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聖嚴書院筆記-學佛五講第一講 佛教的歷史與現勢

前言: 聖嚴師父關於佛教的歷史,著有印度佛教史,可以作為參考書藉。佛教的歷史,其實有許多是因為中國僧人前往印度取經,而留下歷史風土相關的紀錄而來,因為當時的印度文化並沒有歷史的概念,所以經由中國佛教的保存而留下足跡。而後佛教在印度滅亡,所幸仍有漢傳的紀錄留存。


一、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1. 佛陀的時代背景:佛教自印度文化產生、非獨立自主、婆羅門教不平等的現象、新興宗教的產生:禪修及苦行。
    1. 釋迦牟尼佛出生時,印度文化的主流信仰為吠陀,也有了業(梵書)和輪迴(奧義書)的概念。當時社會制度有著婆羅門教的不等等現象,其依據神的意志把人分成四個階級,分別是由大梵天神的不同部位而來:有婆羅門的祭司、剎帝利:武士貴族的統治階層、吠舍的平民階層、和首陀羅的賤民層級。階級為世襲,不得翻身。其解脫觀為婆羅門握有神權,剎帝利及吠舍需透過婆羅門與神溝通,才可獲得解脫,而賤民首陀羅則永不得解脫。不公平的社會制度使新興宗教開始興起,人們開始試圖從禪修和苦行之中得到解脫。佛陀即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成長。
  2. 佛陀的一生:出生與修行、悟道過程及內容、 度化眾生的方式與障礙、涅槃最後遺教
    1. 佛陀的一生有四個重要地點:出生地:藍毗尼花園,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轉法輪之地鹿野苑,和涅槃地拘尼那羅。(可參南傳《大涅槃經.第五誦品》北傳《長阿含.遊行經》)
    2. 佛陀出生在衣食無缺的皇室,父親是迦毗羅衛國國王,有三個寢宮和三個王妃,因四出城門看老病死和修行人,而產生出離心,而離開皇宮開始修行。先到了摩竭陀國,為印度大國和修行人的集中地,摩竭陀國國王見悉達多相貌堂堂,欲分一半土地給他治理,悉達多太子沒有答應,國王便要成就後,定要回來度化自己。悉達多太子先學習「禪定」求解脫很快地就學會了無想定和非想非非想定,但發現即使如此大我仍然存在。於是由禪定改修苦行,苦行六年仍不能解脫。用盡力氣和各種方法仍不果,便捨棄一切方法,在菩提樹下,立誓在此打坐,不開悟不起身。悟道過程中通過魔王波旬的種種考驗,覺悟一切根源源於「貪和我執」,若修行如鑽木取火,貪和我執便如水之障礙。
    3. 法師說,修行是看到內心的貪嗔癡,讓它呈現,不是用禪定去壓制他,是用般若智慧來觀。所以壓著它是修養,而面對它,然後拔除它才是修行。
    4. 佛陀悟道了之後,「要教誰?」先前兩位禪修的老師都已經往生。首次說法,便是在鹿野苑向五比丘說四聖諦,此時僧團的雛形已經出來。後遇長者子耶舍,先說端正法(布施、持戒、生天(禪定)),後說四聖諦。耶舍出家後,父母出來尋子,佛陀亦先為說端正法,後再說四聖諦。耶舍的父母,便是史上第一位皈依三寶的優婆塞和優婆夷。
    5. 先說端正法,再說四聖諦,便是先健全人格,再面對生命真相,才談出離。
    6. 《佛說興起行經中》十宿緣,為佛陀成佛後,因宿世因緣而遭遇的障礙,面對障礙,最重要的就是小心身口意
    7. 佛陀從王舍城出發,遊化各地一年後,抵達拘尸那羅附近的婆羅樹林,示寂前收了最後一位弟子,120歲的須拔陀羅。《佛遺教經》說涅槃前,佛陀再次請大家審察四聖諦是否確實如此?有沒有問題?三問後,大眾皆默然沒有提問。

二、佛教的教團是七眾弟子

  1. 教團為和合團體,七眾弟子:分為在家和出家,出家眾分為大眾和小眾,大眾為比丘、比丘尼,小眾為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在家眾為優婆塞、優婆夷

三、佛教的弘傳分布

佛陀在世時,並無佛教經典。佛陀入滅後的三次結集,才有了現在的經典。阿難曾請示佛陀,涅槃後色身應如何處理,佛陀指示依轉輪聖王的儀式進行,各國國王獻上儀式所需之物,但荼毗的火一直升不起來,原來是佛陀的大弟子大迦葉未到。大迦葉於靈鷲山聽聞消息後,率弟子前往,聽聞外道說風涼話,說佛陀死後,法亦灰飛煙滅;又聽到比丘跋難陀高興佛陀入滅,無人可再管東管西,十分悲痛,決心必須要將佛法集結紀錄,使佛說法不致失傳,而了第一次的結集。後續又有兩次的結集,法師詳述了每次結集的人時地,及其造成的分裂結果。

四、佛教在印度滅亡:

佛教在印度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和朝代環境的改變,回教武力入侵,印度教思想的影響融入淡化,而使佛教最後在印度滅亡。所幸,第三次結集時,派出九弘法使團,將佛法帶出印度,流布在世間,而能保留下來。南傳佛教以巴利語紀載為主,巴利語為當時的俗語,北傳佛教則以梵文為主,是當時的官方文言文,北傳由海陸兩方面傳入中國,而後到達韓國、日本、越南,北傳的另一支則是到達了西藏和蒙古。

爾後傳向歐美世界,一開始主要是因為傳教士對宗教的學術研究開始,爾後由於中國對西藏的迫害,藏人流亡世界各地,努力地弘傳佛法和建立起歐美人士對佛教的信仰。

五、漢傳禪佛教具有廣大的包容性和消融性,而法鼓山禪佛教則是以禪宗如來藏思想為觀念,話頭和默照為方法,以緣起和人間性思想為特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