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描述,長得一模一樣的夫妻,又不是雙胞胎,只是一種科幻?還是純粹奇想的開頭,是一種趣味好玩,能否有什麼可以思考之處?《德黑蘭雙面疑雲》完全可以從《寄生上流》階級的隱喻為起點過渡到一種封閉世界的寓言性。甚至擴增了後者的解釋,讓貧窮和富有成為某種互補。
長得一模一樣的夫妻,電影刻意安排一對窮人一對富人,窮人的老公是個性溫和喜歡助人,老婆脾氣不好有憂鬱症;富人的老婆溫柔體貼,老公脾氣火爆,有點像暴發戶。描述著上面設定看起來有點像是虛擬人生,但伊朗導演氣氛控制,如同《寄生上流》在現實與寓言中,來回擺盪,還算恰到好處。
雖然在劇情轉折因為要製造巧合,不少地方過於刻意,但暇不掩瑜,編劇上概念與懸疑性互補,也不會因為戲劇性太強淪為說故事的懸疑功能與缺乏省思,整體來說的工整結構也貼合著思考的概念性,不會只是開頭獵奇感的雷聲大雨點小。
臉的象徵意味,究竟只是臉(表皮) 還是有其內在精神性?《德黑蘭雙面疑雲》有趣的是同一位演員不同的演技轉變(同時飾演好人與壞人),雖然因為社會地位的裝扮不同,但完全不同的氣質,會讓人思考「相由心生」這個老生常談,內在精神延伸至外表的變化。
窮人老婆因為過度憂鬱而鬧自殺,說著「自我存在是的一種(世間)錯誤」,像是提示著富有/貧窮階級的隱喻,不是一種相對性,而是一種社會,甚至世界的「整體」。
社會上的善惡互補,如同有陽光就會有黑暗,如同道家的陰陽,意味著我們不是相對,不是比較的,而是一個整體,如同將人這個個體視為一,生來是一,死去也是一,也意味著「有得必有失」,非長輩圖式概念,而是人可能是純然的假設,於是當你獲得物了,也必然沾染灰塵,但人依舊是純然的,只是因為「外力」造成獲得與失去的錯覺。
當然說「有善就有惡」是有點英雄電影cliché的說法。電影最後讓兩個互有好感的「好人」像是獻祭般,葬送於象徵地獄之火。而原本憂鬱症的窮人老婆變成富人老婆脾氣變好了?但兩個壞人在一起不會一直吵架?這樣的邏輯問題倒是覺得其次,而是想到類似《大快人心》最後的壞人沒死而是繼續尋找下一個要加害的中產階級,類似這樣寓言故事的完整性,而《德黑蘭雙面疑雲》背後敲下的警鐘,應該就是,拼合故事寓言的完整性。
而《德黑蘭雙面疑雲》最後敲下的警鐘,應該就是,富人夫妻小孩偷偷發現她不是她的媽媽,就算長得一模一樣;同時也可能是,因為長得一樣,會不會其實是原本和善的媽媽變了?就像夫妻情侶吵架,不是都會說:你/妳已經不是我認識的那個誰誰誰了!長相只是表皮,或是長相一樣可能可以擁有相同的本質?(看似不會被發現地直到死去)誰知道,反正人切開來也長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