多是student accommodation(學生宿舍)就沒有如此浪漫的傳說。據地陪的說法,Hertford College(赫特福德學院)學生考完考試,從學院走回宿舍過程中忍不住sigh(嘆氣)。
另一種傳說Hertford College(赫特福德學院)學生曾因為過胖,校方為幫助學生藉由多爬樓梯減肥,曾關閉此座skyway(人行橋)的通行。但此傳說已證明是以訛傳訛,因為如果使用該(嘆息)橋,學生需要爬的樓梯比起不使用該橋所爬的樓梯更多。
不論是哪個因素讓Hertford Bridge(赫特福德橋)暱稱為Bridge of Sighs(嘆息橋),筆者參觀時,也不自覺發出Sigh(嘆息)!
I couldn’t help but sigh with excitement while taking a walking tour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當我步行參觀牛津大學時,我忍不住興奮地發出嘆息聲。)
I let out a sigh of contentment as I gazed upon the superb end-product made by myself.
(凝視著自己做的超棒製成品時,我發出了一聲滿足的嘆息。)
總結:這次參觀劍橋牛津一日遊,可惜未能親眼目睹位於劍橋大學跨越the River Cam(康河),坐落於St. John’s College(聖約翰學院)蓋於1831年的Bridge of Sighs(嘆息橋)。雖然劍橋牛津學生唯獨鍾情於自己母校的嘆息橋,身為觀光客的我喜歡這三座截然不同故事背景的「嘆息橋」。自助旅遊果然是驅動我繼續學好英文(歷史、建築、文化、地理)冷僻知識最大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