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或低價?哪一種策略較容易成功?

高價或低價?哪一種策略較容易成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我們有一個新的商品或是服務推向市場,必須面臨一個抉擇,是要採取高價策略?還是低價策略?影響我們下決策的因素有很多,包含產品與服務的成本、競爭的狀態,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等。但最終,我們還是得為這項產品或服務訂下價格,推出市場,然後消費者就會依據我們所訂的價格來「衡量」這個商品或服務的價值,以決定購買與否,然後在使用之後,評估是否「值得」,以決定是否持續購買。選擇「高價」或「低價」看起來很簡單,卻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與持續購買的行為。

很多人好奇,到底是「高價」好?還是「低價」好?會有這樣的疑慮,是因為兩種策略各有其優缺點。《精準定價》一書中,有引用了一個長期、針對大量美國公司的研究:Michael Raynor和Mumtaz Ahmed分析1966至2010年在美國超過兩萬五千家的上市公司,他們用資產報酬率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對公司進行分類。經過分享比較之後,提出兩條成功的法則,分別是「價值先於價格」和「營收先於成本」。這些公司中的奇跡創造者(從上市起每年的資產報酬率排在前10%以內,只有0.7%的公司符合這樣的要求)的競爭力來自於市場區隔而不是價格(的降低),往往更依靠毛利而非降低成本來增加獲利能力。

《精準定價》的作者Hermann Simon認為這些發現說明高價策略要比低價策略擁有更高的成功機率。商業世界中的確有很多採取低價策略取得成功的公司(IKEA、Walmart等),但數量少之又少,通常大多數市場中僅會有一兩家成功的「低價格、高銷量」公司。這一點和Raynor和Ahmed的另一個發現吻合:「成本導向(指透過降低成本來降低售價的策略)極少能帶來較好的獲利。」

Hermann Simon也指出,如果一家公司想透過走低價路線,去獲取成功,這家公司必須有技巧和能力把整條價值鏈的成本控制在盡可能低的水準,這些公司的企業文化一定要謙遜和節儉,但這種工作環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的。

我曾經看過Walmart的創辦人Samuel Walton的幾個小故事,說明他非常節省:例如,他曾經開著一輛舊皮卡車,裝滿了沃爾瑪的貨物,親自送貨到各個分店,以節省運輸費用。他也曾經在一次出差中,和他的高層主管們住在一間便宜的汽車旅館,並且要求他們四個人共用一間房間,以節省住宿費用。或他曾經在一次會議中,要求所有的參與者都把自己的名牌拿下來,並且把它們縫在一塊布上,作為一個節省紙張的象徵。Walton的理念只有一個:省下每一分錢回饋給顧客。這樣的公司文化不容許奢華和浪費,我認為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也只有在這樣的企業文化下,推動「低價策略」才能成功。

我並非認為「高價策略」就會比「低價策略」容易成功,只是從研究結果判讀,選擇「高價策略」的成功機率比「低價策略」高。但價格必須與產品或服務的價值連結,一旦無法為消費者帶來價值,不管高價或低價,都無法為市場所接受。

raw-image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2會員
4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