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本】蝸牛美美想獨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網路上不時會看到一些媽媽向網友求助:「我的孩子都不喜歡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到底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看到這個問題而亟欲協助這位媽媽找出解方的同時,是否能轉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才是好玩?難道自己一個人自得其樂不行嗎?」


或許你已經看出問題所在,意即我們總是被既定的思維框架所設限,在過去的教育總是不斷教導我們必須要在團體中展現出合群的精神,並且充分地融入群體才能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否則就會被視為「叛逆」或「孤僻」的存在。


《蝸牛美美想獨處》繪本描述的便是一種想獨處的心情,也凸顯了當我們想獨處的時候,時常會需要面對他人的質疑而感到困擾,其實「獨處」本身並不代表不滿於現狀,而是能以放鬆的心情去享受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而不被打擾。


在繪本中可以看到蝸牛美美一直到處尋找可以獨處的地方,無奈所到之處都會留下痕跡而被輕易找到,甚至還不小心對發現他的好朋友發脾氣,直到在一處靜謐的原野發現好朋友也正在享受獨處,這才發現自己並不需要因為想要「獨處」而有所愧疚,反而還能偶爾與好朋友相伴卻不相絆地享受獨處的時光。


事實上,「獨處」與「孤單」的概念截然不同,「獨處」指的是一個人的狀態,而「孤單」則是心理上缺乏與人交流的主觀感受,更進一步來說,「獨處」具有主動性與自主性,而「孤單」則是偏向自憐的心理狀態。


我們可以試著思考一下,為什麼當寫功課或處理公事的時候,我們可以被允許獨處,但從事其他休閒娛樂或純粹想讓腦袋淨空而選擇獨處的時候就容易被解讀為「心情不佳」或「孤單」?


關於普羅大眾對於「獨處」的印象可以從「獨居老人」身上窺知一二,每每社會新聞報導獨居老人「孤獨死」的時候總會塑造出一股淒涼的氛圍,但根據日本作家森博嗣於《孤獨的價值》一書中提到逝者也許在臨死之際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我們怎能因為當下的情況是一個人的狀態便暗自揣想他人很「孤單」呢?


既然「獨處」理應是正面積極的象徵,那為何會在許多人心中留下負面的刻板印象呢?我認為原因出自於獨處的時候會遇到幾種內心的挑戰,例如感到孤單無助、焦慮不安、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等因素,而此時我們應該去直面問題,並且探索會形成這些因素的原因,可能源自於原生家庭從小不斷提醒我們不要耍孤僻,否則很可能會不被他人所喜歡,結果反而讓我們投入了太多時間與人交流,錯失了靜下心來聆聽自己內心的機會。


或許我們從現在開始學習與自己獨處,以下是我個人獨處的經驗。

  1. 一個人吃飯
  2. 一個人逛街
  3. 一個人散步
  4. 一個人看電影
  5. 一個人運動
  6. 一個人購物
  7. 一個人閱讀
  8. 一個人出遊
  9. 一個人看醫生
  10. 一個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過去,當我跟朋友訴說自己很享受獨處的時候,總是會聽到一個人做這些事很奇怪或很無聊的說法,但我認為「獨處」其實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自由,在不需要顧慮他人的想法與時間配合之下,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充電的效果,亦能在下一次穿梭人群時以最好的姿態展現自我。


當然,每個人需要「獨處」的時間不同,也不一定非得要「獨處」才能得到健康的身心,但至少我們要先能學會不排斥「獨處」,並且在「獨處」的時候能保持穩定的情緒,而練習獨處的過程務必要時時覺察自己的內心,不要過度躁進及苛求自己,若暫時做不到「獨處」也無所謂,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再來進行會順利得多。


無論你是需要「獨處」或是容易感到「孤單」,都千萬別壓抑不舒服的情緒,一定要適時表達才能讓周圍的人理解,就如同繪本中的蝸牛美美學會在每次想獨處的時候告訴媽媽,如此一來便不會造成他人的恐慌而急欲尋找消失的自己,而我們也應該學會尊重他人想獨處的意願才是體貼的表現。


願我們能在人群與獨處間切換自如,在獨處的時候享受呵護自己的感覺,在與人情感連結的時候享受溫暖的歸屬感。

avatar-img
205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每天打開手機,叮叮咚咚各式的訊息蜂擁而至,有的是問候或廣告訊息,有的則是一眼就能辨識出的轉傳訊息,此時,你會毫不猶豫地再分享給其他人嗎?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通常轉傳訊息有絕大部分都是不實訊息,偏偏內容有許多還牽涉到錯誤的健康資訊,藉著社群軟體之便而快速流竄,很容易因為一時不察而輕信,甚至聽到他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在發表講述女性主義的書籍之前,我想針對昨天看到的一則新聞提出我個人的想法。 新聞寫道某位男主持人在新春特別節目中看到韓國女團成員享用台灣小吃地瓜球時,脫口而出說:「好想插她們下面⋯⋯選的那一顆」,結果當場被女主持人出聲提醒,才急忙表示自己沒有那個意思,但也因此引發議論,男主持人事後表示道歉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有過經驗是突然在某個時刻覺得心情突然陷入谷底,可能是別人的一句話刺傷了我們的內心,抑或是遭逢意外而失去了我們所珍視的事物,那種猶如心被掏空的感覺讓我們茶不思飯不想,也很難在一時之間找到重新振作的方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這種感覺何時會結束,那種看不到盡頭的感覺更是深深地把我們捲入深
你的興趣是否難以在他人面前啟齒呢?當別人喜歡唱歌、跳舞、畫畫,但是你卻對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數學」感到興趣? 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普世價值的框架裡,嚮往著多數人感興趣的事物,當發覺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是旁人所恐懼或討厭的,就變得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心聲,甚至開始感到自我懷疑。 繪本中描述小男孩全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每天打開手機,叮叮咚咚各式的訊息蜂擁而至,有的是問候或廣告訊息,有的則是一眼就能辨識出的轉傳訊息,此時,你會毫不猶豫地再分享給其他人嗎?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通常轉傳訊息有絕大部分都是不實訊息,偏偏內容有許多還牽涉到錯誤的健康資訊,藉著社群軟體之便而快速流竄,很容易因為一時不察而輕信,甚至聽到他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在發表講述女性主義的書籍之前,我想針對昨天看到的一則新聞提出我個人的想法。 新聞寫道某位男主持人在新春特別節目中看到韓國女團成員享用台灣小吃地瓜球時,脫口而出說:「好想插她們下面⋯⋯選的那一顆」,結果當場被女主持人出聲提醒,才急忙表示自己沒有那個意思,但也因此引發議論,男主持人事後表示道歉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有過經驗是突然在某個時刻覺得心情突然陷入谷底,可能是別人的一句話刺傷了我們的內心,抑或是遭逢意外而失去了我們所珍視的事物,那種猶如心被掏空的感覺讓我們茶不思飯不想,也很難在一時之間找到重新振作的方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這種感覺何時會結束,那種看不到盡頭的感覺更是深深地把我們捲入深
你的興趣是否難以在他人面前啟齒呢?當別人喜歡唱歌、跳舞、畫畫,但是你卻對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數學」感到興趣? 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普世價值的框架裡,嚮往著多數人感興趣的事物,當發覺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是旁人所恐懼或討厭的,就變得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心聲,甚至開始感到自我懷疑。 繪本中描述小男孩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你玩玩具嗎? 如果用玩具的視角看世界會怎麼樣呢?
Thumbnail
我們是一群孤兒,完全不記得自己親生父母的樣子,或許我們就是沒人要的孩子吧,好險有「新家」接納了我們,孤單的孩子們在這裡得以溫飽,一起玩樂一起長大,這裡,有我們的「爸爸媽媽」。每隔一段時間,特別懂事的哥哥姊姊們會被選去「樂園」領取獎勵,聽說,那裡有玩不完的遊戲、吃不完的點心,真是羨慕他們!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親子共讀《最棒的發明在我家》,除了故事內容是以父女對話的方式展開,書本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設定故事場景,更有許多可以讓親子一起互動後完成故事的空間,書中還有一些小亮點等你去發掘、去玩味~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因為陪兒子玩互動型繪本的關係,我也跟著玩了不少找找看類型的繪本,一開始我覺得那個只是小朋友在玩的,對我來說實在簡單到稱不上玩。但是,我發現當我真的陪兒子一起玩繪本的時候,我就像個孩子一樣面對遊戲,樂在其中!我意外因專注小遊戲而感到了精神放鬆,這相當地神奇。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放寒假在家的日子顯得百般無聊 除了每日例行事務要處理之外 能讓我放鬆一刻鐘的是我這輩子唯一會玩的線上遊戲 一個人玩的時候總顯得孤單寂寞 不如邀請孩子一起共襄盛舉 當然如果只有玩那也顯得不夠刺激 約法三章在一局的四個賽程裡 母子倆各自承擔兩局的勝負 結束後誰得分高便可獲得對方一枚十元硬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你玩玩具嗎? 如果用玩具的視角看世界會怎麼樣呢?
Thumbnail
我們是一群孤兒,完全不記得自己親生父母的樣子,或許我們就是沒人要的孩子吧,好險有「新家」接納了我們,孤單的孩子們在這裡得以溫飽,一起玩樂一起長大,這裡,有我們的「爸爸媽媽」。每隔一段時間,特別懂事的哥哥姊姊們會被選去「樂園」領取獎勵,聽說,那裡有玩不完的遊戲、吃不完的點心,真是羨慕他們!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親子共讀《最棒的發明在我家》,除了故事內容是以父女對話的方式展開,書本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設定故事場景,更有許多可以讓親子一起互動後完成故事的空間,書中還有一些小亮點等你去發掘、去玩味~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因為陪兒子玩互動型繪本的關係,我也跟著玩了不少找找看類型的繪本,一開始我覺得那個只是小朋友在玩的,對我來說實在簡單到稱不上玩。但是,我發現當我真的陪兒子一起玩繪本的時候,我就像個孩子一樣面對遊戲,樂在其中!我意外因專注小遊戲而感到了精神放鬆,這相當地神奇。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放寒假在家的日子顯得百般無聊 除了每日例行事務要處理之外 能讓我放鬆一刻鐘的是我這輩子唯一會玩的線上遊戲 一個人玩的時候總顯得孤單寂寞 不如邀請孩子一起共襄盛舉 當然如果只有玩那也顯得不夠刺激 約法三章在一局的四個賽程裡 母子倆各自承擔兩局的勝負 結束後誰得分高便可獲得對方一枚十元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