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太遠了(十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生不逢時的歷史悲劇

在一九九九年《檔案法》未通過之前,介於這段歷史的軍事性質,相關官方資料的解密開放無「法」可依,個人見聞、口述等,則可能受限於個人的經歷,難免失窺全貌,經過交叉比對,就能發現人名、地名、時間往往出入甚大,甚至是完全不同。

《檔案法》出爐,國史館依法將檔案文件不斷解密開放,才讓世人見到相關文獻與檔案,得以探尋這段歷史的真相,也因此發現,過去口耳相傳、甚至口述回憶記錄中關於一九五四年、一九六一年兩次撤軍的傳言,與史實不符:

一,「一九五四年李彌部隊撤軍時,蔣中正建議『只撤一部分,留兩千精英化名轉入地下,待機反攻』」,與事實不符,實為蔣中正最後迫於國際壓力,下令李彌部隊全撤,而段希文等幾個軍師長私下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抗命不撤;並且,李文煥時任段希文第五軍轄下師長,並非第三軍軍長。

二,「一九六一年柳元麟部隊撤軍時,蔣經國指示柳元麟,向段希文及李文煥兩位將軍轉達密令『第三軍、第五軍只撤老弱,精幹全留,化名轉為地下工作,設法自力更生三個月,三個月後恢復補給。』」,亦與事實不符,李文煥第三軍是地方自治大隊班底,不是國軍出身,不願轉入臺灣,因此自願不撤;段希文第五軍在進行撤退之時,由情報局三處處長當面傳達密令,請第五軍留在邊區繼續戰鬥,先藏三個月以免被美方發現,三個月後恢復補給,但三個月後國府食言,被遺棄的是第五軍。

難民官兵的根,在雲南;他們心目中的祖國,是「中華民國」;而佔據了他們人生大半輩的困苦之地以及他們實際上的公民國籍,卻是泰國。

時過境遷,有的老兵想回台依親安養餘年,但國府國防部回覆:

「『雲南反共救國軍』於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四月三十日撤銷番號,臺端未依「國雷演習」撤台,自民國五十年五月一日起,已不再具有國府遊擊隊人員身分,不符合辦理退役規定。」

老兵轉而問當年總指揮,函覆卻是:

「余早經解職退休,未便再過問昔年舊事。」

老兵最後無語問蒼天,抱憾九泉。有後裔認為,當年的撤軍主事者,迫於國際壓力,不承認留在邊區的部隊和國府有關聯,又遺棄一群「奉諭留下的官兵」,沒有設身處地為「奉諭留下的官兵」著想,實在是令他們心寒。

還有第五軍的後裔回憶,段希文將軍晚年曾表示,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跟柳元麟的不睦,害屬下跟他一起淪為難民,吃盡了苦頭,還禍及後代。

被國府遺棄的官兵,連同眷屬後代流落異域他鄉,寫下國軍歷史最不堪的慘痛一頁。

有人質疑難民軍涉毒,這些人可曾想過,在高山原始森林、充滿瘴氣的惡劣自然環境裡,在缺醫無藥、沒有補給的殘酷現實下打叢林遊擊戰,能找到的止痛藥是什麼?

從一九五五年于衡的采訪報道《滇緬遊擊邊區行》、一九六四年柏楊的小說《異域》、一九六七年胡慶蓉的《滇邊游擊史話》、一九七零年李國輝的《憶孤軍奮戰滇緬邊區》、一九八四年譚偉臣的《雲南反共大學校史》、一九八九年李先庚的《奮戰一生》、一九九零年朱延平的電影《異域》,到二零零九年中央研究院覃怡輝的《金三角國軍血淚史(1950—1981)》,再到二零一六年李立劭系列紀錄片「滇緬遊擊隊三部曲」——《邊城啟示錄》、《南國小兵》、《那山人這山事》……世人透過文學、影片、傳記、口述、學術論文等多種方式,碰觸了這個大時代下的幽深暗角。

不過,一九九零年的電影《異域》雖然賣座,卻引發撤回臺灣的李彌部隊官兵的巨大反彈,他們抗議電影「歪曲史實,污蔑李彌」。一九五零年隨同李彌一起由基隆入香港,再輾轉進入滇泰緬邊區收容殘部的李拂一先生認為,「柏楊先生並未一履異域參與戰事,而摭拾不實不盡的一些資料,化名鄧克保,逞其生花妙筆,寫成《異域》一書,但所描寫,遠離事實,亦不少曲筆,大為異域人士所詬病!」

事實上,柏楊是以河南老鄉李國輝的講述作為框架,虛構出李彌副官「鄧克保」這個人物,虛實結合,形成小說《異域》,但讀者卻以為小說情節是真實的。因此,撤回臺灣的部隊同仁託付給少年時曾在部隊擔任通信兵,一九六一年隨部隊撤回臺灣的覃怡輝先生,歷時十四年成書《金三角國軍血淚史》,「以告慰所有曾經在滇緬邊區戰鬥過的長官、長輩們。」

中央研究院叢書,覃怡輝著。

中央研究院叢書,覃怡輝著。

左至右:覃怡輝、陳茂修、李拂一、李先庚、雷雨田在臺北國軍英雄館。翻攝自覃怡輝著《金三角國軍血淚史》

左至右:覃怡輝、陳茂修、李拂一、李先庚、雷雨田在臺北國軍英雄館。翻攝自覃怡輝著《金三角國軍血淚史》

二零零五年,雷雨田將軍對台灣媒體說:「(當初說)藏三個月,藏到現在四十五年啦!」「生不逢時!慘囉!(我)是中國人的悲哀,還在娘肚皮裡面就聽到槍響,十七歲就上戰場打仗,打了一輩子的仗,卻變成了不會說泰國話、聽不懂泰國話的泰國人!」

經歷過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的老兵,見到台灣來的記者,老淚縱橫:「出來就沒有回家,想啊,想,但沒辦法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位於熱水塘村的第三軍榮民之家,如今只剩四位風燭殘年的老兵,一位失聰;一位因頭殼被砲彈削去一塊,常年戴帽;一位只會喃喃自語;一位牙齒掉光。四位老兵滇音濃重,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日常起居全仰賴一位自小就在這裏幫老兵燒飯掃地的大媽,大媽對前來探視老兵的臺大學子語帶哽咽:「這些大爹沒有妻小,犧牲了一輩子也沒人照顧……」令人心酸不捨。

這就是宿命,是那個動蕩大時代造成的巨大的歷史悲劇。

91歲時的陳茂修。翻攝自紀錄片《滇緬遊擊隊三部曲》

91歲時的陳茂修。翻攝自紀錄片《滇緬遊擊隊三部曲》

——END——

*********************************

參考資料:

國史館;

覃怡輝: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李彌部隊退入緬甸期間(1950~1954)所引起的幾項國際事件》;

覃怡輝:《金三角國軍血淚史》;

李拂一:《柳興鎰竅取機密投緬禮部無辜》;

臺灣媒體《滇緬孤軍血淚史》《聚焦泰北金三角》《我想回家》等;

賈忠偉觀點:《王毅勘察中緬邊界,看滇緬孤軍的血淚歷史》;

張硯拓:《「亞細亞的孤兒」背後的真實故事:紀錄片「滇緬遊擊隊三部曲」,如何修補對家的想像?》;

張哲生:《國民政府遷台後蓋的第一座眷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avatar-img
24會員
119內容數
出土檔案,還原史實,前事今聲,柳笛講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柳笛摸金 的其他內容
跨越漫漫一甲子,台灣終於接納當年被國府遺棄之難民軍後裔。
被遺棄的難民軍,為了活下去,付出鮮血和生命的高昂代價。
泰國收留難民軍,遭國府遺棄的段希文第五軍,與自願不撤的李文煥第三軍,正式成為泰國傭兵,協助泰國清剿境內的亂軍。
遺棄段希文第五軍,凸顯國府派系林立,勾心鬥角,無視一線戰鬥部隊身處異域的艱困不易與流血流淚,令人寒心。
把派系鬥爭手段用於前線打仗的部隊,「滇緬邊區的反共基地是斷送在柳元麟的手裡。」
跨越漫漫一甲子,台灣終於接納當年被國府遺棄之難民軍後裔。
被遺棄的難民軍,為了活下去,付出鮮血和生命的高昂代價。
泰國收留難民軍,遭國府遺棄的段希文第五軍,與自願不撤的李文煥第三軍,正式成為泰國傭兵,協助泰國清剿境內的亂軍。
遺棄段希文第五軍,凸顯國府派系林立,勾心鬥角,無視一線戰鬥部隊身處異域的艱困不易與流血流淚,令人寒心。
把派系鬥爭手段用於前線打仗的部隊,「滇緬邊區的反共基地是斷送在柳元麟的手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個故事的時空背景就是在國民政府搬遷到台灣之後的其中一位退役的軍官的故事。 故事內容 這是白先勇的另一部短篇小說:《歲除》也收錄於他的《臺北人》小說集裡。歲除也稱為「除夕」或「除夜」,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除舊更新的意思
Thumbnail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我曾說過,九一八事變后,國軍被共黨與日寇兩面夾擊。全面抗戰開始后,日寇與共黨仍然兩面夾擊國軍。共黨為了擴張地槃,攻擊國軍。國軍反擊,替共匪解圍的是正是日寇。下面我以共黨公開文件證明,請看以下兩例: 1、民國 30 年(1941 年)1 月 13 日,毛匪、朱德等致電劉少奇、陳毅:“據去春晉東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五年前,我們在最困苦無助的時候,被國家拋棄了。」 這部電影改編自柏楊的同名戰爭小說,講述了泰北孤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後的命運。李彌將軍的第八軍原駐守在雲南,但在中共軍隊的追擊下,最終逃至緬甸。在緬甸,他們建立了中國的軍事指揮部,並屢次抵禦緬甸軍隊的攻擊。
Thumbnail
    2023年7月1日國防部舉行「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入祀典禮,自泰北地區移靈948名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典禮進行時,大雨傾盆,電閃雷鳴,貌似天地同悲,也在為「異域孤軍」落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個故事的時空背景就是在國民政府搬遷到台灣之後的其中一位退役的軍官的故事。 故事內容 這是白先勇的另一部短篇小說:《歲除》也收錄於他的《臺北人》小說集裡。歲除也稱為「除夕」或「除夜」,指的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除舊更新的意思
Thumbnail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我曾說過,九一八事變后,國軍被共黨與日寇兩面夾擊。全面抗戰開始后,日寇與共黨仍然兩面夾擊國軍。共黨為了擴張地槃,攻擊國軍。國軍反擊,替共匪解圍的是正是日寇。下面我以共黨公開文件證明,請看以下兩例: 1、民國 30 年(1941 年)1 月 13 日,毛匪、朱德等致電劉少奇、陳毅:“據去春晉東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五年前,我們在最困苦無助的時候,被國家拋棄了。」 這部電影改編自柏楊的同名戰爭小說,講述了泰北孤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後的命運。李彌將軍的第八軍原駐守在雲南,但在中共軍隊的追擊下,最終逃至緬甸。在緬甸,他們建立了中國的軍事指揮部,並屢次抵禦緬甸軍隊的攻擊。
Thumbnail
    2023年7月1日國防部舉行「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入祀典禮,自泰北地區移靈948名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典禮進行時,大雨傾盆,電閃雷鳴,貌似天地同悲,也在為「異域孤軍」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