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麥斯憤怒道:WITNESS ME!自由、死亡、生存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天Netflix重上了《瘋狂麥斯》,是我時隔九年又一次看這部電影。當年它剛上映時我還是一名高中生,搞不懂裡面的人在幹嘛,就是從頭到尾開著卡車打打殺殺,然後來回折返跑,突如其來的開頭,好不容易明白了,結尾又戛然而止。

對當時的我來說,它絕對稱不上是好電影──哪怕到了現在也並不算合我口味。它的設定固然很細節,卻一點都不複雜;它講故事的方法太純粹,也就因此顯得很簡單。它沒有我們慣性會欣賞的「燒腦、神轉折」的劇情,也不使用跳躍、非線性的敘事,更不運用複雜的對話和人物衝突來探討深層次議題。但事到如今,我才赫然發覺,它選擇拋捨掉那些繁複的枝幹,是個多麼漂亮的決定。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我一定會選《天能》裡的那句經典台詞:「不要思考,去感受。」諾蘭講起來很像是幹話,但用在《瘋狂麥斯》上卻正確到不能再正確。在2015年首刷過後很久,腦海偶爾還會冒出一些電影裡的畫面:男主角被綁起來、在基地裡面逃跑;廢土風格的武器和戰車;瘋瘋癲癲的人;痛苦和傷口。明明我連劇情都沒搞懂,但這些場景卻已經跨越我的認知停留在了腦海深處。

《瘋狂麥斯》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一定要是電影,不能是連續劇、動畫、舞台劇或小說。它必須要是短暫的,如同末日裡燃燒綻放的生命;它必須被見證,因為痛苦是那麼的真實,生命卻又那麼虛幻。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乃至結果如何,其實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理想付出所有,沒有太多思考和辯證,沒有精心設計的對策,也許太過單純、乏善可陳──但他們已經付出一切。


〔自由〕

這是關於主角麥斯的命題。從肉體的自由,到心靈的自由,他有太多無法掙脫的枷鎖,在輸掉自由之前,他就已經輸給了自己。

為別人爭取的自由和理想,卻也是反過來,試圖與過去內在衝突和解的方式。


〔理想〕

這是女主角一行人的命題。理想的烏托邦在哪裡?女主角的答案是逃出掌控,翻過高山。但這麼順遂的路途很少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也更不可能出現在存活不易的末世裡。

有很多影視動畫喜歡描寫這種認知以外的未知世界,像是巨人、86,其美好之處正在於那個地方真實存在又無法被預測,在真實碰觸到以前,他可能是我們想像中的任何樣子。

而一部作品選擇用什麼方式呈現這個「彼方世界」,也將深刻體現出故事的世界觀。《瘋狂麥斯》的理念簡潔而有力: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最終仍要仰賴自己的努力。


〔見證〕

這是半衰期男孩的命題。“Witness me! ”這句話最早說出口的,是為了狂熱信仰選擇輕易赴死的戰爭工具。這些男孩活著的目標,就是進入英靈殿──活著的意義就是邁向死亡,其他當死士的,好歹也有理想、也會講士為知己而死呢。這樣的死亡就算被見證,又何嘗不顯得輕如鴻毛。但他們不知道嗎?正因為是如此單薄的意義,才需要這樣渴望認同、渴望愛的吶喊。

直到故事的最後,隨著男孩找到那個值得他付出生命的人,這句話也隨之昇華:他不再是空洞的要求誰來見證他,而是在生命的最後對她說──Witness me。


〔生如夏花〕

這是整部電影的命題。這也正是這部電影最讓人動容的部分:末世裡的生命太過脆弱且短暫,禁不起太沉重的理想,甚至如主角所說,擁有理想是殘酷的,因為它永遠是空中樓閣。

然而人不可能沒有理想,因為理想是目標、是未來、是人存活的動力。正因為它承載了人的一切,生命又是那麼的不可預測,於是我們便看到,那一個個瑰麗綻放的絢爛生命。

這讓我聯想到漢朝的遊俠風尚,許多人重義輕生,為了理想、舉主可以輕言生死,這所反映的正是時代的特性: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活到四十歲便已是高壽,死亡的威脅伴隨著成長歷程一直存在。在那樣的成長背景下,人們對死亡、對生命意義的理解肯定與現在的我們有很大不同。

雖然我們已經不再那樣去活,但我們依然會感動、會理解,能夠靜寂地體會著,喧囂洋溢於螢幕前的狂盛生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詠翰的沙龍
6會員
28內容數
黃詠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4
人總是在意「錯過了什麼」,遠大於自己已經擁有的。 有這樣的想法是理所當然的,畢竟缺少的部分就是那樣舉目可見——我們要花上半天的時間,才能整理出一年下來,自己到底收穫、學習了什麼;但只要幾秒,就足夠那一大堆想做而沒有做的事從腦袋裡一股腦兒衝出來。
Thumbnail
2025/01/04
人總是在意「錯過了什麼」,遠大於自己已經擁有的。 有這樣的想法是理所當然的,畢竟缺少的部分就是那樣舉目可見——我們要花上半天的時間,才能整理出一年下來,自己到底收穫、學習了什麼;但只要幾秒,就足夠那一大堆想做而沒有做的事從腦袋裡一股腦兒衝出來。
Thumbnail
2024/11/12
人在感受到挫折和痛苦的時候,通常會怎麼做? 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有一類人,他們選擇在痛苦的感覺出現時,把精力投注到事業上,透過發憤努力的方式,來換取生涯上的回報。他們避開自己的焦慮,得到社會意義上的成功;回首自己的人生功績,也有很多滿足跟愉悅。這種因應之道,我們統稱為「昇華」。
Thumbnail
2024/11/12
人在感受到挫折和痛苦的時候,通常會怎麼做? 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有一類人,他們選擇在痛苦的感覺出現時,把精力投注到事業上,透過發憤努力的方式,來換取生涯上的回報。他們避開自己的焦慮,得到社會意義上的成功;回首自己的人生功績,也有很多滿足跟愉悅。這種因應之道,我們統稱為「昇華」。
Thumbnail
2024/11/10
接觸客體關係到現在已經好一段時間,也聽過很多教授、老師講述這兩個人的理論,但每一次都是好像懂了,卻又有哪個說不清的地方沒有很理解。後來我發現之所以如此,在於課程總是聚焦在「內容」,即克萊恩的理論是甚麼、實務上做了甚麼;溫尼考特的理論如何、實務上又如何……但是究竟是什麼樣的想法讓兩人發展出這樣的理論?
Thumbnail
2024/11/10
接觸客體關係到現在已經好一段時間,也聽過很多教授、老師講述這兩個人的理論,但每一次都是好像懂了,卻又有哪個說不清的地方沒有很理解。後來我發現之所以如此,在於課程總是聚焦在「內容」,即克萊恩的理論是甚麼、實務上做了甚麼;溫尼考特的理論如何、實務上又如何……但是究竟是什麼樣的想法讓兩人發展出這樣的理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20240706 富都青年 - 溫暖的話語 這是一部:沒有身份証、聾啞哥哥,跟不務正業的弟弟,在社會底層努力生活的電影。 劇情最後,男主角被處以死刑,一位佛教法師前去關懷。 法師:你有吃飽嗎?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男主:我想死! 你知道我過的是什麼生活嗎? 如
Thumbnail
20240706 富都青年 - 溫暖的話語 這是一部:沒有身份証、聾啞哥哥,跟不務正業的弟弟,在社會底層努力生活的電影。 劇情最後,男主角被處以死刑,一位佛教法師前去關懷。 法師:你有吃飽嗎?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男主:我想死! 你知道我過的是什麼生活嗎? 如
Thumbnail
看完《屍落人間》,那後勁尤其強烈,我在想,究竟經歷了哪些,造就這樣的阿治,但若將「殭屍」看作一種行屍走肉的狀態,其實會發現,這部短片隱晦地用符號寓意,以黑色幽默的滑稽與荒謬,實則是探討關於「愛」的渴求與獲得。
Thumbnail
看完《屍落人間》,那後勁尤其強烈,我在想,究竟經歷了哪些,造就這樣的阿治,但若將「殭屍」看作一種行屍走肉的狀態,其實會發現,這部短片隱晦地用符號寓意,以黑色幽默的滑稽與荒謬,實則是探討關於「愛」的渴求與獲得。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承襲《衝鋒飛車隊》,揣懷著與二十世紀《瘋狂麥斯》系列宇宙的雷同元素,二十一世紀的《憤怒道》有著更寬廣的格局。米勒為我們具體刻畫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無畏困境、可以直視恐懼、可以痛哭、也可以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時代的女性,無須再留守後方,而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英雄。
Thumbnail
承襲《衝鋒飛車隊》,揣懷著與二十世紀《瘋狂麥斯》系列宇宙的雷同元素,二十一世紀的《憤怒道》有著更寬廣的格局。米勒為我們具體刻畫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無畏困境、可以直視恐懼、可以痛哭、也可以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時代的女性,無須再留守後方,而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英雄。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