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閱讀】AI背後的暗知識:機器如何學習、認知與改造我們的未來世界

近來AI繪圖以及如Chatgpt等可進行對話的AI進入到大眾視野,讓AI成為了熱門話題,網路媒體和論壇冒出許多相關的文章,足見AI之勢著實非同小可。          


前幾年剛入公門,在參加職務訓練的時候,被要求要從幾本書裡選一本閱讀,並且寫成一篇閱讀心得,記得當時其中一本就是有關AI領域相關研究的科普書,當時讀了,便對裡面的內容感到相當驚奇,才發現原來AI其實已有相當多的進展。印象最深是談到一個使用了「模仿心理諮商師諮商技巧」策略的AI,據書上所述,該實驗的結果顯示,許多受試者分不出真人諮商師與AI的差別,甚至不少人覺得AI更能「理解他們」。          


書上描述固然使人驚訝,但還是不及實際見識來得令人驚奇。實際把玩過AI生圖,以及和AI說上幾句話,實在讓人不禁浮想聯翩,感覺一個新的世代已經在眼前湧現。


新的時代或許真將要打上岸邊,也因此面對這樣的大浪,我們或許就需要一些書籍的輔助為我們領航。         


這本«AI背後的暗知識»,個人認為是很不錯的科普書,很適合入門,能夠對AI有個概括的基礎認識,像我一樣的文組,也能多少瞭解一點AI的運作方式以及知道AI已經走到哪裡了(不過本書2020出版,書內介紹的研究與商用發展可能已今非昔比)。


本書從將知識分類開始著手,將知識劃分成人類可描述的「明知識」,以及不能描述但可感知的「默知識」,以及AI能大顯神威、人類完全不可知的「暗知識」。


對於知識的分類讓人頗有啟發,也很快地能領略到AI的強大。由於現今有更多且更好的感測器能搜集到更龐大且詳盡的資料,AI能從其中挖掘出許多人類未發現甚至是無法發現(因其無法描述且無法感知)的關聯性,從而形成暗知識,而這些暗知識正是AI表現奇蹟之所在。          


後續篇章則介紹AI的理論以及當前的一些AI的類型,算是深入淺出,文組也能對AI懂點皮毛,至少談到相關話題,「卷積」或「梯度下降」之類的術語還能秀一下          


講完理論,作者就談些實務以及未來影響等。個人感覺作者對未來預測算是比較保守一點,承認當然會有衝擊,但整體還是得看AI發展及進入商用的速度,如果速度很快,那可能產業就會不及反應導致系統性失業,但如果整體發展速度是偏緩的,那漸變的過程可能就不會造成太大衝擊。          


而對社會的變化與回應,作者提出了「無條件職業訓練」的制度,算是對於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回應,但個人認為即便提供無條件的職業訓練,還是得考量現實個人學習速度以及能力,尤其如果在未來基礎性的工作都被AI或機器人取代,想把這些系統性失業的人群培養成高階技術或專業人員,先不論時間及成本,個人是否能完成訓練成功轉型,其實就頗有疑慮,就像筆者這個文組仔要變工程師,我就覺得難以想像。«人類大命運»的作者哈拉瑞在其著作其實就提過這樣的問題,特別當AI更進步時,可能形成一個科技加速的迴圈(AI進步→科研因AI加速→科研結果使AI再進步),未來的科技進展或許會快得難以想像,因此個人可能就得具備強大的學習與適應能力,得迅速學會新技能,甚至要能承受經常性在不同領內轉換,對個人心智也是不小的挑戰。          


起先看這本書的書名,總覺得有點像想趁AI熱潮趕快出本書賺一波,內容可能就跟老高一樣隨便謅,拿些聳動偽科學騙騙人,加上作者是中國人,所以就真的怕怕的不敢下手,但又看到作者的經歷滿有一回事,然後也在關鍵評論網看了下節錄的內容,最後還是買來讀讀看,幸好未踩雷,以科普入門的程度應該是很適合,推薦給大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