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東京車展 aka Japan Mobility Show 20 豐田Toyota part.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年10月21日豐田汽車公佈正在開發的智慧汽車化技術的概要。

有關駕駛的基本操作都集中在方向盤上的數位顯示屏上。

有關駕駛的基本操作都集中在方向盤上的數位顯示屏上。

這次公開的智慧車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未來將通過這些技術應用於商用車輛,而目的則在為用戶提供新的出遊體驗。

Digitalized Intelligent Cockpit(數位化智慧座艙)】

透過模擬器體驗的「Interactive Reality in Motion」情境中,駕駛者能夠透過手指指向操作,同時與周遭的城市、商店和人等進行互動。

透過模擬器體驗的「Interactive Reality in Motion」情境中,駕駛者能夠透過手指指向操作,同時與周遭的城市、商店和人等進行互動。

通過這些技術,可以根據道路和駕駛員的需求來改變汽車的性能。例如,通過獨立控制四輪,可以在山路上實現緊湊型跑車的駕駛感,或者在城市中呈現出長軸距豪華轎車的舒適性,從而靈活地改變乘員的駕駛體驗。

此外,還可以通過更改儀表板(液晶螢幕)或中央顯示屏幕的圖像以及重新呈現發動機聲音等方式,實現「夢想中的汽車」或「未來的汽車」的真實再現,例如,您可以模擬體驗經典的「Toyota 2000GT」或超級跑車「Lexus LFA」的駕駛感。

此外,它還可以作為互動現實體驗平台,將汽車作為「移動的傳感器」,使汽車能夠在移動時與周圍的城市、商店和人等進行互動。(是在哈囉?真假啊!)


【Interactive Reality in Motion(運動中的互動現實)】

汽車將成為連接人和社會的互動現實體驗平台,而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通過汽車成為「移動傳感器」,使汽車能夠在移動時與周圍的城市、商店和人等進行互動。有可能為乘坐體驗、設計、遊戲性等方面的內容提供第三方參與的獨特平台。嗯 我是有聽沒有懂啦~

右駕的雷克薩斯。實現「Interactive Reality in Motion」的開發正在進行中。照片中是實驗車輛的車內。

右駕的雷克薩斯。實現「Interactive Reality in Motion」的開發正在進行中。照片中是實驗車輛的車內。

通過利用車內傳感監控攝像鏡頭的具體技術,可以在行車過程中進行一系列操作,包括「自動停車位置指示」、「自拍照片(車內乘員自拍)」、「搜索在城市出售的物品和時尚」、「搜索看到的動物和植物」、「搜索路邊店鋪和餐廳的詳細信息以及酒店住宿預訂」、「購物訂單」、「向周圍的汽車和人發送消息和數據」、「與位置信息相關的虛擬物品收集遊戲」等等。那我可以預訂某店裡三上姊姊出勤時間嗎?(大誤)這一篇是10/23發表的,但完全空白~其實是在10/25才補進內容,展望未來通過與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和協作如蘋果及安卓,可以期望App應用程序的增加和擴充使用可能性。對了,這些技術都將在2023年的日本移動展會場中呈現喔!

avatar-img
20會員
129內容數
超高齡社會、gerontology、失智、認知症、青銀共創、高齡生活模式、QoL生活品質提升的價值共創模型、高齡就業活動、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概念、生存價值、存在意義、退休黃金人口、gerotech、社區公共參與、城鄉合作、地方創生、無障礙旅遊、日本UT= 任何人都能隨意參加旅行、IC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uwei Ch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Isuzu 和 Honda 於 2020 年 1 月簽署了燃料電池大型卡車的聯合研究協議,並積極推進燃料電池系統在大型卡車中的適用性以及車輛控制等基礎技術的建立。今年五月,五十鈴汽車跟本田技研宣布在燃料電池系統成為開發和供應合作夥伴,將用於其計劃於 2027 年市場推出的燃料電池大型卡車。
王者豐田不會墨守成規,就如同KAYOIBAKO是這款電動汽車(EV)的概念模型,旨在實現“隨時隨地,盡情享受”的未來移動方式。正如其名所示,車身呈箱型,車體尺寸為總長×總寬×總高=3990×1790×1855毫米,軸距為2800毫米。 通い=KAYOI、箱=BAKO,KAYOIBAKO的主
豐田汽車發佈了其在2023年日本移動車(一般公開日期:2023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上展出的概念車型「IMV 0(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Multi-purpose Vehicle 0)」的概要。 這款概念車型「IMV 0」是一款以皮卡型車輛為原型的
Nissan超級未來系列(Nissan Hyper series,我是覺得這很放飛自我啦)的Hypercruiser被宣傳為「融合內容創作者、社交媒體影響者、藝術家的創新和風格為核心的緊湊型跨界電動SUV」,旨在提供一種增強自我表達和創造力的能力。車內的連接技術將有助於用戶進行創作活動和協作
三菱汽車於2023年10月18日又公佈了他們在2023年日本汽車博覽會(一般開放日:10月28日至11月5日)上的展位概要。在三菱的展位上,將智能手機對準概念車和部分展示車輛,可以通過增強現實(AR)在智能手機上召喚出怪物,並與三菱汽車一同拍照。這概念是不錯,可以呼喚不少小孩帶著父母來看
都給你Nissan帥就好了?!是說今天日產汽車又公布了2023年JMS日本移動展的第三彈新聞稿,發布「融合了日本特有的Omotenashi、豪華感、以及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的高級電動保母車」HyperTourer。有點難唸的車名,不像阿法就很霸氣,雖然來台灣之後被慶記之都跟一些大A拿來載小弟
Isuzu 和 Honda 於 2020 年 1 月簽署了燃料電池大型卡車的聯合研究協議,並積極推進燃料電池系統在大型卡車中的適用性以及車輛控制等基礎技術的建立。今年五月,五十鈴汽車跟本田技研宣布在燃料電池系統成為開發和供應合作夥伴,將用於其計劃於 2027 年市場推出的燃料電池大型卡車。
王者豐田不會墨守成規,就如同KAYOIBAKO是這款電動汽車(EV)的概念模型,旨在實現“隨時隨地,盡情享受”的未來移動方式。正如其名所示,車身呈箱型,車體尺寸為總長×總寬×總高=3990×1790×1855毫米,軸距為2800毫米。 通い=KAYOI、箱=BAKO,KAYOIBAKO的主
豐田汽車發佈了其在2023年日本移動車(一般公開日期:2023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上展出的概念車型「IMV 0(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Multi-purpose Vehicle 0)」的概要。 這款概念車型「IMV 0」是一款以皮卡型車輛為原型的
Nissan超級未來系列(Nissan Hyper series,我是覺得這很放飛自我啦)的Hypercruiser被宣傳為「融合內容創作者、社交媒體影響者、藝術家的創新和風格為核心的緊湊型跨界電動SUV」,旨在提供一種增強自我表達和創造力的能力。車內的連接技術將有助於用戶進行創作活動和協作
三菱汽車於2023年10月18日又公佈了他們在2023年日本汽車博覽會(一般開放日:10月28日至11月5日)上的展位概要。在三菱的展位上,將智能手機對準概念車和部分展示車輛,可以通過增強現實(AR)在智能手機上召喚出怪物,並與三菱汽車一同拍照。這概念是不錯,可以呼喚不少小孩帶著父母來看
都給你Nissan帥就好了?!是說今天日產汽車又公布了2023年JMS日本移動展的第三彈新聞稿,發布「融合了日本特有的Omotenashi、豪華感、以及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的高級電動保母車」HyperTourer。有點難唸的車名,不像阿法就很霸氣,雖然來台灣之後被慶記之都跟一些大A拿來載小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EVs)正在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引發了全球性的法律討論,尤其焦點在於風險分配和責任釐清。本文探討自動駕駛等級分類、自駕車使用人的責任風險分配以及各國自駕車過失責任的作法,並對特斯拉的FSD在臺灣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建議臺灣的法規應及時調整,制定自動駕駛車輛的行為態樣與相關罰則,明確自動駕駛的規範和相關法律責任。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 Yamaha 最近推出的 AR 智能頭盔,介紹其技術特點、對駕駛安全的提升和未來展望。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特斯拉的最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P)更新再次點燃了公眾對於科技進步與個人自由之間微妙平衡的討論。這一更新本意是為了增強駕駛安全,防止自動駕駛功能的濫用,但卻讓不少車主感到了“作繭自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硬體版本的演進,包括 HW3.0、HW4.0 硬體版本在臺灣的抵達和消費者的選擇,硬體與軟體的協同發展,各版本晶片的技術規格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對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有興趣的讀者具有參考價值。
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EVs)正在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引發了全球性的法律討論,尤其焦點在於風險分配和責任釐清。本文探討自動駕駛等級分類、自駕車使用人的責任風險分配以及各國自駕車過失責任的作法,並對特斯拉的FSD在臺灣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建議臺灣的法規應及時調整,制定自動駕駛車輛的行為態樣與相關罰則,明確自動駕駛的規範和相關法律責任。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 Yamaha 最近推出的 AR 智能頭盔,介紹其技術特點、對駕駛安全的提升和未來展望。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特斯拉的最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P)更新再次點燃了公眾對於科技進步與個人自由之間微妙平衡的討論。這一更新本意是為了增強駕駛安全,防止自動駕駛功能的濫用,但卻讓不少車主感到了“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