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接女兒放學過後到附近的公園玩耍,途中有一位女同學帶著一隻洋娃娃前來,沒多久被男同學接手把玩。此時,男同學的阿嬤焦急地大喊:「男生不要拿女生玩的娃娃啦!這樣不好看!」
我聽聞隨即告訴阿嬤:「其實娃娃不分男女都可以玩呀!就像是顏色本身也沒有性別之分⋯⋯。」我就這樣一路講到同婚的議題,阿嬤睜大了眼睛回答我:「妳的思想很開放耶!」
我笑笑著說:「其實不是開不開放,就只是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與權利而已。」
從以上的例子就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面向,似乎只要某一個族群被允許了平時不被允許之事,就好像是獲得了特許或恩賜,而施予他人權利之人,又彷彿是包容力特別寬廣的存在。
其實,這一切思維都是因為我們受到了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比如我們只要提到「秘書」這個職位,就立即聯想到應該是「女性」,即便早已規定徵才條件不可以限定性別,但許多職位仍是一眼就能看出性別的原始設定,無論男女都很難真正跳脫性別的既定印象與限制。
上野千鶴子的《妳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詳列了女性在家庭、校園、社會中所面臨到的不平等待遇,也直指許多男性稱霸的領域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優秀,而是他們相對容易取得機會並獲得拔擢,或是由於女性被賦予較多的家務及育兒責任,以至於在職場上難以獲得升遷,甚至打從一開始便不被考慮。
舉例來說,育嬰假是專屬於女性的嗎?即便男女雙方各自有育嬰假,但由於男性普遍薪資較高,所以依舊是由女性來請育嬰假,倘若我們看見一位已婚並育有孩子的男性在事業上如魚得水,多半是背後有妻子在支持並打理家務,而成功的女性即便育有子女也是相對少數。
在《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男性的創作者只需要專注於工作,而《她們的創作日常》中的女性卻多半利用每晚孩子睡著後才能偷閒創作,甚至白天在創作的時候遇到客人來訪還要趕緊掩飾,深怕被人發現不務正業(家務及育兒),若夫妻兩人皆為創作者,最後也只能把光環讓給丈夫,妻子回歸家庭隱去才華,但又有多少人思考過是否應該把才華的優劣放在性別之前呢?
在書中提到有個笑話是妻子感冒發燒而臥病在床,丈夫在出門前體貼地告訴妻子會先在外面吃飽才回來,表面上看似讓妻子休息可以不需要煮飯,但卻忽略了病妻的晚餐又該由誰來張羅呢?長久以來,女性不僅是一位母親,還身兼所有人的「照顧者」,彷彿她們是為了他人而存在,只要提出自己的一點需求就會備受質疑或自我愧疚。
上野千鶴子在這本書中以日本為例,細數傳統的男尊女卑觀念,也告訴讀者過去深怕女性太過優秀的真正原因是擔心不為男性所控,所幸經過時代的演變已經漸漸消弭兩性之間的認知差距,但距離兩性抵達平等的那一天仍有好長一段路需要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