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沒道理:從陳黎〈有人〉中的兩句話

詩的沒道理:從陳黎〈有人〉中的兩句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詩的沒道理:從陳黎〈有人〉中的兩句話〉2024-01-17

 

  「有人牛棚/有人馬雲」。

 

  這兩句話,出自陳黎收錄於《淡藍色一百擊》的〈有人〉。那是一本很新的書,封面(並不意外地)是淡藍色的,不僅僅這個城市的圖書館裡還沒有,連陳黎的維基百科頁面上都沒有。

 

 

  陳黎說,他在2015年寫了〈一百擊〉,並在2017年初完成〈藍色一百擊〉。那時,他便想要以「藍色一百擊」作為下一本詩集的名稱。數年過去,不知道是藍色變淡了、還是那是與原來的藍色不同的,又被體驗到的另一組顏色。總之,2022年,他寫了由一百首三行詩組成的〈淡藍色一百擊〉。

 

  詩集於2023年底發售。〈有人〉的詩名被用作輯一的名稱。並且被放在博客來本書「內容連載」上最顯眼的、第一首詩的位置:

 

 

「有人在幼年切西瓜

 有人在左臂切格瓦拉」

 

 

  詩以這兩句開頭,全詩二十二個「有人」,共十一組。說實在,無論是有名的、沒名的、出自大師之筆還是新手的練習,這樣的詩有無數詩人寫過。本詩每組中的兩句話許多都對的並不漂亮,甚至令人覺得有些沒道理。例如前兩句的這種甚至令讀者產生一絲絲慍怒的諧音笑話,這樣開頭是想要讓詩的氛圍是怎樣的呢?

 

  可能這種沒道理感與不協調性也是詩的一部分,只能先這麼理解了。

 

 

  我一直覺得詩/笑話/哲學三者有很多的共性,它們都是在試圖說出一些「第一次被說的話」,並希望聽者能夠得到共鳴,意識到說話者在世界裡面遭遇到的那一平實卻又令人驚喜(以至於有時會笑出來)的東西。

 

  「有人牛棚/有人馬雲」是這首詩裡面我最喜歡的一組。一方面它簡短而整齊,並確實地給出一組明確又可以反覆玩味的對照;另一方面,它是現代的,且唯有在這個語言之中活著的人,才更有機會將這兩個本該無關的事情並列在一起,經歷到那些若隱若現的關係:

 

  一個人可以作為開賽時不知道會不會/什麼時候上陣的待命者;也可能早就踏上風口,取得某種已然能被社會認可的成功。又或者一個人可能如這個--生在獨裁國家中的大企業家那樣在鎂光燈的焦點下被所有人注目,戰戰兢兢地隨時可能被政府沒收那看似輝煌的人生;也可以在團隊中默默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在恰當的關鍵時機點,上場救援。

 

 

  去做這樣的對比真的不怎麼有道理,所以詩在世界裡才如此可貴。有人不這麼覺得,而有人對此深信不疑。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rWKD7DehYbDfp4QtVxwS84yWG6yzTPFCwMGhDUCNRFXXLsC7YTGZ5PUxRDPPbAKCl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2會員
85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