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第一天,我就選擇搭火車。(後記:我在環島結束九天後,逆向由新豐補騎回新北。)
這是寒流首日,一早下著大雨,陽明山甚至下雪了。我窩在被窩裡,先查了火車班次,再聯絡好友P,原本她要騎Youbike陪我到鶯歌。知道我決定要搭火車,她便倒頭就睡。
我悠悠哉哉地走出房間,向盯著我看的全家人宣布:我不騎了,我要搭火車。大家先是訝異,隨後鬆了一口氣,因為雨天騎車還是比較危險。算算時間,我可以在家裡吃完午餐再出發,所以吃過早餐又去睡了個回籠覺。
台鐵允許旅客帶腳踏車搭火車,不過要遵守一定的規範。非對號列車(區間車、區間快車)大部分都可以帶,但還是建議先去台鐵車次查詢的網站,或是台鐵e訂通app,確認該班列車有無綠色的腳踏車標誌,有標示的班次才可以帶。
此外,部分車站因為動線和人流的考量,沒有開放腳踏車進出,詳細的車站列表可以參考這裡。至於對號列車(莒光號、自強號等),只有固定的班次允許帶腳踏車,但每天的班次很少。
如果使用攜車袋,就沒有以上的限制,所有車種都可以搭乘。
由於我沒有用攜車袋,而開放人車同行的對號列車又太少,因此我都是搭區間車。腳踏車的部分需要購買半票,目前只能到售票櫃檯購買,並且該車次如果已經有很多人帶腳踏車,超過可容許的額度(通常為8台腳踏車),就只能搭下一班車。票面上會註明應該要到首節或末節車廂,依照指示搭乘即可。有開放腳踏車進出站的車站,基本上都有裝設電梯,電梯內空間也夠大,因此動線上很順暢。
搭車時可以用鎖把腳踏車固定在欄杆上,就不需要一直扶著,也不用擔心車會倒或是滑到別處。
雖然寒流來又飄著細雨,但我只需要從家裡騎到板橋車站,所以覺得還好。但當我抵達新豐,踏出火車的瞬間,實在冷到很想立刻搭北上的列車回家。我沒有查當時兩地氣溫分別是幾度,但體感上,新竹比台北冷很多,不禁慶幸自己是搭火車來的。
才第一天就搭火車,這樣我的單車環島是否因此變得不完整?我是不是太沒有毅力?這天從起床,一直到抵達新竹,我心中反覆思索著這些問題。我回想起去年五月,跟朋友要去走兩天一夜的登山行程,前一晚住登山口附近的民宿,準備起登時卻失望地發現正在下著雨,且從氣象預報看起來,這雨會持續下整天。八個人討論過後,覺得濕答答的上山,再濕答答的搭帳,隔天再背著濕答答的帳篷下山,這樣只是為了完成行程而走,無法真正享受過程。當時我就注意到,開始登山後,我的心態逐漸轉變,從原本會想要不顧一切登頂,為了證明自己體力好,到後來,我把重點放在爬山途中可以看見的美景、心裡的放鬆與快樂。
回到環島一開始就搭火車的這天,我慢慢釐清了自己環島的目標與心態。我並沒有執著我一定要騎多少距離、騎到哪些地方,或是有沒有一定要全程騎完。我不需要靠騎完一圈來證明自己體力或意志力的強弱,我騎車環島,只是因為喜歡騎車時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周圍景物向後退的樣子,和長途騎行後的成就感。因此我認為我一定要能享受騎乘的過程要是無法覺得享受,也就失去了我單車環島的目標。而我一向討厭從事戶外活動時下雨,討厭鞋襪和衣物被雨淋濕,討厭雨珠打在臉上的感覺。想通了之後覺得輕鬆很多,了解到自己搭火車不是意志力薄弱,而是因為很清楚自己的喜好與目標。
再說,即使搭了火車,我還是每天都有騎車啊!我仍然有從家裡騎到板橋車站,再從新豐車站騎到這天晚上住宿的地方。
這天晚上我要住在好友F家。她家的裝潢和佈置張狂地宣告她熱愛的事物:潛水,和她養的那幾隻毛茸茸的小動物。我一進門就受到三隻貓的寵幸,分別拍過屁屁後,就準備搭火車到新竹市區與L一家見面。
L一家是我在丹麥讀研究所時認識的,當時這個由台灣人與丹麥人共組的家庭正在找一位會說中文的保姆,下午到托嬰中心接兩歲的女兒,並陪玩到父母下班。我逐漸與他們變成朋友,甚至在我離開丹麥前被邀請到爺爺奶奶家過聖誕節。之後我們一直保持聯絡,他們回台灣時,也都會排出時間見面。
在我心中,台灣地圖不僅僅標註了各縣市的景點與美食,也標註了好友們的居住地。每當我旅行或出差到其他縣市,總是希望能與住當地的朋友見個面。這次規劃環島時,也是盡量安排與路線上的朋友們見面。
因為F比較晚下班,我先去吃韓式自助泡麵當晚餐。個人覺得這實在是個體驗過一次就可以的東西⋯⋯但對於深夜有重口味宵夜需求的人來說,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回到F家跟貓貓玩,三不五時被偷咬或偷抓一下,在這邊受了整趟環島旅程唯一的傷:大腿上兩公分長的貓爪痕。F還帶了她媽媽做的年糕要給我吃,可惜忘記嘗試她們開創的淋煉乳新吃法。
騎乘距離:16.4 + 0.9 = 17.3 km
爬升高度:14 + 5 = 19 m
耗費時間:43 + 11 = 54分鐘(騎乘時間28 + 4 = 32 分鐘)
環島結束後九天,大年初三,這天天氣很好,不想浪費台北難得的冬日陽光,又想起搬家時因為載不下,被我暫時留在之前住處的代步腳踏車,決定去牽車,把環島第一天搭火車跳過的路線逆向補騎回來。
新豐車站設有自行車維修樁,除了一些工具和打氣筒之外,還有各種規格車胎的建議充氣量,不過車胎上也都會寫,充氣前要先確認。
騎沒多久,我就覺得異常吃力。雖然冬季向北騎是逆風,但預報顯示這天風速很低,只有2~3 m/s,實際上,路邊的樹葉也幾乎沒有飄動,因此吃力不是風向的關係。那麼是車身重量嗎?我雖沒有量過,但單手提起來的感覺,跟環島時騎的公路車加上行李差不多,而這天我沒有帶任何行李,因此總重也不應該造成我騎起來額外費力。
過了約一小時才想到,取車那天向服務人員請教時,才知道原來自己以前都把坐墊調太高。我趕緊在路邊把坐墊調低,從原本踏板到底時腳能夠完全伸直,調到微彎,突然間覺得自己健步如飛!原來坐墊高低影響的不只是屁股痛不痛,還有肌肉出力能否有效率地帶動車輪。
就這樣穿越桃園,抵達鶯歌,在這裡接上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這時候風速開始提高,確確實實地感受到逆風的威力,踩踏板踩得辛苦的同時,實在很羨慕對向騎車的人,對他們來說可是舒適的大順風啊!
逆風以外,這天天氣真的很舒服,因此河濱公園人很多,三不五時需要閃避還不太會騎腳踏車的小朋友。我很喜歡在串連台北、新北的河濱公園騎車,路面平坦,風景也不錯,而且沿路遇到的人感覺心情都不錯,可能是因為正在運動或正在享受河邊的風景吧!
騎乘距離:68 km
爬升高度:252 m
耗費時間:4小時26分鐘(騎乘時間3小時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