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千年絲路光華猶在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兩岸佛教藝術交流一直是佛館重要的項目,歷年展出總獲得廣大迴響。在相關題材中,中國四大石窟藝術最容易引起矚目,其中又以敦煌石窟,更是最讓台灣觀眾所引頸企盼。終於,在2023年我們盼來了「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從年底到明年春節,這股敦煌熱潮勢必將掀起一波台灣的觀展高峰,也希冀在疫情後,帶動台灣文化活動,重拾往昔輝煌光景。

敦煌,是中國往返西域途中經濟文化交匯的重鎮。漢武帝為聯合西域各國共謀策略抵禦匈奴,派遣張騫二次出使西域而開闢的這條通道,同時打開了東西方往來的門戶,因經貿的興起中國大量的絲綢與貨物透過這條路線運到西域與歐洲等地,因此被稱為「絲綢之路」,佛教也由此從印度逐漸東傳至中國,敦煌也因此在歷經千百年的積累成就了佛教藝術的璀璨輝煌。

敦煌石窟始建於晉朝,距今1600年。在莫高窟第420窟的一幅〈西域商隊〉,是依據《法華經‧ 普門品》所繪出1400年前商隊途經險路遭遇盜賊,因誦念觀音聖號而得救的情節。這幅畫除顯現出當時的商貿情況,更蘊含佛教信仰內涵的轉折,連同第23、74、126、205、217、444窟的觀音經變,以及最具代表的第45窟南壁33觀音化身,都成為研究敦煌觀音信仰的重要文獻史料。

敦煌莫高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大漠敦煌,多少高僧所留下的足跡,多少商賈名士與那曾經的繁華滄桑,千百年來,早已埋沒在滾滾黃沙裡;那如史詩般的壯闊波瀾,如今都在敦煌藝術中再現光華。而當代為守護敦煌,多少的畫師接踵臨摹,多少人視守護敦煌為使命,前仆後繼,一代傳一代;每一位敦煌守護者,背後總有一則令人感動的故事,也因為有他們,我們才得以一覽這些歷史瑰寶。


本次,敦煌研究院排除萬難,將敦煌石窟3D打模的「中心柱窟」、莫高窟第3窟及第45窟實體運送來台,重現佛館;同時莫高窟保存至今最宏麗最完全的一幅供養人畫像〈禮佛圖〉本次也特地來台展出。精彩的文物尚有敦煌藏經洞《妙華經》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其首尾完整,紺紙銀欄金字,後人仍持續沿用之;此卷是敦煌藏經洞文獻中所存數件泥金寫經之一,彌足珍貴。而不可忽略的精彩壁畫摹本,含佛本生故事、尊像、經變、供養人等皆可讓觀眾細細欣賞;透過視頻可以漫遊洞窟讓您猶如身歷其境。此展是台灣百年來規模最大最精彩的敦煌特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