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吞棗齋〕《馬尼拉的誕生》

2023年的第16本書。《馬尼拉的誕生: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中國、日本的交會》,碧兒姬.特倫—威納(Birgit Tremml-Werner)著,堯嘉寧譯,台北市:衛城,2022,初版。

raw-image

人的聚集

人的集中才有了社區,社區集中才有村莊,村莊集中形成區域,若是將他賦予一個政治體系,城市會因此成形。

我讀這本書的原因其實出自今年大河劇《怎麼辦家康》,出於一個好奇,隨著劇中德川家康(松本潤)的衣著越來越精緻,我們從而得知家康的政經地位可說是越來越高,甚至可以與豐臣一家抗衡,可稱之為天下人。衣著華麗來自絹絲,角色身上的布衣到有燦爛色彩的華服,再到劇中三浦按針 aka. 威廉·亞當斯 William Adams漂流至日本,讓我想起這段時間不正好應該是大航海時代進行海上絲路的時期嗎?

書既已在架上許久,連包裝外膜都尚未拆下,便趁著年底的最後一個月,開始讀起。這本書講解了馬尼拉的形成不純是西班牙人進行海上拓展的殖民地,甚至拓展到海商絲路各類貿易品,如絲綢、白銀......等的交易需求,都需要借馬尼拉作為轉運貿易的交易港市。而從前我也僅只在歷史課本上讀到,明朝白銀從墨西哥開採,轉至馬尼拉輸入中國,這也令我領略從前讀明代話本小說為何白銀如此珍貴的原因。但馬尼拉之所以為馬尼拉,豈是只有如此簡單的貿易原因?

經濟背後必有政治因素

書中也提到其實不管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甚至日本人或是中國人都有在馬尼拉貿易、遊走、甚至移民的紀錄。西葡兩國藉著傳教試圖在這具有一席,並帶來政治統治的因素,便接著建設、稅務、收支帳簿等需求。而也因為中國及日本船員、移民帶來的勞力資源、科技開發技術(如印刷術、文字抄寫)在馬尼拉讓這些人登陸落地,因各自民族文化的不同,卻也形成各自的社區。政治因素也於此時介入管理,將城市畫出區域,而區域劃分之由,正是因為管理需求所致。

同時也不能忽略大航海時代把全世界收攏在一起,讓中國/日本的政治領導階層進入世界視野中。明代先有鄭和下西洋宣傳國威,到中葉後期開始實施海禁。日本豐臣秀吉發動朝鮮戰爭,試圖拓展海外卻遭兵敗。原則上都不脫離試圖向外探索的基本思維。我們也從書中讀到,兩國也對不遠的馬尼拉也都有許多的互動紀錄。可以簡單,我要在這邊取得財富,接著不單單只要財富。但中日兩國後來都因為國內政治因素的關係,必須暫時打消政治勢力擴張的需要。

西班牙葡萄牙甚至荷蘭人同一時間也互有勢力消長,直到鄭家東寧王朝在台南建立勢力,讓台灣也成為大航海時代其中的一個小小註腳,並發現從台灣到日本九州、中國福州其實更快。

結論

因此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會憑空拔地而起。城市的形成必有其政治需求、經濟支援,一如馬尼拉的誕生。在西班牙進駐該地並與當地原住民產生衝突而後管控,且開始成為貿易經濟的港口。那一刻起,馬尼拉的誕生就注定是在政治因素體系下天時地利間的產物。而我們也不能忽略,他也是東南亞在印尼後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繼續深究下去,你會發現這個國家遠比你所想的底蘊更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夜間飛行物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