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幸福與否,幸福的程度如何,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他在主觀上是否具備獲得與感受幸福的能力。___ 選自《正向心理學》
一開始被《正向心理學》這本書吸引,是因為書封面上寫著「因為人生太悲慘,所以需要正向心理學
」,本書提供了許多能實際操作的技巧與應用,幫助我們提高能正向看待事情的能力。
全書分為四大章節,分別是培育積極情緒、提升積極特質、轉化積極意義、改善人際關係,內容相當豐富精彩,書中提供了許多實用技巧與應用,不僅幫助我們更正向地看待人生,也幫助我們面對情緒挑戰。其中有些方法我認為可以自行操作,但有些則可能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比較適合。
積極情緒的培養,並不意味著要壓抑低落、負面的情緒。事實上,壓抑情緒最終可能適得其反。作者強調,覺察是第一步,了解自己「真正」的情緒感受,只是有些情緒連覺察都還來不及,就被壓抑下來了,久而久之,便會對自己的情緒感到陌生,或是心灰意冷到不想再表達。
書中提到處理情緒的常見方式:
忍
、發
、逃
,而他認為這三種方式其實都沒有效果,還會愈來愈糟,即便有效果,也是短暫的。交換型:
例如小孩哭鬧時,跟他說只要你不哭,我就帶你去遊樂園。懲罰型:
例如打罵孩子、刻意無視與冷淡對方,期待對方會因此改變。冷漠型:
與懲罰的冷淡有些不同,他不認為冷漠是懲罰對方,而是認為他人應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可以想像成一對情侶分手,儘管其中一方再如何哭鬧挽回,離開的那方都完全毫不在乎的那種狀態。說教型:
情緒與對方處於不同階段,試圖用說教來解決,但忽視傾聽的重要性。這些處理情緒的方式,確實很常見,包含我自己也會,但在某些時刻,這種方式也是需要的,好比「逃」,如果當下情緒滿點,感到自己快失控,最好也是先冷靜離開現場。又或者在某些公眾的場合裡,孩子突然哭鬧不止,也必須要想辦法在當下趕緊處理,只是事後如何教育或處理才是最要緊的。
自覺力:
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知道自己是生氣、難過還是其他情緒。理解力:
明白情緒的來源與深層需求,如明白沮喪、寂寞是源於內在渴望被在乎與陪伴。運用力:
透過建設性的方式解決情緒問題。如學習溝通、增強工作技能等等。擺脫力:
避免被情緒長時間困住,學會自我釋放與調適。以上四種能力相輔相成,共同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情緒挑戰。
情緒畫是一種將內心情緒,外化成視覺作品的方式。透過色彩明暗、線條粗細、形狀等視覺元素,讓情緒得以釋放與探索。
情緒畫的特點:
以往總是感謝幫助我們的人,但其實我們也能去感謝求助於我們的人,感謝他們信任我們,同時讓彼此有機會建立關係。
透過感恩,我們能促進善意循環,讓彼此關係更和諧與融洽。不論是助人還是被幫助,這都有助於增強我們的幸福感。
書中提到有一個實驗,將人在不同情緒下呼出的氣體,蒐集後個別放到0度C的環境下進行液化,發現人在情緒好的時候,液化的是無色透明的液體,而在憤怒時的氣體,液化後是帶有顆粒物的紫色液體,悲傷則是帶有沉澱的白色液體。
這實驗讓我們用視覺的方式,看見情緒對生理的影響,更理解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___ 箴言 17:22
情緒不僅是心理上的體驗,還會對生理產生影響。面對負面情緒並非要完全壓抑,而是要學會理解與管理。本書提供的具體技巧與工具,能幫助我們在情緒與人際關係中找到平衡,進而幫助提升生活的幸福感。透過對情緒的理解與調適,讓我們能在生活中創造更多正向的體驗,促進身心靈的健康。
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你的追蹤、愛心與每月小額訂閱,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