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書院筆記-皈依三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奧運式修行

2022東京奧運台灣選手表現亮眼,讓我們記得了他們的名字,而這與修行有何關聯?相同的是始終如一的發心,日復一日地進行相同的練習,日復一日回到初發心,即使遇到瓶頸仍然努力不懈地:回到初發心和發願。

日本佛教的「千日迴峰行」也是挑戰極的修行方式。修行者頭佩戴未開蓮花的蓑笠,身披白色僧衣,足蹬草鞋;腰間佩戴生死繩和降魔劍。這身裝束除了似不動明王外,另一層深意是,若在修行途中想要放棄,或遇到無法抗拒的阻礙或磨難,就要自行了斷以死明志(不是強制要求)。因此,也是非常肅穆的「喪服」。每日凌晨2點出發,單日行走路程約30公里,需6小時左右,在修行途中對遇到的所有人都進行參拜,通過這種方式來發現一草一木的佛性。參拜地點包括比叡山和京都府的270餘處聖跡(包括佛、菩薩、神、巨樹等)。在修行的前三年,每年需修行100天;第四到第五年,每年需修行200天;五年內修行滿700天便可以「入堂」。「入堂」是佛家的另一種修行,連續9日(即從修行的第七百日到第七百零九日)在不動明王堂內閉關,其間斷食、斷水、不眠、不臥,每日還要到閼伽井中汲取閼伽水,在堂內敬供不動明王。(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fo/34pkvj3.html)

而在漢傳佛教亦有四念三昧的修行方式。

佛陀亦是苦行了六年不得其果,而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而後在菩提樹下成佛。

法師說,苦行需要福德資糧。如同奧運選手,其實有許多教練和醫護團隊不斷地配合選手的身心條件做調整,我們不亦具有苦行的修件。「中道」是最適合的道路。

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是學習如何成為佛陀的學生。皈依後發願身口意要利益他人,不要傷害他人;改變生命的依靠,學習佛的智慧。

覺悟有三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聽聞佛法進而產生覺察,覺他是自覺後去點亮他人的生命,而覺行圓滿就是自覺覺他的圓滿。

早晚課誦,佛教徒都會唱誦三皈依,為什麼要早晚各念一次呢?早上是提醒:發願向佛學習;晚上在反省實踐的歷程。課誦三皈依的內容是: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便是以「自」力,依靠自力將三皈依放在心上,來學習佛的發心,透過法來轉化身口意,使自身與大眾得以無礙。

是故三皈依為信佛學佛之根基。

課程次第

9/15 昄依三寶:進入佛門第一步

10/6 四聖諦:佛陀在人間的第一堂課

11/3 五戒十善:自修階段/自利並防身口意過失

11/10 六度四攝:利人度眾

法師並提醒我們,修行的四個次第:信、解、行、證。

皈依的意思

皈是歸向/回頭,依是依循,是「沒有期限」「不會改變」的穩定目標。要從哪裡回頭呢?由錯誤中回頭,依靠佛陀真實的教誨。而真正的皈依是內心的改變,當我們發心求授皈依,是要依循佛的教導來修正生活中的錯誤行為,是要皈依正確的發心。

為什麼皈依三寶

因為對佛陀的敬仰和皈信,因為崇敬佛陀的偉大人格和智慧,佛陀將所悟的解脫方法告訴我們,使我們自己也能漸漸地走向成佛道路。

  • 皈依佛,兩足尊:足指圓滿,兩指福德和智慧
  • 皈依法:依照佛陀所示的方法來做,信佛利益是通過現實生活而達到解脫目的。要想求取利益,也當皈信佛陀的教法。重點有三: (i)自助:不依賴神蹟,自我負責(ii)修行不做無意義苦行,也不放縱,不緊不鬆的中道(iii)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以自淨其意的心止惡行善就不會執著我/我的。
  • 皈依僧:僧為淨。傳持佛法的人宜恭敬如同佛法,不受順逆境染著,維持清淨的心。

皈依三寶的好處

皈依佛使有依循的對象而生安定感;

皈依法使有依循的準則而生方向感;

皈依僧使有依循的遠景而生未來感;

使生命不受環境影響而有深度。漸漸地達到在生命中運任自在,如實應對變化無常。

凡夫/眾生是未覺悟的人,佛是覺悟的「人」。而佛的覺悟在三方面:無常,無我,緣起。

覺悟就是用佛的智慧來觀察世間事,用三寶的方法來覺悟生命的經驗。

必須要皈依

沒有皈依就沒有下定決心,就不易學得好,就容易成為迷信,而我們要的是正信。但皈依只是註冊,佛陀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充實自我內在生命,運用在生活之中,改變個人和家庭中的習氣,逐漸學習佛教覺悟的方法和思考方式來改變自己。皈依是為了讓生命覺悟。

最後

您認為,「佛」「法」「僧」與我們的生命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法師要我們謹記八字

認真學習,認真實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默的沙龍
18會員
38內容數
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8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是一門藝術。」-佛洛姆 正好在閱讀《愛的藝術》的這段時間裡,看了文溫德斯和役所廣司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重新去認識愛也重新認識禪。
Thumbnail
2024/04/08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是一門藝術。」-佛洛姆 正好在閱讀《愛的藝術》的這段時間裡,看了文溫德斯和役所廣司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重新去認識愛也重新認識禪。
Thumbnail
2024/04/02
今天上完第110堂瑜伽課,我回顧自身的歷程和經驗,整理出三個調整身體的重要元素:覺察、呼吸和方法。內容包含我對這三個元素的理解,希望我的覺察和分享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
Thumbnail
2024/04/02
今天上完第110堂瑜伽課,我回顧自身的歷程和經驗,整理出三個調整身體的重要元素:覺察、呼吸和方法。內容包含我對這三個元素的理解,希望我的覺察和分享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
Thumbnail
2024/04/01
法鼓山推廣大事關懷的理念,將聖嚴師父相關開示內容分為四類39部。 我邀請正在陪伴家人經歷癌末的朋友,一同共修,我也將自己的體悟和心得書寫下來。
Thumbnail
2024/04/01
法鼓山推廣大事關懷的理念,將聖嚴師父相關開示內容分為四類39部。 我邀請正在陪伴家人經歷癌末的朋友,一同共修,我也將自己的體悟和心得書寫下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者缺一不可,次序亦不能亂。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者缺一不可,次序亦不能亂。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我們隨學佛的身口意之後,還要學佛的因跟果,佛在因地為了度化眾生,為了成熟眾生的善根而不斷精進修行,《法華經》有云: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乃至如芥子許的土地,這麼小如塵埃的一片地方,不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為了度眾生而捨生命、捨頭目腦髓的地方。 迴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我們隨學佛的身口意之後,還要學佛的因跟果,佛在因地為了度化眾生,為了成熟眾生的善根而不斷精進修行,《法華經》有云: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乃至如芥子許的土地,這麼小如塵埃的一片地方,不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為了度眾生而捨生命、捨頭目腦髓的地方。 迴向!
Thumbnail
[緣起] 2018歲末時,我有幸跟上了善山師父德國冬禪的行程。 回想起來,那回真是無比殊勝的心靈壯旅,遇見很多人,遇到很多事件,當然有考驗也有收穫。 那時,在上完所有禪修課程以及灌頂加持後,師父為想皈依的同學,啟動儀式。 相對於現時,發菩提心入菩薩行,一樣共振。
Thumbnail
[緣起] 2018歲末時,我有幸跟上了善山師父德國冬禪的行程。 回想起來,那回真是無比殊勝的心靈壯旅,遇見很多人,遇到很多事件,當然有考驗也有收穫。 那時,在上完所有禪修課程以及灌頂加持後,師父為想皈依的同學,啟動儀式。 相對於現時,發菩提心入菩薩行,一樣共振。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看到庚七、「頌請佛住世」。 若我們反過來不要想那些六道甚至三惡道相應的事情,我們多去想想、多去思惟佛法,以佛的知見、眼光來看這個世間,今後你就能夠常隨佛學,這也是不斷地在請自性佛住世。 接著請看庚八、「合頌後三」。 辛初、「合頌三門」。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看到庚七、「頌請佛住世」。 若我們反過來不要想那些六道甚至三惡道相應的事情,我們多去想想、多去思惟佛法,以佛的知見、眼光來看這個世間,今後你就能夠常隨佛學,這也是不斷地在請自性佛住世。 接著請看庚八、「合頌後三」。 辛初、「合頌三門」。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
Thumbnail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Thumbnail
以人天善法做基礎,發大菩提心,永無止境地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不求回饋地為眾生服務、貢獻,這是自覺覺他,大乘菩薩行的層次,菩薩的最高層次便是佛,是以上述的四個層次為基礎而達到空、無相、無願的境界。
Thumbnail
以人天善法做基礎,發大菩提心,永無止境地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不求回饋地為眾生服務、貢獻,這是自覺覺他,大乘菩薩行的層次,菩薩的最高層次便是佛,是以上述的四個層次為基礎而達到空、無相、無願的境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