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基礎與定義──風險

Risk comes from not knowing what you are doing. ──Warren Buffett

風險,是指可能發生不如預期的負向事件。

首先,「不如預期」意味著風險是伴隨著預期產生。每當我們做出一個決策的同時,風險也相應同時出現。

其次,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只將「負向」的不如預期的情況視為風險。風險關注傷害、危害、損失,也就是說,超乎預期的好通常不被當作是風險。

最後,「可能」意味著風險是一種機率概念。

如果想要進一步評估風險,我們必須像小時候的數學題目一樣計算風險的期望值,也就是負向事件的程度乘上發生機率。但問題來了,要計算期望值,我們必須先回答兩個問題:1.負向事件如何量化?2.機率如何評估?偏偏生活中越是重大的決策,影響牽連層面越廣,相關連的種種因素也越難量化比較。我們只能試著將複雜的情境添加一些假設,並簡化成較容易評估的狀況,片面地得出結果後,再如同瞎子摸象般拼拼湊湊,盡量還原出真實的樣貌。

證券投資中,風險通常指的是波動性,也就是證券價格的上下波動。(1)顯然,一個投資決策面臨的風險遠不僅只有價格波動,還會有:系統性風險、匯率風險、違約風險......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當投資決策產生的風險超出容忍程度,人們會試圖減少風險──避險。最簡單的避險就是迴避該投資決策,或者減少該決策的重要性,例如:減少某投資占總資產的比例。若是實在避無可避,就只能尋求能夠對沖該風險的方法。一旦風險真的發生,至少還能從中獲得一點補償。

對沖風險的方法(例如:保險保單),符合先前篇章「資產的定義」,也是資產的一種。也就是說,避險也是一種投資決策,同樣產生了新的風險。無論怎麼避險,頂多只能減少風險的程度、減少發生的機率、改變風險的形式,始終無法讓風險歸零。



註(1):評估證券價格的波動性通常會計算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標準差。也就是說,我們假設在未來,證券價格的波動和歷史經驗相同。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基礎與定義──目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