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街日記》四姊妹之初次相會地:渡良瀨溪谷鐵道的足尾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2015年改編自漫畫的作品《海街日記》(海街diary),電影一開始,香田家三姊妹接到15年前離家之父親的死訊,次女佳乃與三女千佳搭火車到山形縣山中一溫泉鄉參加喪禮,在車站迎接她們二人的,是同父異母的小妹淺野鈴,後來長女幸也跟著趕到。回程搭車時,幸開口問鈴願不願意搬到鎌倉,鈴隨即答應了,展開四姊妹女子宿舍般的共同生活。

四姊妹初次相會的這個車站,在電影中被標示為河鹿澤溫泉驛。河鹿澤溫泉大約是虛構的地名,後來也出現在《海街日記》漫畫原著作者吉田秋生的近期新作《詩歌川百景》,被設定為故事場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電影拍攝地其實是渡良瀨溪谷鐵道(わたらせ渓谷鐵道)的足尾驛。渡良瀨溪谷鐵道最早是古河財閥私營的足尾鐵道,開業於1911年,主要是為了運送足尾銅山的礦產,於1918年被國有化成為日本國鐵的足尾線,1989年又轉換為公私合營之第三部門鐵道,就是現在的渡良瀨溪谷鐵道。或許是列車塗裝有鹿在奔跑的圖案,不知如何被取了個河鹿澤溫泉的地名,但上游這裡並沒有溫泉。

渡良瀨溪谷鐵道目前運行的範圍是從群馬縣的桐生驛,沿著渡良瀨川往上游直到栃木縣的間藤驛,也就是昔日足尾銅山的產區,這裡距離觀光勝地日光已經不遠。現在的渡良瀨溪谷鐵道也是觀光路線取向,以春天的櫻花和桃花,以及秋天的紅葉而聞名。

足尾銅山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是不能夠被忽略的一個地點。因為礦山的含銅化合物汙水被排入渡良瀨川,19世紀末的「足尾礦毒事件」,是日本近代最早因產業運作而造成的大型環境公害事件,隨後也引發當地民眾的民權抗爭;20世紀初,銅山礦工曾傳出勞動爭議與騷動事件;在帝國殖民時期,來自朝鮮與中國的徵用工,亦曾在此辛苦勞作。這些故事,後續有時間再細說。



avatar-img
6會員
47內容數
在地的社會與歷史記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人之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磚窯場工人有大量澎湖移民,臺灣煉瓦在今九如陸橋下建有簡單之四排工寮宿舍;磚窯場附近有一座「開王殿」,原是澎湖移民的信仰中心。市區內的磚塊銷售運送靠牛車,趕牛車的勞動者則多來自台南北門,聚居在此形成叫做「牛寮」的聚落。1966年高雄市政府將附近的垃圾堆積場填土掩埋,開闢中都街,才開始有中都這個地名。
不管是棟居、小松或大嶺,他們都像是擬人化的日本:在戰爭中嚇丟了魂的日本,經由調查案件的洗禮,試圖洗清身上的傷痛記憶、重新找到自己的出身定位、重新找到自己的靈魂。嚇丟了魂的日本,重新檢視自己在戰爭中所受罪行以及戰後處境,那麼,是不是也應該重新反省,自己在對外侵略戰爭中所加諸他人的罪行?
二號坑舊稱蓋淡坑,年產量最高時可達三萬公噸,大斜坑深達一千多公尺,展示牌說從坑口搭台車到礦巷內需耗時兩小時,後因產量減少,1959年封坑。坑口旁有一座「蓋淡坑史誌」石碑,立於2003年;坑口旁另有一復原之磚造建築,原以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生產之TR紅磚構成,門口掛著「煤礦文物紀念館」的牌子。
和美煤礦因緊鄰新店溪,直接以溪水洗煤,並通過河運運輸,在今日碧潭旁的新加州景觀旅館附近上岸。過河後,原以人力搬運、1963年開始建立輸送帶將煤運上堤防,然後運至萬新鐵路(台鐵新店線,1968年廢線)新店驛向外輸出,即今日台北捷運新店站附近。
在壽山這個地區的水泥工業,後來最為有名的,即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淺野洋灰株式會社高雄工場」,二戰之後為國民政府接收,成為「台灣水泥公司高雄廠」。從淺野洋灰高雄工場到台泥高雄廠,這一個地方有勞動抗爭的歷史,也留下若干產業的文化資產;這篇文章的目的,即在於介紹這些勞動與產業文化記憶。
嘉義工廠全盛時期約有三百名員工,2019年將原有之廠房設備轉型為觀光工廠,稱為「欣欣水泥森活園」。原來公田礦場開採之石灰岩,經空中索道吊掛傳送至廠區,後來索道設施已拆除,但廠區內原有之廠房建築及生產設施大致保留完整。園區開放日,每日會有上午十點及下午兩點,兩場定時導覽行程,介紹原來的水泥生產流程。
磚窯場工人有大量澎湖移民,臺灣煉瓦在今九如陸橋下建有簡單之四排工寮宿舍;磚窯場附近有一座「開王殿」,原是澎湖移民的信仰中心。市區內的磚塊銷售運送靠牛車,趕牛車的勞動者則多來自台南北門,聚居在此形成叫做「牛寮」的聚落。1966年高雄市政府將附近的垃圾堆積場填土掩埋,開闢中都街,才開始有中都這個地名。
不管是棟居、小松或大嶺,他們都像是擬人化的日本:在戰爭中嚇丟了魂的日本,經由調查案件的洗禮,試圖洗清身上的傷痛記憶、重新找到自己的出身定位、重新找到自己的靈魂。嚇丟了魂的日本,重新檢視自己在戰爭中所受罪行以及戰後處境,那麼,是不是也應該重新反省,自己在對外侵略戰爭中所加諸他人的罪行?
二號坑舊稱蓋淡坑,年產量最高時可達三萬公噸,大斜坑深達一千多公尺,展示牌說從坑口搭台車到礦巷內需耗時兩小時,後因產量減少,1959年封坑。坑口旁有一座「蓋淡坑史誌」石碑,立於2003年;坑口旁另有一復原之磚造建築,原以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生產之TR紅磚構成,門口掛著「煤礦文物紀念館」的牌子。
和美煤礦因緊鄰新店溪,直接以溪水洗煤,並通過河運運輸,在今日碧潭旁的新加州景觀旅館附近上岸。過河後,原以人力搬運、1963年開始建立輸送帶將煤運上堤防,然後運至萬新鐵路(台鐵新店線,1968年廢線)新店驛向外輸出,即今日台北捷運新店站附近。
在壽山這個地區的水泥工業,後來最為有名的,即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淺野洋灰株式會社高雄工場」,二戰之後為國民政府接收,成為「台灣水泥公司高雄廠」。從淺野洋灰高雄工場到台泥高雄廠,這一個地方有勞動抗爭的歷史,也留下若干產業的文化資產;這篇文章的目的,即在於介紹這些勞動與產業文化記憶。
嘉義工廠全盛時期約有三百名員工,2019年將原有之廠房設備轉型為觀光工廠,稱為「欣欣水泥森活園」。原來公田礦場開採之石灰岩,經空中索道吊掛傳送至廠區,後來索道設施已拆除,但廠區內原有之廠房建築及生產設施大致保留完整。園區開放日,每日會有上午十點及下午兩點,兩場定時導覽行程,介紹原來的水泥生產流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六點起床,在車站買了三明治當作早餐,也在販賣機嘗試了很特別的飲料—應該是螃蟹湯之類的東西。原本怕腥味很重,讓先生先買一罐我喝一口看看,結果一試後意外發現居然可以接受(很像柴魚火鍋高湯),於是也買了一罐來喝,冷冷的清晨喝,就像在喝熱湯一樣溫暖。 從上野到河口湖大概兩個多小時,先搭地鐵到新
Thumbnail
日本第一條官設鐵道是通車於1872年的新橋橫濱間,不過當時橫濱車站也不在今日的橫濱車站,而是在今日根岸線上的櫻木町車站。五年前時光土場拜訪了這條日本起源鐵道的起點舊新橋停車場鐵道歷史展示室,這次則趁著回台前一晚的空檔來到了櫻木町的商業設施「JR櫻木町ANNEX」,來看當時鐵道開業時期的功勞車。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今天,在家看了一部日本電影「海街女孩日記」,有綾瀨遙在內。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在上文提及小袖海女存在期間有很多《海女》的痕跡,包括商店街鐵閘上的精緻「海女畫」,以及小袖海岸所介紹的鄉土風貌。該地區展現出穿越過大地震及海嘯後的生命力,同時也沒有失去對東日本大震災的記憶,讓遊客產生深刻的觸動。
Thumbnail
《海女》是個人2013年最喜歡的日劇…事隔十年過後,無意中在四月得到一個空檔假期,朋友提議:東北還有櫻花,可以去賞櫻!只是當我聽到「東北」這個詞語時,腦裏面想到的卻是《海女》(笑)忽然很想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去朝聖,所以明知四月並非捕海膽旺季(七至九月才是旺季),還是為東北之旅安排了久慈行。
Thumbnail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 設計過宮浦港的大型候船室「海之驛站」,既是渡輪碼頭也是直島重要的交通中心,更是他們知名建築藝術作品之一。2016年同樣由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操刀重建本村港的小型候船空間,並稱之為「直島港Terminal」
Thumbnail
父親因為太過「溫柔」,而外遇離婚,在父親拋棄原家庭的15年後,某天得知父親的死訊,住在鐮倉的三姊妹,29歲在醫院擔任護士的大姊─幸(綾瀨遙 飾)、23歲在銀行上班的二姊─佳乃(長澤雅美 飾)與20歲在體育用品店工作的小妹─千佳(夏帆 飾),決定前往三形參加父親的告別式,卻意外發現了同父異母的
Thumbnail
在搭錯車折返關西機場兩趟之後,抵達另一端的和歌山已經午後一點了。 世間的徒勞都不過是複沓疊唱的渡海大橋,只要波浪湛藍,回放之歌彷彿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六點起床,在車站買了三明治當作早餐,也在販賣機嘗試了很特別的飲料—應該是螃蟹湯之類的東西。原本怕腥味很重,讓先生先買一罐我喝一口看看,結果一試後意外發現居然可以接受(很像柴魚火鍋高湯),於是也買了一罐來喝,冷冷的清晨喝,就像在喝熱湯一樣溫暖。 從上野到河口湖大概兩個多小時,先搭地鐵到新
Thumbnail
日本第一條官設鐵道是通車於1872年的新橋橫濱間,不過當時橫濱車站也不在今日的橫濱車站,而是在今日根岸線上的櫻木町車站。五年前時光土場拜訪了這條日本起源鐵道的起點舊新橋停車場鐵道歷史展示室,這次則趁著回台前一晚的空檔來到了櫻木町的商業設施「JR櫻木町ANNEX」,來看當時鐵道開業時期的功勞車。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今天,在家看了一部日本電影「海街女孩日記」,有綾瀨遙在內。
Thumbnail
位於群馬縣的橫川車站在北陸新幹線通車以前是從關東前往輕井澤度假的必經之地。雖然現在的橫川車站變成一條地方鐵道的終點站,但從百年前的明治時代開始留下的鐵道技術與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卻被好好保存於此。這次趁著追逐蒸汽火車的機會,我來到了這座被群山環繞、受大人小孩喜愛的鐵道保存園區:碓冰峠鐵道文化村。
Thumbnail
在上文提及小袖海女存在期間有很多《海女》的痕跡,包括商店街鐵閘上的精緻「海女畫」,以及小袖海岸所介紹的鄉土風貌。該地區展現出穿越過大地震及海嘯後的生命力,同時也沒有失去對東日本大震災的記憶,讓遊客產生深刻的觸動。
Thumbnail
《海女》是個人2013年最喜歡的日劇…事隔十年過後,無意中在四月得到一個空檔假期,朋友提議:東北還有櫻花,可以去賞櫻!只是當我聽到「東北」這個詞語時,腦裏面想到的卻是《海女》(笑)忽然很想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去朝聖,所以明知四月並非捕海膽旺季(七至九月才是旺季),還是為東北之旅安排了久慈行。
Thumbnail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 設計過宮浦港的大型候船室「海之驛站」,既是渡輪碼頭也是直島重要的交通中心,更是他們知名建築藝術作品之一。2016年同樣由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操刀重建本村港的小型候船空間,並稱之為「直島港Terminal」
Thumbnail
父親因為太過「溫柔」,而外遇離婚,在父親拋棄原家庭的15年後,某天得知父親的死訊,住在鐮倉的三姊妹,29歲在醫院擔任護士的大姊─幸(綾瀨遙 飾)、23歲在銀行上班的二姊─佳乃(長澤雅美 飾)與20歲在體育用品店工作的小妹─千佳(夏帆 飾),決定前往三形參加父親的告別式,卻意外發現了同父異母的
Thumbnail
在搭錯車折返關西機場兩趟之後,抵達另一端的和歌山已經午後一點了。 世間的徒勞都不過是複沓疊唱的渡海大橋,只要波浪湛藍,回放之歌彷彿可以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