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過去

馬六甲市區,賣椰子的攤販外,一位阿伯愜意地坐在那裡,馬六甲接近赤道的炎熱氣候快讓我們吃不消,進去買了現剖椰子來解解暑,阿伯看著我和老牛:「你們哪裡來的啊?」看到都是華人面孔自然收起警戒,和他就這麼聊起來。

馬六甲荷蘭廣場

馬六甲荷蘭廣場

阿伯對蔣介石時代印象特別鮮明,我想他是當年移民潮定居在馬六甲的華人,從小跟家人到馬六甲的阿伯,見證馬六甲的時代變化,我們一邊暢飲椰子水的清涼邊聽他說:「椰子水很涼(寒),不要喝太多,喝多了腳會軟!」「腳軟?」接著他看我倆背的包包:「包包最好背前面,這一帶吸毒的人多。」阿伯好心提醒我們注意安全,說完他轉身離開,背影感覺像是一個親切長輩對我們耳提面命。

馬六甲河

馬六甲河

夜晚的馬六甲河

夜晚的馬六甲河

馬來西亞所有城市中,歷史文化意識最深邃的就屬馬六甲,明朝鄭和下西洋,選擇了這裡為基地,其地理位置特殊,爾後航海時代開始,葡萄牙人以這裡當作第一個被殖民的地點,15-16世紀,葡萄牙人轉手給荷蘭人統治,後來又被英國統治管轄一百多年,因此,馬六甲的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當年歐洲列強留下來的建築遺跡,華人在這裡建立的聚落也是時代的縮影,馬六甲海峽扮演重要角色,是東南亞重要的海港,千百年來,看著來往的不同人種來來去去,代表著馬來西亞的過去。

多元種族融合

多元種族融合

荷蘭古城與砲台

荷蘭古城與砲台

現今的馬六甲更是來馬來西亞必到的旅遊景點,特有的「極度誇張花花三輪車」,放著超大聲電音組曲,載著遊客穿梭在馬六甲街頭,和古城形成強烈對比,「雞場街」已是滿滿大陸客,我和老牛沿著馬六甲河步道步行,不想跟著走大眾景點,逛市場更是我們深度走訪馬六甲的調味劑,店面的釀豆腐湯滋味美好,買到印度店家自家調製的咖哩粉,迷人的香氣就像馬六甲,餘韻不斷。

現在

18世紀中期,有人在吉隆坡巴生河口發現錫礦,華工紛紛來此挖礦,於是吸引生意人、投資者和礦工與商販,吉隆坡很快變成一個商業與經濟中心,慢慢取代馬六甲,正式成為首都。

吉隆坡捷運

吉隆坡捷運

抵達吉隆坡的下午,天空下起傾盆大雨,三鐵共構的中央車站完全不受影響,不同人種、穿著不同打扮,百貨商場的便利,讓我們不愁餐食如何解決?馬來人、印度人、華人有各自區域,市區交通便利,地標「雙子星塔」,是馬來西亞人的驕傲,如同台灣代表地標101,見證首都魅力。

雙子星塔

雙子星塔

其中吉隆坡的殖民區是我們最喜歡的一部分,舊火車站與獨立廣場的壯麗優雅、最高法院融合摩爾式和維多利亞建築,巴東草坪的寬廣,英國殖民時期,英國人在吉隆坡打造屬於英國人活動的區域,背後充滿歧視,除了顯示自己的優異與高貴,更是刻意區隔與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活動範圍,華麗建築的外觀之下手段醜陋。不得不說當時的建築技術與風格,百年後走進也是由英國人打造的中央藝術坊,厚實的實木扶梯、窗框細緻雕花、木質地板樸拙、歐式建築的扎實穩重,現在看起來都是為之珍貴的世界遺產。

英國殖民留下的建築--最高法院

英國殖民留下的建築--最高法院

中央藝術坊 維多利亞式與摩爾式建築融合

中央藝術坊 維多利亞式與摩爾式建築融合

國鐵總站

國鐵總站

巴東草坪

巴東草坪

華人區廟宇香火鼎盛,粗大的香燭燃燒的是吉隆坡華人的信念,供品豐富大方,海外的華人對神明的祈求都是一致的,聽到華語的腔調已經融合馬來文化,頗有意思。唯「雜亂」是華人區給我的觀感,茨廠街賣的商品乏善可陳,無意義的中國製造紀念品,衣服皮件廉價次等,彷彿告訴外國人中國製造的品質一向如此,走完一圈不會想回頭,知名肉骨茶店大量的觀光客湧入,儘管評價很高,但舌頭誠實的告訴我滋味普通,犀利的道出實情。

茨廠街

茨廠街

印度區的美食目不暇給,點菜比手畫腳,脫鞋子踩在印度廟,黏膩感隨之而來,印度教的神像面目猙獰、寫實的刻畫在臉上,五彩繽紛的裝飾使得印度廟在此擁有獨特的景觀,宗教色彩濃厚,成了另一個風景。

印度廟

印度廟

未來

坐捷運到「布城站」,走到公車總站,繁雜資訊看得我眼花撩亂,粉紅清真寺就位在「布城」。這裡英文不通,總站裡幾十台公車,到底要搭哪一台?索性拿著圖片上車問司機有沒有到?司機點頭了就上車。

粉紅清真寺

粉紅清真寺

馬來西亞長年以來接受不同列強統治殖民,別忘了馬來人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族群,為了追求馬來人的民族認同與光榮以及解決吉隆坡土地擁擠問題,1999年決定將聯邦政府由吉隆坡搬遷至「布特拉查雅」,簡稱「布城」或「太子城」。建立新的政府機構,布城蓋的新政府大樓,廣場大器新穎,道路寬闊整齊,兩旁的大樓設計都是請知名建築師設計,像是看了一場城市巡禮,新的首都也正式揮別過去殖民的影子,和吉隆坡完全不同型態。

新政府大樓

新政府大樓

粉紅清真寺壯觀美麗不在話下,伊斯蘭文化沉靜、儒雅的氣氛讓這裡成為新的觀光景點,一台台遊覽車下車拍照,就在大隊人馬散去,我們反其道而行走到另一處較為冷門的「鋼鐵清真寺」,入內參觀的我們成了稀有動物,鋼鐵清真寺的黑人志工導覽員無論如何也要帶我們參觀,他說我們是他遇到的第一批台灣人,可見這裡多冷門,走出鋼鐵清真寺,連接著政府廣場,道路寬大到明明只想走到公車站,卻像是「最遙遠的距離」的遠啊。

鋼鐵清真寺

鋼鐵清真寺

堅持為我們導覽的導覽員

堅持為我們導覽的導覽員

「布城」絕對是馬來西亞新的亮點,他代表著馬來西亞的未來,他凝聚了馬來西亞對族群的認同、開闊了馬來西亞的視野,一座從無到有的新市鎮,政府要在布城建立起屬於自己族群的故事。

充滿設計感的大樓

充滿設計感的大樓

馬來西亞,令人驚艷不已的歷史遺跡和豐富人文底蘊,有如一本活的歷史,受到殖民、多元人種,文化不同的影響,多國語言豐富,和我們小島思維相比,馬來西亞相當具有國際觀,和不同族群融合,一起共事生活,是我們難以理解的,然而馬來西亞馬六甲的過去還存在著,讓後人憑弔,吉隆坡的現在仍在進行,扮演好商業經濟的角色,布城象徵的未來還在努力,新政府執政魄力無窮,馬來西亞在多元人種的十字路口,以堅韌的胸懷在世界立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一次從馬來西亞跨境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接近赤道的高溫幾天下來應該適應了才是,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最大區別是有如「室內冬天」的冷氣,溫差之大,終於在新加坡身體出現抗議,半夜咳到肺要彈出來那種,老牛把所有我們帶來的備用藥都拿出來,舉凡喉糖、喉片、止咳藥可以吞的全吃下肚仍然咳了個半死,偏偏趕上過年期間
世界各地都有所謂「朝聖之路」,無論是宗教信仰、精神寄託,帶著謙卑的心情,感受心靈慰藉。熊野古道為日本朝聖之路,其中三大靈場包括「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日本人相信這片山林土地,有諸神居住,踏上神聖的朝聖之路,飽覽大自然靈氣,光是這一區就有多達200多間大大小小神社,200
伊朗大媽用非常嚴肅的臉看著我並說著伊朗語作勢叫我把臉遮住,氣勢驚人,我嚇了一跳!樣子就像對我說:「嘿!妳必須好好注意言行,把臉遮好!」被當地人警告把臉遮好還是第一次,理解這裡更傳統、更遵從伊斯蘭對女性的教義,不似大都市,接著觀察這裡的女性居民,很多都是穿著黑色傳統罩袍。 「色拉子(Shiraz)」
有一張KUSO台灣人看世界地圖的圖,看到莞爾一笑,尤其描述東南亞版圖「一些差不多的國家。」覺得慚愧,早期看到長輩去泰國旅遊回來的照片,不是和蟒蛇合照、騎大象照以及人妖秀和描述那些「真夭壽ㄟ養眼神技表演」等,覺得東南亞旅遊無聊又俗氣,如果可以,我寧可去歐洲。 深刻反省當時的無腦無知,待真正透過書籍了
「大哥,你還有藥嗎?」 「有,需要幾顆?」。 在珠穆朗瑪峰山腳下的絨布寺招待所裡有三位同團的研究生向我們求助,當時海拔處於5000 多公尺,高原反應的難受讓每個在西藏的旅人都飽受痛苦,這三個年輕學生從一開始的朝氣蓬勃到珠峰前也不得不舉手投降!時間拉回出發前在台灣,我們倆很自信的沒準備任何預防高山
天色漸漸暗去,沒有光害的沙漠夜晚從一片湛藍色調轉變成黑暗,此刻,只有吉普車燈照著前方的路,撒哈拉沙漠的夜,乾燥又冷冽,一整天漫長車程讓我累壞了,前往撒哈拉的這天,降雪嚴重路況不佳,道路封閉,司機只能多繞遠路,眼看著中午到不了市區吃飯,隨便在路邊雜貨店買了麵包在車上解決一餐,我和老牛啃著乾麵包繼續路程
第一次從馬來西亞跨境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接近赤道的高溫幾天下來應該適應了才是,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最大區別是有如「室內冬天」的冷氣,溫差之大,終於在新加坡身體出現抗議,半夜咳到肺要彈出來那種,老牛把所有我們帶來的備用藥都拿出來,舉凡喉糖、喉片、止咳藥可以吞的全吃下肚仍然咳了個半死,偏偏趕上過年期間
世界各地都有所謂「朝聖之路」,無論是宗教信仰、精神寄託,帶著謙卑的心情,感受心靈慰藉。熊野古道為日本朝聖之路,其中三大靈場包括「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日本人相信這片山林土地,有諸神居住,踏上神聖的朝聖之路,飽覽大自然靈氣,光是這一區就有多達200多間大大小小神社,200
伊朗大媽用非常嚴肅的臉看著我並說著伊朗語作勢叫我把臉遮住,氣勢驚人,我嚇了一跳!樣子就像對我說:「嘿!妳必須好好注意言行,把臉遮好!」被當地人警告把臉遮好還是第一次,理解這裡更傳統、更遵從伊斯蘭對女性的教義,不似大都市,接著觀察這裡的女性居民,很多都是穿著黑色傳統罩袍。 「色拉子(Shiraz)」
有一張KUSO台灣人看世界地圖的圖,看到莞爾一笑,尤其描述東南亞版圖「一些差不多的國家。」覺得慚愧,早期看到長輩去泰國旅遊回來的照片,不是和蟒蛇合照、騎大象照以及人妖秀和描述那些「真夭壽ㄟ養眼神技表演」等,覺得東南亞旅遊無聊又俗氣,如果可以,我寧可去歐洲。 深刻反省當時的無腦無知,待真正透過書籍了
「大哥,你還有藥嗎?」 「有,需要幾顆?」。 在珠穆朗瑪峰山腳下的絨布寺招待所裡有三位同團的研究生向我們求助,當時海拔處於5000 多公尺,高原反應的難受讓每個在西藏的旅人都飽受痛苦,這三個年輕學生從一開始的朝氣蓬勃到珠峰前也不得不舉手投降!時間拉回出發前在台灣,我們倆很自信的沒準備任何預防高山
天色漸漸暗去,沒有光害的沙漠夜晚從一片湛藍色調轉變成黑暗,此刻,只有吉普車燈照著前方的路,撒哈拉沙漠的夜,乾燥又冷冽,一整天漫長車程讓我累壞了,前往撒哈拉的這天,降雪嚴重路況不佳,道路封閉,司機只能多繞遠路,眼看著中午到不了市區吃飯,隨便在路邊雜貨店買了麵包在車上解決一餐,我和老牛啃著乾麵包繼續路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我從泰國陸路入境馬來西亞的冒險經歷。這次旅程讓我體驗到跨越國界的興奮與挑戰,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流程指南,幫助未來的旅客順利通過海關。從合艾搭火車到巴東勿剎,再轉乘火車到檳城,每一步都充滿了新奇與驚喜。
Thumbnail
分享我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浦種區的打工換宿經歷。這次旅程讓我深入體驗到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特別是穆斯林和華人家庭的融合。我不僅學習到了當地的生活習慣,還感受到Rojak語言的趣味和文化的豐富性。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也開始思考未來的生活方式。這段經歷讓我重新認識了馬來西亞,並啟發了我對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筆者在2012年參加馬來西亞古晉的種樹活動,體驗當地人對環保的熱情與行動。尤其是華人社區在保留傳統的同時,積極參與環保行動。活動不僅讓大家親近大自然,也展現了古晉人單純熱情的處事態度,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凝聚力。
Thumbnail
一次前公司員工旅遊的經歷,目的地是馬來西亞沙巴。作者描述了旅行中的美好印象,但隨之而來的靈異事件卻讓氣氛變得詭異。特別是作者和同事們在四星級飯店內所經歷的神祕敲擊聲和異常體感,使得這次旅程成為了一段難以忘懷的恐怖回憶。作者也反思了自己對於超自然事件的看法,並期待未來能夠分享更多的靈異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來高雄賣菜的阿伯,他專賣三種自種的菜,展現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與對生活的堅持。儘管經常穿梭於屏東與鳳山之間,他仍然樂觀面對艱辛的務農生活。文章中描述了他的辛勤工作,以及在困難中不忘保持生活的熱情,反映出臺灣農民的堅韌精神。
Thumbnail
生活大事 我們家的小雞好像因為連日下雨,還被大雞排擠,沒有東西吃,看起來很虛弱,需要保溫... 今天去海邊採佛手,煮好了,趁新鮮吃(心想:聽阿兵哥提到的佛手料理,終於有機會一償心願)。
升國一的那個暑假,阿財就被父母從三重帶回雲林的鄉下老家,幾個還在老家的好朋友,一聽到阿財回來的消息,就馬上騎著腳踏車跑來找他玩,而青梅竹馬,長他兩歲的的小瑜姐也在其中。 幾人先去阿財爺爺的田地烤蕃薯,趁著空檔幾人是開心的聊著,兒時和阿財最要好的阿良感慨地說道,現在都沒什麼牛糞,讓他的水鴛鴦
Thumbnail
仗著種種對馬來西亞的好奇,根據網路蒐集的資料,拼湊出我對馬來西亞最初的認識。本文將根據筆者認知,簡單介紹馬來西亞的地理、氣候、人文、時節。最後得出幾個重點標籤:重西輕東、四季如夏、多元種族與文化、年輕國家。
Thumbnail
「過去」 馬六甲市區,賣椰子的攤販外,一位阿伯愜意地坐在那裡,馬六甲接近赤道的炎熱氣候快讓我們吃不消,進去買了現剖椰子來解解暑,阿伯看著我和老牛:「你們哪裡來的啊?」看到都是華人面孔自然收起警戒,和他就這麼聊起來。 阿伯對蔣介石時代印象特別鮮明,我想他是當年移民潮定居在馬六甲的華人,從小跟家人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我從泰國陸路入境馬來西亞的冒險經歷。這次旅程讓我體驗到跨越國界的興奮與挑戰,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流程指南,幫助未來的旅客順利通過海關。從合艾搭火車到巴東勿剎,再轉乘火車到檳城,每一步都充滿了新奇與驚喜。
Thumbnail
分享我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浦種區的打工換宿經歷。這次旅程讓我深入體驗到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特別是穆斯林和華人家庭的融合。我不僅學習到了當地的生活習慣,還感受到Rojak語言的趣味和文化的豐富性。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也開始思考未來的生活方式。這段經歷讓我重新認識了馬來西亞,並啟發了我對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筆者在2012年參加馬來西亞古晉的種樹活動,體驗當地人對環保的熱情與行動。尤其是華人社區在保留傳統的同時,積極參與環保行動。活動不僅讓大家親近大自然,也展現了古晉人單純熱情的處事態度,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凝聚力。
Thumbnail
一次前公司員工旅遊的經歷,目的地是馬來西亞沙巴。作者描述了旅行中的美好印象,但隨之而來的靈異事件卻讓氣氛變得詭異。特別是作者和同事們在四星級飯店內所經歷的神祕敲擊聲和異常體感,使得這次旅程成為了一段難以忘懷的恐怖回憶。作者也反思了自己對於超自然事件的看法,並期待未來能夠分享更多的靈異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來高雄賣菜的阿伯,他專賣三種自種的菜,展現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與對生活的堅持。儘管經常穿梭於屏東與鳳山之間,他仍然樂觀面對艱辛的務農生活。文章中描述了他的辛勤工作,以及在困難中不忘保持生活的熱情,反映出臺灣農民的堅韌精神。
Thumbnail
生活大事 我們家的小雞好像因為連日下雨,還被大雞排擠,沒有東西吃,看起來很虛弱,需要保溫... 今天去海邊採佛手,煮好了,趁新鮮吃(心想:聽阿兵哥提到的佛手料理,終於有機會一償心願)。
升國一的那個暑假,阿財就被父母從三重帶回雲林的鄉下老家,幾個還在老家的好朋友,一聽到阿財回來的消息,就馬上騎著腳踏車跑來找他玩,而青梅竹馬,長他兩歲的的小瑜姐也在其中。 幾人先去阿財爺爺的田地烤蕃薯,趁著空檔幾人是開心的聊著,兒時和阿財最要好的阿良感慨地說道,現在都沒什麼牛糞,讓他的水鴛鴦
Thumbnail
仗著種種對馬來西亞的好奇,根據網路蒐集的資料,拼湊出我對馬來西亞最初的認識。本文將根據筆者認知,簡單介紹馬來西亞的地理、氣候、人文、時節。最後得出幾個重點標籤:重西輕東、四季如夏、多元種族與文化、年輕國家。
Thumbnail
「過去」 馬六甲市區,賣椰子的攤販外,一位阿伯愜意地坐在那裡,馬六甲接近赤道的炎熱氣候快讓我們吃不消,進去買了現剖椰子來解解暑,阿伯看著我和老牛:「你們哪裡來的啊?」看到都是華人面孔自然收起警戒,和他就這麼聊起來。 阿伯對蔣介石時代印象特別鮮明,我想他是當年移民潮定居在馬六甲的華人,從小跟家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