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時《縫隙》讀後感(劇透注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戲雪】

本書無疑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從封面到內容,那陰鬱血紅,抹在你心頭久久不散......。

raw-image

先來點題外。我上一次讀到跟宗教詐騙有關的是《翠鳥山莊神秘事件》的同名短篇,風格與本書完全不同,動作戲較多,既緊張又逗趣,讀友可以參考看看。另外還有一套台灣原創漫畫《早安您好,來點正能量嗎?》已經出版到第二集,用另一種角度切入,帶讀者親身體驗直銷洗腦的過程,理解他們的心境,也是非常有趣易讀。

raw-image

進入正題。(以下劇透注意)


閱讀本書的過程其實是不舒服的,因為這畢竟是個沉重的題材:在慈母真尊的教誨下,母親為了幫孩子洗清罪孽、讓孩子重生,親手送孩子上絕路;而且本來以為是可以破解的純詐騙,沒想到竟然是真神通——正確來說是鬼通,隨著事件一一揭露,讓我們和兩位主角一步步、緩慢地走向絕望。最後換作是你,會怎麼做呢?

看到這裡我都還以為向某人是靠警方高層的勢力做到的。

看到這裡我都還以為向某人是靠警方高層的勢力做到的。

然而,現實比小說更離奇,上網搜尋可以看到類似的案件新聞比比皆是,還有更殘酷,奉獻女兒給宮廟師父以除魔之名性侵的。本書深陷信仰催眠的母親們會走到如此境地,至少是出自於愛、出自於責任感和內咎,可是現實生活中的呢?

《縫隙》沒有為了戲劇效果把這些不堪和父權壓迫都寫進來(書中的兩個父親都是逃避型,也有真反省),選擇將重點集中在「母愛」上,聚焦作者想表達的議題,我認為力道更強,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一種溫柔吧。

結局可以停留在開放式的〈尾聲〉,讓人自行腦補成恐懼或溫馨(?),也可以把單行本獨家收錄的〈番外篇〉當作真結局,總地來說,是一部成熟又有誠意的作品,推薦給大家,也請大家多給母親們一點體諒和支持。

這部真的很適合改編影視,主題明確又有畫面感,層層遞進、氛圍濃烈,我已經在腦海想像由誰來扮演哪些角色了。

最後附上:邪教檢查表

以上。

raw-image



avatar-img
53會員
323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巷弄裡的雪花 的其他內容
本書是三津田信三2023年在台灣上市的最新作品,以作中作、圈外圈的方式,展現他過人的說故事能力,最適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閱讀。
《歧路島》和《偵探冰室.靈》都是多位作家的短篇推理合輯;前者是從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會內賽中選錄符合題意的作品,後者則是香港作家們承接前作《偵探冰室》加上靈異元素應邀寫就。除了形式相近之外,兩者的出版宗旨,都是:呼應社運、連結社會現況、彰顯本土特色,以筆為所在的土地發聲。
〈舉手之勞的正義〉是2012年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十屆徵文獎首獎作品,收錄在《死亡遊戲》,〈舉手之勞的正義v2.0〉則是響應2022年台灣推理作家協會二十周年紀念的續集,收錄在《故事的那時此刻》。兩篇相距十年,故事裡的時間也過了十年。
閱讀本書的理由: 一、讀者:可以更了解既晴的作品,無論你是不是他的粉絲。 二、評論者:不同風格的評論範本,看說書人如何同場競技。 三、寫作者:可以從中師法學習創作技巧,或得到寫作靈感。
距這部作品上市已經兩個多月,我第一時間就買回來讀完,卻遲遲無法完成文章,主要是因為不確定撰寫的方向。要推薦是無庸置疑,可是推薦文、解析文完全是不同寫法,最後我決定回歸最原始的讀者身分,以「讀後感想」的方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雖然會有些發散,還會有一些個人的有的沒的,卻是我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文石律師與助理玲芝探案系列〉中短篇合輯第二彈!除了補充兩人過往,《山怪魔鴞》和《翠鳥山莊神祕事件》裡的中短篇在方向上也跟正作不同:正作以社會議題為基底,法庭攻防有理有據,如陽光普照;外傳以私人恩怨為核心,邪魔歪道靈異驚悚,如陰風吹拂。兩種幾近相反的類型,在咱們文石鈴芝身上,竟然可以說是毫無違合?
本書是三津田信三2023年在台灣上市的最新作品,以作中作、圈外圈的方式,展現他過人的說故事能力,最適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閱讀。
《歧路島》和《偵探冰室.靈》都是多位作家的短篇推理合輯;前者是從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會內賽中選錄符合題意的作品,後者則是香港作家們承接前作《偵探冰室》加上靈異元素應邀寫就。除了形式相近之外,兩者的出版宗旨,都是:呼應社運、連結社會現況、彰顯本土特色,以筆為所在的土地發聲。
〈舉手之勞的正義〉是2012年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十屆徵文獎首獎作品,收錄在《死亡遊戲》,〈舉手之勞的正義v2.0〉則是響應2022年台灣推理作家協會二十周年紀念的續集,收錄在《故事的那時此刻》。兩篇相距十年,故事裡的時間也過了十年。
閱讀本書的理由: 一、讀者:可以更了解既晴的作品,無論你是不是他的粉絲。 二、評論者:不同風格的評論範本,看說書人如何同場競技。 三、寫作者:可以從中師法學習創作技巧,或得到寫作靈感。
距這部作品上市已經兩個多月,我第一時間就買回來讀完,卻遲遲無法完成文章,主要是因為不確定撰寫的方向。要推薦是無庸置疑,可是推薦文、解析文完全是不同寫法,最後我決定回歸最原始的讀者身分,以「讀後感想」的方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雖然會有些發散,還會有一些個人的有的沒的,卻是我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文石律師與助理玲芝探案系列〉中短篇合輯第二彈!除了補充兩人過往,《山怪魔鴞》和《翠鳥山莊神祕事件》裡的中短篇在方向上也跟正作不同:正作以社會議題為基底,法庭攻防有理有據,如陽光普照;外傳以私人恩怨為核心,邪魔歪道靈異驚悚,如陰風吹拂。兩種幾近相反的類型,在咱們文石鈴芝身上,竟然可以說是毫無違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宛如愛麗絲夢遊恐怖仙境,女孩為救出父母與孩子們的靈魂而開始與女巫的鬥智鬥勇! ※此篇也會搭配原著小說的讀後心得喔。
Thumbnail
最初在承風書店看到《附神》這標題,就馬上就被吸住。小翻了一下,發現是本談自己乩童父親的散文集,興趣更是整個被勾起來。之前讀過《做工的人》、《我的黑手父親》和《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等「職人」類書籍,相當喜歡這樣探索百工的閱讀感。而且這本書居然還是作者親簽版,不買可惜,就馬上拿去結帳(笑)。 不過,讀完
Thumbnail
《朗夜》是一部充滿愛與痛苦的小說,描述了從曾祖母到主角知妍的四代女性所遭遇的痛苦。故事中透過母女間的對話和理解,呈現了一個關於愛與修復的故事。透過對話和互相理解,四位女性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中面對著相似的痛苦和困境。故事充滿溫柔細膩的文字,帶給讀者安慰和力量。
Thumbnail
邪教在台灣一直不是稀奇的主題,不論是戲劇、電影、遊戲都有知名作品,我自認也算是看得夠多(包括現實中的新聞事件)但沒想到《縫隙》仍然帶給我閱讀上的驚喜,也證明這個主題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方向。
Thumbnail
當臺灣爆發一例保姆虐待幼兒的慘案,多角度思考保姆與社會問題所帶來的議題,以及人們信任身份的迷思,與法蘭克.包姆的《綠野仙蹤》中的設定展開對應。
《魚眼》的故事關於一個以真實事件為基礎,展開的懸疑推理小說。 一件發生在1986年的連續殺人案──「陳高連葉連續毒殺七童案」,婦人陳高連葉在糖果裡摻入毒藥,分送給數名孩童,最終造成七名孩童死亡,《魚眼》的故事也就此展開。在閱讀過程中, 讀者將陷入各種謎團的探索,並引發對母愛、殺人動機等議題的思考。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胡慕情 三個章節安排流暢,胡慕情的文筆非常好,有令人能信服的報導查證,也有袒露內心的心路歷程。這不是要講道理的談論死刑與人權,而是嘗試描繪出「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的」的調查筆記,真誠動人,非常值得一看。
Thumbnail
那天錢真透露,在創作《緣故地》期間有參考《咒術迴戰》,讓我感到訝異。然而得知了這個資訊後,重讀《緣故地》便發現不少樂趣,能用《咒術迴戰》重啟《緣故地》的小說世界。
Thumbnail
續上篇 陰陽童子,陰童,小鬼,都是他的名字,屬茅山一脈,有相關術法記載,不過正式名稱不是這個,但我也不清楚,以下簡稱為陰童。 進門的陰童纏著芳怡,不斷拉扯芳怡的肚子,另外三個嬰靈則拉扯著他們。搞什麼?原來是這樣。道法很多,確實也有陰童之術,但做這種事就不怕遭天譴嗎? 「堯,持經。」我趕緊從包包
Thumbnail
        小說改編自台灣真實案件──陳高連葉毒童案。 「陌生人給的東西千萬不要亂吃」這句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單純是關心,更來自該案件帶給台灣人刻骨銘心的恐懼。畢竟,誰知道平常的好鄰居給的糖果竟然摻有劇毒。 心理學教授月雪必須在陳林淑芬被處死之前與她會面,研究出到底是什麼心理因素使她對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宛如愛麗絲夢遊恐怖仙境,女孩為救出父母與孩子們的靈魂而開始與女巫的鬥智鬥勇! ※此篇也會搭配原著小說的讀後心得喔。
Thumbnail
最初在承風書店看到《附神》這標題,就馬上就被吸住。小翻了一下,發現是本談自己乩童父親的散文集,興趣更是整個被勾起來。之前讀過《做工的人》、《我的黑手父親》和《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等「職人」類書籍,相當喜歡這樣探索百工的閱讀感。而且這本書居然還是作者親簽版,不買可惜,就馬上拿去結帳(笑)。 不過,讀完
Thumbnail
《朗夜》是一部充滿愛與痛苦的小說,描述了從曾祖母到主角知妍的四代女性所遭遇的痛苦。故事中透過母女間的對話和理解,呈現了一個關於愛與修復的故事。透過對話和互相理解,四位女性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中面對著相似的痛苦和困境。故事充滿溫柔細膩的文字,帶給讀者安慰和力量。
Thumbnail
邪教在台灣一直不是稀奇的主題,不論是戲劇、電影、遊戲都有知名作品,我自認也算是看得夠多(包括現實中的新聞事件)但沒想到《縫隙》仍然帶給我閱讀上的驚喜,也證明這個主題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方向。
Thumbnail
當臺灣爆發一例保姆虐待幼兒的慘案,多角度思考保姆與社會問題所帶來的議題,以及人們信任身份的迷思,與法蘭克.包姆的《綠野仙蹤》中的設定展開對應。
《魚眼》的故事關於一個以真實事件為基礎,展開的懸疑推理小說。 一件發生在1986年的連續殺人案──「陳高連葉連續毒殺七童案」,婦人陳高連葉在糖果裡摻入毒藥,分送給數名孩童,最終造成七名孩童死亡,《魚眼》的故事也就此展開。在閱讀過程中, 讀者將陷入各種謎團的探索,並引發對母愛、殺人動機等議題的思考。
Thumbnail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胡慕情 三個章節安排流暢,胡慕情的文筆非常好,有令人能信服的報導查證,也有袒露內心的心路歷程。這不是要講道理的談論死刑與人權,而是嘗試描繪出「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的」的調查筆記,真誠動人,非常值得一看。
Thumbnail
那天錢真透露,在創作《緣故地》期間有參考《咒術迴戰》,讓我感到訝異。然而得知了這個資訊後,重讀《緣故地》便發現不少樂趣,能用《咒術迴戰》重啟《緣故地》的小說世界。
Thumbnail
續上篇 陰陽童子,陰童,小鬼,都是他的名字,屬茅山一脈,有相關術法記載,不過正式名稱不是這個,但我也不清楚,以下簡稱為陰童。 進門的陰童纏著芳怡,不斷拉扯芳怡的肚子,另外三個嬰靈則拉扯著他們。搞什麼?原來是這樣。道法很多,確實也有陰童之術,但做這種事就不怕遭天譴嗎? 「堯,持經。」我趕緊從包包
Thumbnail
        小說改編自台灣真實案件──陳高連葉毒童案。 「陌生人給的東西千萬不要亂吃」這句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單純是關心,更來自該案件帶給台灣人刻骨銘心的恐懼。畢竟,誰知道平常的好鄰居給的糖果竟然摻有劇毒。 心理學教授月雪必須在陳林淑芬被處死之前與她會面,研究出到底是什麼心理因素使她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