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動物名稱都是「豸」部,「豸」究竟是什麼動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豸」是不少動物名稱都會使用的部首,「豸」的古文字是畫出一種動物的側面,但這種動物的特徵不明顯,沒有象的長鼻、沒有馬的鬃毛、沒有虎和豹的斑紋,也沒有牛羊的角,各學者都有進行猜測,有認為是貓科動物,有推斷為鹿或犀牛,有認為是刺蝟野豬之類,更有主張它是代表爬蟲類。暫時無法確定「豸」是什麽動物,姑且解釋為各類野獸的總稱。

raw-image

「豹」字從《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個形聲字,「豸」是形符,「勺」是聲符。但更早的甲骨文「豹」字不是形聲字,而是象形字,畫出一隻身上有斑紋和斑點的野獸。因此「豹」字有可能本來寫為「豸」,後來再加上聲符「勺」重複標音,成為「豹」字。

raw-image

「豺」、「貛」、「貓」、「貂」都是以「豸」為形符,分別以「才」、「雚」、「苗」、「召」為聲符的形聲字,卻各自代表不同種類的動物。

「豺」是狼類動物,「貛」是類似野豬的動物,「貂」是類似鼬鼠的動物。先秦典籍有把老虎和貓並列的例子,《逸周書》的〈世俘〉篇記載周武王在郊外狩獵,捉到老虎二十二隻,貓兩隻,犀牛五千二百三十五隻,學者懷疑其中的「貓」實際上是豹。在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簡文字裏,「貂」字有寫成「鼠」部的例子,是屬於戰國時代的楚國風格文字。

raw-image

「貌」字本來寫做「皃」,「皃」是象形字,直接畫出人的容顏儀表,「豸」是後加的。《說文解字》解釋為「豹省聲」,意思指「豹」是聲符,但聲符省略「勺」,與「皃」組合成為「貌」字。由於聲符不兼字義,所以「貌」字與豹和野獸的意思無關。

「豸」字之所以不易解釋,在於很多不同種類動物的名稱都用「豸」為形符,其中也有與「鼠」部通用的「貂」和與「犬」部相混的「猫」,歸納起來也只能說是野獸的通稱。但如果視「豸」字是甲骨文中的「豹」字,那麼「豸」就是從豹、山貓之類的動物擴展到所有野獸名稱都能使用的偏旁了。



(關於古文字構造原理,請參看「六書的故事」系列;關於古文字演變源流小知識,請參看「字體的來源」系列~已有詳細介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稽古齋
66會員
168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稽古齋的其他內容
2024/02/20
說起漢字和漢文化,絕對少不了「龍」字了,這種傳說動物的真正模樣是什麽呢? 甲骨、金文中的「龍」字是畫出龍飛騰的模樣,有龍頭、龍角、龍身、龍尾,應是象形字。既然如此,難道古人真的見過龍在天上飛,然後把牠的形象畫下來嗎?
Thumbnail
2024/02/20
說起漢字和漢文化,絕對少不了「龍」字了,這種傳說動物的真正模樣是什麽呢? 甲骨、金文中的「龍」字是畫出龍飛騰的模樣,有龍頭、龍角、龍身、龍尾,應是象形字。既然如此,難道古人真的見過龍在天上飛,然後把牠的形象畫下來嗎?
Thumbnail
2024/02/17
「象」除了表示大象以外,又假借讀音成為「表徵」、「模樣」的意思,這種用法可能源於《易經》與《易》學,「象」又假借為「模仿」、「相近」的意思,例如⋯⋯
Thumbnail
2024/02/17
「象」除了表示大象以外,又假借讀音成為「表徵」、「模樣」的意思,這種用法可能源於《易經》與《易》學,「象」又假借為「模仿」、「相近」的意思,例如⋯⋯
Thumbnail
2024/02/14
「虎」的甲骨文是從側面畫出老虎的頭部、虎身、虎爪、虎斑和虎尾,並特別強調其強大且危險的虎牙⋯⋯
Thumbnail
2024/02/14
「虎」的甲骨文是從側面畫出老虎的頭部、虎身、虎爪、虎斑和虎尾,並特別強調其強大且危險的虎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龍。 大家好像很熟但又很陌生的生物,在各種文學、影視、動漫或是遊戲都很常出現,主要會分成西洋龍跟東洋龍兩派。 東洋龍大家都認為是神、或神獸,其實這說法不太正確,因為神龍是神龍,神獸是神獸,兩者不一樣。
Thumbnail
龍。 大家好像很熟但又很陌生的生物,在各種文學、影視、動漫或是遊戲都很常出現,主要會分成西洋龍跟東洋龍兩派。 東洋龍大家都認為是神、或神獸,其實這說法不太正確,因為神龍是神龍,神獸是神獸,兩者不一樣。
Thumbnail
想想北歐神話裡的動物,比較為人所知大概是渡鴉、龍、蛇、狼、馬、豬牛羊等,其實也是有出現兩隻貓貓喲!可惜的是,牠們的名字沒有留下來,只知道是女神佛蕾雅的車夫;然而透過其他線索,殼蟻發現卯迷們不只能拉車,還是一種魔寵?
Thumbnail
想想北歐神話裡的動物,比較為人所知大概是渡鴉、龍、蛇、狼、馬、豬牛羊等,其實也是有出現兩隻貓貓喲!可惜的是,牠們的名字沒有留下來,只知道是女神佛蕾雅的車夫;然而透過其他線索,殼蟻發現卯迷們不只能拉車,還是一種魔寵?
Thumbnail
牠變成一種神獸或卡通怪獸,變得太過強壯帥氣。查網路才發現牠本尊虛弱得要命。 因為牠長得可愛,像總是在笑的小恐龍,所以就算瀕臨絕種,原生的湖裡一隻也不剩,卻被改良成膚色明亮粉紅的寵物。...
Thumbnail
牠變成一種神獸或卡通怪獸,變得太過強壯帥氣。查網路才發現牠本尊虛弱得要命。 因為牠長得可愛,像總是在笑的小恐龍,所以就算瀕臨絕種,原生的湖裡一隻也不剩,卻被改良成膚色明亮粉紅的寵物。...
Thumbnail
說起漢字和漢文化,絕對少不了「龍」字了,這種傳說動物的真正模樣是什麽呢? 甲骨、金文中的「龍」字是畫出龍飛騰的模樣,有龍頭、龍角、龍身、龍尾,應是象形字。既然如此,難道古人真的見過龍在天上飛,然後把牠的形象畫下來嗎?
Thumbnail
說起漢字和漢文化,絕對少不了「龍」字了,這種傳說動物的真正模樣是什麽呢? 甲骨、金文中的「龍」字是畫出龍飛騰的模樣,有龍頭、龍角、龍身、龍尾,應是象形字。既然如此,難道古人真的見過龍在天上飛,然後把牠的形象畫下來嗎?
Thumbnail
「象」除了表示大象以外,又假借讀音成為「表徵」、「模樣」的意思,這種用法可能源於《易經》與《易》學,「象」又假借為「模仿」、「相近」的意思,例如⋯⋯
Thumbnail
「象」除了表示大象以外,又假借讀音成為「表徵」、「模樣」的意思,這種用法可能源於《易經》與《易》學,「象」又假借為「模仿」、「相近」的意思,例如⋯⋯
Thumbnail
「虎」的甲骨文是從側面畫出老虎的頭部、虎身、虎爪、虎斑和虎尾,並特別強調其強大且危險的虎牙⋯⋯
Thumbnail
「虎」的甲骨文是從側面畫出老虎的頭部、虎身、虎爪、虎斑和虎尾,並特別強調其強大且危險的虎牙⋯⋯
Thumbnail
大家一定知道,英語中龍是dragon。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長得像超大飛行蜥蜴的幻想生物,都會歸類在dragon的範疇。現今不同文化的傳說流傳到整個世界,因而也吸收了大量不同文化的類龍生物。比如說,東亞龍和西方龍就有明顯的差別。除了正港的龍以及東亞龍以外,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常見的分類龍的詞彙吧!
Thumbnail
大家一定知道,英語中龍是dragon。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長得像超大飛行蜥蜴的幻想生物,都會歸類在dragon的範疇。現今不同文化的傳說流傳到整個世界,因而也吸收了大量不同文化的類龍生物。比如說,東亞龍和西方龍就有明顯的差別。除了正港的龍以及東亞龍以外,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常見的分類龍的詞彙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