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的力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些人,走過寺廟,就算沒有進廟參拜,也會在門口駐留數秒雙手合掌以示虔敬。又或是小時候,老師教導我們看見至聖先師的雕像要脫帽敬禮表示尊敬。還有上課下課都要起身喊老師好、謝謝老師,這些基本且尋常的禮貌在在顯示學校對品德教育的看重,所以小學生對於尊師重道的義理已經在生活中實踐了。


長大後,成人世界對於「恭敬」這兩個字好像生疏很多,聽到「畢恭畢敬」四個字就起反感,好像自己是沒沒無名的小咖角色才需要對他人唯唯諾諾獻殷勤。也因此,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少了恭敬心當基礎,就容易目空一切、貢高我慢,導致人際關係凹凸不平,談不上真心。有些人為了達到目的,表面恭敬,內心則是不恭不敬,心口不一之人也容易損陰德,不管多努力都很難成功。


有一個女生,從小就很會念書,爸媽也盡力栽培,家事也沒讓她碰過幾次。不過這個小女生從小就身體力行「恭敬」二字,對父母畢恭畢敬,請、謝謝、對不起、麻煩您,隨時掛在嘴邊上。在學校對教授,出社會對病患,皆同樣態度,二三十年不曾改變。


你敬我一分,我回敬你一分,你虛晃我一分,我多晃你三分。現代社會都在比誰大牌、比誰有勢力、比誰喊水會結凍,從來沒有人比誰比誰恭敬,誰比誰真誠。我們對別人恭敬,表面是對方受尊崇,而實際上,恭敬從我們的心發射出去,我們便是恭敬的主體,這樣的磁場自然而然發光,自然而然受到一切鬼神環境人事物的尊重,無需汲汲營營。


那位女生從小尊敬父母家人師長,長大後成了一名人人愛敬的醫師,而她一點驕矜都沒有,這就是恭敬的力量。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抱持恭敬心,恭敬心更是一種自持自重的表現。


#恭敬心

#尊師重道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位在街頭賣口香糖的阿香婆婆,八十六高齡了,因為上了年紀,體力不佳,有時賣著賣著就坐在椅凳上睡著了。捧場的客人大都是年輕學子,不然就是上班族,年輕人看到阿香婆婆猶如看到自家阿嬤,不免因為移情作用而心生憐憫。
有些情侶或夫妻,總是喜歡問對方,我跟你媽同時掉到水裡,要先救誰? 問這種問題通常是女生,只為了被男人看重。然而,這樣的問題,是對自己的不看重,也不尊重對方,對老人家猶如燃了一把愚昧的氣燄,自輕也輕人。
有一個女人,平時不太跟鄰居朋友熱絡,生活很單純,每天起床就是顧家、顧先生、顧公婆、顧小孩。這個女人,菜也做得普普通通,倒很合公婆胃口,她也擅長煮小孩跟先生愛吃的那幾道菜,反正一、三、五輪著煮,先生小孩一樣吃得開開心心。
有一個女人,在母親走後的每一個夜闌人靜,都會想到與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好的壞的都會想。這位女人頗孝順,就是缺乏耐心,母親稍微囉嗦,她就控制不住回嘴的衝動。
如果爸爸媽媽比較軟弱無能,不管是在學識上、文化涵養上、經濟上,或是人際關係上,都差別人的爸媽一大截,基於小時候還需要倚靠他們,所以可能無感也無所謂。長大後,接受了高等教育,也賺到金錢與地位,累積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回過頭來看父母,就會忍不住嫌棄與不順眼,各種的軟土深掘。
有人說,福地福人居,心地善良又有雅量的人,很容易在房地產上「出頭天」。相反的,疑心重又愛計較的人,就算有緣得到精華區的田地或房產,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去。福地福人居的意思是這樣的。 有容乃大便是福。台灣早期有許多田地不值錢,務農人家看天吃飯,生活普遍辛苦,幾十年後,政府都市發展,原本不值錢的地搖身
一位在街頭賣口香糖的阿香婆婆,八十六高齡了,因為上了年紀,體力不佳,有時賣著賣著就坐在椅凳上睡著了。捧場的客人大都是年輕學子,不然就是上班族,年輕人看到阿香婆婆猶如看到自家阿嬤,不免因為移情作用而心生憐憫。
有些情侶或夫妻,總是喜歡問對方,我跟你媽同時掉到水裡,要先救誰? 問這種問題通常是女生,只為了被男人看重。然而,這樣的問題,是對自己的不看重,也不尊重對方,對老人家猶如燃了一把愚昧的氣燄,自輕也輕人。
有一個女人,平時不太跟鄰居朋友熱絡,生活很單純,每天起床就是顧家、顧先生、顧公婆、顧小孩。這個女人,菜也做得普普通通,倒很合公婆胃口,她也擅長煮小孩跟先生愛吃的那幾道菜,反正一、三、五輪著煮,先生小孩一樣吃得開開心心。
有一個女人,在母親走後的每一個夜闌人靜,都會想到與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好的壞的都會想。這位女人頗孝順,就是缺乏耐心,母親稍微囉嗦,她就控制不住回嘴的衝動。
如果爸爸媽媽比較軟弱無能,不管是在學識上、文化涵養上、經濟上,或是人際關係上,都差別人的爸媽一大截,基於小時候還需要倚靠他們,所以可能無感也無所謂。長大後,接受了高等教育,也賺到金錢與地位,累積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回過頭來看父母,就會忍不住嫌棄與不順眼,各種的軟土深掘。
有人說,福地福人居,心地善良又有雅量的人,很容易在房地產上「出頭天」。相反的,疑心重又愛計較的人,就算有緣得到精華區的田地或房產,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去。福地福人居的意思是這樣的。 有容乃大便是福。台灣早期有許多田地不值錢,務農人家看天吃飯,生活普遍辛苦,幾十年後,政府都市發展,原本不值錢的地搖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這句話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耳濡目染,甚至也通曉這個道理
Thumbnail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沒有恭敬就學不到東西,所以所學習的成果與恭敬心絕對是成正比例。世間人的劣根性太嚴重,恭敬心生不起來,對父母、尊長不知道恭敬,對善知識不知道恭敬,於是遇到善知識當面錯過,不知道向善知識求道、求學。由此可知,並不是阿彌陀佛不歡迎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對佛不恭敬,所以去不了。
Thumbnail
我從一個人來學佛,度第二個人......學佛到今天,今天各縣市道場都在做善事、做護生法會,都在誦經迴向,我要有一點功德,有的時候是因為各位。那要怎麼算(功德)?沒辦法算!這個時候再來普皆迴向:「我如果有一點點小小的善功、善德,我願意迴向一切的如母有情眾。」迴向到什麼程度?一個毛孔都不留!
Thumbnail
三年前雙胞胎女兒考高中,我和一群媽媽到文昌宮為孩子們拜拜,祈求女兒能考上合適她們的學校;三年後女兒要考大學,我帶著女兒到文昌宮祈福,在女兒勤奮自律讀書三年基礎下,請求神明護佑她們,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小女兒告訴我,她同學說有時間拜拜不如多讀點書。我跟女兒說,也許她們家是基督徒不拜拜,也許是父母
一位尊重的大師 尊敬是帶有尊卑關係的展現,因為對方德高望重,位高權重,或者身強體重……它可能出於恭敬,而常常可能是敬畏。一個人會去 尊敬一個對象,通常是因為“有所求”,或者“有所畏”。 而一個會需要別人尊敬的人, 我想也許是因為內在的權力慾望,或者自卑。 所以尊敬可以是贏來的,也可以是嚇
Thumbnail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這句話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耳濡目染,甚至也通曉這個道理
Thumbnail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沒有恭敬就學不到東西,所以所學習的成果與恭敬心絕對是成正比例。世間人的劣根性太嚴重,恭敬心生不起來,對父母、尊長不知道恭敬,對善知識不知道恭敬,於是遇到善知識當面錯過,不知道向善知識求道、求學。由此可知,並不是阿彌陀佛不歡迎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對佛不恭敬,所以去不了。
Thumbnail
我從一個人來學佛,度第二個人......學佛到今天,今天各縣市道場都在做善事、做護生法會,都在誦經迴向,我要有一點功德,有的時候是因為各位。那要怎麼算(功德)?沒辦法算!這個時候再來普皆迴向:「我如果有一點點小小的善功、善德,我願意迴向一切的如母有情眾。」迴向到什麼程度?一個毛孔都不留!
Thumbnail
三年前雙胞胎女兒考高中,我和一群媽媽到文昌宮為孩子們拜拜,祈求女兒能考上合適她們的學校;三年後女兒要考大學,我帶著女兒到文昌宮祈福,在女兒勤奮自律讀書三年基礎下,請求神明護佑她們,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小女兒告訴我,她同學說有時間拜拜不如多讀點書。我跟女兒說,也許她們家是基督徒不拜拜,也許是父母
一位尊重的大師 尊敬是帶有尊卑關係的展現,因為對方德高望重,位高權重,或者身強體重……它可能出於恭敬,而常常可能是敬畏。一個人會去 尊敬一個對象,通常是因為“有所求”,或者“有所畏”。 而一個會需要別人尊敬的人, 我想也許是因為內在的權力慾望,或者自卑。 所以尊敬可以是贏來的,也可以是嚇
Thumbnail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