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恐懼》|穿梭於虛實之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 1997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 1997

今敏是我最喜歡的動畫電影導演,而其次就是湯淺政明了。不知道為甚麼,我老是覺得這兩位導演很相像,大概是因為他們兩位都很懂得利用動畫這個媒介吧。


今敏曾經在訪談裡說過,他認為動畫就是要想像出真人電影所做不出來的東西,那才是動畫的價值所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一點,他大多數的作品都喜歡遊走在虛實之間。而《藍色恐懼》就是一部那樣的作品。


女主角未麻是個偶像歌手,由於人氣高企,公司要求她轉型成演員作新發展。未麻雖然努力拋棄清純的少女偶像形象,但同時也對此心生留戀。與此同時,太過真實的強暴戲份與過分暴露的寫真照片亦令未麻感到無比抗拒。此時,一個叫做「未麻部屋」的網站出現,以未麻的第一人稱事無鉅細地紀錄著未麻的行程和心情。瘋狂粉絲的恐嚇和跟蹤、連續的殺人事件、未麻部屋的出現令未麻感到精神衰弱和混亂,她開始分不清戲劇與妄想、夢境與現實。戲劇中的未麻、網站中的未麻、少女偶像未麻和妄想中的未麻,到底誰才是真實?未麻陷入了混亂的漩渦之中,迷失了自我。


而絕妙的地方在於,快節奏的剪接、大量的蒙太奇(montage)和匹配剪接(match cut)使得劇情時空不停地快速轉換,真實與虛幻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這令劇中的未麻和螢幕前的觀眾都被攪和在這混亂的漩渦之中無法抽離,無法分清虛實,甚至和未麻一樣產生自我懷疑。到底事情的真相是如何?到底現在的劇情是未麻的妄想還是現實?置身在戲外的觀眾實在難以弄清,只能順著劇情發展,跟著未麻去尋找發掘。


我們的「自我」理解從不這麼自我,永遠有著他人參與的成分。我們因應他人的目光塑造自己,透過他人的目光了解自己。但無論是戲劇中的未麻、網站中的未麻,還是妄想中的未麻都和未麻本人的意志無關,而只是被他人所創造出來的「自己」。但這個他人眼中的「自己」卻開始自由發展,最終變成比原先的自我更加自我、更加完全的「自己」。


當今敏被問到,他想透過《藍色恐懼》去表達些什麼時,他回答說:「或許會是,在現實中迷失方向(losing reality)。現實生活和螢幕所呈現的虛擬畫面在電影中快速穿插,當你在觀賞電影的時候,有時可能會覺得迷失自己。然而,藉著穿梭虛實之間,你最終會用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身份。這點沒人可以幫助你,唯有自己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自我尋找、精神分裂、女性形象或是偶像私隱等,這些都是《藍色恐懼》向觀眾所呈現的各種社會問題。《藍》雖然是部遊走在虛實之間的電影,但與此同時亦是一部無比現實的動畫電影。

avatar-img
3會員
19內容數
電影空談人,喜歡談電影談文學 沒有影評,只有觀後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上映於1998,4K數位修復版終於在2024重新回歸。「你是誰?」作為本片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便是因為這句話看似正常了卻有多個答案,且有趣的是難以分辨不同答案的區別,就算是同個時間問了多次的「你是誰?」都難以定論到底問的對象是誰。非常推薦大家一起來看這部電影。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對今敏作品《藍色恐懼》的觀後感想,討論了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和角色解離的象徵意義。同時,通過劇情細節的回顧,引出了對於主角尋找自我的深刻思考。文章中更深挖了影片中的隱喻和符號意義,為讀者帶來了更豐富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1997》改編自竹內義和(Yoshikazu Takeuchi)1991年的小說,動畫大師今敏(Satoshi Kon)得到自由修改劇本的允許後首部執導的動畫電影。 (內文有雷及可能令人不適的內容,請觀影與斟酌後再讀)
Thumbnail
這次去看了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藍色恐懼是今敏導演的長片處女作,而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今敏作品,以下就來簡單說說我的感想。
Thumbnail
《Perfect Blue藍色恐懼》是日本知名導演今敏執導的第一部動畫電影,本片描述偶像明星霧越未麻決定轉型為演員時的故事,是一部驚悚心理動畫電影。 本片改編自竹內義和的小說「Perfect Blue:完全變態」,但成品與原著只有些許元素相同,大部分的劇情都是原創。 此作品原先因為預算不足,是以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今敏的認識,始於《東京教父》、《千年女優》。尤其對他虛實交錯的運鏡、敘事手法著迷不已。 《藍色恐懼》中的虛實共構,層次豐富,真實與幻覺之間交錯、雙寫,表現在主角未麻對自我身分的認同,也表現在人物內心與外在世界的連通、互動上。 而結局,是真實,還是虛幻獲得主導地位?答案在最後,已不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今敏動畫經典「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探討了故事情節、角色名稱、以及對現代社會的預言性。同時提到了導演今敏對當代電影界的影響。
Thumbnail
已故日本動畫大師今敏的長片處女作《藍色恐懼》以 4K 數位修復版的姿態重返台灣院線,於是事隔四年後的我又有機會在大銀幕重溫一遍。
Thumbnail
今敏導演的經典動畫電影藍色恐懼,正在重映中。首週海報金屬光澤感非常搶手,第二週海報居然是夜光效果,感覺更勝第二週。 代理商光年王老闆一直在臉書宣傳感謝大家熱烈排隊搶購,然後又說不要跟海報黃牛買海報。 依照光年臉書更新的熱烈排隊情況,我覺得大家搶著在場次公布當天去排隊,1-2小時內海報就送完了,我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上映於1998,4K數位修復版終於在2024重新回歸。「你是誰?」作為本片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便是因為這句話看似正常了卻有多個答案,且有趣的是難以分辨不同答案的區別,就算是同個時間問了多次的「你是誰?」都難以定論到底問的對象是誰。非常推薦大家一起來看這部電影。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對今敏作品《藍色恐懼》的觀後感想,討論了電影中的精彩情節和角色解離的象徵意義。同時,通過劇情細節的回顧,引出了對於主角尋找自我的深刻思考。文章中更深挖了影片中的隱喻和符號意義,為讀者帶來了更豐富的觀影體驗。
Thumbnail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1997》改編自竹內義和(Yoshikazu Takeuchi)1991年的小說,動畫大師今敏(Satoshi Kon)得到自由修改劇本的允許後首部執導的動畫電影。 (內文有雷及可能令人不適的內容,請觀影與斟酌後再讀)
Thumbnail
這次去看了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藍色恐懼是今敏導演的長片處女作,而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今敏作品,以下就來簡單說說我的感想。
Thumbnail
《Perfect Blue藍色恐懼》是日本知名導演今敏執導的第一部動畫電影,本片描述偶像明星霧越未麻決定轉型為演員時的故事,是一部驚悚心理動畫電影。 本片改編自竹內義和的小說「Perfect Blue:完全變態」,但成品與原著只有些許元素相同,大部分的劇情都是原創。 此作品原先因為預算不足,是以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今敏的認識,始於《東京教父》、《千年女優》。尤其對他虛實交錯的運鏡、敘事手法著迷不已。 《藍色恐懼》中的虛實共構,層次豐富,真實與幻覺之間交錯、雙寫,表現在主角未麻對自我身分的認同,也表現在人物內心與外在世界的連通、互動上。 而結局,是真實,還是虛幻獲得主導地位?答案在最後,已不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今敏動畫經典「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探討了故事情節、角色名稱、以及對現代社會的預言性。同時提到了導演今敏對當代電影界的影響。
Thumbnail
已故日本動畫大師今敏的長片處女作《藍色恐懼》以 4K 數位修復版的姿態重返台灣院線,於是事隔四年後的我又有機會在大銀幕重溫一遍。
Thumbnail
今敏導演的經典動畫電影藍色恐懼,正在重映中。首週海報金屬光澤感非常搶手,第二週海報居然是夜光效果,感覺更勝第二週。 代理商光年王老闆一直在臉書宣傳感謝大家熱烈排隊搶購,然後又說不要跟海報黃牛買海報。 依照光年臉書更新的熱烈排隊情況,我覺得大家搶著在場次公布當天去排隊,1-2小時內海報就送完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