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本書與故紙堆的相遇----出久根達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許久未翻讀出久根達郎(1944-)的小說了,這次讀完〈背広〉(《あったとき》文春文庫,1996年第3刷)這部2萬4千字左右的小說,有著特別的感受。其一,他是著名「芳雅堂」古書店老闆,直木獎得主的名作家,常年經手古舊書的買賣,自然比任何人都知悉這領域的生態。進一步說,他具有這麼多優勢,他來寫業界中的光明與黑暗,當然是最佳人選。其二,他的小說語言十分簡練,人物對話和互動生動有趣,讀其小說如在觀賞電影一樣。原先,我想求快讀完這部小說,但〈背広〉中有許多處日本語詞彙表現,對我構成了閱讀的挑戰。我必須放緩下來,逐一翻查辭典方能弄懂。說來這種慢速閱讀對我很有意義,因為我經此「挫折」重新找回了學習日本語的初衷與謙卑。

 

在〈背広〉中,出久根達郎精要地寫到,197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快速增長(連舊紙回收都變得值錢,回收業者拉著兩輪拖車來回運載),民間遊資相對充裕,大批投資(投機)者湧現。這個風潮也湧入了古本書界,追買初版書籍的風潮熾盛起來,如投資者以10萬日圓購入,稍等些時日,就有買家可能以25萬日圓接手,然後再以高價轉手售予下個買家。然而,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所有投資者做夢沒想到,1973年石油危機席捲而來,古舊書和初版書的市場崩盤,持有者無不感到前途茫然。更慘的是,當初高價購入初版書的持有者,即使有意降價求售也沒人願意接手。反觀石油危機卻給回收業者捎來了美好的春天。那時候,拉著一輛載滿破舊故紙的兩輪拖車,每日就有近1萬日圓收入。在我的解讀裡,這此消彼長的紙本需求形成了強烈對比,並帶有時代慣有的嘲諷意味。

 

如今,出久根達郎描寫的資源回收業者和兩輪拖車大致已退出了歷史的舞台,這些底層人物不是凋零就是老衰而至,再也扛不住粗重勞動。說到載運資源回收的兩輪拖車,我想起經常來我家附近回收的阿伯。從身形面貌來看,他應有七十幾歲了,兩三年前,他亦拉著兩輪拖車堆滿載滿來去,後來可能承載量增多,有一天,他做了舊車改造,兩輪拖車變成三輪拖車,每次那輛大車快要進入巷子,就能聽見它宣示即將進場的噗噗聲了。依我觀察,有時候,他為了避免熄火就無法啟動的困擾,索性開著引擎讓噪音和排氣管煙塵擴散開來。不過,他可能沒設想到,現今回收紙箱的生態發生了變化。

 

入夜後,在台北市的便利商店或巷弄口,整理廢棄紙箱和資源回收的幾乎都換成年輕世代了,他們講究體面不拉老派的兩輪拖車,多半採現代風格用150cc機車載運,有一次,我還看過開著百萬名車來回收紙箱的環保尖兵。由此看來,書籍閱讀的確逐漸走下坡,而紙類回收依然是生機勃然的行業。或許,我們有必要鼓勵長久疲倦的作家們,再次以清新的文風把那些離散的讀者溫情地召喚回來。

avatar-img
10會員
2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邱振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午後,我突然思緒飛揚了起來:不管你的年紀多大,有朋友出國回來,給你贈送お土産(小禮物),或親戚寄來台灣當地特產,一定是高興與感動。以我為例,這幾年來,我經常收到親友餽贈的富有柿、各地文旦柚子、自帶芳香的中埔柳丁、栗子地瓜或台農57號甘薯等等。   在我看來,這些本地特產很有意義,它們就是一種特別
有些時候,我們要了解一個作家的思想和性格,或者真實的價值觀,除了閱讀專家為其撰寫的傳記之外,從其真性情顯露的隨筆和日記中,仍然可以窺探出來的。寬泛地說,這算是認真敏銳的讀者因迫於亟欲解開謎團迸發出來的實用方法。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推導得出成立,我們就能順其成章地認為,太宰治〈織田君の死〉這篇短文,就是在
對許多人來說,記憶中熟悉而親近的氣味就是他生活史的一部分,當這種氣味不期而至,人的記憶體開關就被打開,跟著這股氣味前往往昔的生活場景。既然氣味有如此神奇功能,那麼蟲聲同樣有召喚記憶的魔力。   以為我例, 1990年代我在日本第一次聽見蜩(晚蟬)的聲音,覺得那「キキキキキ…」鳴叫聲,尤其它是從暮
在日本作家中,坂口安吾是個果敢直言的異端,他於戰後不假辭色向軍國時期的橫行跋扈開砲,對於各種社會亂象嚴厲批判,為戰後文學留下了歷史證詞,並給後來的研究者提供重要參考。不可否認,他對二戰時期迎合軍國主義從軍的作家多所批評,與此同時,他亦不忘提及不逢迎不折腰的作家。他寫過一篇題為〈不逢迎拍馬的人〉(19
許多年前,我讀過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礼讃》(1933-1934)一文,但是因閱讀速度太快(囫圇吞棗),對這部名作幾乎沒留下什麼印象。前日,可能是谷崎兄顯靈吧,強行讓我接受他的暗示,他希望我再重讀幾遍,評點一下他在建構和復興日式空間美學的努力。說得也是。故人特地從遠方來囑託,正直的人豈能不從?所以,我就
出於我個人的問題意識和興趣,所有提及日本戰後黑市和通俗讀物的記述,我都儘可能找來細讀,以深化我對日本戰後史的認識,有時候還有意外收穫,迸現出寫作這個主題文章的動源。例如,在水上勉《五番町夕霧樓》中,就有多處提及戰後歷史場景的氣息與色彩:糧食困難、黑市生意和女性雜誌。小說原文49頁這樣寫道:  
午後,我突然思緒飛揚了起來:不管你的年紀多大,有朋友出國回來,給你贈送お土産(小禮物),或親戚寄來台灣當地特產,一定是高興與感動。以我為例,這幾年來,我經常收到親友餽贈的富有柿、各地文旦柚子、自帶芳香的中埔柳丁、栗子地瓜或台農57號甘薯等等。   在我看來,這些本地特產很有意義,它們就是一種特別
有些時候,我們要了解一個作家的思想和性格,或者真實的價值觀,除了閱讀專家為其撰寫的傳記之外,從其真性情顯露的隨筆和日記中,仍然可以窺探出來的。寬泛地說,這算是認真敏銳的讀者因迫於亟欲解開謎團迸發出來的實用方法。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推導得出成立,我們就能順其成章地認為,太宰治〈織田君の死〉這篇短文,就是在
對許多人來說,記憶中熟悉而親近的氣味就是他生活史的一部分,當這種氣味不期而至,人的記憶體開關就被打開,跟著這股氣味前往往昔的生活場景。既然氣味有如此神奇功能,那麼蟲聲同樣有召喚記憶的魔力。   以為我例, 1990年代我在日本第一次聽見蜩(晚蟬)的聲音,覺得那「キキキキキ…」鳴叫聲,尤其它是從暮
在日本作家中,坂口安吾是個果敢直言的異端,他於戰後不假辭色向軍國時期的橫行跋扈開砲,對於各種社會亂象嚴厲批判,為戰後文學留下了歷史證詞,並給後來的研究者提供重要參考。不可否認,他對二戰時期迎合軍國主義從軍的作家多所批評,與此同時,他亦不忘提及不逢迎不折腰的作家。他寫過一篇題為〈不逢迎拍馬的人〉(19
許多年前,我讀過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礼讃》(1933-1934)一文,但是因閱讀速度太快(囫圇吞棗),對這部名作幾乎沒留下什麼印象。前日,可能是谷崎兄顯靈吧,強行讓我接受他的暗示,他希望我再重讀幾遍,評點一下他在建構和復興日式空間美學的努力。說得也是。故人特地從遠方來囑託,正直的人豈能不從?所以,我就
出於我個人的問題意識和興趣,所有提及日本戰後黑市和通俗讀物的記述,我都儘可能找來細讀,以深化我對日本戰後史的認識,有時候還有意外收穫,迸現出寫作這個主題文章的動源。例如,在水上勉《五番町夕霧樓》中,就有多處提及戰後歷史場景的氣息與色彩:糧食困難、黑市生意和女性雜誌。小說原文49頁這樣寫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本介紹日本經典書籍的書,以年代分為三個章節:奈良到平安時代、鐮倉到室町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到明治時代。共66部經典書籍。
Thumbnail
初次見到《那本書是》的文案介紹,不太能想像這是本什麼樣的書,實際試讀後發現《那本書是》其實是本收錄了世界上各種「心」之展現的魔幻圖文書。
Thumbnail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讀這種自傳類形式的散文呢!之前最多就是讀那種改編式的自傳,畢竟我就是一個重視娛樂性與故事性的膚淺之輩!平常工作壓力很大呢!這次偶然間借了這本書,就想說稍微來嘗試一下不同的風格!
這本書其實看完好一陣子了,但因為正好跟論文期程重疊,就被我一直擺著,前幾天才又想起來。 是這樣的,學校書店每到學期末就會有回頭書展,很適合挖書,但念在職班其實也沒多少時間去學校閒晃,直到我開始寫論文,偶而會請假去學校圖書館閉關,才有時間在一般學生上課的時間進入校園,也才有時間去逛回頭書展,然後看見
Thumbnail
《在森崎書店的日子 森崎書店の日々》 ✍️作者:八木澤里志 譯者: 張秋明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2/12/15 📝閱讀記錄: 看過幾篇書評後,我到圖書館借閱了這本書。 因爲情傷與離職來到森崎書店的貴子,其實應該是性格較溫和,容易自責的人,而繼承販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 作者: 千田琢哉 日本百萬暢銷作家,教你從閱讀養成8大能力,解決職場煩惱、關係焦慮、未來迷茫 你上一次去書店,是什麼時候?
Thumbnail
說到愛書,我也像大家一樣愛讀書,而先生則愛「做書」更多⋯ 退休前他居然很認真的去學 Bookbinding 這門歷史悠久的藝術⋯⋯除了手工製作書籍之外,他還學會修理舊書 手工製作書本,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書本⋯ 說到愛書,我也像大家一樣愛讀書,而先生則愛「做書」更多,此話何解?請看以下幾張圖片
Thumbnail
《什麼都有書店 あるかしら書店》 ✍️作者:吉竹伸介 原文作者:Shinsuke Yoshitake 譯者: 王蘊潔 🎨繪者: 吉竹伸介(Shinsuke Yoshitake)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8/09/07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Thumbnail
書裡總共收錄十四位作家的短篇,作品年代從昭和時代往前到江戶時代都有。選文標準是「譯者茂呂美耶喜歡」(認真),不過我覺得她選的文都還蠻有代表性的。另外每篇文末都附有作品解說與作者簡介,可以用來作為認識日本文學的入門參考。
Thumbnail
話說書腰寫到這書就是2016年日本哄動一時的「文庫X」真身,無知的我就好奇搜尋了「文庫X」到底是什麼。 原來當年日本澤屋書店的資深店員 — 長江貴士讀過這書後深受震撼,奈何非小說類作品的銷量向來不理想,於是斗膽提出另類的行銷策略。 長江將自己寫得密密麻麻的推薦文變成封套,再覆上膠膜,所以讀者購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本介紹日本經典書籍的書,以年代分為三個章節:奈良到平安時代、鐮倉到室町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到明治時代。共66部經典書籍。
Thumbnail
初次見到《那本書是》的文案介紹,不太能想像這是本什麼樣的書,實際試讀後發現《那本書是》其實是本收錄了世界上各種「心」之展現的魔幻圖文書。
Thumbnail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讀這種自傳類形式的散文呢!之前最多就是讀那種改編式的自傳,畢竟我就是一個重視娛樂性與故事性的膚淺之輩!平常工作壓力很大呢!這次偶然間借了這本書,就想說稍微來嘗試一下不同的風格!
這本書其實看完好一陣子了,但因為正好跟論文期程重疊,就被我一直擺著,前幾天才又想起來。 是這樣的,學校書店每到學期末就會有回頭書展,很適合挖書,但念在職班其實也沒多少時間去學校閒晃,直到我開始寫論文,偶而會請假去學校圖書館閉關,才有時間在一般學生上課的時間進入校園,也才有時間去逛回頭書展,然後看見
Thumbnail
《在森崎書店的日子 森崎書店の日々》 ✍️作者:八木澤里志 譯者: 張秋明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2/12/15 📝閱讀記錄: 看過幾篇書評後,我到圖書館借閱了這本書。 因爲情傷與離職來到森崎書店的貴子,其實應該是性格較溫和,容易自責的人,而繼承販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 作者: 千田琢哉 日本百萬暢銷作家,教你從閱讀養成8大能力,解決職場煩惱、關係焦慮、未來迷茫 你上一次去書店,是什麼時候?
Thumbnail
說到愛書,我也像大家一樣愛讀書,而先生則愛「做書」更多⋯ 退休前他居然很認真的去學 Bookbinding 這門歷史悠久的藝術⋯⋯除了手工製作書籍之外,他還學會修理舊書 手工製作書本,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書本⋯ 說到愛書,我也像大家一樣愛讀書,而先生則愛「做書」更多,此話何解?請看以下幾張圖片
Thumbnail
《什麼都有書店 あるかしら書店》 ✍️作者:吉竹伸介 原文作者:Shinsuke Yoshitake 譯者: 王蘊潔 🎨繪者: 吉竹伸介(Shinsuke Yoshitake)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8/09/07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Thumbnail
書裡總共收錄十四位作家的短篇,作品年代從昭和時代往前到江戶時代都有。選文標準是「譯者茂呂美耶喜歡」(認真),不過我覺得她選的文都還蠻有代表性的。另外每篇文末都附有作品解說與作者簡介,可以用來作為認識日本文學的入門參考。
Thumbnail
話說書腰寫到這書就是2016年日本哄動一時的「文庫X」真身,無知的我就好奇搜尋了「文庫X」到底是什麼。 原來當年日本澤屋書店的資深店員 — 長江貴士讀過這書後深受震撼,奈何非小說類作品的銷量向來不理想,於是斗膽提出另類的行銷策略。 長江將自己寫得密密麻麻的推薦文變成封套,再覆上膠膜,所以讀者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