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這門學問的必修課中,最重要的就是「儲蓄課」
儲蓄這件事,或許有些人從小到大就已經養成了習慣,也有些人到現在對於儲蓄這件事應該從何下手還有些模糊。
有許多人分享自己的儲蓄習慣,最常聽到的如以下:- 擁有記帳的好習慣-了解自己的開銷收支
- 紅包袋儲蓄法-把一個月的開銷用紅包袋做分類,不多花錢
- 開設兩個帳戶把錢存在其中一個帳戶裡-做為儲蓄帳戶,不去動用這筆錢
- 書中提到的幾種「理財」方式,分享給大家
- 記住省錢>賺錢
- 找到不需要花錢的樂趣
- 存到20萬以前先壓低生活水準
- 從存下實際收入的10%到挑戰25%
- 不刻意省水節電(不追求精打細算省下的錢)
- 開立三種帳戶(活用帳戶/儲蓄帳戶/自行定義)
- 不當擁車族(讓生活不必有車,或多使用大眾運輸)
- 書中提到的幾種「存錢」方式,分享給大家
- 從失敗中學習
- 不要愛慕虛榮
- 記住存錢>賺錢
- 明確訂立目的、方法
- 事先換算,在浪費之前踩煞車
- 讓勞動變得有趣,就能埋頭工作
- 上述所說的方法選擇適合的且持之以恆
書中這段話分享給大家
「一輩子都不用為錢煩惱的人,以及存不了錢、終其一生貧窮的人,兩者之間的分歧點就在於『區區20萬』存款。」想要過上自由人生,關鍵不在於你能賺多少,而是你能存多少,只要養成儲蓄的習慣,到哪都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