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過去

馬六甲市區,賣椰子的攤販外,一位阿伯愜意地坐在那裡,馬六甲接近赤道的炎熱氣候快讓我們吃不消,進去買了現剖椰子來解解暑,阿伯看著我和老牛:「你們哪裡來的啊?」看到都是華人面孔自然收起警戒,和他就這麼聊起來。

馬六甲荷蘭廣場

馬六甲荷蘭廣場

阿伯對蔣介石時代印象特別鮮明,我想他是當年移民潮定居在馬六甲的華人,從小跟家人到馬六甲的阿伯,見證馬六甲的時代變化,我們一邊暢飲椰子水的清涼邊聽他說:「椰子水很涼(寒),不要喝太多,喝多了腳會軟!」「腳軟?」接著他看我倆背的包包:「包包最好背前面,這一帶吸毒的人多。」阿伯好心提醒我們注意安全,說完他轉身離開,背影感覺像是一個親切長輩對我們耳提面命。

馬六甲河

馬六甲河

夜晚的馬六甲河

夜晚的馬六甲河

馬來西亞所有城市中,歷史文化意識最深邃的就屬馬六甲,明朝鄭和下西洋,選擇了這裡為基地,其地理位置特殊,爾後航海時代開始,葡萄牙人以這裡當作第一個被殖民的地點,15-16世紀,葡萄牙人轉手給荷蘭人統治,後來又被英國統治管轄一百多年,因此,馬六甲的文化底蘊深厚,有許多當年歐洲列強留下來的建築遺跡,華人在這裡建立的聚落也是時代的縮影,馬六甲海峽扮演重要角色,是東南亞重要的海港,千百年來,看著來往的不同人種來來去去,代表著馬來西亞的過去。

多元種族融合

多元種族融合

荷蘭古城與砲台

荷蘭古城與砲台

現今的馬六甲更是來馬來西亞必到的旅遊景點,特有的「極度誇張花花三輪車」,放著超大聲電音組曲,載著遊客穿梭在馬六甲街頭,和古城形成強烈對比,「雞場街」已是滿滿大陸客,我和老牛沿著馬六甲河步道步行,不想跟著走大眾景點,逛市場更是我們深度走訪馬六甲的調味劑,店面的釀豆腐湯滋味美好,買到印度店家自家調製的咖哩粉,迷人的香氣就像馬六甲,餘韻不斷。

現在

18世紀中期,有人在吉隆坡巴生河口發現錫礦,華工紛紛來此挖礦,於是吸引生意人、投資者和礦工與商販,吉隆坡很快變成一個商業與經濟中心,慢慢取代馬六甲,正式成為首都。

吉隆坡捷運

吉隆坡捷運

抵達吉隆坡的下午,天空下起傾盆大雨,三鐵共構的中央車站完全不受影響,不同人種、穿著不同打扮,百貨商場的便利,讓我們不愁餐食如何解決?馬來人、印度人、華人有各自區域,市區交通便利,地標「雙子星塔」,是馬來西亞人的驕傲,如同台灣代表地標101,見證首都魅力。

雙子星塔

雙子星塔

其中吉隆坡的殖民區是我們最喜歡的一部分,舊火車站與獨立廣場的壯麗優雅、最高法院融合摩爾式和維多利亞建築,巴東草坪的寬廣,英國殖民時期,英國人在吉隆坡打造屬於英國人活動的區域,背後充滿歧視,除了顯示自己的優異與高貴,更是刻意區隔與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活動範圍,華麗建築的外觀之下手段醜陋。不得不說當時的建築技術與風格,百年後走進也是由英國人打造的中央藝術坊,厚實的實木扶梯、窗框細緻雕花、木質地板樸拙、歐式建築的扎實穩重,現在看起來都是為之珍貴的世界遺產。

英國殖民留下的建築--最高法院

英國殖民留下的建築--最高法院

中央藝術坊 維多利亞式與摩爾式建築融合

中央藝術坊 維多利亞式與摩爾式建築融合

國鐵總站

國鐵總站

巴東草坪

巴東草坪

華人區廟宇香火鼎盛,粗大的香燭燃燒的是吉隆坡華人的信念,供品豐富大方,海外的華人對神明的祈求都是一致的,聽到華語的腔調已經融合馬來文化,頗有意思。唯「雜亂」是華人區給我的觀感,茨廠街賣的商品乏善可陳,無意義的中國製造紀念品,衣服皮件廉價次等,彷彿告訴外國人中國製造的品質一向如此,走完一圈不會想回頭,知名肉骨茶店大量的觀光客湧入,儘管評價很高,但舌頭誠實的告訴我滋味普通,犀利的道出實情。

茨廠街

茨廠街

印度區的美食目不暇給,點菜比手畫腳,脫鞋子踩在印度廟,黏膩感隨之而來,印度教的神像面目猙獰、寫實的刻畫在臉上,五彩繽紛的裝飾使得印度廟在此擁有獨特的景觀,宗教色彩濃厚,成了另一個風景。

印度廟

印度廟

未來

坐捷運到「布城站」,走到公車總站,繁雜資訊看得我眼花撩亂,粉紅清真寺就位在「布城」。這裡英文不通,總站裡幾十台公車,到底要搭哪一台?索性拿著圖片上車問司機有沒有到?司機點頭了就上車。

粉紅清真寺

粉紅清真寺

馬來西亞長年以來接受不同列強統治殖民,別忘了馬來人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族群,為了追求馬來人的民族認同與光榮以及解決吉隆坡土地擁擠問題,1999年決定將聯邦政府由吉隆坡搬遷至「布特拉查雅」,簡稱「布城」或「太子城」。建立新的政府機構,布城蓋的新政府大樓,廣場大器新穎,道路寬闊整齊,兩旁的大樓設計都是請知名建築師設計,像是看了一場城市巡禮,新的首都也正式揮別過去殖民的影子,和吉隆坡完全不同型態。

新政府大樓

新政府大樓

粉紅清真寺壯觀美麗不在話下,伊斯蘭文化沉靜、儒雅的氣氛讓這裡成為新的觀光景點,一台台遊覽車下車拍照,就在大隊人馬散去,我們反其道而行走到另一處較為冷門的「鋼鐵清真寺」,入內參觀的我們成了稀有動物,鋼鐵清真寺的黑人志工導覽員無論如何也要帶我們參觀,他說我們是他遇到的第一批台灣人,可見這裡多冷門,走出鋼鐵清真寺,連接著政府廣場,道路寬大到明明只想走到公車站,卻像是「最遙遠的距離」的遠啊。

鋼鐵清真寺

鋼鐵清真寺

堅持為我們導覽的導覽員

堅持為我們導覽的導覽員

「布城」絕對是馬來西亞新的亮點,他代表著馬來西亞的未來,他凝聚了馬來西亞對族群的認同、開闊了馬來西亞的視野,一座從無到有的新市鎮,政府要在布城建立起屬於自己族群的故事。

充滿設計感的大樓

充滿設計感的大樓

馬來西亞,令人驚艷不已的歷史遺跡和豐富人文底蘊,有如一本活的歷史,受到殖民、多元人種,文化不同的影響,多國語言豐富,和我們小島思維相比,馬來西亞相當具有國際觀,和不同族群融合,一起共事生活,是我們難以理解的,然而馬來西亞馬六甲的過去還存在著,讓後人憑弔,吉隆坡的現在仍在進行,扮演好商業經濟的角色,布城象徵的未來還在努力,新政府執政魄力無窮,馬來西亞在多元人種的十字路口,以堅韌的胸懷在世界立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牛與米米的旅人森活的沙龍
6會員
67內容數
記錄米米與老牛的旅行遊記與見聞
2025/04/30
在那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自助旅行真是名符其實的腳踏實地,在北京,傻子二人組(就素偶們)不知遇到黑團,傻傻跟著掮客阿姨走到假旅行社買行程,他們一收到錢,心裡應該想著:「又倆上當了。」談笑間我還一昧的跟她說謝謝,阿姨應了聲:「別謝。」言下之意就是這兩個傻蛋被騙了還說謝謝,真傻的不像話。 站在北京八
Thumbnail
2025/04/30
在那個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自助旅行真是名符其實的腳踏實地,在北京,傻子二人組(就素偶們)不知遇到黑團,傻傻跟著掮客阿姨走到假旅行社買行程,他們一收到錢,心裡應該想著:「又倆上當了。」談笑間我還一昧的跟她說謝謝,阿姨應了聲:「別謝。」言下之意就是這兩個傻蛋被騙了還說謝謝,真傻的不像話。 站在北京八
Thumbnail
2025/04/21
「我們正經過一段不穩定的氣流,請回到座位,繫好安全帶。」熟悉不過的機上廣播,是坐飛機經常會遇到的,每次看到有關飛機發生亂流的新聞,飛機如大怒神般劇烈搖晃,行李物品掉下來導致乘客、機組人員受傷等,畫面觸目驚心,雖然我和老牛沒有這種「特殊經歷」(也希望不要有),儘管外表高大的我好像能承受亂流的恐懼,其實
2025/04/21
「我們正經過一段不穩定的氣流,請回到座位,繫好安全帶。」熟悉不過的機上廣播,是坐飛機經常會遇到的,每次看到有關飛機發生亂流的新聞,飛機如大怒神般劇烈搖晃,行李物品掉下來導致乘客、機組人員受傷等,畫面觸目驚心,雖然我和老牛沒有這種「特殊經歷」(也希望不要有),儘管外表高大的我好像能承受亂流的恐懼,其實
2025/04/10
旅行這件事很奇妙,在當地忙著查班次、找景點,日行萬步,心情緊張,回飯店秒睡,沒啥心思消化所有養分,一旦旅行結束,翻閱照片,看著當時的人事物,才慢慢將旅行放進心中,變成一則一則的小故事,行前翻閱旅遊書也沒有感想,一目十行,但旅行回來後,回看旅遊書就變得有共鳴,再看到作家陳思宏在「叛逆柏林」一書描述他旅
Thumbnail
2025/04/10
旅行這件事很奇妙,在當地忙著查班次、找景點,日行萬步,心情緊張,回飯店秒睡,沒啥心思消化所有養分,一旦旅行結束,翻閱照片,看著當時的人事物,才慢慢將旅行放進心中,變成一則一則的小故事,行前翻閱旅遊書也沒有感想,一目十行,但旅行回來後,回看旅遊書就變得有共鳴,再看到作家陳思宏在「叛逆柏林」一書描述他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農村生活的美食魅力: 鄰近產地,食材新鮮且便宜 豐富多樣的地方特色美食 2.農村文化的獨特性: 傳統節慶活動,如客家義民祭 宗教活動,如媽祖遶境和王爺出巡 多元文化交流(客家、原住民、眷村、新住民等) 3.農村生活的挑戰: 人口外流和老齡化問題 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交通、教育資源等)
Thumbnail
1.農村生活的美食魅力: 鄰近產地,食材新鮮且便宜 豐富多樣的地方特色美食 2.農村文化的獨特性: 傳統節慶活動,如客家義民祭 宗教活動,如媽祖遶境和王爺出巡 多元文化交流(客家、原住民、眷村、新住民等) 3.農村生活的挑戰: 人口外流和老齡化問題 基礎設施相對落後(交通、教育資源等)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麥可拿著一紫砂壺,正慢悠悠的燙著茶杯:「水生兄,“美鷹會”想踩中國城的線,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前次在“老上海”,瘋狗吉的人能拿出那麽多噴子。我就覺得奇怪! 這“傢伙”雖然在美國是合法的…但也需要申請執照啊!那些老外、怎麼這麽乾脆就發照給瘋狗吉他們。 要不就是他們上面有人…要不就是…」 水生瞪大
Thumbnail
麥可拿著一紫砂壺,正慢悠悠的燙著茶杯:「水生兄,“美鷹會”想踩中國城的線,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前次在“老上海”,瘋狗吉的人能拿出那麽多噴子。我就覺得奇怪! 這“傢伙”雖然在美國是合法的…但也需要申請執照啊!那些老外、怎麼這麽乾脆就發照給瘋狗吉他們。 要不就是他們上面有人…要不就是…」 水生瞪大
Thumbnail
「香蕉葉」負責人和南忠先生,離開家鄉馬來西亞來到台灣奮鬥,某次機緣下,結識同樣來台灣尋找機會的同鄉,兩人志趣相投,於是結合對方的餐飲長才,共同創立「香蕉葉」餐飲品牌,主打馬來西亞當地三大民族特色美食。希望藉由料理,撫慰在台馬來西亞同鄉的相思之情,也期望讓更多台灣人認識馬來西亞。
Thumbnail
「香蕉葉」負責人和南忠先生,離開家鄉馬來西亞來到台灣奮鬥,某次機緣下,結識同樣來台灣尋找機會的同鄉,兩人志趣相投,於是結合對方的餐飲長才,共同創立「香蕉葉」餐飲品牌,主打馬來西亞當地三大民族特色美食。希望藉由料理,撫慰在台馬來西亞同鄉的相思之情,也期望讓更多台灣人認識馬來西亞。
Thumbnail
這本以真實歷史為基底的小說以閩南語為主的對白,書中主要描寫了香蕉與蕉農的故事,而且有日治時期到民國時期的腔調,相當推薦想了解臺灣香蕉曾經外銷歷史的朋友來閱讀。
Thumbnail
這本以真實歷史為基底的小說以閩南語為主的對白,書中主要描寫了香蕉與蕉農的故事,而且有日治時期到民國時期的腔調,相當推薦想了解臺灣香蕉曾經外銷歷史的朋友來閱讀。
Thumbnail
華人移居世界各地不是新鮮事物。早於清末年代已經有華人被「賣豬仔」(註一)到海外做苦工。當然許多年以後,這一段歷史被史學家形容為華人血淚史,因為華工生活淒慘,客死他鄉的個案更如天上繁星,數不勝數......
Thumbnail
華人移居世界各地不是新鮮事物。早於清末年代已經有華人被「賣豬仔」(註一)到海外做苦工。當然許多年以後,這一段歷史被史學家形容為華人血淚史,因為華工生活淒慘,客死他鄉的個案更如天上繁星,數不勝數......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第一年在婆家過除夕。中午,公公準備了牲禮。 等待燒金紙時,聽了一段長輩描述郭子儀當初如何如何,然後郭氏後代如何跟著鄭成功來到台灣、胼手胝足地辛勤開墾,然後從現在的平等里來到頂山種茶、種稻。
Thumbnail
第一年在婆家過除夕。中午,公公準備了牲禮。 等待燒金紙時,聽了一段長輩描述郭子儀當初如何如何,然後郭氏後代如何跟著鄭成功來到台灣、胼手胝足地辛勤開墾,然後從現在的平等里來到頂山種茶、種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