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關於這些、那些 (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一名代表,應該是…… 吳若瑄同學有提到,過去的代工產業當成本削減、利潤便會愈高。這樣的策略難道不好嗎?」提出問題的是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的朱伯勇教授。

「就讓我來回答教授的問題好了。」文逸毫不猶豫地站到台上。

「台灣的代工產業所採行的“紅海策略”,其實只是一直在壓縮成本,衝高生產量,以量取勝。過份的壓縮,不要說保有高利潤,很可能到最後利潤僅剩不到2%、3%。以IT產業(Information Technology,台灣稱做資訊技術產業) 做例子,可能過去還有5%、6%,現在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卻會變得十分艱鉅。」

「我想,你提到了一個重點,那就是“紅海”是以量取勝,這也就是引進“藍海”這觀念的目的,是吧?!」

「嗯,我不知道該不該回答教授的問題…… 」

「喔,你不認同“藍海”這觀念。」

「也不是說不認同啦!只是如果把“藍海”這觀念當成教科書,或是捧在手上當成聖經,大概也很難發揮得出效用。」戚文逸回答。

其實,戚文逸說得沒錯。台灣有許多企業,因為太過相信理論,過於紙上談兵的結果,只把理論當萬靈丹,往往賠了夫人又折兵。

基本上,“藍海策略”是屬於非主流的作法,在執行上是充滿挑戰的。從理論到實務,也得亦步亦趨、小心謹慎。

「那要怎麼解決?既然知道問題和障礙就在那,要怎麼解決它?」發問的仍是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的朱伯勇教授。

「在書中有提到一個觀點,叫做引爆點領導法(tipping point leadership)。我覺得這個翻譯還不錯,意指在執行背離現狀的計畫時,能夠用低廉成本,迅速克服這四種障礙,並贏得員工支持。」

「大多數的企業在扭轉乾坤或改頭換面的過程中,最艱苦的挑戰就是讓員工體認改變策略的必要,並同意新策略目標。而說穿了,公司績效只有兩個選擇:達到績效目標,或是超越目標。」


研討會結束時間,是下午的4點25分,文逸走出第一演講廳。

「文逸,帥喔!今天要不是你,我們也很難贏。」參加研討會的高科代表盧得寶說。

「嗯,其實,我們運氣不太好。“藍海”是個蠻新的觀念,學校裡頭是不可能會有的。」

「那你怎麼會了解這個東西…… 」

文逸將右肩上的個人背包拿了下來,從裡頭取出了一本書。

「這是我上個星期六去書局買的。」

「是BLUE OCEAN STRATEGE (藍海策略 )耶?」另兩名代表孫如姿、吳若瑄異口同聲地說。

戚文逸點點頭。

「上星期六買的,這麼厚一本,你全看完啦?!」盧得寶愣傻眼的問。

「正好可以派上用場,不是嗎?」文逸笑著回答。

「妳不是有事要跟他說嗎…… 」孫如姿靠在吳若瑄的耳邊小聲說著。

「如果沒事的話,我要先走囉?!」

「快點啦!再不說就沒機會了…… 」盧得寶也催促著。

「我…… 」

「戚文逸,你…… 你等一下,若瑄有事要跟你說。」孫如姿叫住了戚文逸。

「我,我…… 」吳若瑄還是支支吾吾的。

「有事嗎?」

「快呀!」孫如姿、盧得寶兩人在旁邊比手畫腳著。

「我…… 」

「妳不說,我幫妳說。若瑄是想約你這個禮拜,到南投的“清境農場”玩。」一向話藏不住的盧得寶直接了當地說。

「清境農場?」

「是啊!想說明天的研討會完,就有三天的連假,大家一起出去玩,那種感覺很不錯。」孫如姿也幫著。

「就我們四個人嗎?」文逸問。

「如果要帶其他朋友去的話,也是很歡迎嚕!」吳若瑄尷尬地說。

「妳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說,你們不打算邀請周政綱嗎?」

「你和他不是一直不合嗎?更何況,我們這樣剛好兩男兩女。」盧得寶說。

「這樣不好吧?!他也是這次代表,算起來我們是夥伴。不邀他,有點說不過去。」

「也對!那等會我跟周政綱提,看他有沒有意願跟我們去。」盧得寶拿起手機準備連絡周政綱。

一分鐘後。

「他OK!如果我們行程確定,再跟他說就可以了,現在就剩你嚕?!」

「不過,這樣五個人,好像有點怪怪的…… 」孫如姿說。

「不介意的話,我問看看我妹要不要跟,這樣可以嗎?」

「好啊!這樣三男三女剛剛好。」盧得寶拍著手說。

時間是5點整,文逸等人離開了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一刻不得閒的戚文逸,回到家中,盥洗過後,正努力撰寫他的論文。他看了一下牆壁上的掛鐘,已經是晚上的9點。他想起了下午的邀約。

叩-叩-叩!

「心如,妳睡了嗎?」

「喔!還沒,有事嗎?」戚心如將房門打開。

「班上的同學約我這個星期五去清境玩,想說看妳要不要一起去?」

「我,真的嗎?」

「嗯!」文逸點點頭。

「好啊!我也好久沒出去玩了說。」

「那就這麼說定嚕!」正當文逸要轉身時,戚心如大喊了一聲。

「糟了啦!我忘了星期五要交報告的說…… 」

「報告,星期五是連假耶?!」

「沒辦法,是教授要求的。所以,我得跑一趟學校。」

「這下傷腦筋了,我已經答應他們要湊齊六個人。」

「我也很想去啊…… 」

「沒關係啦,就跟他們說不去嚕。反正,我也不是很想去。」

「對了,你可以找聖寧學姐一起去啊?!」

「她有空嗎?」

「這個我沒辦法回答你,你可能要親自問她。」

「別鬧了,我要怎麼問她?」

「你等等…… 」戚心如拉開了書桌的抽屜。

「在找什麼啊?!」

「有了!這是聖寧學姐她家裡的電話,你自己打電話問她嚕!」

「不會吧?!這麼晚了打電話過去女生家裡,好像不太好。」

「那你要等到什麼時候問?明天就是星期四了,況且去那邊也得要注意到吃、住的問題,不趕快確定,到時候很麻煩的。」

「這…… 」

「別這啊那的!我學姐人很好相處的。這幾天你們都在忙研討會的事,難得有連假,就好好出去走走吧?!我想,她應該會答應的。」

「妳又知道了…… 」

「那當然嚕!這是女人的直覺。」

「哪來那麼多直覺…… 」

戚文逸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碰碰運氣。他拿起了電話,依照心如給他的號碼,打給鍾聖寧。

「08-766xxxx…… 」


待續.....


avatar-img
136會員
979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興趣是音樂和文學創作。請多指教!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彼得的自由國度 的其他內容
「真的是很特別,喝起來很不一樣,我很喜歡這味道。」 文逸也喝了一口咖啡。他拿出身上的Walkman,並將耳機裝上。 「你剛洗好澡?」鍾聖寧問。 「是啊!」文逸簡單的回應。 鍾聖寧又喝了一口咖啡,此時的氣氛顯得有些沉悶。 「妳知道世界上第一台Walkman是誰發明的嗎?」
藝河唱片的總經理李贊浩應邀參加2006年度企業永續發展和形象設計的一個高峰論壇。隨行的還有何啟宏和紀政龍兩人。 身為唱片業界龍頭的藝河自然不會缺席這個會議,而參與的李贊浩也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
「學姐,要加油喔!」戚心如趁著換人的空檔,跑上前去幫鍾聖寧打氣。 「謝謝妳!對了,原來妳哥哥也是這次研討會的代表…… 」 「是嗎?咦,真的耶!大哥…… 」 「噓!現在不可以大聲說話啦。」一旁的人趕緊把戚心如的嘴巴摀上。 「喔,對不起!對不起…… 」戚心如尷尬地說著。
「文逸,你也累了一整天,沒事的話,就早點歇息吧?」 「耀叔,我沒事。明天我要到屏商技參加研討會,所以等會我還要到書局去查一下資料。您先睡吧,不用等我門了,我會自己帶鑰匙的。」 「又要到屏商技,不是昨天才去過嗎?」 「昨天只是先去看一下場地,明天才是正式的研討會。」 「原來是這樣…… 」
陳震遠回到了企管系的辦公室,他拿起保溫杯走向飲水機裝水,正要走回自己的位置。 「報告!」 「是文逸嗎,進來吧?!」 開門進來的是戚文逸。 「不好意思,讓教授久等了。」戚文逸小心地將門帶上。
陳震遠坐在戚文逸原先坐的位置的對面。由於技職博覽會前要和屏商技辦場研討會,他是想要徵詢文逸是否有參加的意願,卻顯得有些難以啟齒。 「教授,您的臉色看起來不大好,是什麼要緊的事嗎?」 「唉,好吧!我就不妨直說了。」 戚文逸點點頭。 「你應該知道技職博覽會吧?」
「真的是很特別,喝起來很不一樣,我很喜歡這味道。」 文逸也喝了一口咖啡。他拿出身上的Walkman,並將耳機裝上。 「你剛洗好澡?」鍾聖寧問。 「是啊!」文逸簡單的回應。 鍾聖寧又喝了一口咖啡,此時的氣氛顯得有些沉悶。 「妳知道世界上第一台Walkman是誰發明的嗎?」
藝河唱片的總經理李贊浩應邀參加2006年度企業永續發展和形象設計的一個高峰論壇。隨行的還有何啟宏和紀政龍兩人。 身為唱片業界龍頭的藝河自然不會缺席這個會議,而參與的李贊浩也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
「學姐,要加油喔!」戚心如趁著換人的空檔,跑上前去幫鍾聖寧打氣。 「謝謝妳!對了,原來妳哥哥也是這次研討會的代表…… 」 「是嗎?咦,真的耶!大哥…… 」 「噓!現在不可以大聲說話啦。」一旁的人趕緊把戚心如的嘴巴摀上。 「喔,對不起!對不起…… 」戚心如尷尬地說著。
「文逸,你也累了一整天,沒事的話,就早點歇息吧?」 「耀叔,我沒事。明天我要到屏商技參加研討會,所以等會我還要到書局去查一下資料。您先睡吧,不用等我門了,我會自己帶鑰匙的。」 「又要到屏商技,不是昨天才去過嗎?」 「昨天只是先去看一下場地,明天才是正式的研討會。」 「原來是這樣…… 」
陳震遠回到了企管系的辦公室,他拿起保溫杯走向飲水機裝水,正要走回自己的位置。 「報告!」 「是文逸嗎,進來吧?!」 開門進來的是戚文逸。 「不好意思,讓教授久等了。」戚文逸小心地將門帶上。
陳震遠坐在戚文逸原先坐的位置的對面。由於技職博覽會前要和屏商技辦場研討會,他是想要徵詢文逸是否有參加的意願,卻顯得有些難以啟齒。 「教授,您的臉色看起來不大好,是什麼要緊的事嗎?」 「唉,好吧!我就不妨直說了。」 戚文逸點點頭。 「你應該知道技職博覽會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有很多專家,其實是媒體人,他們報導的投資訊息是「讀者想看的」,如散戶大多已經上車做多時,這些媒體就會鼓勵做多,讓讀者看得很爽,當散戶一片偏空時,這些媒體就會報導許多負面新聞來安慰散戶,若不小心看走眼時,這些媒體就把責任怪到ㄚ扁。 當所有的弱手都持有時,高點就不遠了,這個觀察意義在台灣就是看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中小企業如何建立競爭優勢?本篇專訪,曾任台積電高階主管、全球前三大投資公司-新加坡淡馬錫集團決策者的郝旭烈(郝哥),將為我們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分享從員工到老闆都好懂好用的商業知識精華,透過他的個人經驗和觀察,說明如何在不確定的時代中作出明智的決策和投資。
謝謝推薦我去講運輸業永續轉型案例 我覺得這題目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 從我出社會後台灣走向低成長時代, 因此政府、業界一直高喊產業升級及轉型   我也搭順風車做了幾個專案研究, 包括商港、機場、道路、物流、能源等 研究成果就不提了, 倒是豐富了我許多管理思維模型   之後發現產業升
Thumbnail
這篇談「重劃區的價值」,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都更緩慢,現在有「危老」,可能腳步還快那麼一丟丟,但是依然是牛步進行。市區房子就是老公寓、亂停的摩托車、拉得亂七八糟的電線⋯⋯ 「台灣人還要忍受這樣的環境多久?」 板橋算好的了,中永和更擁擠,有些巷子窄到火災都不知道怎麼救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1.中美貿易戰後嚴重影響網通產業鏈,台廠顯著受益,正文已將中國產能逐漸移出。 2.白牌商業模式興起,正文將轉型成直供模式,預計在 2024 佔比達 30% 以上。 3.已處份常熟廠,越南廠相對中國廠營業成本較低且效能為 2.5~3 倍。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有很多專家,其實是媒體人,他們報導的投資訊息是「讀者想看的」,如散戶大多已經上車做多時,這些媒體就會鼓勵做多,讓讀者看得很爽,當散戶一片偏空時,這些媒體就會報導許多負面新聞來安慰散戶,若不小心看走眼時,這些媒體就把責任怪到ㄚ扁。 當所有的弱手都持有時,高點就不遠了,這個觀察意義在台灣就是看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Thumbnail
中小企業如何建立競爭優勢?本篇專訪,曾任台積電高階主管、全球前三大投資公司-新加坡淡馬錫集團決策者的郝旭烈(郝哥),將為我們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分享從員工到老闆都好懂好用的商業知識精華,透過他的個人經驗和觀察,說明如何在不確定的時代中作出明智的決策和投資。
謝謝推薦我去講運輸業永續轉型案例 我覺得這題目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 從我出社會後台灣走向低成長時代, 因此政府、業界一直高喊產業升級及轉型   我也搭順風車做了幾個專案研究, 包括商港、機場、道路、物流、能源等 研究成果就不提了, 倒是豐富了我許多管理思維模型   之後發現產業升
Thumbnail
這篇談「重劃區的價值」,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都更緩慢,現在有「危老」,可能腳步還快那麼一丟丟,但是依然是牛步進行。市區房子就是老公寓、亂停的摩托車、拉得亂七八糟的電線⋯⋯ 「台灣人還要忍受這樣的環境多久?」 板橋算好的了,中永和更擁擠,有些巷子窄到火災都不知道怎麼救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1.中美貿易戰後嚴重影響網通產業鏈,台廠顯著受益,正文已將中國產能逐漸移出。 2.白牌商業模式興起,正文將轉型成直供模式,預計在 2024 佔比達 30% 以上。 3.已處份常熟廠,越南廠相對中國廠營業成本較低且效能為 2.5~3 倍。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