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室_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人生有很多的目標,我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證明自己是成功的,創造自己的成就與地位。這是人們最在意關心的議題,自我實現避免不了是否成功,結婚也避免不了對象身分地位與自己是否相配,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收入是多少,頭銜是什麼。

也有人追求自主性、獨立性,我不要與其他人一樣,我要活出自我。但在這些目標底下,到底是原自己自己的內在驅動,還是被慾望所驅動,其中有極大的差異性。

一個人剛開始學習走進內在時,很難去分辨自己的選擇,是內在驅動還是慾望驅動。也許會覺得選擇某一條路比較能活出自己,但其實沒有一個原則去區分的話,很容易被慾望所驅使,甚至會非常強烈的捍衛自己的選擇。

一個人的身分也許能顯示出你是誰,但無法定義你。通常人們會認同自己及他人的身分,比如律師、醫生,或者某人的太太,但這只是你是俗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的你。

這本書第一篇「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光是標題就很聳動,到底什麼樣的狀態是「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呢?其實這表示了你繼續做你正在做的事,你繼續當一個媽媽,繼續當一位老師、會計、業務,但你要很清楚知道,這些角色都是你的某個部分的呈現,你最深的渴望是去實現自己的靈魂內在。

兩者之間的區分非常模糊,表面上是一樣的,外表做著平常的事,但深層的動機卻是不同的。

你依舊做著媽媽、老師、會計的事,但你的人生目的卻不只是作個媽媽、老師、會計,而是去探究內在的寶藏。如果你無法找到內在寶藏,你就會想要做更多事來證明自己,甚至把一生都花在追求更大、更美好的結果。

這樣說真的很容易被誤會,以為書中提倡的是要拋棄世俗的事,好像追求財富地位是很糟糕的,或者要找個山洞冥想,不斷與自己內在的寶藏連結。如果你這麼做,也是用了錯誤的角度去獲取內在寶藏。

而是我們要瞭解,要如何在內在寶藏的基底上,活出自己的樣貌,否則即便你躲到喜馬拉雅山上的山洞修行了,依舊試用扭曲的態度去掩飾自己的慾望。

既然是「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可千萬不能忽略調「活在世間」這個前提啊!!!你依舊生活在世間,而非躲在山上或廟裡成天打坐冥想。真實的去面對自己的家庭、事業,好好的去處理自己的渴求與排斥。在這兩股極大的撞擊壓力之下,一旦敞開心就就能看見自性的光輝。

我知道這樣講太輕鬆,每個人在生命中的心路歷程,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許你我會有類似的經驗而有所共鳴,但其中巨大的破碎拉扯,只有自己知道~當我們想著要天人合一,要陰陽調和,那就勢必得經歷這樣的地域經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ga Ahida
6會員
35內容數
這裏就是神話、神秘學、心理學,對靈性與生活的結合
Marga Ahida的其他內容
2024/12/28
對這本書進行第二次的探討,我想,無我是一個很多人都覺得很高大尚的境界,也有人把它視為人生目標,希望自己最終能夠到達這樣沒有邊界,沒有二元的境界。
Thumbnail
2024/12/28
對這本書進行第二次的探討,我想,無我是一個很多人都覺得很高大尚的境界,也有人把它視為人生目標,希望自己最終能夠到達這樣沒有邊界,沒有二元的境界。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背後的內心糾結】 在改變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面對一種內心的抗拒,這種抗拒與「自戀」密切相關。心理學中的「自戀」指的是我們對「我是對的」的執著,這種信念雖然提供了一種表面的安全感,卻可能成為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背後的內心糾結】 在改變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面對一種內心的抗拒,這種抗拒與「自戀」密切相關。心理學中的「自戀」指的是我們對「我是對的」的執著,這種信念雖然提供了一種表面的安全感,卻可能成為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的積極轉化】 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也是行動的指引。當你學會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人生的方向將因此改變。心理學研究表明,重複的正向語言能強化內心信念,進而引導行動,最終改變現實。
Thumbnail
2024/12/28
【語言的積極轉化】 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也是行動的指引。當你學會運用積極的語言模式,人生的方向將因此改變。心理學研究表明,重複的正向語言能強化內心信念,進而引導行動,最終改變現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不少人一生都在追求成功,但多數人卻不得其門而入,可能是找不到方法,或是過於激進,也有人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算成功,畢生追求的是別人眼裡所認為的成功。 我認為追求成功的重點是在於那個過程,而非僅看是否達到那個所謂成功的目標,我們的未來都會因為我們目前所做的決定而改變,而我們的選擇與決定,通
Thumbnail
不少人一生都在追求成功,但多數人卻不得其門而入,可能是找不到方法,或是過於激進,也有人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算成功,畢生追求的是別人眼裡所認為的成功。 我認為追求成功的重點是在於那個過程,而非僅看是否達到那個所謂成功的目標,我們的未來都會因為我們目前所做的決定而改變,而我們的選擇與決定,通
Thumbnail
筆記一:社交是好玩?拓展人脈?戴面具? 曾經有段時間,我覺得讀書太無聊,成績只是滿足優越感而已,和同學打球、和朋友打遊戲才有趣,社交是因為好玩。 曾經有段時間,我認為成功就是有錢,因為想在社會立足,錢越多選擇越多。幾乎所有的有錢人士都會說,人脈大於一切,社交是為了人脈。 曾經有段時間,還是學生
Thumbnail
筆記一:社交是好玩?拓展人脈?戴面具? 曾經有段時間,我覺得讀書太無聊,成績只是滿足優越感而已,和同學打球、和朋友打遊戲才有趣,社交是因為好玩。 曾經有段時間,我認為成功就是有錢,因為想在社會立足,錢越多選擇越多。幾乎所有的有錢人士都會說,人脈大於一切,社交是為了人脈。 曾經有段時間,還是學生
Thumbnail
夢想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實質的生活方式。 成功不是目標,而是做真正想做的事。
Thumbnail
夢想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實質的生活方式。 成功不是目標,而是做真正想做的事。
Thumbnail
人生有很多的目標,我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證明自己是成功的,創造自己的成就與地位。這是人們最在意關心的議題,自我實現避免不了是否成功,結婚也避免不了對象身分地位與自己是否相配,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收入是多少,頭銜是什麼。
Thumbnail
人生有很多的目標,我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證明自己是成功的,創造自己的成就與地位。這是人們最在意關心的議題,自我實現避免不了是否成功,結婚也避免不了對象身分地位與自己是否相配,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收入是多少,頭銜是什麼。
Thumbnail
成功的事情 ... 就是總能擺脫世故,也依然完好的佇立於世間吧。
Thumbnail
成功的事情 ... 就是總能擺脫世故,也依然完好的佇立於世間吧。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