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楊大宇教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楊雲,字大宇。江蘇人,前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教授,台灣女足球隊教父,著有《蹴鞠考》,也是知名書畫家,已謝世多年。喜詩藝、好書畫,藝苑之傑人也。

楊公樂道體壇芳,化育英才燦瑞光。 雲義如星懸碧漢,高情似桂植蘭房。 大章小令從容撰,楮素苔箋傳寫詳。 宇內宗師題句贈,鏘金振玉美名揚。

raw-image


avatar-img
6.5K會員
697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古典詩創作,七言律詩一首。
古典詩創作,絶句三首。
群山萬壑聚苗城,如畫風光遠近名。上島溫泉湔俗骨,法雲禪境遠塵情。 通霄葦岸黃翎躍,錦水磺坑烈燄生。勝概吾曾親躋履,新詩詠罷意迴縈。
性僻耽詩常慕韓,學勤好道自欣歡。昭昭不昧仁恩志,凜凜懷霜覆物肝。契訂知心多逸士,歡聯把臂率椒蘭。天街走馬非吾願,終始惟誠老杏壇。 附注:余酷愛韓愈詩,自號韓孟子。
晨起寒侵背,日輪越嶺東。凝陰籠四野,凜凜歲云終。 年終晴景窮,墨客感飄蓬。悵望來時地,棲遲寒風中。
唐代文學會南開大學年會有感敬和劉衛林葛景春先生七律原玉兼呈諸友 ﹝臺灣﹞李建崑
古典詩創作,七言律詩一首。
古典詩創作,絶句三首。
群山萬壑聚苗城,如畫風光遠近名。上島溫泉湔俗骨,法雲禪境遠塵情。 通霄葦岸黃翎躍,錦水磺坑烈燄生。勝概吾曾親躋履,新詩詠罷意迴縈。
性僻耽詩常慕韓,學勤好道自欣歡。昭昭不昧仁恩志,凜凜懷霜覆物肝。契訂知心多逸士,歡聯把臂率椒蘭。天街走馬非吾願,終始惟誠老杏壇。 附注:余酷愛韓愈詩,自號韓孟子。
晨起寒侵背,日輪越嶺東。凝陰籠四野,凜凜歲云終。 年終晴景窮,墨客感飄蓬。悵望來時地,棲遲寒風中。
唐代文學會南開大學年會有感敬和劉衛林葛景春先生七律原玉兼呈諸友 ﹝臺灣﹞李建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名豈威權著 百年亂世譜 一朝天子易 浮名那得顧 學庸2007.05.24/13:17 作品號03-0418-03
Thumbnail
從風雨飛颺 懷心豈憂傷 奮飛奕神壯 縱千里高吭 學庸2007.05.23/17:17 作品號03-0415-03
Thumbnail
陽冬梅開滿湘沅 常德路遙思綿遠 會向夢裏池台苑 總是春豔難自掩 學庸2006.11.06 作品號03-0352-03
Thumbnail
風驚堂前燕 花夢柳含煙 雪來天暮寒 月薄絲弦線 學庸2006.10.26/11:00 作品號03-0346-03
Thumbnail
送君行吟 高山浮雲 櫻紛滿徑 珍露晶瑩 學庸2006.10.23/08:41 作品號03-0342-03
Thumbnail
誰教詩人多情惹憐意 為賦新詞強說愁 誰教戀人多情惹傷感 為賦離意索千秋 學庸1996.10.25 作品號03-0147-03
Thumbnail
好久不見楊校長, 鵬程萬里任翱翔。 念屏工時,楊校長還是學校的老師,後來兼任訓育組長,之後是輔導室主任。 和楊校長上一次見面是在2014年的成果發表音樂會上。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楊牧的作品跨越了詩歌、散文、雜文等多種文類,充滿豐富的深意,對臺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探討通才與專才的優勢,並提到了楊牧專注而嚴謹的態度對其持續創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名豈威權著 百年亂世譜 一朝天子易 浮名那得顧 學庸2007.05.24/13:17 作品號03-0418-03
Thumbnail
從風雨飛颺 懷心豈憂傷 奮飛奕神壯 縱千里高吭 學庸2007.05.23/17:17 作品號03-0415-03
Thumbnail
陽冬梅開滿湘沅 常德路遙思綿遠 會向夢裏池台苑 總是春豔難自掩 學庸2006.11.06 作品號03-0352-03
Thumbnail
風驚堂前燕 花夢柳含煙 雪來天暮寒 月薄絲弦線 學庸2006.10.26/11:00 作品號03-0346-03
Thumbnail
送君行吟 高山浮雲 櫻紛滿徑 珍露晶瑩 學庸2006.10.23/08:41 作品號03-0342-03
Thumbnail
誰教詩人多情惹憐意 為賦新詞強說愁 誰教戀人多情惹傷感 為賦離意索千秋 學庸1996.10.25 作品號03-0147-03
Thumbnail
好久不見楊校長, 鵬程萬里任翱翔。 念屏工時,楊校長還是學校的老師,後來兼任訓育組長,之後是輔導室主任。 和楊校長上一次見面是在2014年的成果發表音樂會上。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楊牧的作品跨越了詩歌、散文、雜文等多種文類,充滿豐富的深意,對臺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探討通才與專才的優勢,並提到了楊牧專注而嚴謹的態度對其持續創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