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諮商所】彰師、中教推甄分享(非本科)- 備審資料Part 1 #一個月推甄上彰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看了許多前輩的分享,獲益良多。雖然目前最終結果尚未放榜,還是將備審資料的準備過程與心得記錄下來,希望有機會可以幫助到未來的考生。

我現在為全職媽媽,但先前已有10年工作經驗,其中約8年的時間擔任人資負責人,審閱過無數的履歷,因此此系列文的分享內容也會設想從面試官(教授)的角度來分享準備的策略與方向。

如果閱讀完相關文章,感覺有所幫助,我也提供免費的簡歷與自傳諮詢服務,詳情請見文末。

背景經歷

一、學歷:台大商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名次前15%),台大工商管理系學士(畢業名次前10%,書卷獎3次)

二、碩論:人力資源與職場心理學相關論文

三、獎項:中華心理學刊最有影響力論文獎(期刊論文為多人合刊,我非主要作者)

四、工作經歷:外商公司3年(行銷領域),創業8年(電商品牌共同創辦人,行銷與人資管理負責人)

五、助人相關經歷:生命線志工培訓學員(第三階段實習中)


若從以上經歷來看,在學經歷的部分可能尚算是有競爭力,但是在輔導諮商領域的助人經驗幾乎為零。今年我只報名了彰師大與中教大的推甄,剛好兩間學校的備審資料要求相當不同,得到的成績也相差很大,記錄一下準備心得讓大家參考。


推甄一階成績

彰師大:94.33(進入複試最低分:88)

中教大:86(進入複試最低分:85)

雖然都有通過一階,但是兩間學校的成績落差頗大。彰師的備審資料比較有可以發揮的空間,而中教的規定則比較制式,由此也可推測我的中教成績其實代表的是我的「背景學經歷基本分」,而在同樣的背景經歷條件下,透過文字撰寫、歷程反思、優化後的內容呈現,則可讓我在彰師的成績獲得94.33分。

不同學校看重的項目不同,這是許多學長姐們已經提過多次的分享,因此若某間學校沒有通過,不要太氣餒,或許另一間學校仍有機會。但我們在準備資料時,還是要稍微有點策略,先了解各校可能看重的點是什麼,並針對重點項目加強,有效率地分配自己的時間資源。


備審資料

一、彰師備審資料

  1. 自我描述
  2. 學業表現
  3. 研究興趣(另附碩論研究計畫)
  4. 學涯規劃

(一階成績佔總成績40%,線上繳交

(報考資格:指定相關科系,畢業成績前50%)


二、中教備審資料

  1. 研究計畫(50分)
  • 不含文獻至多6000字,新細明體,12號字,單行間距

2. 有助審查資料(50分)

  • 自傳(含學習歷程與報考動機,限1000字內)
  • 歷年成績單正本(含排名)
  • 學習
  • 服務
  • 專業成長
  • 論文發表
  • 參與研究經驗
  • 獲獎經驗
  • 以上項目按規定採表列格式,另附證明

(一階成績佔總成績50%,書面繳交

(報考資格無特別規定)


兩間學校要求的資料內容不同,格式也不同,彰師的發揮空間比較大,我的撰寫策略是:質量著重在「自我描述」與「學業表現」,因為這部分是我個人很好發揮的強項,希望呈現出90分以上的表現,重點放在說明「我的經歷讓我有哪些優勢,適合成為一位專業助人者」,所有內容會扣著這著主幹來做撰寫。而「研究興趣」會結合過去研究、工作經歷以及彰師教授的專長來研擬方向,研究計畫雖會花很多時間撰寫,但他的角色只是附錄,所以目標是產出70分左右的內容即可。「學涯規劃」則「以成為諮商心理師為目標」,呈現目前已有的優勢以及缺乏的劣勢來做規劃,這部分是以中規中矩拿80分為目標來撰寫。


中教大有制式的格式與規定,自傳1000字內、研究計畫6000字內,且字體大小與段落皆有明白限制,在此前提下可推測:

  1. 學校希望格式統一,以便迅速立即的評分。
  2. 有助審查項目的數量,推測寧可多不要少(量>質)。
  3. 自傳考驗歸納統整能力,發揮空間不大,考生須精準呈現自己最突出的一面。
  4. 重要性:做過什麼事>歷程反思。


綜合以上,我在兩間學校的備審資料準備時間分配大不相同,接下來分享個人的時程安排規劃。


時程規劃

一、準備時間

一個月(彰師)+半個月(中教)

今年彰師簡章公佈的時間是2023/9/7,截止日期是2023/10/13。

確認自己有符合報考資格後,馬上開始撰寫備審資料。自知時間緊湊,所以簡章一出來後,馬上根據報名截止的日期規劃了彰師的準備時程表。

而中教簡章公佈時間2023/9/19,截止日2023/10/31。公告後先大概確認規定的內容,發現跟彰師很不一樣,但因相對制式,推測個人資料部分所需花費的時間較少,但研究計畫佔比50%,則應該要花比較多時間準備。整體抓在有彰師資料的基礎下,應該花兩週完成準備,研究計畫與個人資料各花一週時間。


二、規劃流程

  1. 確認簡章要求的內容,確認評分佔比。
  2. 評估每個章節要花的時間與心力。
  3. 擬定時程規劃表。
  4. 開始打字就對了!

身為全職媽媽,除了照顧孩子之外,還有洗衣服、準備晚餐等雜事家務,考量接送小孩上下學與放學後陪伴的時間,每天可運用的時間大概是9:00-16:30。此外,還需扣掉生命線志工培訓時間、每週三次的瑜伽、固定的週末家庭時間,可以運用的時間算是滿緊湊的。因此,決定要準備推甄後,直接放棄準備晚餐的工作,改成全外食,整體規劃時程表如下:

彰師備審資料準備時程

彰師備審資料準備時程

中教備審資料準備時程

中教備審資料準備時程

很感謝不同的身份讓我每天都不得不轉換專注的事物與切換大腦模式:撰寫資料的時間專注準備,時間到了就放下;專注與家人相處,也保留了時間瑜伽靜心,去生命線參與培訓時也在累積實務經驗的同時放下腦袋的緊繃。


三、心態重點

過程中,我也整理了以下心得重點:

  1. 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選擇自己能做的就好。
  2. 了解自己能維持專注的最長時間
  3. 保留休息放鬆的時間。
  4. 萬事起頭難,先起頭再修改。

在準備的過程中,要慢慢覺察自己可以維持專注的最長時間,我發現自己能夠專注不分心的一段最長時間大約是2.5-3小時,若超過3小時,就會進入精神發散、眼睛酸澀、偏頭痛的狀態,因此抓緊每次的3小時工作時間,達到最高的產出效率,其餘的時間就讓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適度休息放鬆,隔天的專注力才能好好恢復與發揮。

在每個章節開始撰寫時,可能腦袋會有過多的思考,不確定該從哪裡開始,個人經驗是「想到什麼就先寫什麼」,即使是有點跳躍的思考內容,也先都將其寫下,都先寫下後再來順邏輯、調語句。如果前面卡關太久,會讓自己容易有「沒完成、進展太少」的焦慮感,所以無論如何開始不停打字就對了。

此外,規劃時程時不要排得太緊湊,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與能力,一定要適度保留休息的時間空間,才有能量走到最後。


這篇先暫時分享到這,如果想到其他會再行補充。下一篇將分享內容的準備策略,以及簡歷與彰師各個項目的內容分享。


提供免費諮詢

身為企業人資主管也有將近8年的經驗,看過無以計數的履歷,如果有正在準備的考生看到這,需要幫忙檢視簡歷或自傳,我可以提供簡歷/自傳的免費諮詢,歡迎在此文下方留言提供你的email,我將主動與你聯繫。


諮詢流程

  1. 此文下方留言提供你的email。
  2. 我將主動email聯繫你,請提供你的簡歷或自傳,以及想問的問題。
  3. 毋須提供基本資料,請將簡歷自傳中你的個資刪除或打馬賽克。
  4. 收到後我會在一週內回覆,如果需更長時間也會另行通知。
  5. 此免費諮詢服務,提供三次email來回討論與修改建議,如需更多次的諮詢或其他服務將另行討論報價。
  6. 此免費諮詢服務,僅提供以人資主管角度之撰寫建議並非提供直接修改或撰寫之服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到您的分享安心了許多 雖然還是沒什麼信心 但先開始就對了!謝謝提醒 vanellope.net@gmail.com 麻煩您了!!謝謝
一分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4
Yuxi NeacölMiulaa 你的信箱似乎滿了,我的mail一直被退件,請再確認看看
沈昀蓓-avatar-img
2024/01/05
vanessashen83@gmail.com
一分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6
沈昀蓓 已回覆囉!請收mail~
Annie Cho-avatar-img
2024/01/03
imchonini@gmail.com謝謝您~
一分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3
Annie Cho 已回覆囉!請收mail~
avatar-img
一分鐘的沙龍
18會員
29內容數
自由行難規劃?帶小孩的親子行程怎麼排?每篇一分鐘,帶你安排行程不燒腦,美食景點懶人包,旅行這樣安排輕鬆玩!
一分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4
本文介紹九種常見的家庭治療取向,包括鮑文家族系統治療、經驗取向家庭治療、結構取向家庭治療、策略取向家庭治療、米蘭系統模式、認知行為取向家庭治療、焦點解決模式、敘事治療模式等,針對其創始者、發展年份、核心理念、焦點、治療師角色、主要技術及適用情境摘要說明。
Thumbnail
2025/03/24
本文介紹九種常見的家庭治療取向,包括鮑文家族系統治療、經驗取向家庭治療、結構取向家庭治療、策略取向家庭治療、米蘭系統模式、認知行為取向家庭治療、焦點解決模式、敘事治療模式等,針對其創始者、發展年份、核心理念、焦點、治療師角色、主要技術及適用情境摘要說明。
Thumbnail
2025/01/05
阿德勒心理治療的治療歷程、治療目標、治療者角色、個案經驗與早期記憶等面向,並探討治療中的情緒反應與其背後意義。
Thumbnail
2025/01/05
阿德勒心理治療的治療歷程、治療目標、治療者角色、個案經驗與早期記憶等面向,並探討治療中的情緒反應與其背後意義。
Thumbnail
2025/01/03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Adlerian Therapy)的核心概念,包括其人性觀、對現實的主觀知覺、自卑感、個體心理學的全人概念、生命風格、社群感與社會興趣、私人邏輯和生活任務等。它強調個人的整體性、社會連結和生活目標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對事件的主觀詮釋如何塑造其人格。
Thumbnail
2025/01/03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Adlerian Therapy)的核心概念,包括其人性觀、對現實的主觀知覺、自卑感、個體心理學的全人概念、生命風格、社群感與社會興趣、私人邏輯和生活任務等。它強調個人的整體性、社會連結和生活目標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對事件的主觀詮釋如何塑造其人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當年從準備台大研究所的推甄、面試到放榜的過程,如果你也正在準備考研,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祝福大家順利上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當年從準備台大研究所的推甄、面試到放榜的過程,如果你也正在準備考研,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祝福大家順利上榜!
Thumbnail
本文準要談申請大學第二階段甄選審查資料的準備方向,究竟要準備哪些審查資料?又要上傳哪些項目呢?
Thumbnail
本文準要談申請大學第二階段甄選審查資料的準備方向,究竟要準備哪些審查資料?又要上傳哪些項目呢?
Thumbnail
這篇寫給天性焦慮想在考試之前搞懂考場detail的夥伴們,準備方法與書單請左轉其他大神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寫給天性焦慮想在考試之前搞懂考場detail的夥伴們,準備方法與書單請左轉其他大神的文章><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
Thumbnail
一、前言 本心得適用本科系出生(資工/資管),非本科系也適用。 個人強烈建議補習。 筆者全職準備,兼職準備者加減參考。 考試作答以調查局資訊科學組經驗為例。 有問題或對筆記考古擬答有興趣歡迎來信:hhjjmllkmjj@gmail.com 二、背景介紹 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系排約80%
Thumbnail
一、前言 本心得適用本科系出生(資工/資管),非本科系也適用。 個人強烈建議補習。 筆者全職準備,兼職準備者加減參考。 考試作答以調查局資訊科學組經驗為例。 有問題或對筆記考古擬答有興趣歡迎來信:hhjjmllkmjj@gmail.com 二、背景介紹 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系排約80%
Thumbnail
依學校要求不同,先設想好教授們會如何審閱履歷(參考備審資料篇Part1),再進一步設想教授會想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 試想如果今天你是教授,你想要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呢? 到系所的網站上,可以查看每個系所的教育目標或教學宗旨,想想自己要如何呈現出是學校希望培育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依學校要求不同,先設想好教授們會如何審閱履歷(參考備審資料篇Part1),再進一步設想教授會想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 試想如果今天你是教授,你想要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呢? 到系所的網站上,可以查看每個系所的教育目標或教學宗旨,想想自己要如何呈現出是學校希望培育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網路上的備考與面試經驗分享很多,大部分在於如何準備備審資料、調整心態、以及筆試用書與科目的準備。我在人資領域擔任面試官的角色將近八年,想從比較不一樣的策略角度來分享:當時間與精力有限時,考生可以如何更有策略的準備應考?如何站在學校的立場看自己?用什麼心態準備與呈現,來達到最大被錄取的機會?
Thumbnail
網路上的備考與面試經驗分享很多,大部分在於如何準備備審資料、調整心態、以及筆試用書與科目的準備。我在人資領域擔任面試官的角色將近八年,想從比較不一樣的策略角度來分享:當時間與精力有限時,考生可以如何更有策略的準備應考?如何站在學校的立場看自己?用什麼心態準備與呈現,來達到最大被錄取的機會?
Thumbnail
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看了許多前輩的分享,獲益良多。雖然目前最終結果尚未放榜,還是將備審資料的準備過程與心得記錄下來,希望有機會可以幫助到未來的考生。 我現在為全職媽媽,但先前已有10年工作經驗,其中約8年的時間擔任人資負責人,審閱過無數的履歷,因此此系列文的分享內容也會設想從面試官(教授)的角度來
Thumbnail
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看了許多前輩的分享,獲益良多。雖然目前最終結果尚未放榜,還是將備審資料的準備過程與心得記錄下來,希望有機會可以幫助到未來的考生。 我現在為全職媽媽,但先前已有10年工作經驗,其中約8年的時間擔任人資負責人,審閱過無數的履歷,因此此系列文的分享內容也會設想從面試官(教授)的角度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