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的古晉,種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文.圖/朱慧芳


  因為種種機緣,在2012年我拜訪馬來西亞古晉兩次,其中一次是專程參加當地朋友舉辦的種樹活動;我也因此見識到馬來民眾對維護天然環境的單純熱情。馬來西亞分為東馬和西馬。西馬與新加坡、泰國同樣位於馬來半島;對岸的東馬南方則與印尼相接。古晉位於東馬的西南方,車程大約一小時的距離,就可以抵達印尼邊境。從台灣到古晉沒有直飛班機,必須先飛到位於西馬的吉隆坡,再轉搭國內線到古晉。飛來飛去,單趟旅程連同轉機、等機,大約需要十個小時之久。

  據說古晉的發音是當地土著語:「貓」的意思。當年英國人占領馬來西亞,登陸古晉時,問當地土著這裡是哪裡?單純的在地人以為英國人問的是旁邊經過的貓,於是回答:Kuchin(發音),從此貓城「古晉」便成為此地的名稱。

  古晉是個以華人為主的地方。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福建和廣東,現在華人也普遍保留著華人家族的傳統習俗。本地的語言融合福州、客家、閩南、馬來以及英語。即使是上市場買菜,賣菜的華人老嫗也能操著流利的英語跟客人有問有答;對台灣來的我而言十分新鮮。華人帶來勤奮工作的特性,也因此較為富裕;原住民大多居住在外圍的鄉村地帶,生活水平和習慣與華人是有差異的。這次參與種樹活動的大多是華人,馬來原住民人數非常少。有些華人從小接受馬來教育,英語流利、卻不熟悉華語,所以種樹活動大部分是以英語進行。碰到純華語的分享時,會有專人在旁逐句翻譯。

  主辦種樹活動的,是古晉當地的木材商:吳理賢和他的夫人林梅珍。四十出頭歲的他們一向熱心公益。今年五月,林梅珍和女兒娜娜為了要幫助癌症貧童,兩人一起剃光頭髮,以實際行動響應“禿,是美麗的”(Bare is Beautiful)募款行動。做木材生意的吳理賢於2011年發下願望,要採取行動拯救發燒中的地球;以種樹的方式,降低地球暖化的速度。他除了在自己所屬的土地大量種樹之外,也利用個人與朋友的影響力,積極向古晉政府爭取公有空地種樹。


▲主辦種樹活動的是古晉當地木材商:吳理賢。

▲主辦種樹活動的是古晉當地木材商:吳理賢。


  他看中一座面積三十八公頃的公園。公園位在市區內,混合著林間步道、雨林、樹林、遊憩設備。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區域因為先前的砍伐,目前處在沼澤荒地的狀態。為了將荒地變回樹林,他多次拜訪當地政府,雖然獲得的是支持意願,但是作業上卻是牛步慢行。每到一處關卡,都需要數次的敦促。

  眼看公文旅行不知道還要拖上多久,個性明確果決的吳理賢跑去找他認識的主事長官,他知道無法得到對方明確的承諾,所以反問長官是否會反對做這件事情?長官表示不會反對,於是吳理賢決定立即採取行動。他一邊繼續公文申請,一邊積極的籌備種樹的準備工作。除了向馬來西亞政府森林部申請免費樹苗之外,其它所有費用,都是由他付出。

  他請家中得力的園丁事先將雜草和藤蔓剷除,並且將種植區域規劃成數十行直線;在每間隔大約二到三公尺的距離立下木樁,方便種樹者找到位置。步行到種樹區域的路途上,並非都是既有步道,於是吳理賢預先在小溪上搭造便道橋,在水凹處鋪放樹幹,讓我們可以順利走向種樹區塊。他們並事先將森林部提供的一千棵樹苗,搬運到樹林步道入口;旁邊放置鋤頭、有機肥料桶、繩索、標示條、手套等種樹設備與工具,將種樹過程的困難度降到最低。

  依照過去有限的種樹經驗,以及對種樹的想像,我原以為種樹就是三步驟:1.在地上挖樹穴;2. 放入肥料後再把樹苗連著土團一起放入樹穴;3. 將挖出的土回填;4. 並且稍加按壓就大事完成。去到古晉的市區樹林公園內,才知道此地的自然環境和台灣截然不同。公園可以是如此的原始,進入沼澤區更彷彿到了印第安那瓊斯的冒險惡地,與原來的想像差異甚大。


▲硬著頭皮走進樹林去找路。

▲硬著頭皮走進樹林去找路。


  種樹活動進行三天,從12月7日到9日,連同最後一天的騎車種樹算在內,總共舉行了五場種樹和分享活動。每天上午八點參與者陸續報到。我們先做簡單的樹與環境、認識樹木的簡報,就開始分派工作。在每一場的簡報結束前,我都會和參加的朋友分享二十年前在里約“世界高峰會”當中,讓全世界沉默七分鐘的著名演講。當年十二歲的瑟文鈴木留下的畫面和內容,到現在觀看依然令人動容。每次播放時,都會看到台下的朋友感動拭淚。

  古晉是個非常綠的都市,絕大多數的房舍都是二層樓高,保留給綠地和樹林的空間很多。市區內的高樓不多,放眼望去的視線非常空曠,在大量綠樹襯托之下,天空顯得寬闊亮眼。三天活動累計下來,參與種樹的朋友共有四百位之多。而他們大多表示:能有有機會跟大自然親近,令他們感到很開心。若是依照台灣的標準和狀況,古晉居民根本就是與大自然生活在一起。如果連他們都覺得已經與大自然脫節,那麼居住在台灣的我們,應該算是與大自然隔絕很久、很久了。

  我觀察到另外一件與台灣很不相同的事情是,古晉人熱情且單純,幾乎所有前來參與的人都是自願而來,包括學生、社會人士、民間團體、家庭、教會等。無論背景,到了現場所有人完全聽從主辦者的指令,隨同團體一起行動。沒有人提出進入森林會不會有危險、樹叢中會不會有蛇蠍出沒?極少人質疑在沼澤種樹的存活率,也沒聽到有人抱怨天上偶爾飄落的雨和腳下的泥濘。每一場種樹活動,都是在順利且歡樂的氣氛下完成。從頭到尾,無論認識與不認識的種樹人,都是開心、快樂、面帶笑容;和台灣習慣抱怨於質疑的處事態度很不一樣。在台灣我們習慣用腦分析提出批判,說的太多、做的太少。單純的古晉人則是享受當下做事的樂趣,看起來沒有想太多,但執行的效率和成果卻是有目共睹的。


▲樹上熟成紅毛丹。

▲樹上熟成紅毛丹。


  眾志成城的效果十分驚人,我們一天比一天效率要高。種樹的過程也因此逐日縮短,樹苗則越種越多。回程的路上,許多朋友手上摘了滿滿的野菜,還有人爬到高高的樹上去摘採紅毛丹,丟給在樹下的大家分享。新鮮野生的紅毛丹掛在樹上非常美艷。當地朋友說紅毛丹要從枝條採摘,這樣明年會越長越多;從樹上自然掉落的成熟果實,會在附近泥土中發芽,有機會長成大樹。

  吳理賢說,有些樹可能沒有種好,不會存活。種樹活動結束之後,他還會繼續回來照顧這些小樹苗。務必讓每一個樹穴,都有一株將來會長高長壯的大樹。古晉在地圖上的位置是北緯一度,與赤道相近。外地來的我對當地植物不瞭解,只知道這裡是生產橡膠、油棕、椰子、沉香的地方。除此之外幾乎一無所知。走在回程的路上,朋友指著一株大約十層樓高的大樹跟我說,「這就是我們今天種的樹!」古晉的樹是幸福的,它們有機會長到原來就應該長的高度。這裡沒有颱風、沒有地震、沒有強風,土壤肥沃、面積遼闊,無論是路樹或是樹林裡的大樹,看起來都是筆直均衡的。

  回來看到台灣的樹,路樹經常被無厘頭的理由,給粗魯修剪、甚至砍斷。要不就是種在水泥圍繞的小小範圍內,連呼吸都困難。公園裡的樹,被當作盆栽修剪造型。高山的大樹被人偷伐,再以漂流木的名義偷渡成為私材。如果樹可以說人話,真不知他們會拒絕與我們人類說話;或者請我們買張機票,帶他們離開這個不愛樹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種的樹Kapur Puya。

▲這就是我們種的樹Kapur Puy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農村反思
30會員
129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農村反思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本文探討俄烏戰爭對烏克蘭玉米生產和出口的影響,以及烏克蘭農業的韌性。戰爭導致基礎設施損壞、港口封鎖、玉米價格波動,但烏克蘭農業企業展現適應能力,尋求替代出口途徑、玉米加工、多元化生產等策略。文中分析戰爭對地方、國家和全球糧食體系的三重衝擊,並討論烏克蘭農業的未來,特別是與歐盟整合後的挑戰與機會。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俄烏戰爭對烏克蘭玉米生產和出口的影響,以及烏克蘭農業的韌性。戰爭導致基礎設施損壞、港口封鎖、玉米價格波動,但烏克蘭農業企業展現適應能力,尋求替代出口途徑、玉米加工、多元化生產等策略。文中分析戰爭對地方、國家和全球糧食體系的三重衝擊,並討論烏克蘭農業的未來,特別是與歐盟整合後的挑戰與機會。
Thumbnail
2025/03/12
本文探討烏克蘭玉米產業的蓬勃發展、俄烏戰爭造成的毀壞,以及烏克蘭大型農業企業的因應策略,並以此探討全球糧食系統的韌性。文章指出新自由主義農業模式對外部衝擊高度敏感,大型農業企業雖在初期受損,但迅速因應玉米生產的劇變。此外,文章也強調威權國家軍事力量對當代糧食體系中大型企業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12
本文探討烏克蘭玉米產業的蓬勃發展、俄烏戰爭造成的毀壞,以及烏克蘭大型農業企業的因應策略,並以此探討全球糧食系統的韌性。文章指出新自由主義農業模式對外部衝擊高度敏感,大型農業企業雖在初期受損,但迅速因應玉米生產的劇變。此外,文章也強調威權國家軍事力量對當代糧食體系中大型企業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05
逢甲大學助理教授葉守禮帶領學生進行為期九天的東勢山城地區田野調查,調查發現農民對氣候變遷感受強烈,客家飲食文化並無明確定義,重要的是生活實作與記憶;青農返鄉困境多,城鄉代際流動亦是重要力量;客家婦女形象多元。作者呼籲應重視環境與社會正義,避免『永續滅農』,並肯定田野調查在促進城鄉理解上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3/05
逢甲大學助理教授葉守禮帶領學生進行為期九天的東勢山城地區田野調查,調查發現農民對氣候變遷感受強烈,客家飲食文化並無明確定義,重要的是生活實作與記憶;青農返鄉困境多,城鄉代際流動亦是重要力量;客家婦女形象多元。作者呼籲應重視環境與社會正義,避免『永續滅農』,並肯定田野調查在促進城鄉理解上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筆者在2012年參加馬來西亞古晉的種樹活動,體驗當地人對環保的熱情與行動。尤其是華人社區在保留傳統的同時,積極參與環保行動。活動不僅讓大家親近大自然,也展現了古晉人單純熱情的處事態度,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凝聚力。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筆者在2012年參加馬來西亞古晉的種樹活動,體驗當地人對環保的熱情與行動。尤其是華人社區在保留傳統的同時,積極參與環保行動。活動不僅讓大家親近大自然,也展現了古晉人單純熱情的處事態度,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凝聚力。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永續風潮下,「砍樹」變成形象極差的行為。即使是合法的、最初圈地培育就是為商業用的人工林場亦然。連帶著,對於林木的需求越發仰賴進口,導致我國林業相關人才及技術面臨流失的危機,包括在山坡地種植、除草、砍伐、運送等,以及林場經營管理。親臨現場看到長得粗壯的林木和陡斜的山坡,更真切同感於這些林業技術的專業。
Thumbnail
永續風潮下,「砍樹」變成形象極差的行為。即使是合法的、最初圈地培育就是為商業用的人工林場亦然。連帶著,對於林木的需求越發仰賴進口,導致我國林業相關人才及技術面臨流失的危機,包括在山坡地種植、除草、砍伐、運送等,以及林場經營管理。親臨現場看到長得粗壯的林木和陡斜的山坡,更真切同感於這些林業技術的專業。
Thumbnail
不管是朝陽、星辰、雲霧、或一顆寧靜自立的樹,從山林的靜靜傾聽中,領悟未曾正面直視的自己。在長年累月的特殊景觀中,收穫更自在而舒心的自我。一起發掘台灣原始生活的純樸浪漫,透過森林療癒、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自在相處,重新理解這片土地的單純與美好。(https://www.peopo.org/chongpol
Thumbnail
不管是朝陽、星辰、雲霧、或一顆寧靜自立的樹,從山林的靜靜傾聽中,領悟未曾正面直視的自己。在長年累月的特殊景觀中,收穫更自在而舒心的自我。一起發掘台灣原始生活的純樸浪漫,透過森林療癒、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自在相處,重新理解這片土地的單純與美好。(https://www.peopo.org/chongpol
Thumbnail
【大同國-小花園】真的越來越美了! 有了都市農友們的愛心耕耘照顧,每一次去都會給人驚喜呢! 看到大家如此用心投入真的好感動,我們真的一起推動了美妙的轉變!
Thumbnail
【大同國-小花園】真的越來越美了! 有了都市農友們的愛心耕耘照顧,每一次去都會給人驚喜呢! 看到大家如此用心投入真的好感動,我們真的一起推動了美妙的轉變!
Thumbnail
都市再生行動學院X熱吵民主協會一起辦了一場以都市農園、水耕蔬菜和魚菜共生為主題的工作坊,「為城市留下一抹綠」,探討環境未來與都市農耕的實踐可能性,很榮幸受邀為學員們解說我們共好生活合作社的理念,永續、環保、城市農園、社區共好等等概念與實作
Thumbnail
都市再生行動學院X熱吵民主協會一起辦了一場以都市農園、水耕蔬菜和魚菜共生為主題的工作坊,「為城市留下一抹綠」,探討環境未來與都市農耕的實踐可能性,很榮幸受邀為學員們解說我們共好生活合作社的理念,永續、環保、城市農園、社區共好等等概念與實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便利,改變了人類與土地的關係,我們卻離土地如此遙遠,誤以為我們只需要依靠商店貨架上的物品就能過活,真的是這樣嗎?假如我們將來自土地的資源以經濟目的消耗殆盡了,那麼未來的人類將活在匱乏與貧困當中,因為真實的財富乃是大自然的給予,而不是我們拼命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便利,改變了人類與土地的關係,我們卻離土地如此遙遠,誤以為我們只需要依靠商店貨架上的物品就能過活,真的是這樣嗎?假如我們將來自土地的資源以經濟目的消耗殆盡了,那麼未來的人類將活在匱乏與貧困當中,因為真實的財富乃是大自然的給予,而不是我們拼命
Thumbnail
他們一同被種下,一同經歷春夏,一同歷劫寒風洗禮,大地是誠實之最,土壤的溫度從未謊騙,綠葉隨之變化,深怕人們不知四季已到。他們搖曳、擺動,一縷微風經過颯颯聲響,我們踏過一階石梯而大口喘息,轉身仍有千千萬萬步伐亦能登頂。
Thumbnail
他們一同被種下,一同經歷春夏,一同歷劫寒風洗禮,大地是誠實之最,土壤的溫度從未謊騙,綠葉隨之變化,深怕人們不知四季已到。他們搖曳、擺動,一縷微風經過颯颯聲響,我們踏過一階石梯而大口喘息,轉身仍有千千萬萬步伐亦能登頂。
Thumbnail
日前,很幸運在自家附近,加入城市小農的行列。 加入當天,分配到一塊約莫一坪左右大小的小農地,原本已種植了七、八株鮮綠的珠蔥,也成為我的第一份收成的農作物,相當樂情的大姊帶著我介紹環境,每一塊小區域都是每個人的小天地,有各自喜好的植物欣欣向榮著。 發現,原來有目地的獨處,會是如此舒壓。
Thumbnail
日前,很幸運在自家附近,加入城市小農的行列。 加入當天,分配到一塊約莫一坪左右大小的小農地,原本已種植了七、八株鮮綠的珠蔥,也成為我的第一份收成的農作物,相當樂情的大姊帶著我介紹環境,每一塊小區域都是每個人的小天地,有各自喜好的植物欣欣向榮著。 發現,原來有目地的獨處,會是如此舒壓。
Thumbnail
環山的綠意  環綠的山意志 孕育多樣物種 住民遙遠招喚   魔性牽引注視 喚起敬畏恐懼 反燃起排除心   被遺忘的自然 經濟剩餘產值 急功近利污染   彷彿寂靜母親 墨守循環崗位 寬恕包容萬物   懊悔自然浩劫 呼喚全球人類 響應節能減碳   無機永存綠意 自然數位永生 天地剎那無限
Thumbnail
環山的綠意  環綠的山意志 孕育多樣物種 住民遙遠招喚   魔性牽引注視 喚起敬畏恐懼 反燃起排除心   被遺忘的自然 經濟剩餘產值 急功近利污染   彷彿寂靜母親 墨守循環崗位 寬恕包容萬物   懊悔自然浩劫 呼喚全球人類 響應節能減碳   無機永存綠意 自然數位永生 天地剎那無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