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及商務知識粉專:四葉有魚-余宗鳴律師
運動話題粉專:余大/烏托邦的運動雜談
在寫 2023 決賽心得的時候,先把這篇重新上架一次。
身為曾經在 Power For Pitch 寶渥簡報(本文照片也均取自於此),學到許多東西的人,謹記的一點是,要一開始讓閱聽者有心理準備、接下來要準備接收到哪些資訊,而自己有預感這將會是自己這好一陣子以來,除了工作、學業以及運動專欄外,寫過最多文字的一篇文章,先預告這是篇很長的文章,以及包含了哪些段落。
那由於隨時會冒出心得,所以如果段落文字上有覺得體系、邏輯、脈絡突兀的地方,也請見諒。
一、做為評審這件事
二、紅燈區與觀眾
三、從其他評審身上學到的事情
四、對每一個傑出的參賽者還想說的話
五、朋友們
很謝謝寶渥,繼去年讓我有機會以初賽評審身分參與 PitchCamp 2021 之後,今年再讓我有不一樣的方式、但同樣榮幸的機會,參與決賽的評審;在知道這個機會前,剛好看到葉秉成老師的一篇文章,叫做「創新的路上,小心說說人」,相信很多人看過這篇文章。
不管是去年的初賽、或是今年的決賽,相較於台上的參與者,在創業這條路上,自己不認為自己的創業成績,相較於他們有什麼好給予建議跟指教的,同樣在法律圈,有許多令我尊敬的同道,更早或更快、而且堅定地,走出自己的道路、定位跟創新,而自己在事業的經營上,也有許多起因或是執行上,沒有達成目標的決定跟嘗試,吃了些苦頭。
當然,透過在本業上服務客戶,在商務人脈圈、特別是 BNI 商會以及商戰經理人讀書會,還有 BFA 簡報小聚,這些優質的活動中,頻繁而深入地了解不同行業,乃至於參與許多營銷策略交流、知識活動,以及如同許多人一樣,盡可能在資訊爆炸、知識恐慌的年代,每天留存些記憶在自己的腦海裡而非瀏覽紀錄中,我還是蠻有自信,有些所見、所聞、直接或間接參與的經驗得到的想法,可以嘗試來和台上的參賽者、以及台下的觀眾,互相交換、彼此成長,而讓這個已經非常有意義的下午,是能再多添加些感受或收獲的。
所以,我只是用評審的身分,參與這個活動。
大班老師幽默的開場,說「當評審給出紅牌,代表把公司給收一收」,對照我本次講評,在 11 間參賽者中,給出四次的紅牌,似乎本業像在做負責公司的破產、解散跟清算的這條路。
作為一個律師,最愛從「規則」上下手。
不同於去年參加初賽,是由評審的評分來決定哪間公司可以晉級決賽,今年的決賽,其實參賽者們的成績並非由評審聽完當下的給牌來決定,而是最後評審跟觀眾將手上的「籌碼」投進去的結果而決定。
此外,初賽是沒有觀眾、決賽卻有著在場滿滿的數百位觀眾。
由於自己在 BNI 商會中,每周都在協助跟聆聽會員夥伴的 5 分鐘簡報,因此對於 PitchCamp的 6 分鐘能講多少事情,是很有既視感的,因此當參賽者要從自己那累積數千、萬小時的創業歷程跟想法中,決定擷取什麼東西出來前,很重要的是「決定訴說的對象」。
我覺得,訴說的對象,可以分成四類,投資者、使用者(不論是 B 或 C)、合作者,以及第四種,叫做圈粉、讓你的粉絲為你再次傳遞;我會這麼認為,與其你要讓每一種角色的人,都對你有著還不錯的印象,那倒不如讓特定的一種對象,對你感到無與倫比的美麗。
因為,決定你在這次比賽中的成績,不是每一次可以重新分配的分數,而是手上有限、給了幾個對象就不能再給其他人的籌碼。
而當台下只有坐著評審時,參賽者通常比較能聚焦自己的訴說對象;但是當想到台下坐了各式各樣的觀眾時,就容易會忘記規則、而可能試著去討好「可能有四種角色但比例不一存在的」觀眾。
其實在這次的 PitchCamp 之前,就已經認識或知道過一些參賽者,那基於作為評審的公平性,自己除了去看參賽者錄的短片之外,也特別做些功課,在這過程中,對於每一個參賽者的項目,我都有好多好喜歡的地方。
因此,我嘗試從參賽者的呈現,去判斷他要訴說的對象是誰,然後想辦法將自己化身成那個對象,從那個對象的角度出發,去告訴參賽者「你還有什麼很棒的地方怎麼沒說出來」;也希望這些提醒,能夠讓台下的觀眾,在決定之前有更多的想像跟觸動。
所以,紅牌、黃牌跟綠牌,對我來說,代表的不是要不要投,而是告訴參賽者,你還有哪些事情,沒有對你的對象好好說出口;我自己在最後的籌碼,也有些給了我舉紅、黃牌的對象,畢竟呈現的完整度,還要加乘在本身商品或服務模式的強度,這個綜合判斷,才是最後用籌碼決定投資誰的關鍵。
*UberEat 的 Mike老師
作為實際參與一項討論度非常高、也迅速地穿越許多發展階段的事業體這樣的經歷,在對於商務合作可能性、發展的過程或遇到的成本以及瓶頸,還有訴說對象對於新事物的買單程度的觀點,都讓我收穫很多。
*麥當勞的 Rita 老師
有著國際與在地供應鏈、物流這樣難得的經驗,對於當想法跟服務,實際上進入到供應、資源端會需要克服的問題或是痛點,以及廣布各地的設店、選址跟區域差異的觀點,去對於一項服務或產品,在不同地區的優先次序跟覆蓋率,也讓我有許多盲點被點破。
*元智大學的吳相勳老師
擔任企管顧問跟講師的經驗,除了有許多不同行業的企業內部觀點外,以及有著許多參考案例,對於參賽者是不是有精準地傳遞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足夠吸引人真正地做出有負擔、有付出的決定這點上,點評地相當到位、也吸收良多。
*數位時代的陳凱爾老師
這幾年一直看著許多新創團隊起承轉合、陰晴圓缺,除了對於許多參賽者的前因後果還有所在的產業盛衰相當了解外,也會分享跟看到那些參賽者沒有或選擇不說出來的事情,給了我許多當下所未慮及的思考角度。
接下來就是自己聽之後的一些想法,這些想法就不區分身分別,只是把聯想到的一些事情,順便分享出來,並不是要求或認為你們應該在這次的簡報中要放進去(因為真的就是 6 分鐘),所以算是出於對你們這次的認識跟好奇,想開啟的話題。
(一)思維探索有限公司
對於房仲的教育培訓,除了你們提到的離職率外,因為自己的執業經驗,能深深地體會到不只是對於從業者、更是保障整個房地買賣雙方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一個房子,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乘載著對於未來人生的規劃跟想像。
也因為接觸過不同資歷的房仲或從業人員,或服務過不動產不同階段的客戶,知道這些教育的內容,是隨著法規、其他金融因素、都市發展,會需要持續更新的,相信你們挖掘到的痛點,是真的深度關係到每一個人,而不只是 45,000 人。
(二)明星電控科技有限公司
Mike 老師提到的「解決方法的獨佔性」,以及吳相勳老師對於「生態系」這邊說明得不夠完整,我覺得都是很好的建議,比較好奇的是,這樣的運用,完全以住家場景、而非辦公場域為出發點,是經過怎樣的篩選跟思考呢?是因為要集中解決小坪數、導致無法面面俱到的這個問題產生因素嗎?
本來想說這次的簡報沒有提出成本考慮,但是一來妳的訴說對象很顯然是對投資者,二來,妳想強調的不是坪效,而是在固定空間內可創造更多選擇性的生活品質,這就回歸到妳一開始的定調,我覺得前後挺一致的。
(三)垃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倒垃圾是一件煩人的小事情,而這個小事情反映出一個人的作息、一個家庭的組成,而這些垃圾的內容,就像我們在許多影視中看到的,可能也反映出很多事情;當你們在解決這些事情的時候,同時也在蒐集著許多人的生活細節,這會是找尋合作夥伴跟開啟商業模式第二曲線的重要因素。
而跟合作店家間,也可以重塑人們的在地生活圈,地區性的覆蓋率是你們服務成本降低的關鍵,去看看那些你們想優先發展的地區,有沒有哪些服務跟商品,也想在那邊普及的,可能都會是好的合作夥伴;而垃圾車的路線跟時間,其實也是對於一些地區交通、還有店家營業,會產生困擾的一件事情。
關於逆潮流這件事情,也是我本來擔心的,不過依照台灣都會區閒置土地或土地更新的狀況,應該還沒那麼快到來。
(四)聖甲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跟專業壁壘做得非常好,應該是今天唯一一間直接提到專利的參賽者,而且寶可夢這個 IP 背後的群眾我也覺得不言自明。
會需要交易鑑定機制的買賣,多半都是高單價、或是增值保值性高的東西,我雖然沒有玩寶可夢卡牌,但做為過去買過遊戲王卡牌、也經手過一些買賣詐欺案件的經驗,相信一個具備公信力的平台,對於那些高單價的買賣雙方是很重要的。
但是平台經濟在近來的法律趨向中,也被賦予更多的義務跟責任,尤其在品質審查方面,怎麼樣讓平台收取的多次服務費,不會只因為一個高單價買賣爭議,就被捲入,尤其在金流方面的控管,會是在未來實踐的路上,相當重要的風險控管。
(五)少女凱倫有限公司
知識、 IP 的育成與變現,確實是當下非常需要有人協助的議題,願意將自己的經驗,嘗試模組化變成可複製的模式,並且作為起始點,去整合需要這個過程當中需要的資源,這樣的觀察跟動機是很讓人贊同的,自己也在從事、協助許多 IP 授權、變現,非常能體會。
相信有許多關鍵,是只有妳所知道、能完成的,而在聽完最後一位簡報者後,如果能夠將妳對知識 IP 的正向培育跟推廣,結合他省去許多時間跟煩惱的技術,找到合作的方式,在我看來是非常吸引人的。
(六)滿食空股份有限公司
從已經跟你們合作的廠商看起來,我在講評時提到的那些問題,其實在你們實際運作的過程當中,相信都已經克服過了,但如果能將那些廠商本來的疑問、以及如何被說服的過程,適當地分享出來,我相信會很棒。
而確實無人服務消費模式的擴增跟廣泛,前陣子看到一個網路的文章,也提到是未來因應勞動人力減少、釋放出更多勞動人口的關鍵因素,也許是未來在面對不同的訴說對象時,可以放進去的一個點。
(七)巨獸綠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身對於 ESG 也在接觸,所以先前就知道你們在做的,但本來也只停留在前端廚餘處理,聽到後端的肥料運用後,讓整個循環鏈串起來,成為非常重要的關鍵。
所以,未來如果對於你的訴說對象在 ESG 以及廚餘處理上的理解程度,能掌握的話,更重要的重心放在第二階段的產值跟競爭優勢,應該能藉是為什麼只能是黑水虻、產出的東西為什麼有市場。所以,下一步該結合的合作夥伴,也許就是有 ESG 概念的農畜牧相關事業跟產品了?
(八)人嶼物股份有限公司
整個的簡報就是用自己的初衷跟熱情在圈粉,包含 Call to Action 也是,其實本來在聽簡報的過程中,有許多對於數字、成本上的疑問,甚至是包含碳排計算,但是這些的疑問在聽到妳們實現了跟麥當勞合作的願景之後,也不言自明地覺得沒必要去擔心。
比起跟店家的合作,另外一個思考方向是生活場域,妳們有跟商圈合作,但是園區、內帶餐飲店家的辦公大樓,人們在那邊一定的範圍內、去使用到杯子的頻率是更高的,可能會是我想給的另外一個方向,也是你們跟配客嘉不同的地方。
這個使用場景,我剛才想了一下,其實不就是滿食空在服務的場域嗎;而妳們在解決的,也是垃圾的問題,這也跟垃可有所關聯起來。
(九)林鬍子股份有限公司
凱爾老師說的「到底什麼時候要讓大家用得到」,確實是個關鍵的問題,而簡報中的月收入計算,在這個問題上從何而來,我也就相當好奇;我想起了一個去年的參賽者,叫做羅賓斯科技,是做線上車險投保的,用他們的數據跟資料,來做合作,會不會是個方向呢?
另外,目標放在海外的話,授權或代理模式就很重要,你的 IOT 裝置的成本,還有他每次收集到的數據、資料,代表著什麼意義,是不是在 UI / UX 的設計中能夠去取得,來讓你有其他合作的夥伴呢?
(十)細細生活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開始有在想,這樣的線上看屋系統,技術門檻真的有很高嗎?但是,當你把背景秀出來、告訴大家你是雄厚的建築師背景,那從建築師的視角去設計的 UI / UX ,應該是因此而更具說服力跟吸引力,讓短短的時間內,就已經有建商願意買單的關鍵。
那麼,是不是有機會提供更多屬於你能做到的專業分析,包含建材、工法等等的,就像你拿來舉例用的 Tinder ,除了方便外,也有更多其他有你的知識背景,才會想出的關鍵字、演算法推薦因素,可以加進去呢?
(十一)博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過 UI / UX ,把 Vicky 的故事,在使用你們服務的 before and after 好好地說清楚,我覺得就很棒很棒了,而自雇者很大的一個困擾,是當自己被影響到工作行程的時候(例如被匡列或隔離),是需要花很大的溝通成本去應變的,因為作為一人公司,你不太存在編制內、聽你指示幫你聯絡、分攤的人。
另外,比較不確定的,是有打算也提供個人會計、進銷存跟 ERP 、 CRM 系統的功能嗎?
每次參加 PitchCamp ,都期待著能見到許多久久未見的朋友們(人數頗多就不一一tag ),以及認識新的朋友,而我也發現,在每一屆的參賽者間,雖然看似有著競爭關係,但更濃厚的是一起完成某項學習跟挑戰的同學關係,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地方。
謝謝願意看完這篇文章的人,因為怕自己漏掉了些想法,所以趕著在記憶還沒流失前,把想到的事情都寫下來,也期待,明年能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