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麥斯憤怒道:WITNESS ME!自由、死亡、生存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天Netflix重上了《瘋狂麥斯》,是我時隔九年又一次看這部電影。當年它剛上映時我還是一名高中生,搞不懂裡面的人在幹嘛,就是從頭到尾開著卡車打打殺殺,然後來回折返跑,突如其來的開頭,好不容易明白了,結尾又戛然而止。

對當時的我來說,它絕對稱不上是好電影──哪怕到了現在也並不算合我口味。它的設定固然很細節,卻一點都不複雜;它講故事的方法太純粹,也就因此顯得很簡單。它沒有我們慣性會欣賞的「燒腦、神轉折」的劇情,也不使用跳躍、非線性的敘事,更不運用複雜的對話和人物衝突來探討深層次議題。但事到如今,我才赫然發覺,它選擇拋捨掉那些繁複的枝幹,是個多麼漂亮的決定。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我一定會選《天能》裡的那句經典台詞:「不要思考,去感受。」諾蘭講起來很像是幹話,但用在《瘋狂麥斯》上卻正確到不能再正確。在2015年首刷過後很久,腦海偶爾還會冒出一些電影裡的畫面:男主角被綁起來、在基地裡面逃跑;廢土風格的武器和戰車;瘋瘋癲癲的人;痛苦和傷口。明明我連劇情都沒搞懂,但這些場景卻已經跨越我的認知停留在了腦海深處。

《瘋狂麥斯》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一定要是電影,不能是連續劇、動畫、舞台劇或小說。它必須要是短暫的,如同末日裡燃燒綻放的生命;它必須被見證,因為痛苦是那麼的真實,生命卻又那麼虛幻。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乃至結果如何,其實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理想付出所有,沒有太多思考和辯證,沒有精心設計的對策,也許太過單純、乏善可陳──但他們已經付出一切。


〔自由〕

這是關於主角麥斯的命題。從肉體的自由,到心靈的自由,他有太多無法掙脫的枷鎖,在輸掉自由之前,他就已經輸給了自己。

為別人爭取的自由和理想,卻也是反過來,試圖與過去內在衝突和解的方式。


〔理想〕

這是女主角一行人的命題。理想的烏托邦在哪裡?女主角的答案是逃出掌控,翻過高山。但這麼順遂的路途很少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也更不可能出現在存活不易的末世裡。

有很多影視動畫喜歡描寫這種認知以外的未知世界,像是巨人、86,其美好之處正在於那個地方真實存在又無法被預測,在真實碰觸到以前,他可能是我們想像中的任何樣子。

而一部作品選擇用什麼方式呈現這個「彼方世界」,也將深刻體現出故事的世界觀。《瘋狂麥斯》的理念簡潔而有力: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最終仍要仰賴自己的努力。


〔見證〕

這是半衰期男孩的命題。“Witness me! ”這句話最早說出口的,是為了狂熱信仰選擇輕易赴死的戰爭工具。這些男孩活著的目標,就是進入英靈殿──活著的意義就是邁向死亡,其他當死士的,好歹也有理想、也會講士為知己而死呢。這樣的死亡就算被見證,又何嘗不顯得輕如鴻毛。但他們不知道嗎?正因為是如此單薄的意義,才需要這樣渴望認同、渴望愛的吶喊。

直到故事的最後,隨著男孩找到那個值得他付出生命的人,這句話也隨之昇華:他不再是空洞的要求誰來見證他,而是在生命的最後對她說──Witness me。


〔生如夏花〕

這是整部電影的命題。這也正是這部電影最讓人動容的部分:末世裡的生命太過脆弱且短暫,禁不起太沉重的理想,甚至如主角所說,擁有理想是殘酷的,因為它永遠是空中樓閣。

然而人不可能沒有理想,因為理想是目標、是未來、是人存活的動力。正因為它承載了人的一切,生命又是那麼的不可預測,於是我們便看到,那一個個瑰麗綻放的絢爛生命。

這讓我聯想到漢朝的遊俠風尚,許多人重義輕生,為了理想、舉主可以輕言生死,這所反映的正是時代的特性: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活到四十歲便已是高壽,死亡的威脅伴隨著成長歷程一直存在。在那樣的成長背景下,人們對死亡、對生命意義的理解肯定與現在的我們有很大不同。

雖然我們已經不再那樣去活,但我們依然會感動、會理解,能夠靜寂地體會著,喧囂洋溢於螢幕前的狂盛生命力。

內容總結
瘋狂麥斯:憤怒道
5
/5
avatar-img
6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詠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感受著法鼓山生活的體驗,滿滿的感慨和收穫,這次靜心之旅讓我重新找回了內心的寧靜。通過一連串的體驗,我意識到平淡的生活也能帶來滿足;另一方面,營隊中經驗到的此時此刻,讓我意識到自己多年的習慣對身體的影響,就好比生命這條軸線上的check point,使我重新檢視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領悟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樹林、河流、高山、洞穴,這些自然場景經常在潛意識中以地點的方式出現。有趣的問題是,這些地點所各自象徵的寓意是什麼?
「意義必須建立在關係當中。」真的嗎?
所謂的「私小說」,指的是一種主張自我暴露的寫作方式,透過陳述角色心中複雜而不為人知的心境,從而讓讀者對該角色產生更深刻的同理。私小說有趣的地方,正在於心境的暴露。
意識流有架構嗎?看似沒有,都通常都是有的。甚至在我看來,意識流在形式上的鬆散,反而進一步強化了作品對架構的要求——為什麼要這樣分段、章節之間的跳躍隱含著什麼樣的解讀,這些都得有所依據。
若認真要說的話,神秘和真誠,這本是兩個不衝突乃至沒什麼關聯性的詞彙。兩者之所以被我連結在一起,在於它們共同地「被需要」,無論是以諮商的角度,還是寫作的角度,我們都需要既保持神秘、亦留有真誠。 不過,神秘與真誠該如何同時存在呢?
感受著法鼓山生活的體驗,滿滿的感慨和收穫,這次靜心之旅讓我重新找回了內心的寧靜。通過一連串的體驗,我意識到平淡的生活也能帶來滿足;另一方面,營隊中經驗到的此時此刻,讓我意識到自己多年的習慣對身體的影響,就好比生命這條軸線上的check point,使我重新檢視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領悟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樹林、河流、高山、洞穴,這些自然場景經常在潛意識中以地點的方式出現。有趣的問題是,這些地點所各自象徵的寓意是什麼?
「意義必須建立在關係當中。」真的嗎?
所謂的「私小說」,指的是一種主張自我暴露的寫作方式,透過陳述角色心中複雜而不為人知的心境,從而讓讀者對該角色產生更深刻的同理。私小說有趣的地方,正在於心境的暴露。
意識流有架構嗎?看似沒有,都通常都是有的。甚至在我看來,意識流在形式上的鬆散,反而進一步強化了作品對架構的要求——為什麼要這樣分段、章節之間的跳躍隱含著什麼樣的解讀,這些都得有所依據。
若認真要說的話,神秘和真誠,這本是兩個不衝突乃至沒什麼關聯性的詞彙。兩者之所以被我連結在一起,在於它們共同地「被需要」,無論是以諮商的角度,還是寫作的角度,我們都需要既保持神秘、亦留有真誠。 不過,神秘與真誠該如何同時存在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整部電影不是在生命的盡頭尋求人生的意義,而是體會與透悟生命的本質。
Thumbnail
這部片沒有華麗的動作特效,沒有刺激的爆破場景,就只是一段樸實的青春旅程, 或許就因為如此,才格外吸引我,因為這是所有人都可能會經歷的深刻遺憾……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瘋狂麥斯系列電影的番外篇, 與原先的憤怒道合成相當完整的作品, 各有各的特色與優點。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好吧!純粹是因為沒時間去看新作,但反正舊作還沒發心得就來發一下。 說起「衝鋒飛車隊」,這我還算熟悉,因為小時候我超愛的,三集都愛(雖然第一集不是這個名字,但我自動變成三集,反倒不知道原本片名),總之這邊我稍微聊一下從小到大的經歷。 第一次看的正確時間我沒印象了,因為第一集是1979年的作品,當年
Thumbnail
《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火熱上映中,在進電影院觀賞刺激的飛車追逐前,是不是也興起了想再複習一遍《瘋狂麥斯:憤怒道》的想法呢?《瘋狂麥斯》之所以經典,除了在導演、劇本、動作場面、表演、特技和構想等各方面都獲得了廣泛的讚譽,鏡頭中所蘊藏的情感也不容小覷。
Thumbnail
承襲《衝鋒飛車隊》,揣懷著與二十世紀《瘋狂麥斯》系列宇宙的雷同元素,二十一世紀的《憤怒道》有著更寬廣的格局。米勒為我們具體刻畫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無畏困境、可以直視恐懼、可以痛哭、也可以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時代的女性,無須再留守後方,而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英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藉由文中敘述的所有痛苦,向讀者表達憂鬱症正在遭受的苦痛,在生命的最後,華麗的演出一場值得的戲,可謂是人生的救贖。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次的「第一次」,有些自己會記得,有些是別人會記得,有些是開心的,有些是感到驕傲的,有些是傷心難過的,更有些是椎心之痛,在記憶裡留下永難抹滅的痕跡。有些是令人驚豔,在腦海裡刻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例如說我在英國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如此。
Thumbnail
整部電影不是在生命的盡頭尋求人生的意義,而是體會與透悟生命的本質。
Thumbnail
這部片沒有華麗的動作特效,沒有刺激的爆破場景,就只是一段樸實的青春旅程, 或許就因為如此,才格外吸引我,因為這是所有人都可能會經歷的深刻遺憾……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瘋狂麥斯系列電影的番外篇, 與原先的憤怒道合成相當完整的作品, 各有各的特色與優點。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好吧!純粹是因為沒時間去看新作,但反正舊作還沒發心得就來發一下。 說起「衝鋒飛車隊」,這我還算熟悉,因為小時候我超愛的,三集都愛(雖然第一集不是這個名字,但我自動變成三集,反倒不知道原本片名),總之這邊我稍微聊一下從小到大的經歷。 第一次看的正確時間我沒印象了,因為第一集是1979年的作品,當年
Thumbnail
《芙莉歐莎:瘋狂麥斯傳奇篇章》火熱上映中,在進電影院觀賞刺激的飛車追逐前,是不是也興起了想再複習一遍《瘋狂麥斯:憤怒道》的想法呢?《瘋狂麥斯》之所以經典,除了在導演、劇本、動作場面、表演、特技和構想等各方面都獲得了廣泛的讚譽,鏡頭中所蘊藏的情感也不容小覷。
Thumbnail
承襲《衝鋒飛車隊》,揣懷著與二十世紀《瘋狂麥斯》系列宇宙的雷同元素,二十一世紀的《憤怒道》有著更寬廣的格局。米勒為我們具體刻畫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無畏困境、可以直視恐懼、可以痛哭、也可以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時代的女性,無須再留守後方,而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英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藉由文中敘述的所有痛苦,向讀者表達憂鬱症正在遭受的苦痛,在生命的最後,華麗的演出一場值得的戲,可謂是人生的救贖。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次的「第一次」,有些自己會記得,有些是別人會記得,有些是開心的,有些是感到驕傲的,有些是傷心難過的,更有些是椎心之痛,在記憶裡留下永難抹滅的痕跡。有些是令人驚豔,在腦海裡刻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例如說我在英國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