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行有余律:從「反智」開始-討論中的方案提出與主客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法律及商務知識粉專:四葉有魚-余宗鳴律師
運動話題粉專:余大/烏托邦的運動雜談


「反智」這本書也是之前兩年微醺讀書會參加所看的,但這篇比較不是分享書的內容,而是自己一些延伸的感想。


當時參加讀書會那天,剛好跳出來多年前的動態消息,那時候因為參與反服貿黑箱運動、太陽花學運的義務律師團運作,時常到處跟人論戰,留下一些心得的動態回顧,很湊巧地,那些討論的過程許多跟 「反智 」這本書所要討論的,非常地貼切。


自己現在,有自己的標準來決定是否參與討論,如果一個人的論述除了批評之外,沒有提供「更好且主張可行的解決方案」,那我通常就會跳過。


要批評很簡單,父子騎驢式的批評,或是任意提高不可行的標準,就一定找得出可批評之處,那如果真的有心要完成一個怎樣的可達成的目標,也提出嘗試的方法,那對我來說,才有討論的價值;如果是在團體中,那樣的方案、有沒有將提案者自己也包含在內,還是己願他力的提案,會成為我額外的判斷標準。


跟人討論事情的時候,我從來不說我的結論很客觀,所有的主觀想法說出口都變成一個客觀的事實,所有客觀的事實經過腦中想法的思考跟篩選、編排後,都變成主觀的陳述,我所能做的事告訴你在我腦中作為我結論的依據事實有哪些,以及我是基於怎樣的因素去做思考、篩選跟編排。


而我也不會因為別人結論跟我不一樣就說不理性,因為理性對我來說定義的該是思考的過程而非結論,只要你能夠告訴我你基於哪些事實、哪些邏輯得到結論,縱使結論跟我不同,但只要你的事實跟邏輯對我來說是可以認同的,每個人本來在各種價值觀間,本來就會有不同的取捨。


也因此,有時候我會因為你的結論去問你基於何種事實、邏輯得到的,說到最後也許你還是有你的結論、我還是有我的結論,但當我們共享了事實、邏輯後,我們會逐漸在許多地方取得共識,彼此間的差異也變小,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場非常微型的公民運動。


但如果你只是想要說教式地表示你的結論,而不願讓我對你敘述中所依據的事實跟邏輯去做討論,那我也只能尊重你的意見表示,然後繼續地關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余宗鳴/AhUtopian/四葉有魚的沙龍
21會員
56內容數
2024/03/01
當提到 MOU 時,很多人第一個問題都會是「律師,我簽了 MOU 後會有合約的效力嗎」?或是「簽了 MOU 有用嗎」?其實文件的名稱所代表的效果,遠不及文件內「條款」的內容所實際產生的效果,如果這個問題是「在這個階段簽 MOU ,希望達成什麼效果及功用」來去推論「這份 MOU 該有什麼條款」。
Thumbnail
2024/03/01
當提到 MOU 時,很多人第一個問題都會是「律師,我簽了 MOU 後會有合約的效力嗎」?或是「簽了 MOU 有用嗎」?其實文件的名稱所代表的效果,遠不及文件內「條款」的內容所實際產生的效果,如果這個問題是「在這個階段簽 MOU ,希望達成什麼效果及功用」來去推論「這份 MOU 該有什麼條款」。
Thumbnail
2024/01/27
什麼是一份好的契約,是個長篇大論,因為那會涉及到許多結合個案的判斷因素,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一些很多契約都會出現的條文來判斷,這份契約是不是有花心思設計過的。我們在這個主題分享,會列出許多可能你常見的契約條文,看似很棒很有保障,但只要稍微舉例,就會細思極恐,發現那根本發揮不了效用
Thumbnail
2024/01/27
什麼是一份好的契約,是個長篇大論,因為那會涉及到許多結合個案的判斷因素,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一些很多契約都會出現的條文來判斷,這份契約是不是有花心思設計過的。我們在這個主題分享,會列出許多可能你常見的契約條文,看似很棒很有保障,但只要稍微舉例,就會細思極恐,發現那根本發揮不了效用
Thumbnail
2023/10/29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每件事情,都能夠多這樣一點動作,是不是至少大家心情都能好一點,接觸到的每個人都帶著好一點的心情去面對生活,是不是可以有可能減少一些紛爭,讓世界無形中多一點自己能改變的美好。
Thumbnail
2023/10/29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每件事情,都能夠多這樣一點動作,是不是至少大家心情都能好一點,接觸到的每個人都帶著好一點的心情去面對生活,是不是可以有可能減少一些紛爭,讓世界無形中多一點自己能改變的美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創業這條路上,自己不認為自己的創業成績,相較於他們有什麼好給予建議跟指教的,同樣在法律圈,有許多令我尊敬的同道,更早或更快、而且堅定地,走出自己的道路、定位跟創新,而自己在事業的經營上,也有許多起因或是執行上,沒有達成目標的決定跟嘗試,吃了些苦頭。所以,我只是用評審的身分,參與這個活動。
Thumbnail
在創業這條路上,自己不認為自己的創業成績,相較於他們有什麼好給予建議跟指教的,同樣在法律圈,有許多令我尊敬的同道,更早或更快、而且堅定地,走出自己的道路、定位跟創新,而自己在事業的經營上,也有許多起因或是執行上,沒有達成目標的決定跟嘗試,吃了些苦頭。所以,我只是用評審的身分,參與這個活動。
Thumbnail
★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說話法。   ●根本就沒有必要聽從那些沒有道理、缺乏邏輯的話。 如果聽到人家說:「可以先讓我用嗎?我真的非把這份資料印出來不可。」我們應該反問:「為什麼你要搶在我前面影印?」 接著,假設對方真的因為某些事情急須使用,那再去斟酌該狀況的合理性。 如果可以接受對方的狀況,內容
Thumbnail
★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說話法。   ●根本就沒有必要聽從那些沒有道理、缺乏邏輯的話。 如果聽到人家說:「可以先讓我用嗎?我真的非把這份資料印出來不可。」我們應該反問:「為什麼你要搶在我前面影印?」 接著,假設對方真的因為某些事情急須使用,那再去斟酌該狀況的合理性。 如果可以接受對方的狀況,內容
Thumbnail
很多事情當我們正面想不通時,就要從反面來思考。這樣的想法也被用於辯論或說服他人方面。從專家的書籍中可以得知,最具說服力的人,並不是只憑靠有如機關槍般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單方強力壓制而已。而是要先事先傾聽,先了解對方的想法之後,再來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讓對方瞭解,自己已經把對方所顧慮的事情考慮進去了。而
Thumbnail
很多事情當我們正面想不通時,就要從反面來思考。這樣的想法也被用於辯論或說服他人方面。從專家的書籍中可以得知,最具說服力的人,並不是只憑靠有如機關槍般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單方強力壓制而已。而是要先事先傾聽,先了解對方的想法之後,再來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讓對方瞭解,自己已經把對方所顧慮的事情考慮進去了。而
Thumbnail
人們在溝通中、每次溝通所提供的訊息越來越零碎,甚至在自己的回復發出、與要回復的訊息間,可能中間已經被插入許多足以改變語意或溝通基礎的訊息。所以我們在回復一則訊息時,容易會忽略掉一些與討論訊息相關的資訊;當這樣的偏差不停地發生時,討論容易失去應有的效益,甚至產生諸多的誤解。
Thumbnail
人們在溝通中、每次溝通所提供的訊息越來越零碎,甚至在自己的回復發出、與要回復的訊息間,可能中間已經被插入許多足以改變語意或溝通基礎的訊息。所以我們在回復一則訊息時,容易會忽略掉一些與討論訊息相關的資訊;當這樣的偏差不停地發生時,討論容易失去應有的效益,甚至產生諸多的誤解。
Thumbnail
自己現在,有自己的標準來決定是否參與討論,如果一個人的論述除了批評之外,沒有提供「更好且主張可行的解決方案」,那我通常就會跳過。要批評很簡單,父子騎驢式的批評,或是任意提高不可行的標準,就一定找得出可批評之處,那如果真的有心要完成一個怎樣的可達成的目標,也提出嘗試的方法,那對我來說,才有討論的價值
Thumbnail
自己現在,有自己的標準來決定是否參與討論,如果一個人的論述除了批評之外,沒有提供「更好且主張可行的解決方案」,那我通常就會跳過。要批評很簡單,父子騎驢式的批評,或是任意提高不可行的標準,就一定找得出可批評之處,那如果真的有心要完成一個怎樣的可達成的目標,也提出嘗試的方法,那對我來說,才有討論的價值
Thumbnail
推薦一本時報出版的底層邏輯,內容豐富,需要花些時間閱讀。以下為自己覺得重要的觀點分享。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討論一件事情時,先分辨是事實、觀點、立場還是信仰? |書中闡述關於人脈的觀點-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人脈,只有那些自己能幫的人才是人脈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例如:
Thumbnail
推薦一本時報出版的底層邏輯,內容豐富,需要花些時間閱讀。以下為自己覺得重要的觀點分享。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討論一件事情時,先分辨是事實、觀點、立場還是信仰? |書中闡述關於人脈的觀點-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人脈,只有那些自己能幫的人才是人脈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例如:
Thumbnail
不正確的思維邏輯導致不對的問題,進而產生錯誤的解法,造成或長或短且深淺不定的後果,不過仍然有機會導正,怎麼做呢?
Thumbnail
不正確的思維邏輯導致不對的問題,進而產生錯誤的解法,造成或長或短且深淺不定的後果,不過仍然有機會導正,怎麼做呢?
Thumbnail
其實每次的糾結都有答案,只是我好像很喜歡這種糾結的過程和試探,老靈魂在拉扯,看破的卻不說破的,寧可磕到了才願意放手的那種要叫做魯莽嗎的勇氣。不願意後悔,可能是最後的原動力,倒乾淨最後的殘沙,鞋子穿了走路才會舒服。大不了換一雙拖鞋。
Thumbnail
其實每次的糾結都有答案,只是我好像很喜歡這種糾結的過程和試探,老靈魂在拉扯,看破的卻不說破的,寧可磕到了才願意放手的那種要叫做魯莽嗎的勇氣。不願意後悔,可能是最後的原動力,倒乾淨最後的殘沙,鞋子穿了走路才會舒服。大不了換一雙拖鞋。
Thumbnail
■看到周圍有什麼不公不義的事情時,就會出聲批評、指正或責罰別人,甚至出手維護正義。
Thumbnail
■看到周圍有什麼不公不義的事情時,就會出聲批評、指正或責罰別人,甚至出手維護正義。
Thumbnail
身為一個很在乎別人想法的我,時常因為他人的一兩句話就左右自己、影響自身的情緒,老實說在劃清界線這門功課上,好像學的不是很好,但生而為人,這些都是一輩子的功課,所以還是得持續努力的,對吧? 就我的經驗來看,通常他人的意見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針對事情的和針對人的。
Thumbnail
身為一個很在乎別人想法的我,時常因為他人的一兩句話就左右自己、影響自身的情緒,老實說在劃清界線這門功課上,好像學的不是很好,但生而為人,這些都是一輩子的功課,所以還是得持續努力的,對吧? 就我的經驗來看,通常他人的意見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針對事情的和針對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