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𥚃還有米嗎? - 從米想到方格子

家𥚃還有米嗎? - 從米想到方格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天突然發現家裡的米吃完了,平時通常會上網預購好幾包產地直送台東好米,這次疏忽沒有先行增購,生米一顆不剩,只好趕快上網補購,當天只好改為吃麵。

今年七月我寫了「內心對話實錄 - 方格子一年記」,很多文友對我鼓勵有加,增添了許多持續寫作的動力。我體會到寫作是一場馬拉松,既然當初為了興趣而寫,單憑這份純粹的初心就不能輕易言退。

為了讓這場漫長過程順心愉快,我發展出一套自我寫作紀律,幾個月下來小有心得。

其實說起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有點像吃飯前先存一些生米以備所需的概念。

我現在發佈新文章之前,先要確認我的米糧還有存貨,「內容作品管理」內至少已有一兩篇文章初具雛形,只要繼續醞釀修正,遲早可以發佈。

寫作靈感匱乏,擔心沒有材料可寫,這大概是普世作者的共同心魔。

在方格子練筆以來,不管在路上行走,跟友人聊天,或者在家看Netflix,有時靈感不期而至,我養成習慣趕快用手機備忘錄記下要點,免得瞬間忘記。有時開車突然靈感來襲,當場不方便輸入文字,等待紅燈時就對著手機講幾句話錄音記錄。

不過,靈感就算收集了一籮筐,也不盡然完全合用。

有些靈感只是一句蠻有意思的文字,孤零零幾個字不足以成文,有些靈感冒出來的時候還算有趣,沉澱之後就會覺得形諸文字並不合宜,這樣的靈感只能暫擱在備忘錄,也許以後另有用處。

至於那些有潛力可以發展成形的靈感,等待閒暇時間就可以從手機備忘錄或錄音檔轉移到方格子「內容作品管理」進行孵化。

孵化時間可長可短。

比如說此刻,打開「內容作品管理」,已見兩篇文章停留在孵化階段,一篇寫了幾百字,另一篇寫了第一段文字而已。

我有空會回訪一下「內容作品管理」,這篇添一點新內容,那篇寫幾段新文字,也許再增加一篇文章為新靈感起個頭。

眼見庫存量逐漸增加,心中就不會有「下一篇寫什麼」的困擾,因為下一篇文章已經在排隊等待中。

家中有米,方格子有存貨,身心得以安定。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1.8K會員
163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青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