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提到了「起點」的重要性,但現在很多文章都強調「贏在起跑點」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那麼這到底是不是矛盾呢?
其實我自己是比較認同作者的說法的,但起跑點並不代表起點,文中有提到基準線是可以透過後續的努力慢慢提高的。
起跑點比較前面、一開始跑得比較快,但不代表續航力是夠的;就算起跑點稍微落後一點,慢慢跑、持續堅持地跑,還是有可能慢慢地到達自己的極限,只是說這個通道就要靠自己慢慢探索了。
而且我覺得所謂的基準線、極限是動態的、是分階段來看的,這個階段的極限可能又是下個階段的基準線 (或說起點)。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大學跟研究所唸得都不是前段大學,甚至出國攻讀博士也不是在國外的頂尖名校;但我在每個階段都評估過自己當下的能力,並且盡可能努力達到當時的極限,在這個時候,每個階段的極限都是下一個階段的起點,它們是有相關聯的。
但畢業後自行創業,又把我拉到一個相對不熟悉的領域重新開始,起點對比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低了不少;透過不斷進修以及經驗的累積,才勉強弄清楚自己的極限大概在哪裡,現在正在努力探索抵達自己極限的通道,然後再往下一個相關聯的階段邁進,到時我又會有一個新的起點。
在人生的道路上,到底什麼是「成功」,這需要我們各自定義,我相信每個人心中的成功都長得不太一樣。
我先拋磚引玉來講講我現在認為的成功是什麼;首先讓我們從三個面向來看待:1. 金錢、2. 健康、3. 可掌控的時間。
年輕時,對於成功的定義,大多是圍繞著「金錢」這個面向進行討論,做任何決定都以「怎麼做才能賺最多的錢」為出發點。
隨著年紀漸長,我慢慢發現,所謂的「成功」是要同時評估上述的三個面向才對,要是賺到很多的錢,但失去可掌控的時間與健康,那真能快樂嗎?
同理,人很健康、可掌控的時間也很多,但沒錢,好像也快樂不起來;更何況在現今的社會,沒錢的情況下要保持健康,也是有點難度。
反倒是假如一個人有錢有閒,剛好身體又健康,我想他就算想鬱悶都難。
於是,從極端一點的想法來說,當我們做出任何決定前,似乎能用以下問題當成評估的標準:
當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 「YES」的時候,這個決定就是在引導著我們往「成功」的方向邁進。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稱起點、階梯跟極限為做事情的「三條邊」。
包括工程師在內的專業人士,做的就是找到或著編織出攀登繩索的工作。
找不到上下兩條線,是蠻幹、傻幹;找不到第三條線,永遠只能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