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未來,楊牧思想的航海圖】之六:白鳥留下禮物,索引大師思想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字:王乃葵 / 照片提供:楊牧書房

想完整認識楊牧——被譽為最有希望榮獲諾貝爾獎的華人詩人,便必須認識東華大學文學院,它是楊牧投注心力辦學之處。當年,楊牧先後找來學生吳潛誠、曾珍珍等人,拓荒般建立起文學院,在東海岸捲起一股文學的願景浪潮。

紀念詩人逝世兩周年之際,東華大學楊牧文學研究中心舉辦楊牧文學青年論壇。論壇會後特別安排一場《同樣的心:楊牧生態詩學、翻譯研究與訪談錄》座談會,本書為曾珍珍遺作集結,由昔時作為曾珍珍學生的出版人陳夏民擔任主持,邀請曾在文學院共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吳冠宏與英美語文學系系主任楊植喬,以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許又方,暢談楊牧與曾珍珍對東華之貢獻以及對文學的熱情與期許。期盼導引讀者觀看此書中值得反覆閱讀、深深定錨之處,理解字裡行間,那顆同樣的心。

《同樣的心》儼成座談當中一塊不可或缺的拼圖,而以本書為軸心,此次座談旋繞而出的重要面向在於——曾珍珍老師如何將楊牧詩學與西方當代或過往經典加以連結;透過與楊牧間師生對話,揭示追尋真理的過程及觸及的深度。

▉本土與國際,想像力的飛翔

吳冠宏緩緩道出,當年東華英美系吳潛誠教授逝世,曾珍珍接下英美系主任之職,人在中文系的自己亦在系務青黃不接時接下系主任的重擔,吳冠宏回憶那段時間經常受曾珍珍照顧,感念「曾老師是如同大姊姊一樣的存在。」經營繁重系務的同時更體會到,曾老師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作為系所經營方向,十分值得學習。彼時兩人因行政職務之故,經常一同出席學校會議,他憶起曾老師迂迴的發言風格使枯燥會議突現靈光並且充滿想像空間,一如曾老師告別式上一位同學的致詞所言:「老師不是要讓我們駛向何處,也不是要我們往何處前進,而是在原地教我們如何飛。」

不過,提及曾珍珍的開會風格,另一位與她長期共事的同仁則有不同想法。「其實我很怕曾珍珍老師,因為她很囉唆。」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主任許又方補充道。雖然許又方總是小心翼翼地避著曾珍珍,某次卻恰巧遇上她。曾老師對著他直爽說道:「我就快要退休了,你讀了這麼多楊牧老師的著作,楊牧講座你可以進來幫忙,不要說推辭的話,你應該要義無反顧!」許又方表示,雖然有違自己意願,但仍選擇成為楊牧講座的一員。沒想到加入講座後不久,曾老師便過世。「我很希望曾珍珍老師能再跟我囉嗦幾回。」可能是心有所思,許又方曾在夢中看見穿著一身長白袍的曾珍珍望著他,微笑著沒有說話,接著倏地在她背上散開翅膀飛去,如同白鳥。許又方明白曾珍珍是來告別的。

白鳥的意象不僅存在昔日同事夢中,《同樣的心》這本書的書名也正取自楊牧〈故事〉末句。曾珍珍對該詩中的白鳥意象有云:「異代詩人同心契合使用『白鳥』象徵,恰恰印證了這首詩所詠誦的:知音,知音,靈犀相通!」吳冠宏認為所謂知音之情體現在楊牧、曾珍珍在《同樣的心》中的幾則對談記錄中,字裡行間所開展出來的張力與意趣生動無比。然而曾珍珍對楊牧的理解不僅是在文本研究裡,吳冠宏憶起曾珍珍於楊牧返美期間,總是戴妥墨鏡,牽著楊牧家的Happy在東華校園蹓狗。吳冠宏這樣認為:「曾老師是楊牧老師永遠的追隨者與發揚者,他們是師生,亦有如親人。」

吳冠宏接著分享《同樣的心》中的生態詩學:曾珍珍看出楊牧詩作裡的世界觀、宇宙觀有其本土在地的關懷並形成對話,有別於當時盛行的本土政治諷喻詩,這將是未來學者可以接續研究的題目。書中〈從神話構思到歷史銘刻〉分析楊牧與陳黎的在地書寫與兩者詩作間的對話與比較,內容能夠含藏的意境卻特大,從伊莉莎白.碧許〈善打瀾〉起興,兩者各自表述並加以對話後,再連結德瑞克.華爾寇〈海洋是一本歷史書〉作為第三種可能,文末復以碧許〈地圖〉地誌書寫收束結篇。吳冠宏認為整篇書寫充滿想像語意,行文百折千迴,與當今在學術洗禮下架構分明的論文,是很好的對照。「曾珍珍始終進行著在地與國際之間的接軌與對話」,吳冠宏更補充道,「翻譯碧許時,她曾寫下〈在花蓮遇見伊莉莎白.碧許〉;透過分析楊牧詩作,她亦以具體而微的論述將楊牧詩學與西方當代或過往經典加以連結。」

《同樣的心》亦論及楊牧海洋意象,其中有超越邊界、性別流動、包容一切的意義。吳冠宏認為曾珍珍援引當代的生態、性別意識去探討、分析楊牧作品,在這過程裡不斷與當代思潮交互洗禮,且能掌握楊牧探索中國古典的脈絡。古典對楊牧的啟發,楊牧對古典創作的詮釋,註解,正如杜甫面對畫絹上的鷹,一剎那就已通明雪亮。

raw-image

▉留下的禮物,幾場對話與一間書房

吳冠宏接著分享〈英雄回家——冬日在東華訪談楊牧〉,因曾珍珍深知楊牧喜愛《四書》,便從楊牧夢見孔子說起,期間問題意識的切入點均相當巧妙,不愧為楊牧知音。吳冠宏補充道,楊牧擔任中研院文哲所的創始所長是非常重要的定位,一般大眾看到「文」、「哲」兩端時,經常忽略了之中也有經學組。

其實若將楊牧與經學單獨審視,會發現楊牧特別關注經學的存在。吳冠宏旋即舉書中曾珍珍針對楊牧的提問:「您托夢說儒,是潛意識裡想賦予儒家另一層精神面向嗎?」楊牧則自剖迷戀經學是因當中古奧文字令其產生探索的熱情。將古代文字放進現代作品會產生特殊的創造性,所以他讀經「有隔」,刻意尋找美學的愉悅,而非在追求經書裡所豁然啟發的真理,故自謂採取一種「以辭害意」的閱讀方式,透過文辭接近文字的創造與美感的經營。

此外,吳冠宏認為曾珍珍乃是高明的訪談者,對楊牧的生活點滴信手拈來,又善於設問。觀看二人對話處處有珠璣,不難想見曾老師提問時嘴角浮現的微笑,在在予人親炙現場似的感受,而楊牧的回應則令我們從中捕捉到其性情、興趣以及獨特的視角。師生二人對話接近真理,卻又各自敞開,在莊嚴的揭示與平實的回答間彼此拉開格局與深度。

如今,曾珍珍與楊牧相繼辭世,遺留下來的,是當初楊牧的追隨者曾珍珍一手創立的楊牧書房,這是兩人留給東華的禮物,讓師生得以在校園內賞讀楊牧,默默地與文學締結更深的因緣。吳冠宏補充,楊牧喜讀書,命名孫女名為之芸,「芸」是一種香料植物,可防蟲啃書;芸臺即書房,芸窗是書房外的窗子種了芸草,上圖書館讀書,便是對詩人最高的禮讚。

最後,吳冠宏以書中的文句為引,邀請大家共同為文學努力:「對於這兩位前輩在人生現場的落幕:說是優雅落幕前一聲動人的熄燈號,不如說是對未來更壯闊的波瀾發出召喚、祈禱。」

raw-image

編輯:劉芷妤、陳育萱、陳夏民、王乃葵

raw-image

同樣的心:楊牧生態詩學、翻譯研究與訪談錄

作者:曾珍珍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定價:300元


avatar-img
24會員
109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逗點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後來認真回想,曾老師曾在用餐時說她(退休)以後還要持續引薦、翻譯一些作家的書,還要幫學生擔任翻譯的校訂者。」同樣的問題引出多種答案,陳夏民覺得並非壞事,「不過是關於退休計畫的簡單問題,這些答案讓我們看見一個人的複雜性。當我們思考此間差異,或許能得到一個結論:因為我們沒有定論,曾老師就從未離開。
本書新書發表會台中場次特別邀請中興大學邱貴芬、詹閔旭兩位教授,與陳夏民、顏少鵬兩位總編輯,暢談《同樣的心》在台灣文學中的重要位置。期盼讀者能認識到這些背景不同、專長各異的台灣文學前輩們,亦能沉浸於他們對台灣文學的真摯與熱愛,深受鼓舞,體悟:此刻,我們有同樣的心。
本書於台中的新書發表會,特別邀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邱貴芬、詹閔旭兩位教授,與催生本書的陳夏民、顏少鵬兩位總編輯,暢談《同樣的心》在台灣文學中的重要位置。期盼讀者能因此認識這些背景不同、專長各異的台灣文學前輩們,亦能沉浸於他們對台灣文學的真摯與熱愛,體悟:此刻,我們有同樣的心。
須文蔚唏噓地總結:「楊牧的老師陳世驤曾言『文學作為對抗黑暗之光』,楊牧也講過『而我總以為愛是黑暗裡的省識,風雨中的辨認』;而《同樣的心》的出版,足堪標記我們對曾珍珍、楊牧的不捨想念,更是兩位傑出學者如黑暗之光的證據吧。」
許甄倚如是結語:「我想,曾珍珍一定與碧許、狄金生同感到內在孤寂相通吧,所以才能在萬物中一起看到靈光乍現的時刻。而曾珍珍的敏感和見解,同樣也可以在分析楊牧詩作裡讀到,並提供閱讀詩歌文學的深刻可能與路徑。」
「我後來認真回想,曾老師曾在用餐時說她(退休)以後還要持續引薦、翻譯一些作家的書,還要幫學生擔任翻譯的校訂者。」同樣的問題引出多種答案,陳夏民覺得並非壞事,「不過是關於退休計畫的簡單問題,這些答案讓我們看見一個人的複雜性。當我們思考此間差異,或許能得到一個結論:因為我們沒有定論,曾老師就從未離開。
本書新書發表會台中場次特別邀請中興大學邱貴芬、詹閔旭兩位教授,與陳夏民、顏少鵬兩位總編輯,暢談《同樣的心》在台灣文學中的重要位置。期盼讀者能認識到這些背景不同、專長各異的台灣文學前輩們,亦能沉浸於他們對台灣文學的真摯與熱愛,深受鼓舞,體悟:此刻,我們有同樣的心。
本書於台中的新書發表會,特別邀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邱貴芬、詹閔旭兩位教授,與催生本書的陳夏民、顏少鵬兩位總編輯,暢談《同樣的心》在台灣文學中的重要位置。期盼讀者能因此認識這些背景不同、專長各異的台灣文學前輩們,亦能沉浸於他們對台灣文學的真摯與熱愛,體悟:此刻,我們有同樣的心。
須文蔚唏噓地總結:「楊牧的老師陳世驤曾言『文學作為對抗黑暗之光』,楊牧也講過『而我總以為愛是黑暗裡的省識,風雨中的辨認』;而《同樣的心》的出版,足堪標記我們對曾珍珍、楊牧的不捨想念,更是兩位傑出學者如黑暗之光的證據吧。」
許甄倚如是結語:「我想,曾珍珍一定與碧許、狄金生同感到內在孤寂相通吧,所以才能在萬物中一起看到靈光乍現的時刻。而曾珍珍的敏感和見解,同樣也可以在分析楊牧詩作裡讀到,並提供閱讀詩歌文學的深刻可能與路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雖然身為屏東文學工作者,我是直到去年的"屏東文學史"發表會後,大家到永勝五號相聚,才有機會和曾貴海醫師面對面聊上幾句。 當時有個音樂劇企劃,名稱暫定為<千尋萬年溪>,名稱來自已先走一步的郭漢辰老大2011所編的書。計畫將超過半世紀以來,萬年溪畔誕生的文人故事,包含李淑德、(故)汪乃文(音樂)、(故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楊雲,字大宇。江蘇人,前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教授,已謝世多年。喜詩藝、好書畫。藝苑之傑人也。 楊公樂道體壇芳,化育英才燦瑞光。 雲義如星懸碧漢,高情似桂植蘭房。 大章小令從容撰,楮素苔箋傳寫詳。 宇內宗師題句贈,鏘金振玉美名揚。
Thumbnail
愛默生性喜孤獨 愛倫坡上建茅屋 濟慈烏啼失母怙 雪來風寒念慈烏 學庸2006.11.20/13:48 作品號03-0363-03 慈烏:典出白居易慈烏夜啼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別毀了台語文的優雅 楊渡 台語文的議題引發另一個人的回響,他的觀點跟我雷同!所謂「欲速則不達」,「愛之適以害之!」 愛的方法不對,只會溺死對方! 從沒有爭議的書面字開始,再擴大到生活用語,這樣循序漸進,至少障礙會減少很多! 許夢青是鹿港詩人,生於1870年,卒於1904年,只有35歲。他自幼受漢
Thumbnail
曾楊曾經有一段美好的初戀,他的出身並不光彩,母親是有錢人家的小婦,從小就被父親的元配當作家僕之子看待。 直到曾楊高中時遇上了一生摯愛-吳郝,吳郝家裡經商,是做國內外瓷器貿易的。 在一次曾家宴會中兩人老套的在庭園相遇,吳郝對曾楊一見鍾情立即展開熱烈的追求。 早上送早餐、中午陪吃、晚上陪自習,雖然
Thumbnail
楊牧的作品跨越了詩歌、散文、雜文等多種文類,充滿豐富的深意,對臺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探討通才與專才的優勢,並提到了楊牧專注而嚴謹的態度對其持續創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得知洪範書店出版了《楊牧全集》,集結楊牧一甲子的豐厚創作,其中的〈別卷〉八冊,是楊牧未公開過的創作和書信,以及照片手稿和年表,作為他的讀者,實為期待。收到這樁消息,動心起念,二月二十二日即動身前往台北書展……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雖然身為屏東文學工作者,我是直到去年的"屏東文學史"發表會後,大家到永勝五號相聚,才有機會和曾貴海醫師面對面聊上幾句。 當時有個音樂劇企劃,名稱暫定為<千尋萬年溪>,名稱來自已先走一步的郭漢辰老大2011所編的書。計畫將超過半世紀以來,萬年溪畔誕生的文人故事,包含李淑德、(故)汪乃文(音樂)、(故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楊雲,字大宇。江蘇人,前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教授,已謝世多年。喜詩藝、好書畫。藝苑之傑人也。 楊公樂道體壇芳,化育英才燦瑞光。 雲義如星懸碧漢,高情似桂植蘭房。 大章小令從容撰,楮素苔箋傳寫詳。 宇內宗師題句贈,鏘金振玉美名揚。
Thumbnail
愛默生性喜孤獨 愛倫坡上建茅屋 濟慈烏啼失母怙 雪來風寒念慈烏 學庸2006.11.20/13:48 作品號03-0363-03 慈烏:典出白居易慈烏夜啼
Thumbnail
臺灣的詩人學者,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余光中在評析她的詩時說:「她是繆思最鍾愛的幼女。」名小說家朱西寧在談到她的散文時說:「她日常生活里的敏思,一滴清露,一粒河砂,在她皆是山川日月,人世無限⋯⋯她的文章好,根子裡自是成於天趣者更多。」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朱炎則在替她的小說作序時形容:「可曾
Thumbnail
別毀了台語文的優雅 楊渡 台語文的議題引發另一個人的回響,他的觀點跟我雷同!所謂「欲速則不達」,「愛之適以害之!」 愛的方法不對,只會溺死對方! 從沒有爭議的書面字開始,再擴大到生活用語,這樣循序漸進,至少障礙會減少很多! 許夢青是鹿港詩人,生於1870年,卒於1904年,只有35歲。他自幼受漢
Thumbnail
曾楊曾經有一段美好的初戀,他的出身並不光彩,母親是有錢人家的小婦,從小就被父親的元配當作家僕之子看待。 直到曾楊高中時遇上了一生摯愛-吳郝,吳郝家裡經商,是做國內外瓷器貿易的。 在一次曾家宴會中兩人老套的在庭園相遇,吳郝對曾楊一見鍾情立即展開熱烈的追求。 早上送早餐、中午陪吃、晚上陪自習,雖然
Thumbnail
楊牧的作品跨越了詩歌、散文、雜文等多種文類,充滿豐富的深意,對臺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探討通才與專才的優勢,並提到了楊牧專注而嚴謹的態度對其持續創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得知洪範書店出版了《楊牧全集》,集結楊牧一甲子的豐厚創作,其中的〈別卷〉八冊,是楊牧未公開過的創作和書信,以及照片手稿和年表,作為他的讀者,實為期待。收到這樁消息,動心起念,二月二十二日即動身前往台北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