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046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從一開始﹐我們已經承認同一性 (取決於它的表述方式) 是個嚴肅的哲學問題﹐但並不因此隨便任何關於這方面的句子或推論都是合理/正當 (legitimate)。其實毛毛蟲的問題並無任何的矯飾﹐牠只不過是說牠不明白愛麗絲說什麼而矣﹔但愛麗絲的回答卻愈加糊塗了:

「我恐怕,我沒法解釋自己 因為 我已經不是我自己啦。」

這十分可能是誤用日常語言的一例。語言是約定俗成的人工製品。我們創造了各式各樣的字詞﹐這些字詞有些意義比較清晰﹐有些意義比較晦暗。我們擁有一大堆字﹑詞﹑片語﹑從句﹐可以自由自在地用它們來構造各式各樣的句子﹐但這並不表示只要能夠按序將某些語言元素放在一起成為句子﹐即使合乎該語言的語法約束﹐那些句子模樣的建構便自動有意義了。

當某人說「我不是自己」﹐請問可以如何理解﹖「自己」一詞是個反身代詞﹐顯然指涉句子的主語「我」指涉的那個人或個體。如果用小寫「a」來代表「我」﹐討論中的句子可以寫成

M: a 不是 a

因為「自己」就是我。 M 似乎不是太有意義的一個句子。毛毛蟲再次表達他的不理解。於是愛麗絲解釋一日之內身形變化多次的莫明其妙。毛毛蟲以一副智者的清晰姿態堅持一點也不莫明其妙。說老實話﹐愛麗絲不是笨蛋﹐也不怯於表白自己的意見﹐所以便勇敢地提出她的挑戰:

「可是當你必須變成一隻蛹的時候在那之後,再變成一隻蝴蝶,我想你會感到有點奇怪,是不是?」

但毛毛蟲堅持說「一點也不」。我們想知道的是﹐毛毛蟲是頑固還是真的不明白愛麗絲在說什麼。

為什麼毛毛蟲能夠那麼堅定地說牠一點也不會覺得奇怪﹐即使日後變成一隻蛹﹐然後再變成一隻蝴蝶? 這可能是一個卡羅式的插科打諢。當毛毛蟲變成蛹之後﹐為什麼毛毛蟲會覺得奇怪? 當毛毛蟲變成蛹之後﹐哪裡還有毛毛蟲? 當蝴蝶破繭而出﹐毛毛蟲也不會覺得奇怪﹐因為毛毛蟲早已不在了。當愛麗絲感嘆覺得怪異時﹐究竟是誰覺得怪異呢﹐如果愛麗絲不是愛麗絲的話﹖這正是 M 的缺陷。

愛麗絲說服不了毛毛蟲﹐但也不為毛毛蟲所說服。

「可能你的感覺同我不一樣我只知道,這些事讓我覺得非常奇怪。」

毛毛蟲終於失去耐性﹐但

「你是誰?」

兜了一個圈﹐回到起點﹐什麼也沒有解決。

__________________

-| 再往下跳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本專題內容原收於《飛越愛麗絲﹕ 邏輯﹑語言和哲學》一書,由《新銳文創》於2012年出版。由於該書內容太過肥厚,欲分作兩書,並作若干程度的改寫,故於2018年選擇不再續約; 現改寫完畢,新書題從「飛越」改作比較暴力的「綁架」,乃強調作者的詮釋及引申或有借題發揮之嫌。聯絡作者﹕sen.wong@protonmail.com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