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書院筆記-學佛五講第二講佛法的正見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複習

上一堂課我們講到何謂佛法,如何辨別是不是佛法,而講到三法印及因果因緣觀。

法師說,若用佛法來觀察生命現象,就會發現諸行無常,一切都是因緣聚合離散而生滅,若想掌控就會產生苦。上回提到因果觀及因緣論:「因果三世皆有,因緣十方皆無」三世是指有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的因成為現在的果,而現在的果又成為未來的因,如此接連不斷。若從時間的橫軸上來看,同時間的果並找不到單一的因素組成(如果實成熟需要多種因素配合);縱軸上來找也找不到第一因,「沒有第一因」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差別。

所以為什麼找不到可以仇恨的人?因為找不到單一因素,所以找不到仇恨的對象,因為有真實堅固的我的存在,才有可以被傷害的我。有我就在三界之內,無我才能出離三界。回到自己來練習,把「我」放掉,不與自我中心的貪嗔癡相應,逐漸地長養慈悲和智慧,將習氣由熟轉生,用佛法的力量由生轉熟,放掉自我中心就無我和他的對立。

中道的空觀是正見:捨兩邊不執中間,不落有無去來

世間的一切都有相對應的兩個面和中間,不執著任一邊,也不執著中間,因為一切皆是緣起,所以無實在性、無獨立性、無恆存不變的特質,即是空、無自性、無我。了解事物無自性,皆是因緣生,即是空觀。空觀、緣起觀、中道觀是同樣的,只是從不同的角度說明。

事物存在的現象是因為種種條件聚合才能存在,叫「緣起觀」,因此沒有實在性、獨立性、恆常性,若從這個解度來觀察,叫作「空觀」。因為瞭解是因緣所生,瞭解沒有自性,是空,所以能夠不執著,即是「中道觀」。

從佛陀的修行歷程可以見到相同的脈絡,悉達多太子棄了王位,先修禪定,修習禪定發現並無法真的解脫,而棄禪定再修苦行,同樣得不到解脫,而決定棄苦行,在菩提樹下禪觀,見到緣起而成佛。佛陀不執著王位,捨禪悅,修行苦,捨苦行,入定觀察到一切都是因緣所生,真正的解脫不在禪定,不在苦行而是中道的空觀,即是不執著(事物的恆常性可主宰性)。

不落即是不執著。執著就是,真實的我遇到真實不變的現象,而注意它,並隨著境界憂愁痛苦快樂,心隨境轉。若對現前境界,以因緣所生來觀察,隨著因緣變化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順境時練習逆境的因緣,逆境練習觀察順境的因緣,即是空觀。(這段有點沒聽清楚)

佛法正見的核心-緣起論

佛法一切都圍繞著緣起的因果觀。緣起論的基本定義是《阿含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生、滅」是動態變化的狀態,而「有、無」是存在的狀態,有存在狀態必然有過去種種內外因緣。比如今天能聽聞佛法,是內在的善根想要聽聞,也要有外在環境的配合,條件不俱足則不現前。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的因緣。又比如有人可能會想,為什麼我沒有財富、沒有智慧,便是沒有「獲得」財富智慧的內外因緣,過去沒有,也錯失了當下的機會。

緣起論-兩個主要作用:第一說明一切境界現象在時空中的因果關係,第二說明流轉跟還滅的兩種生命方向的因果關係。

緣起論的具體內容-三世十二因緣

1. 三世是時間的過程:

無始無終的時間延伸,因著過去、現在、未來真實性的肯定,生命就在其中流轉。最主要的是執著了現在的真實,而執著了過去和未來的真實性,而有了三世輪迴。若看透現在而不執著,自然就不執著於過去和未來。

2. 彼此的關係稱為因緣

《阿含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純大苦聚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純大苦滅」

不同部派對十二因緣有不同的講法,這裡講十二因緣是為了斷苦因苦果,所以用前後時間的因果觀來講才能夠斷苦。

彼此的關係稱為「因緣」,空間的關係是因緣,時間的關係稱為因果,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3. 十二因緣是生死的相續關係


無明即是自我中心的錯誤認知而產生的執著,以為生命永恆,獨立自主,可主宰的錯誤認知。明是智慧,無明是沒有智慧,無明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的很堅固。因為無明而有了行,行即造作,造作身口意三業,此三業潛在的影響力即是業力。識即意識,但意識受到無明、行的業力影響而有了主觀意識,帶著主觀意識的識與名色相互依止,名色有識才能滋長,識有名色才能存在,佛經說名色與識有如兩束蘆葦相互依靠。名指的是精神作用,心的部份,色指的是身即物質的部份。名色與識結合,產生六處,六根即是外境入心之門戶,觸外境而有認識作用,帶著有色眼鏡的六入,根境識三和合,而構成認識作用,即觸。接觸外境,將外境區分為可意/不可意/俱非觸,而有了樂喜受/苦憂受/捨受(苦樂偏身體,喜憂偏心理,捨是不苦不樂,不在意無所謂的),因為有了這些感受,而有了愛與不愛的作用,愛即是無明的具體表現,有愛染就有無明。當內心貪愛染著更加強烈,達到臨界點,而非行動不可,則產生「取」的力量,產生影響力,而產生了「有」的業力影響未來的生命及後續的「生老死」。


十二因緣是生死相續的關係。《雜阿含經》「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純大苦聚集」十二因緣由後往前推「老死、生、有、取、 愛、 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苦因苦果不斷相續即是輪迴。三界各有不同的生命特質,欲界即人間,貪求五欲;色界是安定;無色界則更安定,幾乎沒有物欲黏著。

4. 十二因緣是三世流轉的現象

過去世:無明、行。現在世: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未來世:生、老死。

5. 十二因緣是苦因及苦果

生死的過程中不斷的造業,十二因緣每一支都是苦因與苦果。

6. 緣起緣滅-流轉與還滅

不知苦果來自苦因-繼續造苦因流轉生死,若知苦果來自苦因-知苦斷苦因生死還滅。所以十二因緣很重要地為我們看見流轉門和還滅門。

《雜阿含經》:「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苦諦和集諦為生死流轉門,苦諦(流轉果、世間果)應知,集諦(流轉因、世間因)應斷;滅諦和道諦為生死還滅門,滅諦(還滅果、出世間果)應證,道諦(還滅因、出世間因)應修。

avatar-img
18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佛法的正見,合乎三法印,合乎因果因緣觀,是中道的空觀
第一講是宗教與佛教。講的是「何謂宗教?」「宗教有哪些分類?」「佛教是不是宗教?」和佛教的起源。 這種研究學問的講題,看了讓人退後三步,聽完卻釐清我內心很大一部份的困惑。
佛教的歷史,其實有許多是因為中國僧人前往印度取經,而留下歷史風土相關的紀錄而來,因為當時的印度文化並沒有歷史的概念,所以經由中國佛教的保存而留下足跡。
開講緣起:學佛五講是1991年三月為聖嚴師父編纂,為農禪寺的常住法師講的五次課程,目的在讓大眾理解基礎的佛學,知道如何以佛法來修行。也為成為一般大眾深入浩瀚的佛法的一塊指引的敲門磚
由三學到三慧:透過訓練、行為改變、達到學佛目標。戒為行為訓練,定為心理訓練,慧為改變/轉變,聞慧/思慧為佛學,修慧為學佛,藉由佛學和學佛,轉凡成聖。
十二因緣說明人怎麼形成來到世間,貫穿現在/過去/未來。任何人事都不可能沒有原因而發生。十二因緣分析過去現在至未來會怎麼發生
佛法的正見,合乎三法印,合乎因果因緣觀,是中道的空觀
第一講是宗教與佛教。講的是「何謂宗教?」「宗教有哪些分類?」「佛教是不是宗教?」和佛教的起源。 這種研究學問的講題,看了讓人退後三步,聽完卻釐清我內心很大一部份的困惑。
佛教的歷史,其實有許多是因為中國僧人前往印度取經,而留下歷史風土相關的紀錄而來,因為當時的印度文化並沒有歷史的概念,所以經由中國佛教的保存而留下足跡。
開講緣起:學佛五講是1991年三月為聖嚴師父編纂,為農禪寺的常住法師講的五次課程,目的在讓大眾理解基礎的佛學,知道如何以佛法來修行。也為成為一般大眾深入浩瀚的佛法的一塊指引的敲門磚
由三學到三慧:透過訓練、行為改變、達到學佛目標。戒為行為訓練,定為心理訓練,慧為改變/轉變,聞慧/思慧為佛學,修慧為學佛,藉由佛學和學佛,轉凡成聖。
十二因緣說明人怎麼形成來到世間,貫穿現在/過去/未來。任何人事都不可能沒有原因而發生。十二因緣分析過去現在至未來會怎麼發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緣生性空,又可用四句話來解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根據佛經,前世的因將造就今世的果,我們應該遇到問題就嘗試解決, 解決不了就止念,不要讓自己產生更多情緒及因果的種子。 坦然接受,並心無波瀾的面對這些業力。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緣生性空,又可用四句話來解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根據佛經,前世的因將造就今世的果,我們應該遇到問題就嘗試解決, 解決不了就止念,不要讓自己產生更多情緒及因果的種子。 坦然接受,並心無波瀾的面對這些業力。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