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藝術x跨學科教學迷思](2-數學篇) : 學生可以透過視覺藝術來學習哪些數學概念?

將視覺藝術(視藝)與其他學科結合,進行跨學科教學,可以減輕非專科專教的視藝老師的課程壓力,並為學生提供更豐富和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可參考跨學科教學系列文章 《[藝術x跨學科教學迷思](1-語文藝術篇) : 學生可以透過視覺藝術來學習那些語文藝術概念?》

透過視覺藝術,學生可以學習和應用許多數學概念。 以下是一些與數學相關的概念,學生可以透過視覺藝術來探索和理解 :

[第1、2、3項,筆者選用了2024年上演的香港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美術指導麥國強如何以一些數學概念應用於佈景創作上作為例子......教師就學生經驗可舉一反三]
  1. 幾何形狀:學生可以透過繪畫或創作藝術作品來學習理解不同的幾何形狀,例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矩形等。透過繪畫、雕塑或拼貼等活動,他們可以探索這些形狀的屬性、特徵和變形,或使用不同的顏色和紋理來製作幾何形狀的藝術作品。[有如移動城堡般的城寨美術佈景 : 運用了幾何形狀單元模型變奏而成 (https://youtu.be/dAajqrzEXEk?si=ZcFBhcauHjpCorOH) 2:09 ~ 2:20]
  2. 比例和比例關係:在繪畫和設計中,比例是一個重要的概念。 學生可以透過繪製靜物、風景或人物肖像等作品,學習並應用比例關係,以確保物體的尺寸和比例與實際相符。[美術佈景創造凌亂中的美學 : 選取了水管、電線等線狀元素比例和比例關係(https://youtu.be/dAajqrzEXEk?si=ZcFBhcauHjpCorOH) 1:16 ~ 2:08]
  3. 透視和空間感:在繪畫和繪圖中,透視是創造深度和空間感的重要技巧。 透過學習透視法則和繪製三維場景,您可以理解和應用透視原理、消失點和近大遠小等概念。[將城寨污煙瘴氣環境,往上創造海濶天空的啟德機場跑道及維港: 美指運用了消失點和近大遠小等概念。(https://youtu.be/dAajqrzEXEk?si=ZcFBhcauHjpCorOH) 4:38~4:46]
  4. 對稱性:透過視覺藝術,學生可以學習對稱的概念。他們可以繪製對稱圖案,或創作對稱藝術作品,以展示對稱線、對稱軸或對稱形狀,學習對稱軸、鏡像和反射等概念。
  5. 圖形的屬性和特徵:視覺藝術可以幫助學生研究圖形的屬性和特徵,如面積、週長、角度等。 透過繪製和測量圖形,他們可以探索這些屬性,並應用數學公式進行計算和分析。
  6. 數據視覺化:藝術可以用來視覺化和表達數據。 透過圖表、圖形和圖像的創作,學生可以學習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呈現方式,他們可以繪製長條圖、圓餅圖或折線圖,以將數據可視化,以及相關的統計概念如平均值、趨勢。並從中學習數據分析和比較等。
  7. 數量與計數:學生可以透過繪畫或視覺表現來學習數量和計數的概念。他們可以繪製數量圖像,例如將物體分組或使用點來表示數量。此外,他們還可以使用視覺元素來展示加法、減法或乘法的概念。
  8. 模式與序列:學生可以透過繪畫或視覺創作來學習模式和序列的概念。他們可以繪製重複圖案或交替圖案,以展示模式的特點。此外,他們還可以使用視覺元素來創作數字序列或形狀序列。
透視和空間感:以理解和應用透視原理、消失點和近大遠小等概念 (圖片來源:Freepik)

透視和空間感:以理解和應用透視原理、消失點和近大遠小等概念 (圖片來源:Freepik)

這些只是一些例子,視覺藝術與數學之間的連結非常廣泛。 透過視覺藝術與數學的結合,學生可以運用創造性和視覺的方式來學習數學的概念。這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同時,視覺表達也可以成為他們對數學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培養創造性思維和藝術表達能力


有些老師可能不知道應該選擇那些藝術作品
與數學作跨學科使用 ... ...

這裡有一些建議,可以幫老師們減少在網絡世界這深海中找尋

幼兒 - 初小學生適用:


高小 - 中學生適用:


除了語文藝術、數學,下一篇文章《[藝術x跨學科教學迷思](3-歷史與文化研究篇) : 學生可以透過視覺藝術來學習歷史與文化研究的概念?》會探究視覺藝術如何結合歷史事件和人物文化傳統和慶典文化藝術形式傳統建築和城市景觀文化符號和象徵 ...... 等等歷史與文化研究概念學習範疇,來進行跨學科教學呢?

請繼續跟蹤我們,不容錯過啊 !


筆者:Rosie T. Lam

你的贊助等如對我們的讚賞 💖 令我們更有動力去創作內容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ArtiMate 藝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