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貝加爾湖隱居札記》-在西伯利亞凝望時光

席爾凡・戴松在2003年時因緣際會來到了貝加爾湖,旅居在朋友的小木屋中,自此,貝加爾湖的身影便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中,他發誓,總有一天要再回來,於是,在七年後的2010年二月,他帶著一箱書、糧食和必要生活用品,來到了雪松北岬的小木屋。那裡四周沒有鄰居、沒有道路、偶爾有訪客,一百二十公里外有座小村莊。

簡單來說是個天堂,他想要的空間、寧靜與孤獨都在那裡了。

他將小木屋打造成宛如梵谷在亞爾的臥室,在這裡,他渡過了自力更生的六個月,從零下三十度的冬天,到冰雪融化萬物甦醒的春天。他閱讀、劈柴、釣魚、登山、觀察自然生態還有到鄰居住處串門子,同時他家隨時也會遇到各種不速之客…………。他將住在小木屋的經驗,寫成了日記,化成了這本書。

值得注意的是,席爾凡・戴松在書中多次申論現代化的隱居理論,隱居者乃是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最大的反抗,抗議者往往也是市場的消費者,但隱居者不需要消費、人群與城市,他們自給自足,從大自然中汲取生活所需,他們退出市場,遁入森林,成為與經濟無關的隱形人,諷刺的是,這往往比積極抗議更可以得到自由。

讀這本書就像在享受一場西伯利亞時光之旅,從嚴寒的二月,到萬物復甦的七月,席爾凡・戴松用心凝望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光線的變動、與鄰居們的互動,雖然是日記形式的散文集,但卻有深刻的思想與平實的記述,讀起來時而療癒,時而深思,時而莞爾一笑。

是值得閱讀的書籍,它讓我們重新思考時間的意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