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光華-徐嬿婷惜童特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位擅於東方的中國水墨畫,一位擅於西方的油畫及綜合媒材,中生代與青生代兩位畫家相互切磋相互激盪出藝術的交集,都同樣訴諸於對生命的熱情,對自然的關懷,她們用繪畫開啟了「生命的光華」,此展覽在10月5日起開展直至11月19 日,前後約45天的時光,希望有緣者相約來看展。

徐嬿婷作品

徐嬿婷作品


藝術家介紹

徐嬿婷,中國當代著名女畫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畢業於中國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後遊學法國、1998年回國後於中國美術學院及中央美術學院研修。她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內地藝術市場及藝術教育的先驅者和實踐者,1996年創辦香港國際美術學院擔任院長。「人與自然」是徐嬿婷的繪畫主題,基於對大自然的敬畏,她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將主體縮小而客體放大。以花卉為繪畫的客體,籍以表達人生的豐盈。紅梅、紅梅賦、紅梅情結、紅梅枝頭、繽紛紅梅,單純的花卉就可以營造出可以名狀和無可名狀的體驗。她的畫,重表現、重詩情、重意境,作品之美正於她對這一切的心的體悟。

惜童作品

惜童作品


惜童,揮舞畫筆的雌性現代智人。1994年生於中國香港,現長住北京。立志做思聞自由人,一元論者;具有多元化文化背景,其繪畫 觀念及形式皆呈現出文化融合的姿 態。本身認為繪畫藝術是不需要言語概念的殿堂,藝術家用她的繪畫扒開生活的皮囊,指向生命的真實與非真實性。







展期:2023/10/5~2023/11/19
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二展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5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3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幅由陳淑嬌女士創作的膠彩畫〈曉春〉,完成於2017年,曾參展於107年臺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畫作以膠彩技法呈現,結合東方女性的典雅形象與自然花鳥的詩意情境,展現出一種溫婉清麗、悅人眼目的藝術風格。若從構圖、色彩、人物刻畫與主題意涵等層面加以觀察,當可深刻體會其藝術魅力所在。
Thumbnail
這幅由陳淑嬌女士創作的膠彩畫〈曉春〉,完成於2017年,曾參展於107年臺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畫作以膠彩技法呈現,結合東方女性的典雅形象與自然花鳥的詩意情境,展現出一種溫婉清麗、悅人眼目的藝術風格。若從構圖、色彩、人物刻畫與主題意涵等層面加以觀察,當可深刻體會其藝術魅力所在。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中生代與青生代兩位畫家相互切磋相互激盪出藝術的交集,都同樣訴諸於對生命的熱情,對自然的關懷
Thumbnail
中生代與青生代兩位畫家相互切磋相互激盪出藝術的交集,都同樣訴諸於對生命的熱情,對自然的關懷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水牛公園賞景〉/洪明珠 ●〈酒性〉/李淑貞 ●〈熱天ê雨〉/許玉霞 ●〈In Tī Tó-ūi?〉/Chiúⁿ Ûi-bûn ●〈時間ê樣貌〉/吳家銘 ●〈走路〉/曾江山 ●〈過年〉/楊振裕 ●〈真熱〉/江遲 ●〈流失〉/陳俐雯 逐家來phò-tāu Lán來講看māi 演講稿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水牛公園賞景〉/洪明珠 ●〈酒性〉/李淑貞 ●〈熱天ê雨〉/許玉霞 ●〈In Tī Tó-ūi?〉/Chiúⁿ Ûi-bûn ●〈時間ê樣貌〉/吳家銘 ●〈走路〉/曾江山 ●〈過年〉/楊振裕 ●〈真熱〉/江遲 ●〈流失〉/陳俐雯 逐家來phò-tāu Lán來講看māi 演講稿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庄跤ê月光〉/徐夢陽 ●〈無妨〉/陳政亮 ●〈出路——hōo龍山寺街友〉/杜信龍 ●〈短截〉/曾江山 ●〈傘〉/徐品浩 台灣人寫真 ●〈Guá ê guā-má〉/高嘉徽 ●〈老母kap我——陳秀英阿媽告別式紀念文〉/陳榮廷 ●〈我上愛看ê花〉/吳易蓁 心內話 台文青年 演講稿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庄跤ê月光〉/徐夢陽 ●〈無妨〉/陳政亮 ●〈出路——hōo龍山寺街友〉/杜信龍 ●〈短截〉/曾江山 ●〈傘〉/徐品浩 台灣人寫真 ●〈Guá ê guā-má〉/高嘉徽 ●〈老母kap我——陳秀英阿媽告別式紀念文〉/陳榮廷 ●〈我上愛看ê花〉/吳易蓁 心內話 台文青年 演講稿
Thumbnail
這幅畫以盎綠繁茂且幾乎垂直的植物襯著與背景有著對比色的主角人物,整幅畫凝聚著濃厚的逮丸味,紅色的人象徵著生為台灣人的我們,無論種族,在副熱帶氣候的炎日下辛勤耕作了一個又一個的世代,個個有著曬得通紅且黝黑的皮膚,主角呢,不知是直立於玉米田中,還是正攜手與歷史步步同行著。
Thumbnail
這幅畫以盎綠繁茂且幾乎垂直的植物襯著與背景有著對比色的主角人物,整幅畫凝聚著濃厚的逮丸味,紅色的人象徵著生為台灣人的我們,無論種族,在副熱帶氣候的炎日下辛勤耕作了一個又一個的世代,個個有著曬得通紅且黝黑的皮膚,主角呢,不知是直立於玉米田中,還是正攜手與歷史步步同行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