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佛普拉斯》談眾生平等的能力與可能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收場老闆面前是為討生活而低頭的拾荒者;而唯有在朋友面前,才能夠盡情的暢所欲言、獲得一絲絲尊嚴與自由。


打開新聞,社會上充斥著各種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對閱聽人而言,早已成為一種麻木的「舊」聞。誰誰誰犯罪,因為哪些不得不的理由,某某某被撞,因為超速、酒駕、疲勞駕駛等。在肚財(陳竹昇 飾)出殯那天,隊伍短短的,相較片頭一長串列隊的樂隊。雖然片中沒有詳述肚財的家庭,但他一生最重要的家人無非就是他當警衛的朋友菜埔(莊益增 飾);那種能夠在對方面前完全放輕鬆、隨興談天說地、分享各種生活大小事的朋友,菜埔其實就是肚財的「親人」。


親人,不只是我們有困難時能拜託、傾訴的人,親人更是我們這一生留在世上最重要的資產。我們花最多時間與心思搭建親密關係,這種親密關係不管窮人富人都不會太多,因為,雖然四海之內皆兄弟,但總有因為血緣、姻緣、彼此在對方中都佔有重要位置時,才有可能發展出親密關係。父母、兄弟姊妹等家人、愛人、朋友,不僅是會來參加婚喪喜慶等參與我人生重要關卡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參與這些重要關卡前的「過程」。就算實際相處的時間不算多,但彼此在對方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進而可能在參與彼此的人生時,產生更高的人生意義與更深的親密關係;那種關係是社會穩定的核心、是值得一生追求與守護的關係。


在肚財那黑白的世界裡,只有朋友而沒有家人,我認為這正反映當今社會所忽略的「家庭價值」,而這正是年輕人不婚、不生的關鍵。片中的葛洛伯的老闆(戴立忍 飾)、立法委員(陳以文 飾)的生活,皆反映出當今社會有錢有勢者,便於家庭、婚姻價值的忽略與貶低。如同在我們的教育裏頭,從沒有給學生一種正確的家庭觀念,讓學生相信走進家庭,養兒育女的意義與其之於人生的那種完滿的感覺。


若此生無法走進家庭而建立親密關係,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失敗的;這裡的失敗不是指事業上的失敗,而是指人生意義的失敗。即便我成為一間公司的老闆,擁有成千上百的員工,便有某種無可取代性、無可取代這成千上百家庭的經濟來源。但這種無可取代性真的無可取代嗎?若有另一間公司願意以更錢多事少離家近的挖角其員工,是否便被取代了呢?因為在這成千上百員工心中、所產生的「關係」,僅是一種勞資關係,如同郭董看到有員工在禁菸區吸菸,上前制止還被反嗆「你誰啊!關你屌事!」,這種建立在勞資基礎的關係,在片中便是菜埔與老闆的關係;當了10幾年的警衛,老闆卻從未踏進警衛室對菜埔聞問,直到某天深夜突然詢問菜埔薪水夠不夠用、母是否安在、警衛室天花板壞了為什麼不修等,在對話的過程中,菜埔始終頭低低的不敢正視老闆,突顯出勞資關係的不平等。或許對於工作,我們必須不得不的選擇看人臉色、沒有尊嚴與自由的工作,而暫時隱藏那能夠在親友面前無話不談、充滿自信的自己。但真正的成功,是我們所愛與所擇的、是我們在夜深人靜時會被對方想起的、是在陪伴中參與彼此成長過程的,除了創造共同的回憶,更創造了共通的人生。


大佛最後被組裝起來了,提倡眾生平等的佛祖,卻諷刺的獲得了不平等的看待及利用,作為一精神象徵,佛祖應該是長存我心的,而非僅在一特定的什麼園區、廟宇之類固定的空間地點作為一象徵物。眾生的平等,在於我們都擁有追求親密關係的能力與可能,這無關任何物質條件與權勢,唯有突破內心中的階級,我們才能在人生中找到無可取代的位置與真正成功的價值。

2017/10/21

    6會員
    528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自從我做了這1件事情,工作效率大幅提升200%這篇文章強調了如何將工作效率提升200%的方法,主要的關鍵是「計畫」。建議將至少80%的時間用於思考執行流程,僅有20%的時間用於實際執行。作者提到現在有很多AI工具可用,因此製作自己的AI工作流是必要的。
    Thumbnail
    avatar
    Dodson
    2024-02-21
    從《莎賓娜的顫慄冒險》第四季第一集淺談選擇與孤獨雖然可能有點老掉牙,但我覺得「選擇」和「孤獨」是每個人的人生都無法避免會遇到的課題。
    Thumbnail
    avatar
    Sofia 🌿 惠如
    2021-09-24
    分心之路也有美好相伴--從豆大福到麵煎粿有一日突然懷念起在京都某間小店吃到的豆大福,旅途中的尋常點心在此刻特別有滋有味,抵不住嘴饞時在住家附近糕餅店買了些紅豆點心,仍無法帶我回到那天下午在京都大蓮寺外的感覺。收起這種無聊的惆悵,索性進廚煮了鍋紅豆,行動力是一切的良方,這一鍋如煮的難吃的話也怪不到別人。 今照例清晨5:30起來,繼續前一日未
    Thumbnail
    avatar
    黃若羽
    2021-07-19
    從《退魔巫女遊戲》的劇情缺陷談起,故事創作裡我們應該吸收什麼教訓  上一篇測評裡,我多次提到《退魔巫女遊戲》(下簡稱“遊戲”)劇情存在問題,本文將會從多個方面去分析《遊戲》劇情的優點缺點,繼而討論在二次元acg領域的創作裡,一個好的故事應該是怎樣的。   《遊戲》的劇情其實很簡單,按主要內容就是三條線,第一條線是剎那的過去,第二條線是剎那和真由子的日常,第三條線
    avatar
    釋深明
    2020-05-24
    從《十日談》看瘟疫帶來的思潮變幻歷史上,每段瘟疫大流行時期都是人類價值觀探索與重塑的契機。正如在中世代後期爆發的黑死病,動搖了教會在人們心中無上的精神地位。 我們正面臨的這場瘟疫,必然地為世界帶來秩序上改變。 我們日夜遵循的秩序也許有日就如中世代看似無可動搖的神權一樣,變成明日黃花。
    Thumbnail
    avatar
    畸先生
    2020-04-03
    從《今生是第一次》到《狂女的逆襲》:談韓國與台灣的性別偏見身為重度韓劇迷,不難從戲劇中看到韓國父權高漲又保守的社會風氣。 記得編以前介紹過一部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嗎?其中有一段女主去男主角家幫忙祭祀——在韓國媳婦替夫家準備祭祀被視為義務,而男主角因為內心過意不去,願意勞力交換,到岳母家幫忙醃泡菜的情節。
    Thumbnail
    avatar
    編笑編哭/B編
    2019-05-18
    從《機器, 平台, 群眾》思索著未來的世界似乎太久沒看相關的科技應用書籍,閱讀起來有點思緒不連貫,雖然從書名大概可以知道這本書想表達的是什麼,但是閱讀起來卻有點卡住,或是不難以理解,書中分了三個部份來談論,第一部【人腦與機器】、第二部【產品與平台】和第三部【核心與群眾】。
    Thumbnail
    avatar
    布雷克
    2019-05-11
    從《辛德勒的名單》到《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淺談電影的红色意涵 色彩是電影至關重要的環節,除了表達人物情感、心境外,對情節描述與氣氛渲染皆能達到吸引效果。 日前《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預告釋出後立即引起影迷們的廣大討論,其中黑白搭配醒目紅色的畫面更是令觀眾眼睛為之一亮。
    Thumbnail
    avatar
    帥猴子
    2019-04-08
    從《告白》談青少年的幽暗心理與叛逆:《告白》讀後《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