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舉辦個人讀書會」來學習面對市場的能力?

如何透過「舉辦個人讀書會」來學習面對市場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隨著自己的文章逐漸被看見,從 2021 年開始我陸續獲得了講座邀約/授課的機會。

在備課與授課過程中,我發現到自己在商業授課的經驗嚴重不足。例如

  1. 備課:內容準備上無法準確符合聽眾的需求,學生的反應很冷淡
  2. 授課:單向式的傳遞資訊 (aka 都是老師講),無法與學員互動
  3. 招生:不會寫招生文案,無法吸引潛在學員報名

這不禁讓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講座授課,擁有直面市場的能力?

我問了許多人,大家的建議都是叫我「多講即可」,效果…非常有限。更糟糕的是,我知道自己想要努力進步,卻不知道方向該往哪走。

去年 (2021) 8 月,我報名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它讓我在「提升自己面對市場的商業能力」極度有感。影響我最大的就是「舉辦個人讀書會」,經過 1 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成果是:

天!我真的靠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動手實作賺到 NT.72,450 的業外收入。

過去我參加過非常多讀書會,有 80% 都遵守下方的 SOP:

  1. 主辦人自我介紹 + 導讀
  2. 主辦人摘要書籍重點
  3. 主辦人邀請學員分享書中所學
  4. 自由交流時間

但「個人讀書會」有極大的不同,治華老師的建議是:

把一場讀書會,當成是一門課程來舉辦。

下方是我在 2022 年舉辦了 6 場讀書會,花費了 60 小時 (6 x 10 小時/場) 後學到的 3 個經驗。

  1. 開始動手:動手作才能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並有機會單點修正
  2. 取得回饋:可以明確看到自己的不足,購買需要的課程
  3. 商業心態:時常問自己,我到底想服務誰、解決什麼問題、達成什麼目標

經驗1. 開始動手:動手作才能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並有機會單點修正

我們必須藉由實際動手作,才能發現自己到底還缺少什麼。

報名講師訓之前我就知道:自己缺乏備課能力與教學技巧。因此我在課堂上學到了技巧後,應該就能突破難關了吧?

完全不是!我直到第一次對講師訓同學試講讀書會內容時,才發現自己教學的毛病。例如

  • 單方面講述太多,完全沒有互動 (大家都要睡著了)
  • 理論內容太多,案例太少 (大家聽不懂這跟自己的關聯是什麼)
  • 沒有做課前問卷,不清楚學員的程度 (大家還在初階程度,我就講到進階應用)

幸好在正式舉辦第一次讀書會前,問題都被眼尖的講師訓同學抓出來,逐一給建議修正。

動手作 → 看到問題 → 趕緊修正,表現好是修正出來的。

經驗2. 取得回饋:收集學員真實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與規劃課程

從學員的反應驗證自己的假設,然後漸進修正教學主軸。

1 年前我「假設」自己要專心經營的主題是筆記軟體教學,1 年後修正成自媒體寫作與卡片盒筆記法。

為什麼有如此大的轉變呢?從學員的回饋數據中發現的。我發現讀書會學員的

  • 報名人數
  • 課後問卷
  • 課後 Q&A 提問

在「寫作主題」特別踴躍。以《卡片盒筆記法》與《高產出的本事》為例,參加此 2 場的學員人數就佔了 6 場讀書會的 50%、提問題數相差 2 倍。

我從學員的問題中,發現了這一群人想達成的目標、具體碰到的問題、在找尋答案中遭遇的痛點。

來參加讀書會的同學,不就是自己潛在 TA 的樣貌嗎?

經驗3. 商業心態:時常問自己,我到底想服務誰、解決什麼問題、達成什麼目標

治華老師在《陪伴式講師訓》曾說:

使用選書策略,有「主題」就能凸顯自己讀書會的質感。

我規劃了「學習」x「用寫作」x「建立個人品牌」當成讀書會主軸,每個子主題各挑 2 本書來講。

選書規劃是一個辛苦、極度耗費腦力的過程。因為我必須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是這 6 本書?」。重要的問題有 3 個,分別是我想

  • 服務誰 (目標族群)
  • 解決什麼問題 (具體問題)
  • 達成什麼目標 (解決問題後得到的好處)

這不是一間公司/創業家在做的事情嗎? 只不過脈絡從「研發產品」轉換成「辦讀書會」,但都以「解決目標族群的問題」作為優先考量。

用「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辦讀書會,可以鍛鍊自己的商業思維。

那麼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可以做些什麼呢?

🎯 以下是你可以開始採取的行動

  1. 開始動手:寫文章、跟 2–3 個好友聊天分享、在網路上辦小分享…,把自己讀到的內容分享出去,你才能發現自己到底有哪些問題需要修正。
  2. 取得回饋:開始動手後,你會收到具體的回饋意見,例如「我覺得你談感性的內容好療癒」、「你分享時的聲音很適合做 Podast」,從這些小回饋中找到下一步該專注的領域或專案。
  3. 商業心態:在自己專注投入的領域中,時常問自己: (1)我想服務誰 (2)他們目前碰到了哪些具體問題 (3)他們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從解決「一小群人」的「具體問題」開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許會對 I’m Chi 訂閱制感興趣。

I’m Chi 訂閱制是從 2023 年開始,我會寄送兩篇付費限定文章到你的信箱,主題著重在深入分享我的:

  • 筆記:高效率個人知識管理方法,源源不絕地產出創作點子
  • 寫作:系統性的寫作方法與模版,讓你 30 分鐘寫出一篇專業文章
  • 個人品牌: 個人實戰經驗與大量國外個人品牌案例,幫助你用自己的專業銷售變現。

如果這些主題有吸引到你,歡迎去看看~

👉 去了解


avatar-img
朱騏的沙龍
214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面對現代職場的快速變化,我們該如何培養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答案就是「學習力」。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名為「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的課程,由跨領域專家吳沛燊博士主講。在這堂課中,他分享了如何從不同角度切入,將學習方法落實到個人的職場和生活中。快來和我一起瞭解這堂課的精彩內容,
你想要讓更多網路上的陌生人認識自己,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嗎?現在斜槓概念盛行,有許多的上班族都想藉由分享自己的專業,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但你可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因此我想要邀請你一起參加線上讀書會,提升學習、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3 大能力。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面對現代職場的快速變化,我們該如何培養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答案就是「學習力」。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名為「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的課程,由跨領域專家吳沛燊博士主講。在這堂課中,他分享了如何從不同角度切入,將學習方法落實到個人的職場和生活中。快來和我一起瞭解這堂課的精彩內容,
你想要讓更多網路上的陌生人認識自己,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嗎?現在斜槓概念盛行,有許多的上班族都想藉由分享自己的專業,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但你可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因此我想要邀請你一起參加線上讀書會,提升學習、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3 大能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