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閱讀時間 ‧ 約 32 分鐘

若有一天我們不需再悼念死難-有關戰爭與和平的繪本選


繪本原力第一年開始時,立了一個「#八十本書環遊世界」的題目,差不多用了一年時間選了八十本有關這個世界不同地方的繪本,記得開始搜尋有關中東地區的故事時卻剛遇上了塔里班全面攻佔阿富汗的消息,此前敘利亞烽火十年還未落幕,海灘上倒下那位小男孩艾蘭·庫迪,成了一道永不磨滅的畫面寄住在人心裡,時刻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只是戰事永無休止,去年又爆發了烏俄戰爭,甚至我身處的韓國,兩韓之間也只是休戰而不是終戰,老一輩到臨終前還是沒法跟對岸的家人見上一面,寧星的導彈挑撥也令人麻木,我有時想,這個我們身處的世界,有和平共處的一天嗎?

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 ︳小魯文化

001 《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

手上這本《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是小林豐「阿富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寫因戰爭而消失的帕古曼村。故事關於一位叫亞摩的男孩,他居住的帕古曼村是個果物豐繞的村莊,春天來時李子樹、櫻桃樹、梨樹跟開心果樹爬滿山頭結果開花;這天他代替上了戰場的哥哥,跟父親到城裡賣櫻桃,他從最初一點生意也沒有到最後全部賣清光,跟爸爸用這些賺來的錢買了一隻小綿羊並帶回村裡,取名「春天」,似是寄望哥哥平安歸來。

繪本靈感來自作者年少時多次旅行到阿富汗的經歷,他曾不只一次在訪問中提到喜歡描畫有人生活的地方,作為畫家即使喜歡追尋壯麗景色,在他心底裡,有人生活在其中的景色才是最活生生而珍貴的。可是誰又想到他喜歡著的這些城鎮、村莊以及人們,最後在戰爭中蘯然無存。全書沒有放大戰爭中人們的不安跟恐懼,反而描寫了尋常百姓努力生活的模樣,對於孩子來說,能夠成功賣出櫻桃、跟父親共渡時光、在綿羊市場挑羊都是小確幸,對比書尾一頁以最平淡的口吻說出殘忍:「那年冬天,村莊在內戰中被催毀了,甚麼也沒留下。」是濃到化不開的哀愁。故事曳然而止,就像心電圖化成一條線,宣佈戰爭奪走生命的突然

阿勒坡的養貓人 ︳小魯文化

002 《阿勒坡的養貓人》

敍利亞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發源地之一,而阿勒普以及大馬士革等地方也是重要的文化古都。自阿拉伯地區爆發茉莉花革命,敍利亞內戰十年,勢力盤根交錯,事情並不是政府軍vs反對派如此簡單,有美俄歐洲站邊支援、敍利亞周邊國家如土耳其、以色利、伊朗、伊拉克的介入,還有極端份子聖戰組織等一幫力量插手,令到這個國家四分五裂,戰火連連。

《阿勒坡的養貓人》讀來格外動容,是因為知道這故事來自真人真事,主人翁Alaa是一位住在阿勒普的救護車司機,但他同時有另一身份,便是照顧無家可歸的流浪貓。內戰帶走了不少生命,當中也有Alaa的至親,有天他在街上留意到一群流浪貓,牠們在頹桓敗瓦中尋找食物,當戰亂中人也無法找到安身之所,更何況動物呢?Alaa因此而決心幫助流浪貓,最初他只是每天買一點糧水餵十數隻貓兒,但前來的貓群逐漸擴大,他明白到要為牠們找一個容身之處,於是靠著鄰居的幫忙跟網絡捐款成立了「House of Cats Ernesto」,這個流浪貓之家,後來進駐了獸醫診所,也收留了其他農場被遺棄的動物,還為因戰爭成為孤兒、或有創傷後遺的孩子舉辦活動,讓孩子與貓兒相伴,要知道內戰中的孩子過得並不好,戰事頻繁亦令他們承受很大壓力,而這場仗卻始終未見盡頭。內戰帶走了不少生命,當中也有Alaa的至親,在艱難的時勢,無論是人們還是動物,也需要這一點點善意,創造亂流下的平安。

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如何,而Alaa可以做的,就是在自身可做的範圍裡盡力,A mercy for all creation,這也是穆罕默德的教導。

馬拉拉和伊克巴勒:世界上最勇敢的女孩和男孩 ︳愛米粒出版

003 《馬拉拉和伊克巴勒:世界上最勇敢的女孩和男孩》

塔利班政權重奪阿富汗經已超過兩年,當初人們最擔心是塔利班佔領後,阿富汗女子們的命運會變得如何(也結果發生了,唉),2007年時,塔利班也曾佔領馬拉拉在巴基斯坦的故鄉,並下令禁止女孩上學接受教育,馬拉拉跟同學不但要脫下校服,改穿便服出門,而且要把書本藏在披肩下,秘密走到學校。

馬拉拉一直為自己跟其他女孩爭取教育權利,由最初在BBC博客上匿名投稿,到公開露面大聲疾呼我有上學的權利,但這卻招來了殺身之禍,某天塔利班分子截停了她坐的車,當時車上還有其他女孩,這名殺手便問:「誰是馬拉拉?若不說出來便殺死這裡所有人。」殺手認出馬拉拉後便立刻向她開了三槍,其中一槍中頭部,幸好得到搶救並移送到國外就醫,那年她才15歲。

這部書其實還講了另一位巴基斯坦小男孩伊克巴勒的故事,他是被毛氈廠剝削的童工之一,巴基斯坦童工問題嚴重,而且在血汗工廠工作,經常受到極差待遇。伊克巴勒因為為身邊的孩子們發聲平權,卻最終被殺害,這位少年沒有馬拉拉幸運,而且年紀更少,離世時只有12歲。

究竟世道要有多壞,才會令兒童自己走出來爭取自已的權利?

我想這是兩個故事最震撼人的原因之一,作者Jeanette Winter也透露了相似的想法,她最初從報上讀到他們的故事,因為深受感動而決定下筆,作者認為兩個孩子皆有直言不諱的性格,敢於談論他們身邊的不公義。

改變始於一個人,即使是孩子,他們一樣可以勇敢為社會公義發聲。

作者還有一系列人物作品,亦非常值得閱讀,例如之前介紹過的《和平樹 Wangari’s trees of peace: A True Story from Africa》,另外是《Nasreen’s Secret School: A True Story from Afghanistan》和《The Librarian of Basra: A True Story from Iraq》

這幾本書提供主流媒體以外另一種視野,比起無法無天的戰爭畫面,人性的故事同樣值得被記著。

遷徙者 ︳大塊文化

004 《遷徙者》是作者渡邊依莎 2020 的作品。

故事講述動物們離開森林踏上流徙之旅,花盡力氣跨越海洋去到另一個國度,多少夜裡餐風露宿、又面對親人的犧牲,來到陌生的地方,原來一切尚未結束,看到樹上熟透的果子,是否暗示潛藏的希望?但這裡可會是落腳安家的地方?

故事靈感之一來自作者看到戰地攝影記者Magnus Wennman 為敘利亞兒童拍攝的照片系列「Where the Children Sleep」。孩子們臉上眼含淚光與不安的表情,還有在森林裡席地而睡的畫面,深深觸動了作者。我還記得當時有一則難民沉船的新聞轟動世界,記者捕捉了俯伏在沙灘上被海水沖刷著的小小身軀。

作者說人們總試圖避免閱讀有關苦難的故事,而這故事是悲傷的,因為「離別」本身就是一個悲傷主題,書中的動物離鄉別井,身後無路,是必須向前走下去的故事。她又解釋以無字繪本創作的原因,那是因為「面對恐懼,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聽這首無聲的詩。」 當人們通過新聞以及看到實際發生的事情時,那些影像會令人啞口無言。

鼠族 ︳臉譜出版

005 《鼠族》亞特.史畢格曼

作者父親的故事,他是波蘭猶太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倖存者,將這段近代歷史上最黑暗的經歷以Graphic Novel重現,我連日思考如何談這部書,事實是納粹大屠殺這事件不能被簡單概括說明,而且閱讀期間好多情緒,一是故事通過作者央求祖父回溯戰亂時逃亡以及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遭遇,並且穿插著自己在美國成長的猶太人的經歷、背負歷史的沉重使命,還有面對家庭的代際創傷等等。

故事裡看到作者如何書寫創傷、身份、歷史等複雜問題,這並不容易,因為那還夾雜了個人經驗跟情緒,那不是旁人借來的故事,而是糾纏了他跟父親一生的事。故事一邊以父親講述這段痛苦的過去的同時,又被當下父子平庸的日常一次又一次地打斷,這種過去和現在的交叉敘事,正正指出那種不能言明的壓抑,過去回憶如潮水一樣,不斷侵襲俘虜現在。

這書在1992 年獲得普立茲獎,為處理嚴肅主題的漫畫打開了一道大門。這書不但看到作者創作時作出種種嘗試,無論是以漫畫形式去重現大屠殺歷史,當中對色調線條表現、分鏡設定、角色的特性,都是細微針著;另外作者是有意識地通過創作,把自身的爭扎跟領悟放在讀者眼前,而經由讀者閱讀討論,人們也是一遍一遍、一代一代地把故事咀嚼消化傳承下去,而毫無疑問,不但是我自己,還是其他讀者,閱讀這部書是一趟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的經驗因為這個故事的重述方式,沒有陳腔濫調,而是更貼近事實的本貌,更赤裸地呈現了戰爭之惡、獨裁之惡、人性之惡、世界曾經瘋了,而它離我們並不遙遠。

《明日之書》在2015年,在幾乎隻字未改的情況下,由出版社與新一代畫家合作下重新出版。

006 《關於社會階級》、《這就是獨裁》、《什麼是民主》育苗團隊 Equipo Plantel

一次重看三個重要概念:社會階級、獨裁、民主。

《關於社會階級》、《這就是獨裁》跟《什麼是民主》是由西班牙「育苗團隊」所出版,這套一共三冊名為【明日之書】的套書,是專為兒童編寫的公民素養讀物,於1977年底出版,當時正值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逝世兩年,獨裁政權終結,整個國家正經歷改變,邁向自由普世價值。

文字顯淺一針見血,《關於社會階級》談雖然所有人都生而平等,然而人與人之間因為家庭、社會、教育等因素終出現差別,當擁有更多資源的人成為當權者去支配這個世界,而無權者想維護自己的權力,衝突便會出現,這就是我們身處的現實。

《這就是獨裁》裡就指出「獨裁者把自己變成所有一切的主人,只有少數人支持他,但他的所作所為,卻違背大多數人的意願」、「所有獨裁體制不淮人思考,只能思考獨裁者認為可以思考的事情」,講的是獨裁如何以個人勢力操控國家。

《什麼是民主》則把民主制度類比為遊戲,其意義在於所有人的參與,並共同下決定;想法一致或類同的人就會靠攏成團體,就是政黨。另外投票選舉制度,讓每一個人選出代表他們的政黨,而且重點是由所有人來共同監督一切,而不是讓一個人來監督所有人。

想不到四十多年過去,明日之書的「明日」放在「今日」仍然毫無長進,放眼今天地球上發生的戰爭,獨裁政權仍在,擁有更多資源的人選擇去剥削其他人,「還政於民」、「推行民主」希望不只是一個想法,而是身為世界公民可以實現的理想。

和平是什麼?︳木棉樹出版社

007 《和平是什麼?》

濱田桂子和平不只是非暴力以及不打仗(即使重要但那只是表面),因為高壓政權同樣可以裝出詭異的和平(所謂繁榮穩定也可以是假象),真正的和平還有生而為人的權利、獲得尊重、不活在恐懼、還有「對於不贊同的事,就算一個人也可以說不」的權利,是生於這世上值得被祝福的,與其他生命可以平等共存。這部繁體版是由香港木棉樹出版社引入及翻譯,想說這出版社原有一本20年的兒童刊物《木棉樹》,裡面有一個時事專欄,每期寫香港、兩岸以及國際大事,也為當年國教洗腦的題材,回應了一系列真實的問題/現象,雜誌於19年停辦,亦感慨今天的香港社會氣氛,已容不下其他聲音。《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遷徙者》、以及《阿勒坡養貓人》是描述戰爭中面對的狀況,也有關失去:像失去生命、失去家園、也有人萬不得以離開,同樣也有人選擇留下;然後《鼠族》一書是一本值得留在書架上,待時機成熟讓孩子再閱讀的作品,尢其納粹大屠殺整整過去了八十年,此書正可看現代書寫如何重塑歷史、賦予義意。至於選擇《明日之書》系列以及《和平是什麼?》的原因,我想身處任何時代,讓孩子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好與壞的,實在是責無旁賃,這幾年的局勢更令人明白公義和平、安居樂業不是必然,且看這幾年由阿富汗、敍利亞、緬甸、再到烏克蘭,活在這星球上,再也做不到不聞不問只過自己的生活了。這幾年清晰感受到世界的衰落,還有親眼目睹自己成長地方的變遷,內心不斷產生懷疑與掙扎,這些又該如何跟孩子分享?然後不遲不早跟這些繪本偶遇,某程度解了自己一些疑惑,有時繪本只讀一本的話,看似水過鴨背沒留半點痕跡,其實不是的,這些念頭就像一粒粒未發芽的種子,會默默嵌進人的生命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